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于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已经有了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因此学习本节知闁炽儻鑵归埀顒婃嫹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某学生在实验室做了5个实验
①在铝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直至过量, ②在明矾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
③在强碱性溶液中逐滴加入铝盐溶液直至过量, ④在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CO2直至过量, ⑤在强酸溶液中逐滴加入偏铝酸钠溶液直至过量。
并根据以上实验画出下列5种图象(纵坐标为沉淀物质的量,横坐标为溶液中加入物质的量)实验与图象对立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_。
(2)已知:氧化性:KMnO4>HNO3;Bi位于周期表中VA,+3价较稳定,NaBiO3溶液为无色。取一定量的Mn(NO3)2溶液依次进行下列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①滴加适量的NaBiO3溶液,溶液变为紫红色。     
②继续滴加适量H2O2,紫红色褪去,并有气泡产生。     
③再加入适量的PbO2固体,固体溶解,溶液又变为紫红色。     
④最后通入足量的SO2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a)KMnO4、H2O2、PbO2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实验④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实验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检测,该溶液中还含有大量的Cl-、Br-、I-,若向1L该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与通Cl2的体积(标准状况)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通入Cl2的体积为2.8L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_________________。
②原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已知氯气的漂白作用实际上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的漂白作用.为了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到底是二氧化硫本身还是二氧化硫与水作用的产物,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来进行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亚硫酸钠浓硫酸品红的酒精溶液
(1)为了探究干燥的SO2能不能使品红褪色,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请指出实验装置图设计中的不合理之处.①
二氧化硫没有干燥(或缺少二氧化硫的干燥装置);
二氧化硫没有干燥(或缺少二氧化硫的干燥装置);
;②
没有尾气吸收装置
没有尾气吸收装置

(2)按照修改后的装置,实验中控制二氧化硫以大约每秒3个气泡的速度通过品红的酒精溶液时,经过一小时后,品红仍不褪色.这说明品红褪色的原因不是二氧化硫直接导致.为此,SO2能使品红的水溶液褪色的可能微粒有
H2SO3、HSO3-、SO3 2-
H2SO3、HSO3-、SO3 2-

(3)甲同学实验如下:取等量、相同浓度的品红水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少量亚硫酸钠固体和亚硫酸氢钠固体,两支试管中的品红都褪色,对此,他得出结论:使品红褪色的微粒是HSO3-和SO32-,不是H2SO3.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
不正确,
不正确,
,其理由是
因亚硫酸根离子和亚硫酸氢根离子都会水解生成亚硫酸
因亚硫酸根离子和亚硫酸氢根离子都会水解生成亚硫酸

(4)为了进一步探究,乙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分别取相同浓度的品红水溶液各20ml于两只小烧杯中,两只烧杯中同时一次性各加入20ml 0.1mol/L的亚硫酸钠,20ml1mol/L的亚硫酸氢钠溶液,发现加入亚硫酸钠溶液的品红褪色较快.
①微粒浓度与褪色快慢关系,请用“多”或“少”填写“
”内容.
同浓度溶液 SO32- HSO3- H2SO3 褪色速度
Na2SO3溶液
NaHSO3溶液 较上面
较上面
较上面
②根据实验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使品红褪色的微粒是亚硫酸根离子
使品红褪色的微粒是亚硫酸根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15分)已知氯气的漂白作用实际上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的漂白作用。为了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到底是二氧化硫本身还是二氧化硫与水作用的产物,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来进行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为了探究干燥的SO2能不能使品红褪色,某同学设

计了如右图所示实验装置,请指出实验装置图设计中的

不合理之处。

       ①                    

       ②                    

   (2)按照修改后的装置,实验中控制二氧化硫以大约每秒3个气泡的速度通过品红的酒精溶液时,经过一小时后,品红仍不褪色。这说明品红褪色的原因不是二氧化硫直接导致。为此,SO2能使品红的水溶液褪色的可能微粒有            

   (3)甲同学实验如下:取等量、相同浓度的品红水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少量亚硫酸钠固体和亚硫酸氢钠固体,两支试管中的品红都褪色,对此,他得出结论:使品红褪色的微粒是HSO3和SO32-,不是H2SO3。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其理由是     

   (4)为了进一步探究,乙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分别取相同浓度的品红水溶液各20ml。于两只小烧杯中,两只烧杯中同时一次性各加入20mL 0.1mol/L的亚硫酸钠,20mL 0.1mol/L的亚硫酸氢钠溶液,发现加人亚硫酸钠溶液的品红褪色较快。

       ①微粒浓度与褪色快慢关系,请用“多”或“少”填写“____”内容。

       ②根据实验和分析,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16分)已知氯气的漂白作用实际上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的漂白作用。为了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到底是二氧化硫本身还是二氧化硫与水作用的产物,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来进行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为了探究干燥的SO2能不能使品红褪色,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请指出实验装置图设计中的不合理之处。

     ①                         ;  ②                         

(2)按照修改后的装置,实验中控制二氧化硫以大约每秒3个气泡的速度通过品红的酒

精溶液时,经过一小时后,品红仍不褪色。这说明品红褪色的原因不是二氧化硫直接导

致。为此,SO2能使品红的水溶液褪色的可能微粒有      

(3)甲同学实验如下:取等量、相同浓度的品红水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少量

亚硫酸钠固体和亚硫酸氢钠固体,两支试管中的品红都褪色,对此,他得出结论:使品

红褪色的微粒是HSO3-和SO32-,不是H2SO3。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   ,其理由

                            

(4)为了进一步探究,乙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分别取相同浓度的品红水溶液各20ml于两只小烧杯中,两只烧杯中同时一次性各加入20ml 0.1mol/L的亚硫酸钠,20ml 0.1mol/L的亚硫酸氢钠溶液,发现加入亚硫酸钠溶液的品红褪色较快。

     ①微粒浓度与褪色快慢关系,请用“多”或“少”填写“        ”内容。

同浓度溶液

SO32-

HSO3-

H2SO3

褪色速度

Na2SO3溶液

NaHSO3溶液

较上面    

较上面    

较上面    

②根据实验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16分)已知氯气的漂白作用实际上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的漂白作用。为了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到底是二氧化硫本身还是二氧化硫与水作用的产物,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来进行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为了探究干燥的SO2能不能使品红褪色,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请指出实验装置图设计中的不合理之处。
                         ;  ②                         
(2)按照修改后的装置,实验中控制二氧化硫以大约每秒3个气泡的速度通过品红的酒
精溶液时,经过一小时后,品红仍不褪色。这说明品红褪色的原因不是二氧化硫直接导
致。为此,SO2能使品红的水溶液褪色的可能微粒有      
(3)甲同学实验如下:取等量、相同浓度的品红水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少量
亚硫酸钠固体和亚硫酸氢钠固体,两支试管中的品红都褪色,对此,他得出结论:使品
红褪色的微粒是HSO3-和SO32-,不是H2SO3。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  ,其理由
                            
(4)为了进一步探究,乙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分别取相同浓度的品红水溶液各20ml于两只小烧杯中,两只烧杯中同时一次性各加入20ml 0.1mol/L的亚硫酸钠,20ml 0.1mol/L的亚硫酸氢钠溶液,发现加入亚硫酸钠溶液的品红褪色较快。
①微粒浓度与褪色快慢关系,请用“多”或“少”填写“       ”内容。

同浓度溶液
SO32-
HSO3-
H2SO3
褪色速度
Na2SO3溶液




NaHSO3溶液
较上面    
较上面    
较上面    

②根据实验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闁稿骏鎷� 闂傚偊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