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8、分解反应是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化学反应.

举例:
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化合反应是
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

举例: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物质是变化的,通过研究物质的变化规律,实现化学为人类社会服务的目的,是化学科学的核心任务.现有以下6个变化:
①100g液态水加热完全蒸发后得到100g水蒸气
②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③用熟石灰中和废水中的盐酸
④用石灰石制取生石灰
⑤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⑥厨房里烧煤(主要成分是碳)做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化学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注明所属基本反应类型:______.
(2)物质之所以发生化学反应,从微观的角度看,是因为反应物的微粒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使微粒的结构发生改变,或微粒重新排列组合,宏观上表现为生成了新的物质.
反应③中相互作用的粒子是(用符号表示)______.
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______(变,不变),所以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但变化①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理由是(从微观角度加以解释)______.
(3)变化⑥如果在纯氧中进行,要比在空气中要剧烈的多,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
(4)从应用的角度看,上述变化中利用化学变化获取有用物质的是(填序号)______;消除有害物质的是______,⑥是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5)许多物质是通过物理变化提纯的,物理提纯一般有两个思路,一是从混合物中取出杂质,另一种是从混合物中取出所需要物质,上述6个变化中,是通过物理提纯的方法获取所需物质的是(填序号)______,提纯思路是______,分离提纯利用了所需物质和杂质之间(写具体的性质)______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些物质在水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往往由易溶物转化为难溶物或难溶物转化为更难溶的物质.下表为某些物质的20℃时的溶解度:
物质溶解度/g
Ag2S(黑色)1.5×10-16
AgBr(淡黄色)8.4×10-6
AgCl(白色)1.5×10-4
Ca(HCO32(白色)16.6
CaCO3(白色)0.0015
CaSO4(白色)0.2
Ca(OH)2(白色)0.165
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下列填空.
(1)向溴化银(AgBr)悬浊液中加入硫化钾溶液,看到的现象是______.
(2)从上表中另选出两种能发生反应的物质,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些物质在水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往往由易溶物转化为难溶物或难溶物转化为更难溶的物质.下表为某些物质的20℃时的溶解度:
物质 溶解度/g
Ag2S(黑色) 1.5×10-16
AgBr(淡黄色) 8.4×10-6
AgCl(白色) 1.5×10-4
Ca(HCO32(白色) 16.6
CaCO3(白色) 0.0015
CaSO4(白色) 0.2
Ca(OH)2(白色) 0.165
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下列填空.
(1)向溴化银(AgBr)悬浊液中加入硫化钾溶液,看到的现象是______.
(2)从上表中另选出两种能发生反应的物质,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物质是变化的,通过研究物质的变化规律,实现化学为人类社会服务的目的,是化学科学的核心任务.现有以下6个变化:
①100g液态水加热完全蒸发后得到100g水蒸气
②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③用熟石灰中和废水中的盐酸
④用石灰石制取生石灰
⑤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⑥厨房里烧煤(主要成分是碳)做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化学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注明所属基本反应类型:   
(2)物质之所以发生化学反应,从微观的角度看,是因为反应物的微粒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使微粒的结构发生改变,或微粒重新排列组合,宏观上表现为生成了新的物质.
反应③中相互作用的粒子是(用符号表示)   
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    (变,不变),所以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但变化①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理由是(从微观角度加以解释)   
(3)变化⑥如果在纯氧中进行,要比在空气中要剧烈的多,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原因是   
(4)从应用的角度看,上述变化中利用化学变化获取有用物质的是(填序号)    ;消除有害物质的是    ,⑥是将    能转化为    能.
(5)许多物质是通过物理变化提纯的,物理提纯一般有两个思路,一是从混合物中取出杂质,另一种是从混合物中取出所需要物质,上述6个变化中,是通过物理提纯的方法获取所需物质的是(填序号)    ,提纯思路是    ,分离提纯利用了所需物质和杂质之间(写具体的性质)    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