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把As2 S3 溶胶和Fe(OH)3 溶胶混合时.会发生凝聚.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鈥︹€�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已知单质A、B、C、D有如下的反应关系.其中A 在B中燃烧时,火焰呈苍白色; C在B中燃烧时生成棕黄色的烟,E的水溶液呈蓝绿色,G是一种黑色固体.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H2
H2
、D
O2
O2
、E
CuCl2
CuCl2

(2)Fe和气体B的反应时,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2
3:2

(3)请写出A和G在加热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CuO
  △  
.
 
Cu+H2O
H2+CuO
  △  
.
 
Cu+H2O

(4)请写出G和F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uO+2H+=Cu2++H2O
CuO+2H+=Cu2++H2O

(5)把过氧化钠加入E的水溶液中反应的现象为:
产生无色气泡,有蓝色沉淀生成
产生无色气泡,有蓝色沉淀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1?烟台模拟)把某黑色固体A加热至红热.投入到另一种无色浓溶液B中,产生由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X,将X做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填写下列空白:
①写出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4HNO3(浓)
  △  
.
 
CO2↑+4NO2↑+2H2O
C+4HNO3(浓)
  △  
.
 
CO2↑+4NO2↑+2H2O

②无色气体C的成分为
CO2、NO
CO2、NO

③写出D和F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Cu+2NO3-+8H+=3Cu2++2NO↑+4H2O
3Cu+2NO3-+8H+=3Cu2++2NO↑+4H2O

④请以Na2CO3为原料,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D和F反应生成的气体E是无色的.简述实验过程
取一支试管,加适量Na2CO3粉末,然后加入过量稀HNO3,当生成的CO2把试管上部空气完全排净后,再加入Cu加热,即可观察到有无色气体NO生成
取一支试管,加适量Na2CO3粉末,然后加入过量稀HNO3,当生成的CO2把试管上部空气完全排净后,再加入Cu加热,即可观察到有无色气体NO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丙烯可用于合成杀除根瘤线虫的农药(分子式为C3H5Br2Cl)和应用广泛的DAP树脂:RCOOR′+R″OH
     △     
.
催化剂
RCOOR″+R′OH.已知酯与醇可发生如下酯交换反应:(R、R′、R″代表烃基)

(1)农药C1H3Br2Cl分子中每个碳原子上均连卤原子.A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碳碳双键、氯原子
碳碳双键、氯原子
;由丙烯生成A的反应类型是
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

(2)A水解可得到D,该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H2=CHCH2Cl+H2O
NaOH
CH2=CHCH2OH+HCl
CH2=CHCH2Cl+H2O
NaOH
CH2=CHCH2OH+HCl
.D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氧化产物(分子式为C3H6O2)也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现有其中的四种X、Y、Z、W,它们分子中均含甲基,把它们分别进行下列实验以鉴别之,其实验记录如下:
NaOH溶液 银氨溶液 新制Cu(OH)2 金属钠
X 中和反应 无现象 溶  解 产生氢气
Y 无现象 有银镜 加热后有红色沉淀 产生氢气
Z 水解反应 有银镜 加热后有红色沉淀 无现象
W 水解反应 无现象 无现象 无现象
则X、Z的结构简式分别为:X
CH3CH2COOH
CH3CH2COOH
,Z
CH3CH2OOCH
CH3CH2OOCH

(3)C蒸气密度是相同状态下甲烷密度的6.25倍,C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碳60%,氢8%,氧32%.C的结构简式是
CH3COOCH2CH=CH2
CH3COOCH2CH=CH2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序号字母)
a c d
a c d

a.C能发生聚合反应、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
b.C含有2个甲基的羧酸类同分异构体有4个
c.D催化加氢的产物与B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
d.E具有芳香气味,易溶于乙醇
(5)F的分子式为C10H10O4.DAP单体为苯的二元取代物,且两个取代基不处于对位,该单体苯环上的一溴取代物只有两种.D和F反应生成DAP单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500体积的HCl气体.
(1)若向水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44.8LHCl气体配成1L溶液,假设气体完全溶解,得溶液中含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mol/L
2mol/L

(2)从该溶液中取出10mL浓盐酸溶解于水配制成250mL溶液,实验时应选用仪器是
CEFGH
CEFGH
(填字母);
若实验仪器有:
A.托盘天平、B.100mL量筒、C.玻璃棒、D.100mL容器瓶、E.10mL量筒、F.胶头滴管、G.烧杯、H.250mL容量瓶.
配制后的稀溶液中含HCl物质的量浓度为
0.8 mol/L
0.8 mol/L

(3)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BCD
BCD
(填字母);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其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涤.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到刻度线.
D.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用量筒量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到刻度线.
E.盖好瓶盖,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
(4)配制过程中,造成浓度偏低的操作可能有
BCD
BCD
(选填下列操作的序号).
A.容量瓶蒸馏水洗后未加干燥
B.量筒用蒸馏水洗后未干燥
C.将烧杯中浓盐酸移入容量瓶后,未用水洗涤烧杯,即向容量中加水到刻度
D、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加水时,不慎超过刻度线,用另外胶头滴管从瓶中吸出部分溶液使剩余溶液刚巧达刻度线
E.定容时,俯视液面加水至刻度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选做题](1)人们对酸碱的认识,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目前中学课本中的酸碱理论是1889年阿仑尼乌斯(Arrhenius)提出的电离理论.
①1905年富兰克林(FranKlin)深入研究了水和液氨的相似性,把阿仑尼乌斯以水为溶剂的个别现象,推广到任何溶剂,提出了酸碱溶剂理论.溶剂理论认为:凡能电离而产生溶剂正离子的物质为酸,凡能电离而产生溶剂负离子的物质为碱.试写出液氨自身电离的方程式:
2NH3=NH4++NH2-
2NH3=NH4++NH2-

②1923年丹麦化学家布朗斯特(Bronsted)和英国化学家劳莱(Lowey)提出质子理论.凡是能够释放质子(氢离子)任何含氢原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够与质子(氢离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
按质子理论:下列粒子在水溶液既可以看作酸又可看碱的是
AD
AD

A、H2O    B、NH4+     C、OH-    D、HCO3-    E、CH3COO-   F、Cl-
③1923年路易斯(Lewis)提出广义的酸碱概念.凡是能给出电子对而形成化学键的物质都是碱;凡是能够和电子对结合的物质都是酸.
酸(电子对接受体)+碱(电子对给予体)→反应产物,如:H++OH-→H2O.
试指出下列两个反应中的酸或碱:
(Ⅰ)H3BO3+H2H++B(OH)4-,该反应中的碱是
H2O
H2O
(填H3BO3或H2O);
(Ⅱ)NaH+H2O═NaOH+H2↑,该反应中的酸是
H2O
H2O
(填NaH 或H2O).
(2)已知A元素原子的K、L层电子数之和比M、L层电子数之和多一个电子;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占有9个轨道,且有1个未成对电子;C元素原子核外3p亚层中3个轨道还需5个电子才能达到全充满.D元素只有两个电子层,且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E原子半径最小;F元素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nnPn+1.按要求填写
①B的电子排布式是:
1s22s22p63s23p5
1s22s22p63s23p5
,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晶体类型是
离子晶体
离子晶体

②D元素单质的晶体类型是
原子晶体
原子晶体
,C单质的制备方法是:
电解法
电解法

③E和F形成的化合物空间构型为
三角锥型
三角锥型
,该物质比D与E形成的化合物更容易液化的原因是
E和F形成的化合物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E和F形成的化合物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鍏� 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