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6.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食盐作调味品 B.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C.碳酸氢钠作发酵剂 D.氢氧化钠用于泡发鱿鱼等水产品
5.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NaOH B.KNO3 C.CO2 D.O2
4. 有人通过闻茶的方法就能判断出茶的产地。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3.能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A.CO B.CO2 C.SO2 D.NO2
2.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稀有气体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块融化 B.苹果榨汁 C.铁丝弯曲 D.汽油燃烧
29.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工业上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钠杂质。现称取只含氯化钠杂质的纯碱样品l1g,全部溶解在50g水中,当加入稀盐酸64.4g时,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21g。
试求:
(1)该纯碱样品的纯度(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8.(12分)暑假,同学们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石灰水试剂瓶瓶壁和瓶塞周围有一些白色粉末。为了弄清楚白色粉末的成分及形成原因,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网上阅卷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共8页第7页
(1)对白色粉末成分的猜想和成因分析:
白色粉末的成分 |
形成的原因 |
可能是CaCO3 |
石灰水与空气中CO2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可能是____________ |
暑假气温较高,溶质的溶解度降低或溶剂蒸发,石灰水中的溶质结晶析出 |
经过反复思考,同学们认为白色粉末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混合物。
(2)设计实验:
甲同学取少许白色粉末装入试管中,加入
|
OH- |
Cl- |
CO32- |
NO3- |
Ca2+ |
微 |
溶 |
不 |
溶 |
少量的水、振荡,发现有白色固体不溶解。
于是他得出粉末中一定有CaCO3的结论。
乙同学查阅了溶解性表(如右表),认为
甲同学的结论不严密,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得出较严密的结论,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
结论 |
取上述试管中的上层清液,滴加l-2滴无色酚酞试液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
往上述试管中的残留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 |
|
白色粉末中________(选填“有”或“无”)CaCO3 |
由上述实验可知白色粉末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交流与反思:
①通过上述实验的探究,同学们向实验室提出了保存、使用易变质的溶液时的一些建议,你认为下列建议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__。
A.密封保存 B.敞口放置 C.使用前,临时配制 D.禁止使用这种试剂
②实验室清洗装石灰水试剂瓶内壁上的白色粉末时,可用稀盐酸,请写出其中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一个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6分)某校进行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查有以下四个考题:①粗盐提纯②酸的化学性质③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④氧气的制取、收集和验满。考查的方法是由考生抽签确定考题,小凯同学抽签后被监考老师引导至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的实验台前:
请回答:
(1)指出上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
(2)由实验台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你认为小凯抽到的是第_______个考题。(请填写序号)
(3)以下是小凯完成该实验主要操作过程的示意图。按评分标准,每项操作正确得l分,
满分5分,实验完毕后小凯得了3分。请找出他失分的操作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Ⅰ.检查装置气密性 Ⅱ.加入药品 Ⅲ.收集气体Ⅳ.气体验满V洗涤仪嚣,整理桌面
(4)仅用上述仪器(药品另选),也能完成另一种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增加____________((填一种玻璃仪器名称)还能组装
成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
26.(2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____________mL的量筒。
(2)实验室用烧杯加热液体时,烧杯的底部应垫放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