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人已经研究过.文献资料上有记载的.只是对分析者来说是未知的物料. 閳ワ腹鈧拷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文献资料显示某地区的酸雨主要为硫酸型和盐酸型酸雨.某兴趣小组对酸雨进行实验研究.
(1)提出合理的假设:
该酸雨中的溶质除H2SO4、HCl外,该小组同学根据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预测主要溶质还一定有
 

(2)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以上假设.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试剂及仪器:盐酸、硝酸、BaCl2溶液、Ba(OH)2溶液、AgNO3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品红溶液、烧杯、试管、胶头滴管.
实  验  步  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适量酸雨于A、B两支洁净试管中,待用 /
步骤2:往A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静置,过滤 /
步骤3:取少量步骤2得到的滤渣加入盐酸
 
步骤4:
 
 
步骤5:
 
 
(3)酸雨部分组成测定:
①滴定:准确量取25.00mL该酸雨于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将0.02000mol?L-1碘水装入50mL酸式滴定管,滴定,其终点现象为
 
,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碘水V mL.
②计算:被碘水氧化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
 
(只列出算式,不做运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2?江苏一模)氢、氮、氧三种元素可以分别两两组成如氮氧化物、氮氢化物和氢氧化物等,科学家们已经研究和利用其特殊性质开发其特有的功能.
(1)肼(N2H4)的制备方法之一是将NaClO溶液和NH3反应制得,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ClO+2NH3=N2H4+NaCl+H2O
NaClO+2NH3=N2H4+NaCl+H2O

(2)肼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NO2为氧化剂,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
N2+2O2(g)=2NO2(g);△H=+67.7kJ?mol-1
N2H4+O2(g)=N2(g)+2H2O(g);△H=-534kJ?mol-1
写出肼和N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N2H4(g)+2NO2(g)=3N2(g)+4H2O(g);△H=-1135.7kJ?mol-1
2N2H4(g)+2NO2(g)=3N2(g)+4H2O(g);△H=-1135.7kJ?mol-1

(3)肼-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氢氧化钾溶液.该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N2H4+4OH--4e-=N2+4H2O
N2H4+4OH--4e-=N2+4H2O

(4)过氧化氢的制备方法很多,下列方法中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D
D
(填序号).
A.BaO2+H2SO4═BaSO4↓+H2O2
B.2NH4HSO4
 电解 
.
 
(NH42S2O8+H2↑;(NH42S2O8+2H2O═2NH4HSO4+H2O2
C.CH3CHOHCH3+O2→CH3COCH3+H2O2
D.乙基蒽醌法见图1
(5)根据本题(4)中B选项的方法,若要制得1mol H2O2,电解时转移电子数为
2NA
2NA

(6)某文献报导了不同金属离子及其浓度对双氧水氧化降解海藻酸钠溶液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2、图3所示.

注:以上实验均在温度为20℃、w(H2O2)=0.25%、pH=7.12、海藻酸钠溶液浓度为8mg?L-1的条件下进行.图2中曲线a:H2O2;b:H2O2+Cu2+;c:H2O2+Fe2+;d:H2O2+Zn2+;e:H2O2+Mn2+;图3中曲线f:反应时间为1h;g:反应时间为2h;两图中的纵坐标代表海藻酸钠溶液的粘度(海藻酸钠浓度与溶液粘度正相关).
由上述信息可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B
(填序号).
A.锰离子能使该降解反应速率减缓
B.亚铁离子对该降解反应的催化效率比铜离子低
C.海藻酸钠溶液粘度的变化快慢可反映出其降解反应速率的快慢
D.一定条件下,铜离子浓度一定时,反应时间越长,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资料:(1)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呈淡黄色;(2)KMnO4在酸性条件的还原产物为Mn2+.某课题组为探究草酸亚铁晶体的化学性质,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探究.
(1)向盛有草酸亚铁晶体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振荡,发现溶液颜色逐渐变为棕黄色,并检测到CO2生成.这说明草酸亚铁晶体具有
 
(填“氧化性”、“还原性”或“碱性”).若反应中消耗1mol FeC2O4?2H2O,则参加反应的KMnO4
 
mol.
(2)资料表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一定温度时,草酸亚铁晶体可完全分解,生成几种氧化物,残留物为黑色固体.课题组根据课本上所介绍的铁的氧化物的性质,对黑色固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全部是FeO;假设二:
 
;假设三:
 

(3)为验证上述假设一是否成立,课题组进行如下研究.
[定性研究]请你完成下表中内容.
实验步骤(不要求具体的操作过程) 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
取少量黑色固体,
 
 
精英家教网[定量研究]课题组在文献中查阅到,FeC2O4?2H2O受热分解时,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写出加热到400℃时,FeC2O4?2H2O晶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图象,如有1.0g草酸亚铁晶体在坩埚中敞口充分加热,最终残留黑色固体的质量大于0.4g.某同学由此得出结论:假设一不成立.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结论
 
(填“同意”或“不同意”),并简述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氯化铜是一种广泛用于生产颜料、木材防腐剂等的化工产品.某研究小组用粗铜(含杂质Fe)按如图1所示流程制备氯化铜晶体(CuCl2?2H20).

(1)实验室采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可将粗铜与Cl2反应转化为固体1(部分仪器和夹持装置已略去).
①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MnO2+4H++2Cl-
  △  
.
 
Mn2++Cl2↑+2H2O
MnO2+4H++2Cl-
  △  
.
 
Mn2++Cl2↑+2H2O

②有同学认为应在浓硫酸洗气瓶前增加吸收HCl的装胃,你认为是否必要
(填“是”或“否”).
(2)试剂X用以除去杂质,X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cd
cd
(填序号).
a. NaOH   b.NH3?H2O  c.CuO  d.Cu2(OH)2CO3  e.CuSO4
(3)在溶液2转化为CuCl2?2H2O的操作过程中,发现溶液颜色出蓝色变为绿色.小组同学欲探究其原因.
己知:在氯化铜溶液中有如下转化关系:
Cu(H2O)42+(aq)(蓝色)+4Cl-(aq)?CuCl42-(aq)(黄色)+4H2O(l)
①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c(CuCl 42-  )
c[Cu(H2O) 42- ]?c4(Cl-)
c(CuCl 42-  )
c[Cu(H2O) 42- ]?c4(Cl-)
.若增大氯离子浓度,K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不变
不变

②取氯化铜晶体配制成蓝绿色溶液Y,进行如下实验,其中能证明CuCl2溶液中有上述转化关系的是(填序号)
abc
abc

a.将Y稀释,发现溶液呈蓝色
b.在Y中加入NaCl固体,溶液变为绿色
c.取Y进行电解,溶液颜色最终消失
(4)如图3所示,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2溶液,小组同学发现阴极碳棒上有红色和白色两种颜色的固体析出.有关文献资料表明,在铜和铜的化合物中Cu为紫红色,Cu2O为红色,CuCl为白色,它们都不溶于水.
①小组同学将阴极碳棒洗涤干净并干燥后,放入玻璃管中,按如图4所示连接装置.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充分加热,并将一张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置于装置末端的导管口附近.实验中发现,碳棒上的白色物质消失,红色物质依然存在;无色硫酸铜不变色,蓝色石蕊试纸变为红色.根据上述现象,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Cl+H2
  △  
.
 
2Cu+2HCl
2CuCl+H2
  △  
.
 
2Cu+2HCl

②电解CuCl2溶液时,阴极发生反应的电极方程式为
Cu2++2e-=Cu;Cu2++Cl-+e-=CuCl
Cu2++2e-=Cu;Cu2++Cl-+e-=Cu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文献资料显示某地区的酸雨主要为硫酸型和盐酸型酸雨.某兴趣小组对酸雨进行实验研究.
(1)提出合理的假设:该酸雨中的溶质除H2SO4、HC1外,该小组同学根据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预测主要溶质还一定有
 

(2)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以上假设.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试剂及仪器:盐酸、硝酸、BaC12溶液、Ba(OH)2溶液、AgNO3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品红溶液、烧杯、试管、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适量酸雨于A、B两支洁净试管中,待用 无明显现象
步骤2:往A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静置,过滤 有白色沉淀
步骤3:取少量步骤2得到的滤渣加入过量盐酸 滤渣不能完全溶解,说明酸雨中含有硫酸
步骤4:取适量步骤2得到的滤液,
 
 
步骤5:往B试管中加入
 
,振荡
 
(3)酸雨部分组成测定:
①标准溶液配制:实验室用1.000mol?L-1较浓的碘水配制250mL  0.02000mol?L-1的碘水溶液,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和吸量管(一种能精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外,还需
 

②滴定:准确量取25.00mL该酸雨于锥形瓶中,加入几滴
 
溶液作指示剂,将0.02000mol?L-1碘水装入50mL酸式滴定管,滴定终点现象为
 
,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碘水VmL.
计算:被碘水氧化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
 
(只列出算式,不做运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閸忥拷 闂傦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