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和D 解析:A中NaCl和AgNO3能反应,B中H2SO4和Na2CO3能反应.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根据初中化学已学的物质,请分析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1)金属X、Y、Z分别是Fe、Al、Cu、Ag中的三种,其中X能与稀H2SO4反应生成X2(SO43,而Y、Z不能与稀H2SO4反应,Y能与AgNO3溶液反应,而Z不能与AgNO3溶液反应,则X、Y、Z依次为
Al、Cu、Ag
Al、Cu、Ag
,并写出Y能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2AgNO3=Cu(NO32+2Ag
Cu+2AgNO3=Cu(NO32+2Ag

(2)将锈钉放入稀盐酸中,反应的现象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请写出锈钉与稀盐酸反应的现象
红色铁锈逐渐溶解,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红色铁锈逐渐溶解,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并写出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Fe2O3+6HCl=2FeCl3+3H2O;Fe+2HCl═FeCl2+H2
Fe2O3+6HCl=2FeCl3+3H2O;Fe+2HCl═FeCl2+H2

(3)现有A、B、C、D、E五种物质的稀溶液,已知它们分别是Na2CO3、HCl、Ca(OH)2、NaCl、CuSO4中的某一种溶液.
[提示]物质间反应的产物溶解性可参考下表.
               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
OH- Cl- SO42- CO32-
H+ 溶挥 溶挥
Na+
Ca2+ 微溶 微溶 不溶
Cu2+ 不溶 不溶
①首先被鉴别出来的物质E是
CuSO4
CuSO4

②将剩余的四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a.将E分别滴入A、B、C、D中,B、C出现沉淀,其余没有明显现象.
b.将A分别加入B、C、D中,C、D没有明显现象,B中有气泡冒出.
c.将C分别加入A、B、D中,B白色沉淀,A、D没有明显现象.试推断A、B、C、D物质依次是
HCl、Na2CO3、Ca(OH)2、NaCl
HCl、Na2CO3、Ca(OH)2、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参观制碱厂后,获得以下信息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产品原理:该厂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化工产品--纯碱(Na2CO3)和化肥NH4Cl.
生产原理是:将NH3和CO2通入饱和食盐水中得到NaHCO3晶体和NH4Cl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后分离出NaHCO3,加热制得纯碱.
生产流程:

相关资料:
(1)NH4Cl 
  △  
.
 
 NH3↑+HCl↑
(2)已知20℃时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气体指1体积水中能溶解的气体体积)
物质 NaCl NaHCO3 NH4Cl NH3 CO2
溶解度 36.0g 9.6g 37.2g 710 0.9
问题讨论:
(1)操作Ⅰ、Ⅱ中,相同操作的名称为
过滤
过滤
.反应①中发生了两个反应,写出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
NaOH+HCl═NaCl+H2O或Na2CO3+2HCl=2NaCl+H2O+CO2
NaOH+HCl═NaCl+H2O或Na2CO3+2HCl=2NaCl+H2O+CO2
,反应①加适量的盐酸,适量是指
滴到无气泡放出为止
滴到无气泡放出为止

(2)检验挥发性气体C的方法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是否变浑浊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是否变浑浊

(3)上述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是
AB
AB
(填序号).
A.挥发性气体C;  B.溶液D; C.氢氧化镁;D.化肥NH4Cl
组成确定:
(1)称取一定质量的纯碱样品,经多次充分加热后,再称重,质量无变化;
(2)另取少量纯碱样品加入适量水,样品完全溶解,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由上述实验可确定纯碱样品含有杂质
NaCl
NaCl
(写化学式).
含量测定: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固体混合物溶液质量 100g 100g 100g 100g
加入CaCl2溶液质量 10g 20g 30g 40g
生成的沉淀的质量 4g m 10g 10g
称取该纯碱样品44g固体混合物,加水配成400g溶液,平均分为四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CaCl2溶液,实验数据见表: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并计算:
(1)m=
8
8
g;
(2)在实验三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写计算过程,结果保留0.1%)
总结反思:
请通过计算并结合下表判断此纯碱样品等级为
优等
优等
品,在上述纯碱含量测定中,将CaCl2溶液改为BaCl2溶液,测定误差会减小.
工业纯碱标准:(Na2CO3% )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次品
≥95 ≥80 ≥75 ≤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参观制碱厂后,获得以下信息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产品原理】

该厂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化工产品——纯碱(Na2CO3)和化肥NH4Cl。

生产原理是:将NH3和CO2通入饱和食盐水中得到NaHCO3晶体和NH4Cl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后分离出NaHCO3,加热制得纯碱。

【生产流程】

 
【相关资料】

⑴ NH4Cl      NH3↑+HCl↑

⑵ 已知20℃时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气体指1体积水中能溶解的气体体积)

物质

NaCl

NaHCO3

NH4Cl

NH3

CO2

溶解度

36.0g

9.6g

37.2g

710

0.9

【问题讨论】

⑴操作Ⅰ、Ⅱ中,相同操作的名称为     。反应①中发生了两个反应,写出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加适量的盐酸,适量是指       

⑵检验挥发性气体C的方法       

⑶上述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是           (填序号)。

A.挥发性气体C        B.溶液D       C.氢氧化镁      D.化肥NH4Cl

【组成确定】

⑴ 称取一定质量的纯碱样品,经多次充分加热后,再称重,质量无变化;

⑵ 另取少量纯碱样品加入适量水,样品完全溶解,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由上述实验可确定纯碱样品含有杂质       (写化学式)。

【含量测定】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固体混合物溶液质量

100g

100g

100g

100g

加入CaCl2溶液质量

10g

20g

30g

40g

生成的沉淀的质量

4g

10g

10g

称取该纯碱样品44 g固体混合物,加水配成400g溶液,平均分为四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CaCl2溶液,实验数据见表: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并计算:

⑴m=       g;

⑵在实验三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写计算过程,结果保留0.1%)

【总结反思】

请通过计算并结合下表判断此纯碱样品等级为     品,在上述纯碱含量测定中,将CaCl2溶液改为BaCl2溶液,测定误差会减小。

工业纯碱标准:(Na2CO3% )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次品

≥95

≥80

≥75

≤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14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参观制碱厂后,获得以下信息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产品原理】

该厂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化工产品——纯碱(Na2CO3)和化肥NH4Cl。

生产原理是:将NH3和CO2通入饱和食盐水中得到NaHCO3晶体和NH4Cl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后分离出NaHCO3,加热制得纯碱。

【生产流程】

 
【相关资料】

⑴ NH4Cl      NH3↑+HCl↑

⑵ 已知20℃时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气体指1体积水中能溶解的气体体积)

物质

NaCl

NaHCO3

NH4Cl

NH3

CO2

溶解度

36.0g

9.6g

37.2g

710

0.9

【问题讨论】

⑴操作Ⅰ、Ⅱ中,相同操作的名称为     。反应①中发生了两个反应,写出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加适量的盐酸,适量是指      

⑵检验挥发性气体C的方法      

⑶上述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是           (填序号)。

A.挥发性气体C        B.溶液D       C.氢氧化镁      D.化肥NH4Cl

【组成确定】

⑴ 称取一定质量的纯碱样品,经多次充分加热后,再称重,质量无变化;

⑵ 另取少量纯碱样品加入适量水,样品完全溶解,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由上述实验可确定纯碱样品含有杂质       (写化学式)。

【含量测定】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固体混合物溶液质量

100g

100g

100g

100g

加入CaCl2溶液质量

10g

20g

30g

40g

生成的沉淀的质量

4g

10g

10g

 

 

 

 

 

 

称取该纯碱样品44 g固体混合物,加水配成400g溶液,平均分为四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CaCl2溶液,实验数据见表: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并计算:

⑴m=       g;

⑵在实验三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写计算过程,结果保留0.1%)

【总结反思】

请通过计算并结合下表判断此纯碱样品等级为     品,在上述纯碱含量测定中,将CaCl2溶液改为BaCl2溶液,测定误差会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