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M河流域海拔1550~4441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65.3毫米,蒸发量2246毫米。
材料2:M河流域范围图、M河流域降水与径流多年动态变化图和2000年M河流域土地利用构成及变化表。
2000年M河流域土地利用构成及变化表
(“一”表示减少,“+”表示增加)
土地利用类型 | 林地 | 灌木林 | 高覆盖草地 | 荒漠草地 | 城镇居民用地 | 耕地 | 裸土(岩)地 | 戈壁沙地 |
占总面积(%) | 0.02 | 18.29 | 14.02 | 11.26 | 0.47 | 21.64 | 9.44 | 5.21 |
与1957年相比(%) | -60.5 | -36.5 | -47 | +33.9 | +1198 | +1004.8 | +41.4 | -30.6 |
(1)适合在该流域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灌溉农业
(2)按照河川径流的最终归宿和循环形式,试判断M河的河流类型并说明理由。
(3)你认为M河流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你有什么应对策略?
|
读下列有关瑞士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瑞士国家馆(下图)主体结构由两个承重的大小圆柱组成,左为“城市空间”,右是“自然空间”,主题构思为“城市与乡村的互动”。“城市空间”的顶部是绿草如菌的屋顶。在“自然空间”参观者可以乘坐山地缆车从地面到屋顶参与奇特的乡村旅行,欣赏瑞士美丽的花卉,领略瑞士“欧洲屋眷”、“欧洲水塔”的独特乡村风貌。瑞士大量人口居住于城市周边的小镇,每天乘坐火车等公共交通到城市工作。材料二:瑞士经济发达,但
95%的原料、能源依靠进口。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分别为4%、233%和727%。瑞士素有“钟表王国”、“金融帝国”和“会议之国”之称,钟袁制造十分发达,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全国共有银行6000余家,苏黎世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瑞士也是许多国际组织的所在地,每年仅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会议就达6000个之多,2007年游客过夜数达3636万人次。1.瑞士位居中欧,西接法国,南邻________(国家),北与________(国家)为邻。________河是瑞士唯一通往北海的国际航道。
2.从地形和河流的特征看,瑞士享有“欧洲屋脊”、“欧洲水塔”之称的原因是
3.从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的所占比重看,瑞士的第________产业很发达,在这一产中,________业、________业尤为突出。
4.根据材料一判断,目前瑞士的城市化发展已经进入________阶段。
5.从资源、劳动力、市场等因素分析瑞士成为“钟表王国”的工业区位条件。
6.20加年上海世博会瑞士馆的许多设计展示了瑞士自然与人文地理特色,诠释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列举两例说明。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两分,共14分)
【小题1】从地貌上看甲图是___________,乙图是________________,二者都是流水________________地貌。
【小题2】若甲、乙两地在丙图中有分布,则其对应为甲在丙图中__________处分布
【小题3】随着河流流速的减弱,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甲图中沿A→B方向物质组成可能是( )
A.黏土、砾石、粉砂 | B.粉砂、黏土、砾石 |
C.砾石、粉砂、黏土 | D.砾石、黏土、粉砂 |
右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以下4题。
1.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
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
萄种植独特的自然条件是: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灌溉水源丰富
D.平原广阔,黑土肥沃
2.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 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份不易下渗
② 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
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 D.人类过渡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4.图示区域内甘肃、宁夏在黄河附近形成一条“工业长廊”,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工业地带属于: A.以棉、毛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B.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C.以石油、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地域
D.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电为主的工业地域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