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掌握各类无机物.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内在规律.各类物质相互反应的客观规律.在生产.实验上有很重要的意义.可以指导无机物.有机物的制备. 潜能开发 [例1] 下列三个问题均与右图中实验装置有关.请选择 A-D序号填入空格中. [例2] (1)制取某五色非金属氧化物气体时.烧瓶X内的药品应是 ( ) (2)洗气瓶Y中所装液体应是(不允许非水杂质混在气体中)( (3)检验集气瓶口是否集满气体.置于瓶口的滤纸应沾上的溶液是 ( ) 思路分析 (1) 铜与稀HNO3反应需加热.且得到的五色NO气体易被空气中O2氧化为红棕色NO2 .铜与浓HNO3反应直接生成NO3.均不符合题意.CaOC3与稀H2SO4反应生成CaCO4覆盖在CaCO3表面.反应逐渐停止.不能制得CO2.Na2S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无色气体.符合题意. (2)从X中出来的SO2中将混有较多的HCl和少量的水蒸气.应选用饱和NaHSO3除掉HCl,而SO2反应.能实现除去气体中非水杂质的目的. (3)SO2与BaCl2.KI不反应,SO2与石灰水反应生成CaSO4沉淀.在滤纸上不易观察.也不能作为检测手段,SO2遇强可被氧化.可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现象明显.易于观察.符合题意. [答案]B [例2]试用空气.焦炭.水为原料制备硝酸. 思路分析 从HXO3的组成看包含三种元素H.N.O.欲提供N元素.首先应从空气中分离出N2.而N2转为化合态.已学过的途径有N2与O2反应. 反应.反应.前者反应条件不合适.应选后者.H2的产生可用电解法.水煤气法.前者反应慢.选后者. [答案]①从空气中分离出N2 思维诊断 除掉气体的杂质.所选择的试剂应具备以下条件:与主要气体不反应.不吸收.可去掉气体杂质且不引入新的气体杂质. 用试纸检验时应注意试纸本身的颜色. 思维诊断 一般不用电解水法制 H2.制备途径尽可能在已学知识中查寻.然后考虑量.反应条件.安全.可操作性等因素.择优选用. 知能达标训练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列关于有机化学发展史的说法错误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列关于有机化学发展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标志着人类合成蛋白质时代的开始
B.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运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化学反应历程
C.瑞典科学家贝采利乌斯提出有机化学的概念,使之成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D.德国化学家维勒用氰酸铵合成尿素,从而打破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界限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列关于有机化学发展史的说法错误的是网]

A.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标志着人类合成蛋白质时代的开始
B.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运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化学反应历程
C.瑞典科学家贝采利乌斯提出有机化学的概念,使之成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D.德国化学家维勒用氰酸铵合成尿素,从而打破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界限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列关于有机化学发展史的说法错误的是


  1. A.
    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标志着人类合成蛋白质时代的开始
  2. B.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运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化学反应历程
  3. C.
    瑞典科学家贝采利乌斯提出有机化学的概念,使之成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4. D.
    德国化学家维勒用氰酸铵合成尿素,从而打破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界限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贝采里乌斯提出了有机化学概念,维勒打破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界限,范特霍夫提出了有机化合物的三维结构B、同位素示踪法、红外光谱法都是科学家经常使用的研究化学反应历程的手段之一C、分光光度计通过测定溶液颜色分析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变化,从而确定化学反应速率D、科学家将蛋白质的结构层次分为四级进行研究,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依靠肽链中-NH-上的氢原子与羰基上的氧原子形成氢键而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