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利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和转化关系.考查物质的制备和综合实验.如例5,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甲、乙、丙是三种单质,其中乙是气体,丙是常见的黑色固体,A、B、C是三种化合物,它们之间有下列转化关系:

(1)用化学式表示下列物质:B
CuO
CuO
 乙
H2
H2
C
C

(2)写出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2CuO
 高温 
.
 
2Cu+CO2
C+2CuO
 高温 
.
 
2Cu+CO2

(3)①至⑤的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填序号).
(4)某课外小组利用足量乙与B反应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图是测定装置的示意图,E中的试剂是盐酸.(已知氯化氢易溶于水,碱石灰是一种干燥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a)仪器中装入的试剂 F
CuO
CuO
、G
H2O
H2O
、H
浓硫酸
浓硫酸

(b)连接好装置后应首先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其方法是
关闭E中的活塞,将K弯管浸没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温热烧瓶F,观察K管口,若有气泡逸出,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关闭E中的活塞,将K弯管浸没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温热烧瓶F,观察K管口,若有气泡逸出,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c)反应过程中K管逸出的气体是
H2
H2

(d)从实验中测得了下列数据
①空I管的质量a
②反应后I管和Cu粉的总质量c(冷却到室温称量)
③反应前J管及内盛物的总质量d
④反应后J管及内盛物的总质量e
请根据以上数据列出Cu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除Cu外,其他涉及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均为已知):
Ar(Cu)=
18(c-a)
(e-d)
18(c-a)
(e-d)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历下区一模)海洋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二十一世纪是海洋开发与利用的世纪,请围绕“海洋”这个话题回答以下问题:
(1)下图1是我们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图:

①上述一系列转化过程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Mg(OH)2+2HCl═MgCl2+2H2O
Mg(OH)2+2HCl═MgCl2+2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海水制镁过程中对于如何富集镁离子,甲、乙、丙三位同学各自提出自己的设想:
甲:直接往海水中加入石灰乳.
乙:高温加热蒸发海水后,加入石灰乳.
丙:向晒盐后的卤水中,加入石灰乳.
通过分析比较,你认为
的设想最为经济合理(选填“甲”、“乙”或“丙”).
(2)关于海水“制碱”中得到的“碱”的成分,甲同学认为是氢氧化钠,乙同学认为是碳酸钠,为确定其成分,甲、乙同学各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①甲向“碱”溶液中加入酚酞,观察到酚酞变红,于是认为“碱”是氢氧化钠.
②乙向“碱”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于是认为“碱”是碳酸钠.
你同意
(填甲或乙)同学的观点,请指出另一个同学实验设计的不合理之处
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可以使酚酞变红
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可以使酚酞变红

(3)从海水晒盐留下的“苦卤”中加工得到不纯的硫酸镁晶体,其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根据溶解度曲线图2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等质量的水中最多溶解的硫酸镁质量
等于
等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最多溶解的氯化钠的质量.
②t2℃时,向50克水中加入50克硫酸镁,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37.5%
37.5%

③要除去少量的氯化钠,得到较纯净的硫酸镁,可采用的方法是
C
C

A.过滤     B.蒸干水分    C.将t2℃硫酸镁的饱和溶液升温,析出晶体后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制碱厂以海水为主要原料生产纯碱(碳酸钠)和其他副产品.
(一)将海水进行处理后获得精盐水.海水中,除氯化钠外,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等杂质.其处理的主要流程如下:
(1)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除去海水中的氯化镁
除去海水中的氯化镁

(2)操作Ⅰ的名称是
过滤
过滤
.(3)操作1所得的沉淀是混合物,其成分有:BaSO4、Mg(OH)2
CaCO3、BaCO3
CaCO3、BaCO3
(填化学式).
(4)向滤液中滴加适量稀盐酸的目的是
除去滤液中的NaOH和Na2CO3
除去滤液中的NaOH和Na2CO3

(二)将精盐水制成饱和溶液,先向其中通入足量的氨气,再向其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至有大量晶体(碳酸氢钠,NaHCO3)析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NH3+CO2+H2O=NH4Cl+NaHCO3↓;将晶体转移出来后,加热至不再有气体产生,所得固体即为纯碱.
(1)加热晶体碳酸氢钠获得纯碱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
  △  
.
 
Na2CO3+CO2↑+H2O
2NaHCO
  △  
.
 
Na2CO3+CO2↑+H2O

(2)称取一定质量的纯碱样品,经多次充分加热后,再称重,质量无变化;另取少量纯碱样品加入适量水,样品完全溶解,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根据上述实验可确定纯碱样品含有杂质
NaCl
NaCl
(写化学式).
(三)为测定上述方法获得的纯碱产品中碳酸钠的纯度.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纯碱产品进行检测.取22克该样品于烧杯中,加水将其溶解,然后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并不断振荡.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滴加盐酸过程中首先发生的反应是:Na2CO3+HCl=NaHCO3+NaCl;然后发生的反应是:NaHCO3+HCl=NaCl+H2O+CO2↑,在上述过程中烧杯中溶液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1)某同学认为,在上述纯碱含量测定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能使测定误差减小,其理由是
促使纯碱与盐酸充分反应,同时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散逸
促使纯碱与盐酸充分反应,同时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散逸

(2)请你根据图甲提供的信息,在图乙的坐标系中画出检测过程中产生CO2的质量随滴加盐酸质量的变化曲线.(标明二氧化碳质量的相应数值)
(3)计算该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制碱厂以岩盐水为主要原料生产纯碱(Na2CO3)和其他副产品.
(一)有关资料
原料岩盐水主要是含NaCl,此外还含有较多Na2SO4,以及少量CaCl2和MgCl2
上述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Na2SO4 4.5 9.6 20.2 40.8 48.4
CaCl2 59.5 65.0 74.5 100 116
MgCl2 52.9 53.8 54.8 56.0 58.0
(1)10℃时,饱和Na2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8.8%
8.8%
(精确到0.1%).
(二)生产工艺
(2)“降温”的目的是析出副产品“A晶体”,A的化学式是
Na2SO4
Na2SO4

(3)反应器中的反应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再将NaHCO3晶体转移出来后,加热所得固体即为工业纯碱.在整个生产工艺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
,可重复利用的是
CO2(或NaCl)
CO2(或NaCl)
(水除外,只需一种);
(4)在反应器中总是先通氨气,后通二氧化碳,原因是
因为氨气溶解度大,形成碱性环境便于二氧化碳溶解
因为氨气溶解度大,形成碱性环境便于二氧化碳溶解

(三)工业纯碱中杂质的判断:
(5)已知:NH4Cl   NH3↑+HCl↑
实验步骤:
①取一定质量的纯碱样品,经多次充分加热后再称重,发现质量无变化;
②另取少量纯碱样品加入适量水,样品完全溶解,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由上述实验可确定纯碱样品含有杂质
NaCl
NaCl
(写化学式).
(四)含量测定
(6)称取纯碱样品21.3g于烧杯中,加入适量水将其溶解,然后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先发生反应:Na2CO3+HCl=NaHCO3+NaCl;后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在上述过程中烧杯中溶液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CO2的溶解),请你根据图甲提供的信息计算检测过程中产生CO2的质量
8.8g
8.8g

(7)请通过计算并结合表判断此纯碱样品等级为
优等
优等
品.
 工业纯碱标准(Na 2CO3%≥)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99.2  98.8  9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1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锡、铁和铝元素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

(1)选择编号填空:铝的利用比铜和铁晚得多,原因是
;目前铝在多个领域替代易生锈的钢铁,其原因是

①铝的硬度小              ②铝很活泼
③地壳中铝的含量高        ④铝的表面易生成致密的保护膜
(2)小红同学想证明Fe、Cu、H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用铁片、铜片、硝酸汞溶液和盐酸四种试剂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C
C

A.Fe+HCl  Cu+HCl   Fe+Hg(NO32      B.Fe+HCl  Fe+Hg(NO32 Cu+Hg(NO32
C.Fe+HCl  Cu+HCl  Cu+Hg(NO32      D.Cu+HCl  Fe+Hg(NO32  Cu+Hg(NO32
(3)如图2是常见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①写出图2中相应物质的化学式:酸
H2SO4
H2SO4

②写出图2中反应③④的化学方程式:③
BaCl2+Na2CO3=BaCO3↓+2NaCl
BaCl2+Na2CO3=BaCO3↓+2NaCl
Ba(OH)2+Na2CO3=BaCO3↓+2NaOH
Ba(OH)2+Na2CO3=BaCO3↓+2NaOH

③总结化学反应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请根据上图总结出酸、碱、盐相互反应的规律(写1点)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