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组活动.类比探究 类比建立“与 门的同样方法.建立“或 门和“非 门的概念.要求:描述逻辑关系.会用开关电路模拟逻辑关系.给出门电路的定义.电路符号.真值表.*逻辑表达式.研究输入与输出信号之间的逻辑关系. 以下仅供参考: 3. “或 门 [实例分析]车门报警电路:当任意一个车门没有关好时.报警器发出警报. 1)“或 逻辑关系:在几个控制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条件得到满足.结果就会发生.这种关系称为“或 逻辑关系. [开关电路实验]模拟“或 逻辑关系.如图6 1) 列表记录开关通断与每种情况所对应的灯泡亮暗情况.见表4. 2) 开关电路的数字化,规定开关闭合为 “1 , 断开为 “0 , 灯泡 L 亮为 “1 , 灯 L 灭为“0 .见表5. 条件 结果 开关S1 开关S2 灯泡L 断 断 灭 断 合 亮 合 断 亮 合 合 亮 条件 结果 开关S1 开关S2 灯泡L 0 0 0 0 1 1 1 0 1 1 1 1 输入 输出 A B Z 0 0 0 0 1 1 1 0 1 1 1 1 图6:开关电路模拟“或 逻辑 表4:灯泡亮暗变化情况 表5:开关电路数字化 表6:真值表 2) “或 门的定义.电路符号.真值表.*逻辑表达式: (1)“或 门:输入 A 与输入 B任一个或者两个都为高电势时, 输出 Z 才是高电势的逻辑电路. (2)电路符号:如图7. (3)真值表:见表6. (4)*逻辑表达式:Z=A+B 3) “或 门电路的输入与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 [实验]研究“或 门输入与输出信号之间的逻辑关系 (1)实验器材:逻辑电路实验器 (2)实验步骤: (a)将两只开关模块分别插入或门模块的输入端.小灯模块插入或门模块的输出端.如图8所示. (b)接通电源.当开关的逻辑状态为“1 时.或门模块上对应的绿色指示灯点亮,逻辑状态为“0 时.对应的指示灯熄灭. (c)两只开关有4种逻辑组合.观察每种逻辑组合对应的小灯泡的亮暗情况. (3)实验结论:“或 门电路输入.输出信号的规律:全低出低.有高出高. (4)思考与讨论:谈谈生活中哪些事例体现了“或 逻辑关系. 4.“非 门 [实例分析]简易的火警报警电路:正常情况下电铃不响.当火警发生时电铃响起. 1)“非 逻辑关系:输出状态和输入状态相反的逻辑关系.叫做“非 逻辑. [开关电路实验]模拟“非 逻辑关系.如图9 1) 列表记录开关通断与每种情况所对应的灯泡亮暗情况.见表7. 2) 开关电路的数字化,规定开关闭合为 “1 , 断开为 “0 , 灯泡 L 亮为 “1 , 灯 L 灭为“0.见表8. 条件 结果 开关S 灯泡L 断 亮 合 灭 条件 结果 开关S 灯泡L 0 1 1 0 输入 输出 A Z 0 1 1 0 图9:开关电路模拟“非 逻辑 表7:灯泡亮暗变化情况 表8:开关电路数字化 表9:真值表 2)“非 门的定义.电路符号.真值表.*逻辑表达式: (1) “非 门:输入 A 为高电势时输出 Z 为低电势 , 输入 A 为低电势输出 Z 为高电势的逻辑电路.又叫反相器. (2)电路符号:如图10. (3)真值表:见表9. (4)*逻辑表达式:Z= 3)“非 门电路的输入与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 [实验]研究“非 门输入与输出信号之间的逻辑关系 (1)实验器材:逻辑电路实验器 (2)实验步骤: (a)将一只开关模块插入非门模块的输入端.小灯模块插入非门模块的输出端.如图11所示. (b)接通电源.当开关的逻辑状态为“1 时.或门模块上对应的绿色指示灯点亮,逻辑状态为“0 时.对应的指示灯熄灭. (c)一只开关有2种逻辑组合(0.1).观察两种逻辑组合对应的小灯泡的亮暗情况. (3)实验结论:“非 门电路输入.输出信号的规律:逢低出高.逢高出低. (4)思考与讨论:谈谈生活中哪些事例体现了“非 逻辑关系.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如图是利用DIS实验测定小车瞬时速度的装置,小车上固定档光片,轨道的侧面固定光电门传感器,垫高轨道的一端,使固定有档光片的小车能够顺利通光电门过并挡光.实验第一小组按课本要求(如图)安放档光片,每次从轨道的同一位置释放小车,对应四个宽度不同档光片测得的数据如表一.
(1)该DIS实验测得的速度实质是
 

(2)从实验数据分析,表中四个瞬时速度中最接近小车经过挡光片所在位置的瞬时速度值为
 
m/s
(3)实验第三小组所用的器材及实验操作步骤与实验第一小组完全相同,但他们获得的四次数据如表二,对应档光片宽度越窄速度值越大,第三小组出现这种实验结果的原因是
 

(4)此时最接近小车经过挡光片所在位置的瞬时速度值为
 
m/s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学校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想通过试验测定几个未知电阻的阻值:
(1)第一小组的同学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量电阻Rx,他们的实验操作步骤是:(其中S为选择开关,P为欧姆挡调零旋钮)
A.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多用电表正负极插孔,调节定位螺丝,使指针指到电流的0刻度线
B.旋转S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挡×100,将两表笔短接,调节P使指针对准刻度盘上欧姆挡的0刻度,断开两表笔,将两表笔分别连接到被测电阻的两端,发现指针的偏角较小,断开两表笔
C.旋转S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挡×1K,将两表笔分别连接到被测电阻的两端,发现指针的偏角在刻度盘中央附近,读出表头数值,再乘以1000,作为该电阻的测量值,断开两表笔
D.旋转S使其尖端对准交流500V挡,把你认为以上操作步骤中有错误的步骤前的字母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第二小组的同学用伏安法测定一个标识不清的电阻,为了选择正确的电路以减少误差,如图1他们将电压表一个接头分别在a、b两点接触一下,观察到安培表读数没有显著变化,而伏特表读数有较大的变化,则P应接在
 
(填a或b)处.
精英家教网
(3)第三小组的同学设计测量电阻的电路如图2.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此接法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B.此接法一般用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较小,不适用限流法时使用
C.此接法要求待测电阻值小于电流表内阻
D.开始实验时滑动变阻器滑动头P应调在最右端
(4)第四小组的同学用甲、乙两种电路测量同一个未知电阻Rx,若电源内阻不计,图3中甲图中两表的读数分别为3V、4mA;图3中乙图中两表的读数分别为4V、3.2mA,由此可知,Rx的阻值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物理兴趣小组活动中,小红提出如下问题:“电梯上升过程中有什么运动规律?”小明同学决定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一问题.
小明选择了台秤、钩码和停表等仪器进行实验,经过多次仔细的观察和测量,他探究出了电梯上升过程中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v-t图象),如图所示.
下面是小明的某次实验情况:他将台秤水平放置在电梯内,并把一质量m=0.5kg的钩码放在台秤的托盘上,电梯从第一层开始启动经过不间断地运行,最后停在最高层.在整个过程中,他记录下了台秤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示数,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但由于疏忽,小明没有记录下13.0~19.0s 时间段内台秤的示数.请通过分析或计算解答下列问题:(设在每个时间段内台秤的示数都是稳定的,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请你根据v-t图象及表格中的数据,判断在0~3.0s、3.0~13.0s、13.0~19.0s时间段内,电梯内的钩码所处的超、失重状态,并将判断的结果填入表格内相应的位置.
(2)在0~3.0s内,钩码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3)v-t图象中电梯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v是多少?
(4)电梯在13.0~19.0s 时间段内台秤的示数应该是多少?
时间(s) 台秤示数(N) 钩码超、失重判断
电梯启动前 5.0
0~3.0 5.8
3.0~13.0 5.0
13.0~19.0
19.0以后 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0?四川)(1)①用多用电表探测图甲所示黑箱发现:用直流电压挡测量,E、G两点间和F、G两点间均有电压,E、F两点间无电压;用欧姆测量,黑表笔(与电表内部电源的正极相连)接E点,红表笔(表电表内部电源的负极相连)接F点,阻值很小,但反接阻值很大.那么,该黑箱内元件的接法可能是图乙中
B
B

②在物理兴趣小组活动中,一同学利用下列器材设计并完成了“探究导体阻值与长度的关系”的实验.
电压表V1量程3V内阻约为900Ω
电压表V2量程10V内阻约为3KΩ
电压表A量程60mA内阻约为5Ω
电源E1电动势1.5V内阻约为0.2Ω
电源E2电动势4.5V内阻约为0.4Ω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Ω).粗细均匀的同种电阻丝,开关、导线和刻度尺
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选取图中器材,按示意图连接电路
B.用伏安法测定电阻丝的阻值R
C.用刻度尺没出电阻丝的长度L
D.依次减小电阻丝的长度,保持电路其他部分不变,重复步骤B、C.
E.处理数据,根据下列测量结果,找出电阻丝值与长度的关系
L(m) 0.9956 0.8049 0.5981 0.4021 0.1958
R(Ω) 104.8 85.3 65.2 46.6 27.1
为使实验尽可能准确,请你对上述步骤中画线处加以改进.
(I)
将E1改用为E2
将E1改用为E2

(II)
电流表的外接法
电流表的外接法

(Ⅱ)随着长度的减小,由伏特表和安培表的示数比值知电阻减小,当减小到一定程度之后,应该将电流表改为外接法.
(2)有4条用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打出的纸带A、B、C、D,其中一条是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打出的.为找出该纸带,某同学在每条纸带上取了点迹清晰的、连续的4个点,用刻度尺测出相邻两个点间距离依次为S1、S2、S3.请你根据下列S1、S2、S3的测量结果确定该纸带为
C
C
.(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791m/s2
A.61.0mm  65.8mm  70.7mmB.41.2mm  45.1mm  53.0mm
C.49.6mm  53.5mm  57.3mmD.60.5mm  61.0mm  60.6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物理兴趣小组活动中,一同学利用下列器材设计并完成了“探究导体阻值与长度的关系”的实验.

电压表 量程3 V 内阻约为900 Ω

电压表 量程10 V 内阻约为3 kΩ

电流表 量程60 mA 内阻约为5 Ω

电源E1 电动势1.5 V 内阻约为0.2 Ω

电源E2 电动势4.5 V 内阻约为0.4 Ω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 Ω)、粗细均匀的同种电阻丝、开关、导线和刻度尺

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选取图中器材,按示意图连接电路

B.用伏安法测定电阻丝的阻值R

C.用刻度尺测出电阻丝的长度L

D.依次减小电阻丝的长度,保持电路其他部分不变,重复步骤B、C

E.处理数据,根据下列测量结果,找出电阻丝阻值与长度的关系

L(m)

0.995 6

0.804 9

0.598 1

0.402 1

0.195 8

R(Ω)

104.8

85.3

65.2

46.6

27.1

为使实验尽可能准确,请你对上述步骤中画线处加以改进.

(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