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体会感情 中国古典诗歌讲究借景抒情.寄情于物.情景交融.诗人往往用隐晦曲折的手法抒发感情.因此.对那些咏怀.咏史.感遇的作品.应该透过表面的词句揭示其中的深层含义.在鉴赏诗词时应展开联想.想象.分析作者笔下客观物象的特征.找到它与现实世界.作者的主观世界的联系.古人习惯托物抒怀.言志.笔下的景物或多或少包孕了作者的情感.所以.鉴赏时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或相关背景.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言外之意.“诗言志.歌咏言. 诗歌偏重于抒情言志.不仅仅表现于抒情诗中.就是叙事诗或哲理诗也是饱含情感.以情动人. 鉴赏诗歌的感情内涵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抓住诗歌的形象.意境.从形象.意境形成的总体氛围中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东西.体会作者的感情,二是通过诗歌形象的比喻.象征意义来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力求避免形象把握上的实指性,三是注意结合当时的时代生活特征来理解诗歌的感情,四是不能脱离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来理解诗歌的感情.同一题材的作品.不同时代的不同诗人会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五是理解诗歌的感情还要顾及诗歌的体裁.风格.流派等因素.唐代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歌和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歌.宋代以柳永为代表的婉约词风和以苏轼为代表的豪放词风在感情表达上就有明显的区别. 诗歌抒发感情的方式: (1)直抒胸臆.如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全诗以慷慨悲凉沉郁的调子.直接通过登幽州台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的苦闷寂寞情怀.又如苏轼的由上阙的见月生情到下阙的“阴晴圆缺 .“悲欢离合 .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直抒胸臆.使通篇词意更加意蕴深沉.诚挚感人.再如杜甫的收束:“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更是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穷苦人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崇高理想.如2001年高考题考的是对的鉴赏.其中C项: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密雨变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尾联“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是直接抒情.“十分含蓄 的说法就错了. (2)借景抒情.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戈壁.古城.古道.边塞.关隘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有些景物还赋予了特定的情感.如残月.寒林.落花.雁字.杨柳.梧桐等等. (3)情景交融.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景者外在之物象.情者内在之精神.元代徐再思的“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 .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 .等等.都是情景交融的典范.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