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小明和小浩发现打开可乐饮料时都有无色气体产生.这到底是什么气体?小浩猜想是氧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 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简要写 出操作步骤: , 小明的猜想如果正确.现象应是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今天是实验室的开放日,实验室提供了以下仪器,请你随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来参加实验探究活动:

(1)请你指出仪器⑤的名称是________,点燃该仪器时要注意绝对不能________

(2)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你认为除需要用到上面的⑥⑦⑩仪器外,还需上面的仪器有________(填序号).

上述所有仪器选择的依据是________(填字母).

A.属于固固型加热的反应

B.属于固液型加热的反应

C.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D.制取的气体难溶于水

(3)甲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制取CO2,实验前对该装置进行了气密性检查:打开图一装置中的活塞,发现分液漏斗中的水没有流下,于是得出“气密性好”的结论.

你认为甲同学的检验方法是否可行?________(填“是”或“否”).

乙同学也设计了一种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请你帮助完成:关闭活塞,在集气瓶中加水浸没导管末端,________,若集气瓶中导管水柱上升一段时间不下降,则气密性好.

(4)若要得到干燥的CO2,图一还需要一个干燥装置,干燥剂为浓硫酸.图二画出了该干燥装置的一部分,请你补充画出其它部分,并用箭头标明气体进出方向.

(5)实验室可用浓氨水与生石灰来制取氨气(NH3),若用图一装置,你认为是否可行?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本次学生实验后,负责清洁实验室的小雪、小丽、小明和小华四位同学围绕如何处理“废液”展开了讨论: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四位同学决定围绕废液的成分开展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该废液的成分有哪些?

[猜想]

猜测一:废液为Na2SO4和NaCl组成的混合溶液;

猜测二:废液为Na2CO3和NaCl组成的混合溶液;

猜测三:废液为________组成的混合溶液;

猜测四:废液为Na2CO3、Na2SO4和NaCl组成的混合液.

[实验探究]

[反思]

(1)小丽在[实验探究]的第①步滴加“过量的Ba(NO3)2溶液”,“过量”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华在[实验探究]操作的基础上,只改变滴加试剂的顺序,也可以把它们鉴别出来.滴加这些试剂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明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8?平谷区一模)小明同学在家里发现妈妈在和面时加入了某白色固体,然后就蒸出了膨松可口的馒头.他感到非常好奇,就从家里取了一些该白色固体,向化学张老师请教,张老师说:“既然用于蒸馒头,那么它不是碳酸钠就是碳酸氢钠”.于是,小明和小红一起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Na2CO3加热时难分解,NaHCO3加热时易分解,反应为2NaHCO3
  △  
.
 
Na2CO3+CO2↑+H2O.并查阅了相关物质的溶解性如下表:
Cl- NO3- CO32- HCO3-
Na+
Ca2+ 不溶
[猜想]猜想①:该白色固体是碳酸钠;
猜想②:该白色固体是碳酸氢钠;
猜想③:该白色固体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实验验证]小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1:取少量该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热,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变浑浊
证明原白色固体中含有碳酸氢钠.
实验2:取实验1中剩余固体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并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原白色固体中还含有碳酸钠
根据上述实验,小明得出结论猜想③正确.
小红同学提出了质疑,认为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理由是
实验2取实验1剩余的固体时,碳酸氢钠已经分解生成了碳酸钠,不能证明原白色固体中含有碳酸钠
实验2取实验1剩余的固体时,碳酸氢钠已经分解生成了碳酸钠,不能证明原白色固体中含有碳酸钠

小明和小红经过思考讨论后,又重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由上述实验得出猜想
正确.
(2)试剂b是
稀盐酸或稀硝酸
稀盐酸或稀硝酸

(3)步骤①加过量的试剂a的目的是
把碳酸钠全部反应
把碳酸钠全部反应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Cl2═CaCO3↓+2NaCl
Na2CO3+CaCl2═CaCO3↓+2NaCl
,无色滤液B中的溶质是
NaHCO3,CaCl2,NaCl
NaHCO3,CaCl2,NaCl

[反思与应用]小明的妈妈用该白色固体能蒸出膨松可口馒头的原理是
碳酸氢钠受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或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面粉蒸制过程中产生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碳酸氢钠受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或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面粉蒸制过程中产生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槐荫区三模)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呢?为此,小明和小刚两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A所示,小刚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小明同学通过实验A发现,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反应前、后天平平衡,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在实验中还能观察到的明显反应现象是
有白色沉淀生成
有白色沉淀生成

(2)小刚同学通过实验B发现,在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后,天平指针偏向
右盘
右盘
(填“左盘”“右盘”之一),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并不相等.他得此结论的原因是
该反应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反应生成的气体逸出了
该反应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反应生成的气体逸出了

(3)若实验中,小刚同学向烧杯和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了50g碳酸钠溶液和2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为67.8g,通过计算回答:
①反应中所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是
2.2
2.2
g.
②求所用碳酸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硫酸,一会儿发现由于忘记了滴加酚酞指示剂,因而无法确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小明说:溶质只有硫酸钠;小刚说:溶质除了硫酸钠外还有硫酸;小丽想了想,觉得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除了硫酸钠外还有
 

为了证明大家的猜想,小明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小明和小刚说小丽的猜想是不正确.
(1)你认为小明和小刚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
 
,理由是
 

(2)为了进一步探究小明和小刚的猜想哪个正确,请你设计实验来证明.(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3)关于实验中的细节和意外情况:
①实验中,常常滴加酚酞溶液而不用石蕊溶液的原因
 

②实验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样做的目的是
 

③他们在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有气泡出现,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为了继续了解氢氧化钠变质的情况,称取4g氢氧化钠固体于烧杯中,滴加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收集到1.1g二氧化碳,请计算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化学课代表小明和小红帮助老师整理化学药品室,发现分别放在两个试剂瓶中的两片用砂纸打磨得光亮的银白色金属未贴标签.到底它们是那种金属?他们对两种金属进行探究.
(1)进行猜想:小明猜想:活动性X大于Y.小红猜想:活动性Y大于X.
(2)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完成如下实验报告,并回答后续问题.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将金属X、Y分别放入试管中,再分别加入稀盐或稀硫酸酸
将金属X、Y分别放入试管中,再分别加入稀盐或稀硫酸酸
金属Y表面无明显变化,金属X表面有气泡冒出.将燃着的木条放在装X的试管口,气体燃烧 小明的猜想
正确
正确
(正确或不正确)
(3)上述实验前,老师只知道X、Y是银铁中的一种,根据实验结果说明Y就是
银或Ag
银或Ag
.实验室急需一定量Y粉末,小红认为可用现有的X金属粉末和Y的盐溶液、蒸馏水等药品,配以必要的仪器来制的急需的Y粉末,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
2AgNO3+Fe=2Ag+Fe(NO32
2AgNO3+Fe=2Ag+Fe(NO32

(4)实验老师经分析得知所得的Y粉末中含有未反应完的X粉末,用化学方法除去X粉末,经讨论后选择的除杂试剂是
盐酸(或稀硫酸)
盐酸(或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