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Cl2.HClO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实验一、定性探究:
①在试管中加入过量的块状碳酸钙,再加入约20mL饱和氯水,充分反应,有少量气泡产生,溶液浅黄绿色褪去;
②过滤,将滤液滴在有色布条上,发现其比氯水的漂白性更强;
③为了确定反应产物,将滤液分为三份,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第一份与石灰水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第二份与稀盐酸混合,立即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将第三份加热,看到溶液变浑浊且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
经检测,上述实验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均为CO2.请回答:
(1)试解释可以在饱和氯水中加入石灰石制备HClO的原因
在饱和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Cl2+H2OHClO+HCl,加入过量的CaCO3与溶液中的HCl发生反应,使盐酸的浓度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最终生成HClO
在饱和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Cl2+H2OHClO+HCl,加入过量的CaCO3与溶液中的HCl发生反应,使盐酸的浓度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最终生成HClO

(2)写出步骤③中第一份及第二份滤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第一份:
Ca2++HCO3-+OH-=CaC03↓+H2O
Ca2++HCO3-+OH-=CaC03↓+H2O

第二份:
HCO3-+H+=CO2↑+H2O
HCO3-+H+=CO2↑+H2O

(3)试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在②的滤液中含 有的溶质,除了溶解的极少量氯气外,还含有的其它溶质为(写化学式)
HClO、Ca(HCO32、CaCl2
HClO、Ca(HCO32、CaCl2

实验二、定量探究:
在圆底烧瓶底部,有一用塑料网包住的过量块状碳酸钙和150mL饱和氯水,按如右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支撑仪器没有画出)实验,待不再产生气泡后,将塑料网中剩余的石灰石提出液面,密封后再加热、煮沸烧瓶中的液体,直到量筒中的气体不再增加.请回答:
(4)为减少用装置Ⅲ收集气体过程中CO2因溶解而造成的损失,水槽中的水应换为
B
B

A.饱和碳酸钠溶液  B.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C.饱和食盐水
(5)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上述实验,测得塑料网内的碳酸钙质量减少Ag,总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CO2气体BL,发现
BL
22.4L/mol
明显小于
Ag
100g/mol
.若不考虑实验操作和CO2的溶解等因素造成的误差,从化学反应原理来看,导致这一大小关系的原因是
碳酸钙与氯水反应生成的Ca(HC032再受热时,除生成CO2外,还生成了CaC03
碳酸钙与氯水反应生成的Ca(HC032再受热时,除生成CO2外,还生成了CaC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0?祁阳县一模)U、V、W、X、Y、Z是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其中W、X、Y、Z位于同一周期;W与X是金属元素;Y与Z是非金属元素;W与Y可形成常见的离子化合物W2Y.U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V与Y同主族.请回答下列问题:
(1)V、W、X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Na>Al>O
Na>Al>O
(用元素符号表示).
(2)比较U、Z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Cl>CH4
HCl>CH4
(用分子式回答).
(3)写出化合物W2Y的电子式:

(4)甲、乙、丙分别是U、X、Y三种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W盐,甲、乙都能与丙发生反应,且丙用量不同时,反应产物不同.
①向丙溶液中缓慢滴加过量的乙溶液,请按照反应过程分步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H++AlO2-=Al3++2H2O
4H++AlO2-=Al3++2H2O
Al3++3AlO2-+6H2O=4Al(OH)3
Al3++3AlO2-+6H2O=4Al(OH)3

②向甲溶液中缓慢滴加等物质的量的丙溶液后,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Na+)>c(SO42-)>c(HCO3-)>c(OH-)>c(H+)>c(CO32-
c(Na+)>c(SO42-)>c(HCO3-)>c(OH-)>c(H+)>c(CO32-

(5)列举由Z元素形成单质的一种用途
Cl2+H2O=HCl+HClO或H2+Cl2=2HCl或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Cl2+H2O=HCl+HClO或H2+Cl2=2HCl或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饱和氯水与石灰石的反应是制取较浓HClO溶液的方法之一.2005年的《化学教育》报道了如下实验研究:
实验一、定性研究:
①在试管中加入过量的块状碳酸钙,再加入约20mL饱和氯水,充分反应,有少量气泡产生,溶液黄绿色褪去.②过滤,将滤液滴在有色布条上,发现其比氯水的漂白性更强.③为了确定反应产物,将滤液分为三份,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第一份与石灰水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第二份与稀盐酸混合,立即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将第三份加热,看到溶液变浑且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经检测,上述实验
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均为CO2气体.
请回答:
(1)反应后所得的溶液漂白性增强的原因是
CaCO3消耗了氯水中的HC1,使Cl2+H2OHCl+HClO平衡向右移动,HClO浓度增大
CaCO3消耗了氯水中的HC1,使Cl2+H2OHCl+HClO平衡向右移动,HClO浓度增大

(2)写出步骤③中第一份及第三份滤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第一份
Ca2++HCO3-+OH-=CaCO3↓+H2O
Ca2++HCO3-+OH-=CaCO3↓+H2O
;第三份
Ca2++2HCO3-
  △  
.
 
CaCO3↓+CO2↑+H2O
Ca2++2HCO3-
  △  
.
 
CaCO3↓+CO2↑+H2O

(3)请推测②的滤液中含有的溶质除了极少量的氯气外,还有
HClO、Ca(HCO32、CaCl2
HClO、Ca(HCO32、CaCl2
.(填化学式)
实验二、定量研究:
如图所示,在圆底烧瓶底部,有用塑料网包住的过量的块状碳酸钙,加入150mL饱和氯水,连接好装置,待不再产生气泡后,将塑料网中剩余的石灰石提出液面,再加热、煮沸烧瓶中的液体,直到量筒中的气体不再增加.

请回答:
(4)为减少用装置Ⅲ收集气体过程中CO2的损失,且水槽中仍然为水.请你对装置Ⅲ进行改进,最简单的方法是
在导管末端再连接长导管,使导管的出口接近量筒底部
在导管末端再连接长导管,使导管的出口接近量筒底部

(5)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上述实验,测得塑料网内的碳酸钙质量减少A g,总共收集到标准状况的CO2气体B L,发现
BL
22.4L/mol
明显小于
Ag
100g/mol
.若不考虑实验中CO2的损失和Ⅱ中可能发生的微量副反应等因素,从化学反应原理来看,导致这一大小关系的原因是
碳酸钙与氯水反应生成的Ca(HCO32受热时,除生成CO2外,还生成了CaCO3
碳酸钙与氯水反应生成的Ca(HCO32受热时,除生成CO2外,还生成了CaCO3

(6)实验后发现,装置Ⅱ中的液体增多了,其原因是
从圆底烧瓶蒸出的水蒸气在广口瓶中冷凝、聚集
从圆底烧瓶蒸出的水蒸气在广口瓶中冷凝、聚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知,漂白粉与硫酸反应可以制得氯气,化学方程式为:Ca(ClO)2+CaCl2+2H2SO4
  △  
.
 
2CaSO4+2Cl2↑+2H2O.他们设计了如下制取氯气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
试回答:
(1)该实验中图1A部分的装置是图2
b
b
(填写装置的序号).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洗气瓶C中的Na2SO3已经被氧化(简述实验步骤):
取少量溶液置于洁净的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再向其中滴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亚硫酸钠被氧化
取少量溶液置于洁净的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再向其中滴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亚硫酸钠被氧化

(3)写出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l2+H2O=H++Cl-+HClO、H++HCO3-=CO2↑+H2O
Cl2+H2O=H++Cl-+HClO、H++HCO3-=CO2↑+H2O

(4)该实验存在明显的缺陷,请你提出改进的方法
将尾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将尾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2?河北区一模)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知,漂白粉与硫酸反应可以制得氯气,化学方程式为:Ca(ClO)2+CaCl2+2H2SO4
  △  
.
 
2CaSO4+2Cl2↑+2H2O.他们设计了如下制取氯气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

试回答:(1)该实验中A部分的装置是
b
b
(填写装置的序号).

(2)(1)选项中d装置的两个主要的玻璃器皿的名称分别是
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
圆底烧瓶
圆底烧瓶

(3)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洗气瓶C中的Na2SO3已经被氧化(简述实验步骤):
取适量实验后的洗气瓶C中的溶液,加过量盐酸无沉淀产生,再滴加氯化钡溶液,
如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洗气瓶C中的Na2SO3已经被氧化
取适量实验后的洗气瓶C中的溶液,加过量盐酸无沉淀产生,再滴加氯化钡溶液,
如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洗气瓶C中的Na2SO3已经被氧化

(4)分别写出C装置、D装置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l2+H2O+SO32ˉ=SO42ˉ+2Clˉ+2H+,Cl2+H2O═H++Cl-+HClO;H++HCO3-═CO2↑+H2O或HCO3ˉ+Cl2=HClO+CO2↑+Cl-
Cl2+H2O+SO32ˉ=SO42ˉ+2Clˉ+2H+,Cl2+H2O═H++Cl-+HClO;H++HCO3-═CO2↑+H2O或HCO3ˉ+Cl2=HClO+CO2↑+Cl-

(5)该实验存在明显的缺陷,请你从化学反应的视角提出改进的方法是
在D装置后增加一个尾气吸收装置,应将尾气通入NaOH溶液中
在D装置后增加一个尾气吸收装置,应将尾气通入NaOH溶液中
.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l2+2NaOH=NaCl+NaClO+H2O
Cl2+2NaOH=NaCl+NaClO+H2O

(6)该小组又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漂白粉2.0g,研磨后溶解,配制成250mL溶液,取25mL加入到锥形瓶中,再加入过量的KI溶液和过量的H2SO4溶液,静置.待完全反应后,用0.1mol/L的Na2S2O3溶液作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碘,已知反应方程式为:
2Na2S2O3+I2═Na2S4O6+2NaI 反应完成时,共用去Na2S2O3 20.0mL.则该漂白粉中Ca(ClO)2的质量分数为
35.75%
35.75%
.(保留至0.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閸忥拷 闂傦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