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共2.0g加热与足量CO反应.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称得残留固体为 1.68g.求原混合物中含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复习捡测题(二)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铜器长时间露置在潮湿的空气里,表面都会有一层绿色的物质,俗称铜绿,化学名称:碱式碳酸铜[Cu2( OH )2 CO3].请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其化学式,得出铜生锈可能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
 
共同反应的结果.
【问题探究】
研究小组欲探究一表面生锈的铜片中铜绿的质量分数,称取该样品10.0g放入D中进行如图实验:
精英家教网
【查阅资料】
1.铜绿不稳定,加热时易分解成三种氧化物.
2.C、E、F中装有碱石灰(CaO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碱石灰可以用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3.B处为两个单向阀:推注射器时A1关闭,A2处打开;拉注射器时,A1打开进空气,A2关闭,推拉注射器的作用是鼓入空气.
【实验步骤】
①组装好装置  
②反复推拉注射器  
③称量E的质量  
④关闭弹簧夹,加热D处试管直到反应不再进行  
⑤打开弹簧夹,再次反复缓缓推拉注射器  
⑥再次称量E的质量.
【实验分析】
(2)写出D装置中发生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①铜绿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绿色粉末逐渐变为
 
色.
②铜加热
 

(3)在操作①中,同学们一致认为缺少了一个重要步骤,在实验前应先
 

(4)C的作用是
 
,F的作用是
 

(5)步骤⑤的作用是
 
.若不进行步骤⑤的操作,则所测得的铜绿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定量计算】
(6)反应结束后,测得E装置的质量增加了0.62g,则铜绿在样品中所占质量分数为
 

【实验反思】
(7)小明同学提出可以通过测D装置反应后的质量的减少即为反应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来计算,同学们经过思考否定了这种方案,理由是
 

【实验再探究】
【查阅资料】
1.铜绿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水以及一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含有硫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会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方案】
取10g表面生锈的铜样品,加入稍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得滤渣的质量即为铜的质量.
(8)写出铜绿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9)证明所加稀硫酸过量的现象是
 
,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有
 
 

(10)判断滤渣铜已洗涤干净的操作方法及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某校同学对市场上的食品疏松剂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一:甲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一包主要成分是小苏打(碳酸氢钠)的疏松剂
(1)取样品溶于适量的水中,测得溶液的pH大于7.
(2)向小苏打样品中滴加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经检验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采用了如图所示装置用小苏打和纯碱做了对比实验.实验中小试管内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变成蓝色,a烧杯中石灰水无明显现象,
b烧杯中石灰水了现白色浑浊.试回答:①在实验结束时,操作上要注意的问题是:
 

②由实验(3)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北方农村地区用“碱面”(碳酸钠)蒸馒头时,必须先将面粉发酵(产生一些有机酸)的原因是
 

实验二:乙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一包名为“臭粉”的疏松剂,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实验:
(1)“臭粉”为一种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2)取少量样品与稀盐酸混合后产生了可以使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
(3)取少量样品加热后,产生了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少量样品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共热,产生了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臭气.
调查后得知,“臭粉”的主要成分是初中化学课本中一种常见的盐.
①你认为该盐是
 
,它加热后反应的方程式为
 

②用“臭粉”作疏松剂的油炸食品放置后再销售和食用的原因可能是
 

③某些小商贩喜欢选用“臭粉”代替“小苏打”作疏松剂的原因可能是
 

实验三:丙小组同学探究小苏打、“臭粉”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产生气泡的原因
(1)两种疏松剂产生的气体中都含有
 
.推测产生这种气体的原因有
 
 

(2)小组的同学将少许面粉加入水中取上层液体用pH试纸测得:pH=7.猜测产生气体的原因是
 

实验四:丁小组的同学在某超市发现一种复合疏松剂--发酵粉,其成分见表:
成分 所用物质
碳酸盐类 碳酸氢钠
酸性物质 柠檬酸、酒石酸等
疏松剂 明矾
其他成分 淀粉、脂肪酸等
(1)这种疏松剂产生的气体主要是
 
;产生这种气体的原因是
 
 

(2)为测定其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Ⅰ.按图组装仪器,将50.0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某酸溶液;
Ⅱ.测量一定时间内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见下列曲线);
Ⅲ.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Ⅳ.再次称量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Ⅴ.重复Ⅲ和Ⅳ的操作,直至干燥管内物质质量不变.

精英家教网
讨论:
①步骤Ⅰ.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
 
,所加的酸溶液是
 

②装置乙的作用是
 
;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时,装置甲的作用是
 

③请利用有关数据计算试样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本小题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校同学对市场上的食品疏松剂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一:甲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一包主要成分是小苏打(碳酸氢钠)的疏松剂
(1)取样品溶于适量的水中,测得溶液的pH大于7.
(2)向小苏打样品中滴加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经检验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采用了如图所示装置用小苏打和纯碱做了对比实验.实验中小试管内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变成蓝色,a烧杯中石灰水无明显现象,
b烧杯中石灰水了现白色浑浊.试回答:①在实验结束时,操作上要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
②由实验(3)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北方农村地区用“碱面”(碳酸钠)蒸馒头时,必须先将面粉发酵(产生一些有机酸)的原因是________.
实验二:乙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一包名为“臭粉”的疏松剂,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实验:
(1)“臭粉”为一种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2)取少量样品与稀盐酸混合后产生了可以使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
(3)取少量样品加热后,产生了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少量样品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共热,产生了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臭气.
调查后得知,“臭粉”的主要成分是初中化学课本中一种常见的盐.
①你认为该盐是________,它加热后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
②用“臭粉”作疏松剂的油炸食品放置后再销售和食用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③某些小商贩喜欢选用“臭粉”代替“小苏打”作疏松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实验三:丙小组同学探究小苏打、“臭粉”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产生气泡的原因
(1)两种疏松剂产生的气体中都含有________.推测产生这种气体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
(2)小组的同学将少许面粉加入水中取上层液体用pH试纸测得:pH=7.猜测产生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
实验四:丁小组的同学在某超市发现一种复合疏松剂--发酵粉,其成分见表:
成分所用物质
碳酸盐类碳酸氢钠
酸性物质柠檬酸、酒石酸等
疏松剂明矾
其他成分淀粉、脂肪酸等
(1)这种疏松剂产生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产生这种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_.
(2)为测定其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Ⅰ.按图组装仪器,将50.0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某酸溶液;
Ⅱ.测量一定时间内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见下列曲线);
Ⅲ.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Ⅳ.再次称量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Ⅴ.重复Ⅲ和Ⅳ的操作,直至干燥管内物质质量不变.


讨论:
①步骤Ⅰ.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________,所加的酸溶液是________.
②装置乙的作用是________;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时,装置甲的作用是________.
③请利用有关数据计算试样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本小题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