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为了探究浓度对硫酸氧化性的影响,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称取无锈铁钉(碳素钢)12.0g放入30.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
(1)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的Fe2+,请选择下列试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简述操作过程、现象和结论)
。
供选用试剂: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KMnO4溶液
(2)乙同学为了测定气体Y中SO2的含量,设计如下三种方案:
方案I.取672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4.66g。
方案II.向VmL c mol·L-1酸性高猛酸钾溶液中缓慢通入Y气体aL(标准状况),溶液恰好完全褪色。
方案III,取VL(标准状况)气体Y缓慢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称得固体质量为mg。
①其中不合理的方案是 ,理由是 。
②选择合理方案的数据计算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
(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 。
[探究二]分析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量有H2和CO2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图中夹持装置已省略)。
(3)装置A中试剂的作用是 。
(4)简述确认气体Y中含有CO2的实验现象: 。
(5)有同学根据“F干燥管无水硫酸铜是否变蓝色”确认Y气体中是否有氢气,你认为是否可靠? (填“可靠”或“不可靠”),简述理由: 。
( 14分)为了探究浓度对硫酸氧化性的影响,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称取无锈铁钉(碳素钢)12.0g放入30.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
(1)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的Fe2+,请选择下列试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简述操作过程、现象和结论) 。
(供选用试剂:.KSCN溶液,氯水,铁粉,.浓氨水 ,酸性KMnO4溶液。)
(2)乙同学为了测定气体Y中SO2的含量,设计如下三种方案:
方案I:取672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4.66g。
方案II:向VmL c mol·L-1酸性高猛酸钾溶液中缓慢通入Y气体aL(标准状况),溶液恰好完全褪色。
方案III:取VL(标准状况)气体Y缓慢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称得固体质量为mg。
其中不合理的方案是 ,理由是 。
[探究二]
分析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量有H2和CO2
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图中夹持装置已省略)。
(3)装置A中试剂的作用是 。
(4)简述确认气体Y中含有CO2的实验现象: 。
(5)有同学根据“F干燥管无水硫酸铜是否变蓝色”确认Y气体中是否有氢气,你认为是否可靠? (填“可靠”或“不可靠”),简述理由: 。
( 14分)为了探究浓度对硫酸氧化性的影响,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称取无锈铁钉(碳素钢)12.0g放入30.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
(1)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的Fe2+,请选择下列试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简述操作过程、现象和结论) 。
(供选用试剂:.KSCN溶液,氯水,铁粉,.浓氨水 ,酸性KMnO4溶液。)
(2)乙同学为了测定气体Y中SO2的含量,设计如下三种方案:
方案I:取672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4.66g。
方案II:向VmL c mol·L-1酸性高猛酸钾溶液中缓慢通入Y气体aL(标准状况),溶液恰好完全褪色。
方案III:取VL(标准状况)气体Y缓慢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称得固体质量为mg。
其中不合理的方案是 ,理由是 。
[探究二]
分析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量有H2和CO2
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图中夹持装置已省略)。
(3)装置A中试剂的作用是 。
(4)简述确认气体Y中含有CO2的实验现象: 。
(5)有同学根据“F干燥管无水硫酸铜是否变蓝色”确认Y气体中是否有氢气,你认为是否可靠? (填“可靠”或“不可靠”),简述理由: 。
铜有Cu2O(红色)和CuO(黑色)两种常见的氧化物。某高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初中课本实验的结论“H2与CuO反应生成红色物质Cu”提出质疑,认为生成的红色物质不一定就是铜。为了确定该红色物质的成分,该兴趣小组开展了以下研究。
(一)提出猜想:红色物质可能是铜、氧化亚铜或两者的混合物。
(二)查阅资料:①Cu2+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Cu2O+2H+ =Cu2++Cu+H2O);②在空气中灼烧Cu2O能生成CuO。
(三)制备红色物质:方法同初中课本
(四)红色物质成分的探究:
甲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探究方案:
方案I:取该红色物质溶于足量稀硝酸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方案II:取该红色物质溶于足量稀硫酸中,观察现象。
方案III:称得干燥的坩埚的质量为m1g,取红色物质置于坩埚中再称得质量为m2g。
然后将红色物质在空气中充分灼烧至完全变黑,并在干燥器中冷却,再称量,反复多次直到质量不变,称得最后质量为m3g,比较m1、m2、m3。
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案I是否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如果你认为该方案合理,请简述其工作原理;如果你认为该方案不合理,请简述原因。 。
(2)方案II中,若观察不到明显现象,则可知红色物质为 ;若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则可知红色物质为 。
(3)方案III中,如果m1、m2、m3的关系符合m3= ,可确认红色物质为Cu2O。
(4)乙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设计了第四种探究方案:
各装置接口的正确连接顺序是( )接( )( )接( )( )接( );试剂X可选用 ;要测定红色物质的成分,最少需要测定的物理量是 (填序号)。
①通入氢气的体积 ②反应前,红色物质+反应管的总质量
③实验前干燥管的质量 ④完全反应后,红色物质+反应管的总质量
⑤反应管的质量 ⑥实验后干燥管的质量
| ||
| ||
32m2 |
233m1 |
32m2 |
233m1 |
实验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消耗KMnO4溶液体积/mL | 26.42 | 25.05 | 24.95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