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如果以唯物主义的观点视之,人的死亡首先是一个科学问题,如何对待死者,才是社会伦理问题。而在人们的经验中,以呼吸、心跳长时间停止为表征的死亡,是一个可以直观判定而无须争议的事实。科学问题已经解决,随之而来的伦理问题可以与科学问题截然分开。
2003年4月10日,武汉同济医院对外公布了我国首例“脑死亡”诊断。
而脑死亡概念的提出,却颠覆了人们对死亡的经验判断。在人们还不能普遍接受以科学的而非经验的方式对生命进行判定时,科学问题就与伦理问题就发生了冲突。在过去关于脑死亡的各种争论中,医学家们始终坚持强调脑死亡就是死亡,因此脑死亡标准的实施并不给人们增加额外的伦理难题。而反对实施脑死亡标准的人也往往首先对脑死亡标准的科学依据提出质疑。而如果这一关不过,那么生者面对的伦理问题就不是如何对待死者,而是拯救还是放弃的伦理困局。
关于脑死亡的争论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但这次由医学专家以国家卫生部脑死亡法起草小组的身份,在正式场合公布脑死亡诊断标准,其意义还是不同寻常。争议声中,脑死亡立法还是在稳步推进,以脑死亡来界定生死,大概已经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国际上普遍公认,脑死亡就是指脑干或脑干以上神经系统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在临床上的诊断标准必须同时符合以下四项,即深昏迷,脑干反射全部消失,无自主呼吸,脑电图平直。
(1)完成反射的结构叫做________,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________来传递的。
(2)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气体,目的是________。
(3)你认为我国进行“脑死亡”立法,有什么意义?
(4)我国进行“脑死亡”立法,最大的障碍就是公众的接受性,即公众的伦理困惑,向传统的以心脏停止跳动、长时间无自主呼吸为死亡标准提出了挑战。如果就这一问题展开研究性学习活动,以“公众对脑死亡立法心态剖析”为课题展开研究,请简要列出你的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法。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后请简要回答问题:
材料一:细胞膜常常在被脂质溶剂和蛋白酶处理后溶解。
材料二:在人体血液中如果有细菌入侵,就会被白细胞吞噬,而它们从来不吞食血液循环中自已正常的细胞。开花植物的雌蕊只能接受同种植物的花粉进行受精。
材料三:科学家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分别与小鼠和人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相结合。使它们分别产生绿色荧光。将这两种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时。开始时一半成绿色,另一半成红色,但在37℃水浴中保温40分钟后,融合细胞上两种颜色的荧光点就均匀分布。
材料四: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下述实验:先向抢乌贼神经纤维内注入微量的放射性核素24Na,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加入抑制酶活动的药物,则24Na外流迅速停止。当向中毒的神经纤维内注射新鲜ATP时,24Na又重新进出,直到ATP用完。
材料五:科学家用丙酮提取细胞膜的脂质,并将它在空气一水界面上展开时,发现这个单层分子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1)材料一说明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功能。
(3)材料三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说明物质跨膜进入细胞的方式之一是_________,这种方式需要_______条件。
(5)材料五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是______的。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后请简要回答问题:
材料一:细胞膜常常在被脂质溶剂和蛋白酶处理后溶解。
材料二:在人体血液中如果有细菌入侵,就会被白细胞吞噬,而它们从来不吞食血液循环中自已正常的细胞。开花植物的雌蕊只能接受同种植物的花粉进行受精。
材料三:科学家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分别与小鼠和人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相结合。使它们分别产生绿色荧光。将这两种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时。开始时一半成绿色,另一半成红色,但在37℃水浴中保温40分钟后,融合细胞上两种颜色的荧光点就均匀分布。
材料四: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下述实验:先向抢乌贼神经纤维内注入微量的放射性核素24Na,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加入抑制酶活动的药物,则24Na外流迅速停止。当向中毒的神经纤维内注射新鲜ATP时,24Na又重新进出,直到ATP用完。
材料五:科学家用丙酮提取细胞膜的脂质,并将它在空气一水界面上展开时,发现这个单层分子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1)材料一说明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功能。
(3)材料三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说明物质跨膜进入细胞的方式之一是_________,这种方式需要_______条件。
(5)材料五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是______的。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后请简要回答问题:
材料一:细胞膜常常在被脂质溶剂和蛋白酶处理后溶解。
材料二:在人体血液中如果有细菌入侵,就会被白细胞吞噬,而它们从来不吞食血液循环中自已正常的细胞。开花植物的雌蕊只能接受同种植物的花粉进行受精。
材料三:科学家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分别与小鼠和人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相结合。使它们分别产生绿色荧光。将这两种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时。开始时一半成绿色,另一半成红色,但在37℃水浴中保温40分钟后,融合细胞上两种颜色的荧光点就均匀分布。
材料四: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下述实验:先向抢乌贼神经纤维内注入微量的放射性核素24Na,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加入抑制酶活动的药物,则24Na外流迅速停止。当向中毒的神经纤维内注射新鲜ATP时,24Na又重新进出,直到ATP用完。
材料五:科学家用丙酮提取细胞膜的脂质,并将它在空气一水界面上展开时,发现这个单层分子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1)材料一说明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功能。
(3)材料三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说明物质跨膜进入细胞的方式之一是_________,这种方式需要_______条件。
(5)材料五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是______的。
快速丧失的生物多样性
生命刚刚出现,灭绝便已开始,新的物种不断形成,旧的物种逐渐灭绝,在自然界形成一种生与死的动态平衡过程,这是一种自然的正常现象。现存的物种是过去几十亿年进化的结晶,是几十亿个物种在灭绝中的幸存者。现在的问题是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物种灭绝的速度不断加快,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
生物多样性快速丧失表现在三个层次上:
(1)生态系统多样性方面。蕴含着全球70%物种的热带森林,目前仅残存900万km2,并且以7.6万~9.2万km2年的速度消失,大部分专家估计,二三十年内,全球生物多样性总量的l/4将濒临灭绝,全球所有封育森林在177年内也将会全部消失,而一种植物的灭绝就会引起10~30种其他生物灭绝。
(2)物种多样性方面。栖息地的快速丧失,使物种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美国技术监警局认为,若人类消费方式和破坏作用仍不改变,到2000年时地球上15%~20%的物种将灭绝,每天有一个物种灭绝;到2050年,25%的物种陷入绝境。若按地球上1000万种计算,50%以上分布在热带地区,照当前热带森林消失速度,则每天有100个物种消失。
(3)遗传多样性方面丧失也相当严重。生物栖息地面积不断缩小和片断化(岛屿化),导致野生物种内遗传多样性严重丧失,使野生生物对疾病、气候变化、栖息地改变、杂交等抵抗力下降。栖息地片断化,致使种群间遗传物质交流中断,种内不断近亲交配,最终种群遗传纯化,多样性丧失。
回答下列问题:
(1)由以上资料可知,自然界也存在生物新旧物种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结果。
(2)资料中认为,一种植物的灭绝将会导致10~30种其他生物的灭绝,据此推测,我国有4000~5000种植物濒危,由此可造成________种其他生物受威胁。用生态观点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根据材料,列举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