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译文: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 (此题得分的关键在于能否看出“廷 和“面 是名词作状语.因此要翻译为“当廷 .“当面 .) (2)译文: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为佞伪,国君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佞伪就会变为忠诚. 参考译文: 裴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人.从小就是个孤儿.被伯父抚养长大.成人后.由于博学而很早出名.隋文帝做定州总管.委任他做了个“记室 的官职.非常尊敬他.文帝即位后.又多次升迁担任吏部侍郎.大业初年.西域诸蕃到边塞张掖(郡名.在今甘肃张掖市西北)和中原人做生意.炀帝派裴矩前去监管那里的事务.裴矩就遍访西域一带的风土民情以及险要平坦的山川.望族的年长者.物产服饰.回朝后向炀帝禀报.炀帝非常高兴.每天都拉他坐到御座上.向他咨询西域之事.炀帝驾临东都洛阳.裴矩因少数民族来朝见天子敬献礼物的人很多.就劝告炀帝在天下大力征求奇技.在洛阳演出鱼龙曼延.角觗一类的杂戏.来向戎狄夸耀本国的强盛.整整演了一个月.又让所有的店铺都设立帐篷.摆上酒菜.增派主管官员率领蕃夷来宾与本国人洽谈贸易.所到之处都让店家邀请他们就席.吃饱喝足而去.这些人中有认识裴矩的.私下都讥笑裴矩虚情假意.炀帝则称赞裴矩最忠诚.说:“裴矩非常了解我的心意.凡是他陈奏的事.都是我早有打算.一时间未表达出来.裴矩就告诉我了.如果不是一心为国家着想.谁能像他这样呢? 裴矩后来跟随炀帝到江都.起义军攻入关内.炀帝向裴矩询问方略.裴矩说:“太原发生兵变.京城地区也不会安宁.在远方发布政令.恐怕会失去时机.只有您尽早回宫.事态才能平息安定. 裴矩见天下将要大乱.担心会给自身带来祸害.待人总是竭尽礼节.即使是那些小官吏.都能得到他们的欢心.这个时候.炀帝已经是极其昏庸奢侈.裴矩却没有直言规劝.只是在皇上面前讨好献媚罢了.太宗刚即位.致力于整顿奸诈的官吏.倘或听说哪个官署的官吏.有接受贿赂的.就派人用财物去试探他.有个司门令史接受了赠送的一匹绢.太宗大怒.将要杀了他.裴矩进谏说:“此人接受了贿赂.确实应该处以重刑.但陛下用财物试探.就施以极刑.这叫陷人以罪.恐怕不合倡导道德齐全礼法的要义. 太宗采纳了裴矩的意见.于是召集百官.对他们说:“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任何事情都能这样.哪里还要担忧天下不安定呢! 裴矩贞观元年去世.太宗追封他为绛州刺史.谥号为敬. 司马光说:“古人说得好:国君圣明则臣子正直.裴矩在隋朝是奸佞之人.但到了唐代却变成了忠臣.并不是他的品性发生了什么变化.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为佞伪,国君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佞伪就会变为忠诚.这说明国君就像是个标竿.臣子就是它的影子.标竿怎么动影子就会怎样跟随.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