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 | 欧洲 | 时间 | 中国 |
10—15世纪 | 远洋航海技术 | 宋 元 明前期 |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 远洋航海技术 |
16世纪 |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 明中期 | 李时珍《本草纲目》 |
17世纪 |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 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 牛顿力学体系 | 明后期 清 |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
18至19世纪中叶 | 瓦特蒸汽机、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 细胞学说、分子—原子结构学说 进化论 | 清 |
材料二: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工作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试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试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致瓦·博尔吉乌斯》)
材料三:
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清世宗实录》)
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在10至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与所学知识,分析清代(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
(4)简述从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下图类似奥运五元环,表示A、B、C、D、E五种化合物,元环交叉部分代表两种化合物含有一种相同元素,五种化合物由五种短周期元素组成,且每种化合物仅由两种元素组成。A是可燃冰的主要成分;B、E分子中所含有电子总数均与硅烷(SiH4)分子的电子数相等,B不稳定,具有较强氧化性,能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具有还原性,且常用作航天器的燃料。C能发生反应:化合物(Ⅰ)+化合物(Ⅱ)化合物(Ⅲ)+化合物(Ⅳ)。D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它所含有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3:4,电子数之比为3:2。
(1)A的电子式为 ;D的化学式为 。
(2)A、B、E中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其名称为 。
(3)B和E反应可生成单质G和常见的液态化合物H,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
(4)说出C物质的一种用途: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