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C 12.A 13.B 14.B 15.D 16.A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原文节自见卷四三四) 叶适.字正刚.温州永嘉人.做文章辞章义理卓越不凡.淳熙五年高中进士.为第二名.被授为平江节度推官.经历母亲丧事之后.改任武昌军节度判官.少保史浩向朝廷推荐了他.朝廷召他.他没有去.改任他为浙西提刑司干办公事.士人多与他交往. 迁任博士.趁着轮对的机会.他上奏说:“做人臣的原则.应当为陛下建议讲明的.不过是大事罢了.徽.钦二位先帝的国仇未报.故土的一半没有收复.而发议论的人认为完成这些应趁某种机会.等一定的时间.然而机会应当我们创造.有什么对方造成的机会可乘呢?时间应由我们主动安排.有什么对方安排的时间可等呢?并不是真的困难真的做不到.正是由于我们自己认为困难.认为做不到罢了.于是实力萎缩志气消尽.甘心情愿畏缩退让到现在已二十六年了.发展至今.所说的困难不知不觉的阻碍我们.所说的无法办悄然无声的束缚我们.大概而言.那些困难有四方面.无法办的有五个方面.把不共戴天的仇恨放在一边而扩拓兼爱的含义.以虚弱自为.这是实施国家大计的困难.此为其一.实施国家大计既如此.士大夫的议论也是这样.谋画奇策密计的人不过是提倡趁机会等时间.那些忠诚有原则的决策者不过是动议皇帝亲征和迁都.深沉而有远略的人也仅是主张巩固基业治理内部.这是议论上的困难.此为其二.看看周围那些大臣.多次想进又多次想退.那些明了国是之本而又可以在一起反复讨论的人是谁呢?抱有这种兴国志向而可以鞭策鼓励寄予期望的人是谁呢?这是人才上的困难.此为其三.评论家只是看到了造成五代那样混乱局面的原因.而没有思考靖康年间酿成大祸的缘由.现在依然烙守旧的模式.而想要驱使一世之人去为先帝报仇.就会与情势相背相隔.实在是没有展放手足的余地.如若顺应时世对旧的法度增添或删减.那么所要变更和动摇的内容又牵扯到重大问题.这是法度上的困难.此为其四.又有无法解决的问题:军队太多反而使战斗力下降.本来钱财很多现在反而出现财政匮乏.不信任官员却信用官府中操办具体事务的署员.不依靠人执法而依赖刑罚.不重贤德才干而看重门第资历.这五方面的问题.全社会都认为不能解决.这难道不是今天实实在在令人担忧的事吗?因循守旧牵挂陈规.已经不是一时的事情了.言明利害.明了虚实.辨清是非.决断废除与兴立.都靠陛下下令实施了. 奏章还没有读完.孝宗皇帝已经皱起了眉头.说:“我近来被眼疾所困扰.这些志向已经泯灭了.谁又能承担这个重任呢?只有跟你聊一聊罢了. 到叶适第二次读这奏章时.皇帝长时间显出悲凉的样子.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