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江苏江浦高级中学2009年高三化学第三次调研5月]物质结构与性质12分闁炽儻鑵归埀顒婃嫹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13?江苏三模)在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g)+yB(g)?zC(g),图I表示200℃时容器中A、B、C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图Ⅱ表示不同温度下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随起始n(A):n(B)的变化关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2?江苏一模)镁及其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电池等行业,金属镁的制备方法主要有:
①电解无水氯化镁法,②碳或碳化钙热还原法,③皮江法.
已知:

(1)写出MgO(s)与CaC2(s)作用生成Mg(g)及CaO(s)及C(s)的热化学方程式:
CaC2(s)+MgO(s)=CaO(s)+Mg(g)+2C(s),△H=(641.5-464.0)kJ/mol=177.5kJ/mol
CaC2(s)+MgO(s)=CaO(s)+Mg(g)+2C(s),△H=(641.5-464.0)kJ/mol=177.5kJ/mol

(2)碳化钙还原氧化镁的文献资料如表2
表2 还原剂的用量与温度、保温时间计MgO还原率
n(CaC2)/N(MgO) 还原温度/℃ 恒温时间/h 还原率/%
1.1 1110 2.0 62
1.1 1150 2.0 80
1.1 1150 2.5 85
1.2 1000 2.0 33
1.2 1150 2.0 84
1.2 1150 2.5 88
1.3 1150 2.0 86
1.3 1150 2.0 88
实际生产中只采取恒温2h,其主要原因是:
相同条件下延长保温时间时,还原率增加不明显,生成成本增大
相同条件下延长保温时间时,还原率增加不明显,生成成本增大
;采用n(CaC2)/n(MgO)配比为1.2,而不是1.3,其主要原因是:
相同条件下,还原剂配比由1.2升高到1.3,还原剂用量增大,还原率增加不明显,生产成本增大
相同条件下,还原剂配比由1.2升高到1.3,还原剂用量增大,还原率增加不明显,生产成本增大

(3)用电解法制取镁时,若原料氯化镁含有水时,在电解温度下,原料会形成Mg(OH)Cl,并发生电离反应:Mg(OH)Cl=Mg(OH)++Cl-.电解时在阴极表面会产生氧化镁钝化膜,此时阴极的反应式为
2Mg(OH)++2e-=MgO+H2
2Mg(OH)++2e-=MgO+H2
.实验室由MgCl2?6H2O制取无水氯化镁可采用的方法是
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脱水
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脱水

(4)我国目前生产金属镁主要用皮江法生产,其原料为白云石(MgCO3?CaCO3)的煅烧产物和硅铁(含75%Si).其生产原理为:
2CaO+2MgO(s)+Si(s)
1100-1250℃
真空
2Mg(g)+Ca2SiO4(s),采用真空操作除了能降低操作温度外,还具有的优点是
防止硅和镁被氧化,并提高金属镁的产率
防止硅和镁被氧化,并提高金属镁的产率

(5)镁/间-二硝基苯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电池工作时镁转变为氢氧化镁,间-二硝基苯则转变为间-二苯胺.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06年江苏卷)将5.4g Al投入200.0mL 2.0mol?L―1的某溶液中有氢气产生,充分反应后有金属剩余。该溶液可能为()

A  HNO3溶液    B  Ba(OH)2溶液    C  H2SO4溶液    D  HCl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0?江苏)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江苏)硫酸镍铵[(NH4xNiy(SO4m?nH2O]可用于电镀、印刷等领域.某同学为测定硫酸镍铵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准确称取2.3350g 样品,配制成100.00mL 溶液A;
②准确量取25.00mL 溶液A,用0.04000mol?L-1的EDTA(Na2H2Y)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Ni2+(离子方程式为Ni2++H2Y2-=NiY2-+2H+),消耗EDTA 标准溶液31.25mL;
③另取25.00mL溶液A,加足量的NaOH 溶液并充分加热,生成NH3 56.00mL(标准状况).
(1)若滴定管在使用前未用EDTA 标准溶液润洗,测得的Ni2+含量将
偏高
偏高
 (填“偏高”、或“偏低”或“不变”).
(2)氨气常用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检验,现象是
试纸颜色由红变蓝
试纸颜色由红变蓝

(3)通过计算确定银硫酸镍铵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闁稿骏鎷� 闂傚偊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