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将9.2 g N2O4晶体放入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升温到25 ℃时.N2O4全部气化.由于N2O4发生如下分解反应:N2O4(g) 2NO2.平衡后.在25 ℃时测得混合气体的压强为同温下N2O4(g)尚未分解时压强的1.2倍. 试回答: (1)平衡时容器内NO2和N2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平衡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 . 解析:由题意知:n==0.1 mol.由于=且p后=1.2p前.故n后=1.2n前=1.2×0.1 mol=0.12 mol. N2O4(g) 2NO2(g) Δn 1 2 1 n 0.02 mol 反应的N2O4为:n=0.02 mol 生成的NO2为:n(NO2)=0.04 mol 剩余的N2O4为n=0.08 mol 故∶n=0.04 mol∶0.08 mol=1∶2. ===0.02 mol/L.同样可求得:c=0.04 mol/L. 根据化学平衡常数K的定义公式.很容易得出:K===0.01. 答案:0.01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将9.2 g N2O4晶体放入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升温到25℃时N2O4全部气化,由于N2O4发生如下分解反应:

N2O4(g)2NO2(g)(正反应吸热)

平衡后,在25℃时测得混合气体(N2O4和NO2)的压强为同温下N2O4(g)尚未分解时压强的1.2倍.试回答:

(1)平衡时容器内NO2和N2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平衡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为________.

(3)如果改变该可逆反应的下列条件,则平衡常数是否改变?

①加压:________;

②升高温度:________;

③增大N2O4的浓度: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氢能”将是未来最理想的新能源.

Ⅰ.实验测得,1 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42.9 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填序号)

A.2H2(g)+O2(g)2H2O(l) ΔH=-142.9 kJ·mol-1

B.H2(g)+1/2O2(g)H2O(l) ΔH=-285.8 kJ·mol-1

C.2H2+O22H2O(l) ΔH=-571.6 kJ·mol-1

D.H2(g)+1/2O2(g)H2O(g) ΔH=-285.8 kJ·mol-1

某化学家根据“原子经济”的思想,设计了如下制备H2的反应步骤

①CaBr2+H2OCaO+2HBr

②2HBr+HgHgBr2+H2

③HgBr2+________________

④2HgO2Hg+O2

请你根据“原子经济”的思想完成上述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根据“绿色化学”的思想评估该方法制H2的主要缺点:________.

利用核能把水分解制氢气,是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下图是其中的一种流程,其中用了过量的碘.(提示:反应的产物是O2SO2和H2O)

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反应②________.

此法制取氢气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

氢气通常用生产水煤气的方法制得.其中CO(g)+H2O(g)CO2(g)+H2(g);ΔH<0.在850℃时,K=1.

(1)若升高温度到950℃时,达到平衡时K________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850℃时,若向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1.0 mol CO、3.0 mol H2O、1.0 mol CO2和x mol H2,则:

①当x=5.0时,上述平衡向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

②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3)在850℃时,若设x=5.0 mol和x=6.0 mol,其它物质的投料不变,当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H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a%、b%,则a________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氢气还原氧化铜所得的红色固体可能是铜与氧化亚铜的混合物,已知Cu2O在酸性溶液中可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单质铜.

(1)现有8克氧化铜被氢气还原后,得到红色固体6.8克,其中含单质铜与氧化亚铜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

(2)若将6.8克上述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可得到固体________g;

(3)若将6.8克上述混合物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充分反应,

①生成标准状况下1.568升的气体(不考虑NO2的溶解,也不考虑NO2与N2O4的转化),则该气体的成分是________,其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

②把得到的溶液小心蒸发浓缩,把析出的晶体过滤,得晶体23.68 g.经分析,原溶液中的Cu2+有20%残留在母液中.求所得晶体的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