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增长较快的地区是 A.欧洲 B.北美 C.大洋洲 D.亚洲 40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蔓延等跨国界问题.需要遵循的原则是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普遍性原则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际商品的流动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推动国际经济规则的发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对比,决定了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导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

  材料二 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有选择地向第三世界国家投资。贸易自由化所创造财富中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年增长速度每下降3%,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有可能下降1%,发达国家占据着高层次的工业部门,而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工业部门的层次是比较低的。

  材料三 二战后美国某跨国公司电子产品在本国及不同类型国家的生产和消费发展阶段示意图。

(1)该公司从哪个阶段开始大规模在其他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图中反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说明德国南部发展电子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公司在中国投资电子工业,结合上图说明其寻求的优势区位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际商品的流动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推动国际经济规则的发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对比,决定了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导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

  材料二 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有选择地向第三世界国家投资。贸易自由化所创造财富中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年增长速度每下降3%,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有可能下降1%,发达国家占据着高层次的工业部门,而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工业部门的层次是比较低的。

  材料三 二战后美国某跨国公司电子产品在本国及不同类型国家的生产和消费发展阶段示意图。

(1)该公司从哪个阶段开始大规模在其他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图中反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说明德国南部发展电子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公司在中国投资电子工业,结合上图说明其寻求的优势区位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从1920年到2000年间,总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_,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_。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相同原因是________。

(3)20世70~8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明显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今社会,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带来的问题主要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有着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历史背景。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美国的经济交往日益密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北战争后,在美国中西部地区逐步形成以煤炭、钢铁、机械制造、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带。大西洋沿岸各州生产的工业品在全国所占比例,从1860年前的30%上升到1890年的58%,原来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中西部地区在制造业方面超过了东北部。

(1)依照材料一和已掌握知识,指出美国中西部经济发生的变化。并概括主要历史原因。

(2)根据自然条件和资源开发现状,说明美国铁路运输网中,南北向铁路运输压力相对较小的原因。

(3)说明美国西部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小的社会经济原因。

(4)与美国相比,德国的人口分布有何不同?

  材料二 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美国重点开发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1993年到1999年对信息产业的投入占总投资的45%。1995年到2000年,美国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30%,传统的住房建筑业和汽车业的贡献率分别降为14%和4%。90年代末,美国与信息产业直接有关的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达80%。

(5)依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及给我们的启示。

  材料三 目前,中国已成为美国第三大交易伙伴和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美国则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最大的出口市场。中国对美出口额不断上升,拉动了我国经济增长,但出口的大多属于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利润微薄,给我国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6)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回答:上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材料三,说明如何认识上表所反映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先后有七个地区被称为“天府”或“天府之国”。它们是关中平原、四川盆地、华北北部、江南地区、闽中地区、太原周围及沈阳一带。古人对“天府”的评价标准是气候环境好,宜居,人口稠密;土壤肥沃,物产丰富;自然灾害少,旱涝保收;少发战争,经济持续稳定,有成为政治中心的条件。

材料二  2008年第1期《中国国家地理》提出“新天府”这一名词。“新天府”的评价标准是自然条件好,物产丰富;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居民衣食无忧,安居乐业,幸福感较高,具有一定规模的地貌上相对独立统一的区域。

材料三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历史上的“天府”到“新天府”评价标准的变化反映了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新旧“天府”各自对应的人地关系思想是什么?

(2)图中A处表示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是      。图示区域被列为“新天府”的首选地区,分析其优越的自然条件。

(3)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北部是历史上的“天府”之地,但并不在31个“新天府”的侯选地之列,故与“新天府”无缘。从人口、城市分布、经济规模角度分析其原因。

材料四   《明会要》卷五十载:万历六年(1578年)四川省有“户二十六万二千六百九十四,口三百一十万二千七十三”。到了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减至“一万八千零九十丁”。

(《四川道志》)

四川省的总人口在1958-1961年间连续4年负增长,净减人口达6218349人,相当于该省1960年人口的93.94%。而从1950年到1957年,四川人口每年平均增加168万人。

(金辉《三年自然灾害备忘录》)

(4)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清初和1958-1961年,是四川人口急剧减少的两个时期,这其中的原因各是什么?

(5)抗战初期,川军英勇作战,配合友军取得了正面战场上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请写出此次战役的名称和最高指挥官的姓名。

(6)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西南地区交通运输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材料五   《中国国家地理》组织的“圈点新天府”活动,是一次旗帜鲜明的生态选美,旨在倡导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倡导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和谐相处,呼吁发展的适度与可持续,呼吁健康的生活方式。

(7)运用哲学知识,说明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辩证依据。

(8)工业反哺农业是促进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和谐相处的重要表现。从经济学角度看,我国现阶段已经具备了哪些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和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