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新情境实验题.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情境中的新问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闂傚倷鑳堕崑銊╁磿婵犳碍鍤堢憸鐗堝笒閻掑灚銇勯幒鎴敾閻庢熬鎷�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考生注意:此题为分叉题,分A、B两题,考生可任选一题。若两题均做,一律按A题计分。A题适合使用二期课改新教材的考生解答,B题适合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解答。

(A)如下图所示,将甲、乙两个装有不同物质的针筒用导管连接起来,将乙针筒内的物质压到甲针筒内,进行下表所列的不同实验(气体在同温同压下测定)。

实验序号

甲针筒内物质

乙针筒内物质

甲针筒的现象

1

10 mL FeSO4溶液

10 mL NH3

生成白色沉淀,后变色

2

20 mL H2S

10 mL SO2

 

3

30 mL NO2(主要)

10 mL H2O(l)

剩有无色气体,活塞自动向内压缩

4

15 mL Cl2

40 mL NH3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沉淀最终变为___________色,写出沉淀变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实验2甲针筒内的现象是:有________生成,活塞___________移动(填“向外”“向内”或“不”)。反应后甲针筒内有少量的残留气体,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将其通入__________溶液中。

(3)实验3中,甲中的30 mL气体是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那么甲中最后剩余的无色气体是__________,写出N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4中,已知:3Cl2+2NH3N2+6HCl。甲针筒除活塞有移动、针筒内有白烟产生外,气体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最后针筒内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______________mL。

(B)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乙醇氧化反应是________反应。

(2)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

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干燥试管a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质,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

(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__________。要除去该物质,可先在混合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a.氯化钠溶液                  b.苯

c.碳酸氢钠溶液                d.四氯化碳

然后,再通过_____________(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除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实验题

四川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尿素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图中某些转化步骤及生成物未列出):

请填写下列空白:

(1)

已知0.5mol甲烷与0.5mol水蒸汽在t℃、pkPa时,完全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合成气),吸收了α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

在合成氨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常采取的措施之一是:将生成的氨从混合气体中及时分离出来,并将分离出氨后的氮气和氢气循环利用,同时补充氮气和氢气.请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观点说明采取该措施的理由:________

(3)

当甲烷合成氨气的转化率为75%时,以5.60×107L甲烷为原料能够合成________L氨气.(假设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4)

已知尿素的结构简式为,请写出两种含有碳氧双键的尿素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________;②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为了验证木炭可被浓H2SO4氧化成CO2,选用如图所示仪器(内含物质)组装成实验装置:
(1)如按气流由左向右流向,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字母):
A接
F
F
E
E
C
C
D
D
接B;
(2)仪器乙、丙应有怎样的实验现象才表明已检验出CO2?乙中
出现白色沉淀
出现白色沉淀
,丙中
品红未褪色
品红未褪色

(3)丁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
吸收SO2
吸收SO2

(4)写出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5)硫酸有很多的性质,将下列性质对应的字母填入各小题后面对应的括号中:
A.脱水性B.酸性         C.强氧化性         D.吸水性
I.在化学实验中,浓硫酸可做H2、SO2等气体的干燥剂.
D
D

II.NaOH与H2SO4反应,可生成Na2SO4
B
B

III.在烧杯中放入蔗糖,滴入浓H2SO4变黑,并产生大量气体.
A、C
A、C

IV.在冷浓H2SO4中放入铁片没明显现象
C
C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0?祁阳县一模)[化学--化学与生活]
阿斯匹林(aspirin)的有效成分是乙酰水杨酸,它是19世纪末合成成功的,作为一种有效的解热镇痛、治疗感冒的药物,至今仍广使用.有关报道表明,人们正在发现它的某些新功能.阿斯匹林是由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乙酸酐进行酯化反应而得的.

(1)阿斯匹林的分子式为
C9H8O4
C9H8O4
,其官能团的名称是
羧基、酯基
羧基、酯基

(2)水杨酸不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AD
AD

A、银镜反应     B、中和反应       C、酯化反应        D、水解反应
(3)如果过量服用阿斯匹林会出现水杨酸反应,要停药并静脉滴注
NaHCO3
NaHCO3
溶液.
(4)乙酰水杨酸能在稀酸或碱溶液中水解.写出乙酰水杨酸与过量NaOH溶液共热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同时满足下列四个要求的水杨酸的一种同分异构体:

①含有苯环;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③在稀NaOH溶液中,1mol该同分异构体能与2molNaOH发生反应;
④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
(6)已知酚遇FeCl3溶液显紫色,但显色反应要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现要求用已有的知识检验出乙酰水杨酸分子中存在酯基.有人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向其中加入2mL阿斯匹林溶液,然后再滴入2滴稀硫酸,将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片刻后,滴入2滴FeCl3溶液,振荡,无明显现象;再向其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振荡,出现了紫色.你认为逐滴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
中和硫酸,使溶液呈中性或弱酸性
中和硫酸,使溶液呈中性或弱酸性

从此实验你得到的启示有
控制反应条件使不能直接检验的官能团转化为可检验的官能团而加以间接证明
控制反应条件使不能直接检验的官能团转化为可检验的官能团而加以间接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0?丰台区一模)下述实验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是(  )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向盛有10滴0.1mol/L 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1mol/L 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0.1mol/L Na2S溶液 证明AgCl能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Ag2S
B 向2mL甲苯中加入3滴KMnO4酸性溶液,振荡;向2mL苯中加入3滴KMnO4酸性溶液,振荡 证明与苯环相连的甲基易被氧化
C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 证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
D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并加热 验证淀粉已水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傚倷鑳舵灙濡ょ姴绻橀獮蹇涙晸閿燂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磻婵犲洤绠柨鐕傛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