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表是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多年的荒地进行调查后,绘制的其中一条食物链的3个营养级(植物、田鼠、蛇)的能量分析表。(单位:J/hm2.a):
营养级 | 同化能量 | 未被利用能量 | 分解者分解量 | 呼吸释放量 | 净生产量 |
A | 2.48×1 011 | 2×1 011 | 1.2×1 011 | 3.6×1 010 | 2.12×1 011 |
B | 2.4×1 07 | 6×1 05 | 4×1 05 | 2.3×1 07 | 1×1 06 |
C | 7.46×1 08 | 2.4×1 07 | 6×1 06 | 7.16×1 08 | 3×1 07 |
构建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 | 构建田鼠种群增长模型的主要步骤 |
I.观察对象,搜集现实信息 | I.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 |
Ⅱ.提出合理的假设 | Ⅱ. |
Ⅲ.根据 ,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 | Ⅲ.Nt=No·λt(其中,Nt代表t天后田鼠的数量,t表示天数,入表示倍数,No表示最初的田鼠的数量。) |
Ⅳ.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 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 Ⅳ.观察统计田鼠数量,对自己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
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措施。某生态示范村的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如下:
(1)沼气池是新农业生态系统的核心环节。在沼气发酵过程中,进行着非常复杂的微生物代谢活动。其中优势种类的代谢类型为 ;若用15N标记秸秆中的含氮有机物,则这些有机物经 (生态系统成分)的作用,沼渣施入土壤后再经过微生物 的作用形成15NO3-,最后15NO3-以 方式进入植物细胞,形成植物蛋白。
(2)此生态系统中种植的是转基因抗虫水稻,培育此种水稻的原理是可遗传变异中的 ;科学家进行基因操作过程中,用同一种 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
(3)在不施氮肥的情况下,种植的大豆比水稻长势旺盛,其原因是 。
(4)若鸡的饲料中水稻与大豆的质量比为2:1,若鸡增重2千克至少需要水稻 千克,大豆 千克。
(5)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欲调查鱼塘中鱼的密度,可采用 。
(6)某农民不慎施用了假化肥导致农作物迅速死亡,农田中的农作物数量变化如图。请在图中画出该农田中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在数量上的变化趋势,并注明各曲线的名称。
调查统计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研究之中。请回答:
(1)为了解一些遗传病的发病率和遗传方式等,某校高二年级的同学调查了该校学生的红绿色盲和KS综合征(一种线粒体病)。请分析回答:
①不选择唇裂、青少年型糖尿病等多基因遗传病作为研究对象的理由是
。
②预计KS综合征系谱图在女性患者的亲子代上的表现不同于色觉遗传的主要特征是
。
(2)为了模拟用样方法测定种群密度,两位同学分别在一张50cm×50cm的白纸上制作方格表,将200粒绿豆种子随机撒在白纸上,选择5个方格进行计数,再计算出种群密度。两位同学的调查结果有差异,你认为原因可能有哪些?(至少答2项)
。
(3)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①请写出该同学研究的课题名称: 。
②用显微镜定期测酵母菌数目,结果仅A管中第3天开始个体数目迅速增加,第5天开始A管中个体数目达到最大,实验至第6天结束。请将A、B、C三组预期结果的走势图绘制在右侧坐标系中。
有一位生态学家,对5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的组成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表中种1、种2……代表不同的物种;A、B……代表不同的生物群落;表中的数据表示每个物种的种群密度(单位:个体数100/m2)
生物群落 | 种1 | 种2 | 种3 | 种4 | 种5 | 种6 | 种7 | 种8 | 种9 | 种10 |
A | 0 | 900 | 40 | 0 | 0 | 30 | 20 | 0 | 0 | 0 |
B | 0 | 220 | 240 | 200 | 210 | 100 | 10 | 20 | 0 | 0 |
C | 700 | 200 | 50 | 50 | 0 | 0 | 0 | 0 | 0 | 0 |
D | 560 | 400 | 40 | 0 | 0 | 0 | 0 | 0 | 0 | 0 |
E | 5 | 5 | 1 | 2 | 3 | 4 | 30 | 50 | 800 | 100 |
请对上述数据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5个生物群落中,当同时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时,你认为受影响最小的是____________。
(2)在生物群落E中,若物种1是由物种2进化来的,在进化过程中_________成为必要的条件。
(3)根据你对上述调查数据的分析,你认为建立一个人工生态林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生态系统中,种群的增长通常呈“S”型曲线。在培养微生物时,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因为有衰亡期而不呈“S”型,怎样处理才能让微生物的生长曲线也呈“S”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