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面两个词语都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新词。前一个在民间已经流传了几百年,后一个产生于2010年。请你先解说它们的意思,再比较它们造词手法的优劣。
人来疯 蒜你狠
(1)词义解释。
18、(1)(2分,每个词语1分,意思相近即给分)
人来疯:小孩来了客人后,特别撒欢、顽皮。
蒜你狠:2010年7月大蒜价格上涨迅猛,甚至超过了猪肉价格,网络上造出了一个新词“蒜你狠”,并广泛流传,这个词荣获2010年十大网络流行语。
(2)造词手法优劣比较。(不超过30字)
答:(2)评分意见:答案要从造词手法上作评价,或从生活中的流行与使用程度上作评价,或从它们的历史寿命上作评价,或从他们带给人们的视觉感受或理解难度上作评价,酌情给分。
13、①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②春与秋其代序 ③暧暧远人村 ④水澹澹兮生烟
⑤清泉石上流 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⑦人迹板桥霜 ⑧人比黄花瘦
阅卷中发现的错误情况有:①写成“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③“暧暧” 写成口旁或目旁④“澹澹” 写成“淡淡”“旦旦” ⑥“月明” 写成“明月” ⑦“人迹”写成“人杰”
《悯农》(三):“垄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窗下织梭女,手织身无衣。我愿燕赵姝,化为嫫女姿。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简析]前四句说,在田地里扶犁耕种的男儿,理应有饭吃,吃得饱,但是实际上却挨饿;在窗牖下投梭织布的妇女,理应有衣穿,穿得暖,但是实际上却在受冻。情理本应如此,而实际却正相反,情理与实际形成强烈的对比;
后四句说,我希望燕地赵地的美女,都变成面目丑陋而德行贤惠的嫫母;那么,她们的笑,就不可能再那样值钱,也就再不至于有一笑千金的挥霍现象了。这样于国于家都有利,都会好起来。古时传说燕、赵(在今河北省)出美人,这里以美人之锦衣玉食,一笑千金,典型地表现出上层生活的糜费;诗人对此现象十分不满,因而浪漫地提出这样的假设:但愿有朝一日,燕、赵所出美人,转化为黄帝的妃子嫫母:貌美转化为貌丑,无德转化为有德,笑值千金转化为笑不值钱。到那个时候,社会上富者穷奢极侈、贫者衣食无着的现象,也许可望有所改变吧。
关于李绅《悯农》诗的故事
唐朝时候,亳州出了一名大诗人,名叫李绅。李绅自幼好学,二十岁中了进士,皇帝见他学识渊搏,才学出众,招官翰林学士。
有一年夏天,李绅回故乡亳州探亲访友。恰遇浙东节度使李逢吉回朝奏事,路经亳州,二人是同榜进士,又是文朋诗友,久别重逢,自然要盘桓一日。这天,李绅和李逢吉携手登上城东观稼台。二人遥望远方,心潮起伏。李逢吉感慨之余,吟了一首诗,最后两句是: 何得千里朝野路,累年迁任如登台。
意思是,如果升官能象登台这样快就好了。李绅此时却被另一种景象感动了。他看到田野里的农夫,在火热的阳光下锄地,不禁感慨,随口吟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逢吉听了,连说:“好,好!这首作得太好了!一粥一饭得来都不易呀!”
李绅仰天长叹了一口气,接着又吟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逢吉一听,天呀,这不是在揭朝廷的短吗?这小子好大胆,回到书房,李逢吉对李绅说:“老兄能否将刚才吟的两首诗抄下来赠我,也不枉我二人同游一场。”李绅沉吟一下说:“小诗不过三四十字,为兄听过,自然记得,何必抄录?若一定落笔,不如另写一首相赠。”李逢吉只得说:“也好,也好。”于是,李绅又提笔写下一首:垄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窗下织梭女,手织身无衣。我愿燕赵姝,化为嫫女姿。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写好,递与李逢吉斧正。李逢吉看了,觉得这首诗在指责朝廷方面,比上两首更为具体。第二天,李逢吉便辞别李绅,离亳进京了。李逢吉表面上对李绅很好,可内心里却想拿他作垫脚石,再高升一级。他回到朝中,立即向皇上进谗说:“启禀万岁,今有翰林院学士李绅,写反诗发泄私愤。”武宗皇帝大吃一惊,忙问:“何以见得?”李逢吉连忙将李绅诗奉上。武宗皇帝召李绅上金殿,拿出那首诗来,李绅看看,说道:“这是微臣回乡后,看到民生疾苦,即情写下的,望陛下体察!”武宗说:“久居高堂,忘却民情,朕之过也,亏卿提醒。今朕封你尚书右仆射,以便共商朝事,治国安民。”李绅叩头道:“谢皇上!”武宗又道:“此事多亏李逢吉举荐。”李绅则对李逢吉感激不尽。而李逢吉呢,听说李绅反而升了官,又惊又怕,正胆颤心惊,李绅却登门向他表示谢意。李逢吉更是蒙在鼓里,只好哼之哈之。不久,李逢吉被调任为云南观察使,降了官。这时他才感到自己是偷鸡不着蚀把米。李绅的三首悯农诗,千百年来人们只见到前两首。这第三首《悯农诗》被传到皇宫,后来哪里去了呢?只到近代,人们才在敦煌石窟中的唐人诗卷中发现。
(2)从诗歌的思想感情或艺术手法上进行鉴赏(30-50字)。(4分)
答:评分意见:注意考查学生是否具备基本和规范的诗歌鉴赏能力。酌情给分。
阅卷中发现的错误情况有:(1)鉴赏的内容不是第(1)小题默写的诗歌;(2)同时鉴赏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3)鉴赏不规范。
13.补写出下列诗歌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题,多选则按前5题计分)(5分)
①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郑愁予《错误》)
②日月忽其不淹兮, 。(屈原《离骚》)
③ ,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④云青青兮欲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⑤明月松间照, 。(王维《山居秋暝》)
⑥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
⑦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⑧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
12. 诗歌鉴赏。(8分)
有人认为,影响后代的10首诗歌是:李白的《静夜思》、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曹植的《七步诗》、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经》的《关雎》、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李绅的《悯农》。
请你从中选择一首。
(1)写出诗歌的原文。(4分,有错该题不得分)
答:评分意见:错漏1字扣1分,扣完为止。
阅卷中发现的错误情况有:(1)照抄标题、作者出错;(2)所选的诗歌,标题与内容不合;(3)只写了所选的诗歌的一部分内容;(4)有人把李绅的《悯农》(一)写成《悯农》(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绅的《悯农》三首
《悯农》(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简析]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告诉人们应该节约食物,不浪费
在表现手法上,作者采用相互对比,前后映衬的方法,不仅给人以鲜明强烈的印象,而且发人深省,将问题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悯农》(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简析]这是一首揭露社会不平、同情农民疾苦的诗,着重写旧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
11. 把下列教材上学过的文言句子和诗歌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译文:孔子这些人没有谈论过齐桓公、晋文公他们成就霸业的事情,因此后世也就没有这方面的记载,我也就没有听说过这方面的事情。
评分意见:人物名称全对得1分,“传”翻译为“记载”,1分。“未之闻”句式翻译正确,1分。其余酌情给分。
阅卷中发现的错误的很多的是“传”(译成“流传”)“之徒”( 译成“的徒弟”)“无道”( 译成“无道德,无道义”)“者”( 译成“的人”)“焉”(译成“吗”)。
②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译文:道路边上过往的行人问这些被征从军的人,这些被征从军的人只说是政府在频繁地点名征调壮丁。
评分意见:能区分“道旁过者”和“行人”,2分。“但”,1分。“点行频”,1分。其余酌情给分。
“点行”:点兵出征,频:频繁。
阅卷中发现的错误的很多的是“点”( 译成“点头”) “行人”( 译成“过路的人”)。
4.D(A 句式杂糅 B “和”“以及”“等”合用,逻辑混乱,C 成分赘余)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