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要加强对重要文段的分析理解 所谓重要文段.是指表达作者独到感受.见解.体现作品主旨的文段.如的第三.四两段.是作者借“知音 故事着力发挥自己独到见解的段落.在这两段中.作者表达了这样的意思:知音越多越好.俞伯牙不能因失去钟子期而不去寻求更多的新知音,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不应轻易放弃.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这样的见解是“言前人之所未言 .因而是独到的.也是本文的价值所在.自然应该尽力把它掌握住.如果把握不住.等于没有读懂这样的作品.换一个角度说.这样的重要文段也是命题的重点所在.近几年凡在重要文段上出的题目.多数考生都答得不太好.这也警示我们要关注重要文段. 怎样理解分析重要文段呢?一要把它放在全文中作比较分析.看它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二要作大致的层次分析.以把握作者的独到见解,三有时还得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以求对该段的深入理解.请看2003年的第四段: 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但百余年来.许多人依然不得不离乡别井.乃至漂洋过海.谋生异域.有清一代.出国的华工不下一千万.足迹遍于世界.美国南北战争以后.黑奴解放了.我们这些黄皮肤的同胞.恰恰以刻苦.耐劳.廉价的特质.成了奴隶劳动的后续部队.他们当然做梦也没有想到什么叫人权.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发轫于美国檀香山.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很多曾在法国勤工俭学.改革开放后掀起的出国潮.汹涌澎湃.方兴未艾.还有一种颇似难料而其实易解的矛盾现象:鸦片战争期间被割弃的香港.经过一百五十年的沧桑世变.终将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何等的盛事!而一些生于斯.食于斯.惨淡经营于斯的香港人.却宁愿抛弃家业.纷纷作多民计.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侧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做了慷慨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当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损助.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 这一段文字比较长.信息量比较丰富.要理解它.先可以大致分析其层次.前两句为承上的过渡句.叙中华民族安土重迁的传统.“但 以下转入本段的重点.这“但 以下的文字先叙“百余年来 离乡别井的三种主要情况.再以“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 这一句作小结.按着发表议论.“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 .盛赞炎黄子孙不忘桑樟之情.以及与祖国大陆“休戚相关.风雨同舟 的情谊.这便与原文首段所说“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 相照应.再联系其他段来看.第二段叙乡土情结的形成.第三段叙乡土情结的发展.这第四段便是叙乡土情结的升华.这样看来.这一段文字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内涵(由“乡土 之情到爱祖国之情).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悠远和空间阻隔而褪色.使本文的主题得到了深化.至此.可以说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比较深入了,也只有到了这一步.才能回答相关的试题. 具体分析段内句子之间的关系有时也是十分重要的.这要看具体的文章和试题的需要. 请看第三段. 我偶或在黝黑的深夜里浏览和.思忖着知音这两个字的分量.想得心驰神往时.眼前似乎笼罩着一阵阵飘荡的云雾.在惝恍和朦胧中超越了时间的阻隔.觉得伯牙老人隐隐约约地从这两本典籍的字缝里走来.矍铄地站在我身旁.当我向他衷心地致敬时.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他.依旧要不断地奏出震撼人们灵魂的声音.其中自然应该有悼念那位知音的悲歌.让人们更透彻地理解.智慧的灵魂和丰盈的情感是多么值得怀念和尊重.像这样美丽动人的乐曲.难道就不会熏陶出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的知音?而如果不再去弹奏这迷人的弦索.哪里还能引出心心相印的知音呢?知音总是越多越好啊! 2002年曾就这段文章中“我--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他-- 一句.问作者显什么“要唐突地劝慰他? 这就需要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这段文字共有五句话.首句叙深夜读典籍的感悟.次句说由此引发的联想.句子比较长.“劝慰 以下都是宾语.即“劝慰 俞伯牙干什么.而不是劝慰的原因.最后三句才是说劝慰的原因.(就答题说.还要分析下段)当年许多考生因为不对句子本身作分析.也不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因而误把“劝慰 的内容当作劝慰的原因.这个教训是应该记取的.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