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章考点 (1)掌握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的概念.区别及鉴别它……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本章可认为是对初中所学化学反应的系统分类,是站在不同角度来分类的.下列对各种分类依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的多少,把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②依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依据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反应的实质,把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④依据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把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  ]

A.

只有①②③正确

B.

都不正确

C.

都正确

D.

只有②③④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为浅绿色晶体,实验室中常以废铁屑为原料来制备,其步骤如下:
步骤1:将废铁屑放入碳酸钠溶液中煮沸除油污,分离出液体,用水洗净铁屑.
步骤2:向处理过的铁屑中加入过量的3mol?L-1 H2SO4溶液,在60℃左右使其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趁热过滤,得FeSO4溶液.
步骤3:向所得FeSO4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步骤1的操作中,下列仪器中不必用到的有
②④⑤
②④⑤
(填仪器编号)
①铁架台  ②燃烧匙 ③锥形瓶 ④广口瓶 ⑤研体 ⑥玻璃棒 ⑦酒精灯
(2)在步骤1中用碳酸钠溶液除去油污的化学原理是
碳酸钠水解显碱性,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可溶性的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
碳酸钠水解显碱性,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可溶性的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

(3)在步骤2中所加的硫酸必须过量,其原因是
抑制Fe2+水解
抑制Fe2+水解

(4)在步骤3中,“一系列操作”依次为
蒸发浓缩
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冷却结晶
  和过滤;
(5)本实验制备的硫酸亚铁铵晶体常含有杂质Fe3+.检验Fe3+常用的试剂是
KSCN溶液
KSCN溶液
,可以观察到得现象是
溶液出现血红色
溶液出现血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为浅绿色晶体,实验室中常以废铁屑为原料来制备,其步骤如下:

步骤1:将废铁屑放入碳酸钠溶液中煮沸除油污,分离出液体,用水洗净铁屑。

步骤2:向处理过的铁屑中加入过量的3 mol·L1 H2SO4溶液,在60℃左右使其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趁热过滤,得FeSO4溶液。

步骤3:向所得FeSO4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步骤1的操作中,下列仪器中不必用到的有________(填仪器编号)

①铁架台  ②燃烧匙 ③锥形瓶 ④广口瓶 ⑤研体 ⑥玻璃棒 ⑦酒精灯

(2)在步骤1中用碳酸钠溶液除去油污的化学原理是        

(3)在步骤2中所加的硫酸必须过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步骤3中,“一系列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  和过滤;

(5)本实验制备的硫酸亚铁铵晶体常含有杂质Fe3+。检验Fe3+常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可以观察到得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观察下列A、B、C、D、E五种粒子(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属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填编号)。

(2)性质最稳定的原子是(填写编号,在本小题中下同)        ,最容易失去电子的原子是        ,最容易得到电子的原子是       

(3)A、B、D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4)在核电荷数1-18的元素内,列举两个与B核外电子层排布相同的离子,写出离子的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观察下列A、B、C、D、E五种粒子(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属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填编号)。

(2)性质最稳定的原子是(填写编号,在本小题中下同)       ,最容易失去电子的原子是        ,最容易得到电子的原子是       

(3)A、B、D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4)在核电荷数1-18的元素内,列举两个与B核外电子层排布相同的离子,写出离子的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