C 解析 A中NaOH与Ca(OH)2都与盐酸反应.无特殊现象,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都不能使酚酞变色,区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NH4NO3溶于水温度降低.NaOH溶于水温度升高.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分析、归纳、总结、运用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
(1)小明用“三”对初中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其中错误的是
D
D
 (填字母序号).
A.常见的化石燃料有“三种”:煤、石油、天然气
B.水污染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C.一般燃烧的条件必须同时满足“三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D.酸、碱、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时必须同时具备“三条”:生成物有水、气体和沉淀
(2)小宇同学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性质后发现许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反应都能生成盐,于是他构建了如图所示的知识网络图.

请你写出编号A、B所代表的一个具体的化学方程式:
A
HCl+NaOH═NaCl+H20
HCl+NaOH═NaCl+H20
;     B
C02+Ca(OH)2═CaC03↓+H2O
C02+Ca(OH)2═CaC0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按如下顺序摆放着7瓶不同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其中4、5号试剂瓶标签破损.?

[提出问题]这两瓶试剂分别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碱性的亚硫酸钠(Na2SO3)溶液、Na2CO3溶液都能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白色沉淀.②Na2SO3+2HCl=2NaCl+SO2↑+H2O.?
③CO2与SO2均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S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作出猜想]4、5号溶液可能分别是NaOH、Na2CO3、Na2SO3或NaCl溶液中的一种.
[实施方案]取少量4、5号溶液分别于试管中,然后分别进行下列三组实验.?
实验1: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上述七种溶液中的
1
1
号溶液,两试管中的溶液均变成红色,说明4、5号溶液均不可能是上述猜想中的
NaCl
NaCl
溶液.?实验2: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上述七种溶液中的3号溶液,两试管中均产生白色沉淀,4、5号溶液可能分别是Na2SO3溶液和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Ca(OH)2═CaCO3↓+2NaOH
(或Na2SO3+Ca(OH)2═CaSO3↓+2NaOH)
Na2CO3+Ca(OH)2═CaCO3↓+2NaOH
(或Na2SO3+Ca(OH)2═CaSO3↓+2NaOH)

实验3: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上述七种溶液中的2号溶液,在盛4号溶液的试管中有
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
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
现象,说明4号是Na2CO3溶液;在盛5号溶液的试管中有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现象,说明5号是Na2SO3溶液.
[实验反思]同学们经过分析,认为4号溶液还可能是变质的NaOH溶液.请你利用上述图中的试剂设计鉴定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4号溶液是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
25.(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参照教科书内容,在学校实验室里完成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50g,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实验二:称取5.0g粗盐进行提纯.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以及泥沙等杂质.为了有效将粗盐提纯,实验的各步操作流程如图2所示: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述问题:
(1)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需NaCl
3
3
g,水
47
47
mL.
(2)NaCl溶解过程用到了玻璃棒,它的作用是
搅拌,加速溶解
搅拌,加速溶解

(3)粗盐提纯时,操作I的名称为
过滤
过滤

(4)某同学所得精盐比其他同学明显要少,原因可能是
AB
AB

A.溶解时将5.0g粗盐一次全部倒入水中,立即过滤
B.蒸发时有一些液体、固体溅出
C.提纯后所得精盐尚未完全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是实验室常用的碱.
(1)要鉴别氢氧化钠稀溶液和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下列方法不能够达到目的是
C
C
(填序号).
A.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
B.分别通入二氧化碳
C.分别滴加稀盐酸
D.分别加热原溶液至80℃
(2)同学们将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同时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Na2CO3、Ca(OH)2
乙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Na2CO3
丙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Ca(OH)2
丁同学认为:可能是
NaOH
NaOH
(填化学式).
【交流与评价】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
同学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
Na2CO3和Ca(OH)2在溶液中可以发生反应
Na2CO3和Ca(OH)2在溶液中可以发生反应

【实验与探究】(1)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倾倒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于是得出该滤液中溶质是NaOH、Na2CO3的结论,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2)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通入足量的CO2,溶液
没有
没有
现象(填“有”或“没有”),据此否定了自己的猜想.
(3)丁同学为了验证乙同学结论也取原滤液向其中滴加了少量稀盐酸,却发现无气泡产生.
【解释与结论】大家经过分析找出了丁同学所用试剂与乙同学相同,却没有看到气泡的原因.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丁同学滴加的盐酸量过少,氢氧化钠的量较多与少量的盐酸反应(或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
丁同学滴加的盐酸量过少,氢氧化钠的量较多与少量的盐酸反应(或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是实验室常用的碱.
(1)氢氧化钠的俗称是______;氢氧化钙的俗称是______.
(2)要鉴别氢氧化钠稀溶液和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下列方法不能够达到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 B.分别通入二氧化碳 C.分别滴加稀盐酸  D.分别加热原溶液至80℃
(3)同学们将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同时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Na2CO3、Ca(OH)2
乙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Na2CO3
丙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Ca(OH)2
丁同学认为:可能是______(填化学式).
【交流与评价】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______同学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实验与探究】
(1)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倾倒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于是得出该滤液中溶质是NaOH、Na2CO3的结论,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2)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通入足量的CO2,溶液______现象(填“有”或“没有”)产生,据此否定了自己的猜想.
(3)丁同学为了验证乙同学结论也取原滤液向其中滴加了少量稀盐酸,却发现无气泡产生.
【解释与结论】大家经过分析找出了丁同学所用试剂与乙同学相同,却没有看到气泡的原因.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拓展与延伸】通过上述的实验探究,你认为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时,除了要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是实验室常用的碱.
(1)氢氧化钠的俗称是______;氢氧化钙的俗称是______.
(2)要鉴别氢氧化钠稀溶液和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下列方法不能够达到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  B.分别通入二氧化碳  C.分别滴加稀盐酸   D.分别加热原溶液至80℃
(3)同学们将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同时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Na2CO3、Ca(OH)2
乙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Na2CO3
丙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Ca(OH)2
丁同学认为:可能是______(填化学式).
【交流与评价】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______同学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实验与探究】
(1)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倾倒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于是得出该滤液中溶质是NaOH、Na2CO3的结论,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2)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通入足量的CO2,溶液______现象(填“有”或“没有”)产生,据此否定了自己的猜想.
(3)丁同学为了验证乙同学结论也取原滤液向其中滴加了少量稀盐酸,却发现无气泡产生.
【解释与结论】大家经过分析找出了丁同学所用试剂与乙同学相同,却没有看到气泡的原因.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拓展与延伸】通过上述的实验探究,你认为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时,除了要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