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38879  438887  438893  438897  438903  438905  438909  438915  438917  438923  438929  438933  438935  438939  438945  438947  438953  438957  438959  438963  438965  438969  438971  438973  438974  438975  438977  438978  438979  438981  438983  438987  438989  438993  438995  438999  439005  439007  439013  439017  439019  439023  439029  439035  439037  439043  439047  439049  439055  439059  439065  439073  447348 

(四)晓语法

给文言句子断句,要懂得文言的语法知识,特别要注意古人的语言习惯,如准确划分句子的结构成分,分清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准确掌握文言活用现象;了解古人表意多用单音节词等,断句就容易得多了。

试题详情

(三)找虚词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开的地方。找到了这些虚词,了解它们在句中的位置,断句也就准确迅速了。

试题详情

(二)看引语

对话、引语是古文断句的一个重要依据。对话、引语常用“曰”、“谓”、“云”、“言”等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在其后断开。如果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回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等为标志,而把主语省略。因而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准确断句。

试题详情

(一)读全文                   

考生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边看边断,看完了文段,断句也结束了。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做法是行不通的。断句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大意,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因此,拿到断句篇段,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通读,弄清文段大意,知道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表达了什么内容,力求对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根据内容将能断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地方,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