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阅读下面材料: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a、b,A、B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当A、B两点中有一点在原点时,不妨设点A在原点,如图1,|AB|=|OB|=|b|=|a-b|当A、B两点都不在原点时,
①如图2,点A、B都在原点的右边|AB|=|OB|-|OA|=|b|-|a|=b-a=|a-b|;
②如图3,点A、B都在原点的左边,|AB|=|OB|-|OA|=|b|-|a|=b-a=|a-b|;
③如图4,点A、B在原点的两边,|AB|=|OB|-|OA|=|b|-|a|=-b-(-a)=|a-b|;综上,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
(2)回答下列问题:
①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
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
②数轴上表示x和-1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如果|AB|=3,那么x________;
③当代数式|x+2|十|x-5|取最小值时,相应的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④解方程∣x+2∣+∣x-5∣=9
阅读与证明: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CD、BC上的点,且∠EAF=45°,求证:BF+DE=EF.
分析:证明一条线段等于另两条线段的和,常用“截长法”或“补短法”,将线段BF、DE放在同一直线上,构造出一条与BF+DE相等的线段.如图延长ED至点,使D=BF,连接A,易证△ABF≌△AD,进一步证明△AEF≌△AE,即可得结论.
(1)请你将下面的证明过程补充完整.
证明:延长ED至,使D=BF,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AD,∠ABF=∠AD=90°,
∴△ABF≌△AD(SAS)
应用与拓展: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顶点A与坐标原点O重合,边OB、OD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
(2)设正方形边长OB为30,当E为CD中点时,试问F为BC的几等分点?并求此时F点的坐标;
(3)设正方形边长OB为30,当EF最短时,直接写出直线EF的解析式:________.
①直接开平方法:对于一元二次方程x2=a(a≥0),因为x是a的平方根,所以x=___________,即x1=___________,x2=___________,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
②配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配成___________的形式后,当b2-4ac___________时,用直接开平方法求出它的根,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
③公式法:应用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求根公式x=___________(b2-4ac≥0),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④因式分解法: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左边是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易于分解成两个关于x的一次因式乘积的形式时,则方程ax2+bx+c=0可变形为___________,分别令两个一次因式等于0,得两个关于x的一次方程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通过解这两个一次方程,就可得原方程的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因式分解法.
当y=1时,x2–1=1,x2=2,∴x=±.
当y=4时,x2–1=4,x2=5,∴x=±.
∴原方程的解为x1=–,x2=,x3=–,x4=.
以上方法就叫换元法,达到了降次的目的,体现了转化的思想.
(1)运用上述方法解方程:x4–3x2–4=0.
(2)既然可以将x2–1看作一个整体,你能直接运用因式分解法解这个方程吗?
阅读下列材料并解决有关问题:
化简含有绝对值的代数式的一种方法我们知道|x|=现在我们可以用这一结论来化简含有绝对值的代数式,如化简代数式|x+1|+|x-2|时,可令x+1=0和x-2=0,分别求得x=-1,x=2(称-1,2分别为|x+1|与|x-2|的零点值).在实数范围内,零点值x=-1和x=2可将全体实数分成不重复且不遗漏的如下3种情况:
(1)x<-1;(2)-1≤x<2;(3)x≥2.
从而化简代数式|x+1|+|x-2|可分以下3种情况:
(1)当x<-1时,原式=-(x+1)-(x-2)=-2x+1;
(2)当-1≤x<2时,原式=x+1-(x-2)=3;
(3)当x≥2时,原式=x+1+x-2=2x-1.
综上讨论,原式=
通过以上阅读,请你解决以下问题:
(1)分别求出|x+2|和|x-4|的零点值;
(2)化简代数式|x+2|+|x-4|.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