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 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什么是放射性元素? --是指能发出射线而衰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化学元素.如镭.铀.钚.钫. 地球内部能量的来源? --放射热是地球首要的热量来源.放射热是由地球内部的放射性物质发生核反应时所释放出的能量.地球内部含有许多放射性元素.不同的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不同.衰变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也不同.在整个地球历史中.放射性元素已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此外.化学反应.摩擦作用所释放出的热量.在整个地热释放总量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什么是变质作用? --地壳已经形成的岩石.无论岩浆岩.沉积岩或早已形成的变质岩.由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所造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高温.高压条件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其成分.结构.构成就会发生一系列改变.这种促使岩石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由变质作用形成的新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什么是岩浆活动? --在地下深处天然生成的.富含挥发性成分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称为岩浆.由于岩浆的温度很高.又在高压的作用下.因而它可以顺着地壳脆弱地带侵入或喷出地表.称为岩浆活动.岩浆喷出地表的活动或火山喷发.侵入地壳内部的运动称为侵入运动.由岩浆活动形成的岩石称为岩浆岩.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图所示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种新的荒漠化形式——石漠化,以惊人的速度在吞噬这里的土地。

  材料一:石漠化,主要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受到喀斯特发育作用及人类不合理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和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岩石大面积裸露,地表土层流失殆尽,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地表呈现无土、无水、无林,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

  材料二: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指可溶性岩石(主要是分布最广的碳酸盐岩)经以溶蚀为先导的喀斯特作用,形成地面坎坷嶙峋、地下洞穴发育的特殊地貌。

(1)上面右图为该地区某城市年内各月降水量与气温图,试判断其气候类型并描述其气候特点。

(2)根据上面左图及材料二,试判断该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并描述该地貌条件下形成土壤的特征。

(3)该地区虽然处在湿润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貌条件,形成“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使得该地区缺水严重。试分析其成因。

(4)图中所示地区为我国某能源重要输出地,该能源主要来自R河,试分析R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所示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种新的荒漠化形式——石漠化以惊人的速度在吞噬这里的土地。

材料一:石漠化,主要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受到喀斯特发育作用及人类不合理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和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岩石大面积裸露,地表土层流 失殆尽,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地表呈现无土、无水、无林,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独。材料二:

 

(1)图中上图为该地区某城市年内各月降水量与气温图,试判断其气候类型并描述其气候特点。

(2)根据图中左图及材料一,试判断该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并描述该地貌条件下形成土壤的特征。

(3)图中所示地区为我国某能源重要输出地,该能源主要来自R河,试分析R河能源丰富的原因。

(4)图中所示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发达,因此成为我国大气污染中酸雨现象严重的地区之一。目前解决该问题的主要可行性措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所示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种新的荒漠化形式——石漠化以惊人的速度在吞噬这里的土地。

  材料一 石漠化,主要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受到喀斯特发育作用及人类不合理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和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岩石大面积裸露,地表土层流失殆尽,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地表呈现无土、无水、无林,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

  材料二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指可溶性岩石(主要是分布最广的碳酸盐岩)经以溶蚀为先导的喀斯特作用,形成地面坎坷嶙峋,地下洞穴发育的特殊地貌。

(1)图2为该地区某城市年内各月降水量与气温图,试判断其气候类型并简述该气候的特点。

(2)根据图1及材料二,试判断该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并描述该地貌条件下形成土壤的特征。

(3)该地区虽然处在湿润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貌条件,形成“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使得该地区缺水严重。试分析其成因。

(4)图中所示地区为我国某能源重要输出地,该能源主要来自R河,试分析R河能源资源丰富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所示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种新的荒漠化形式――石漠化以惊人的速度在吞噬这里的土地。

  材料一:石漠化,主要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受到喀斯特发育作用及人类不合理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和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岩石大面积裸露,地表土层流失殆尽,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地表呈现无土、无水、无林,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独。

  材料二: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指可溶性岩石(主要是分布最广的碳酸盐岩)经以溶性为先导的喀斯特作用,形成地面坎坷嶙峋,地下洞穴发育的特殊地貌。

  材料三:下图。

(1)

上图中右图为该地区某城市年内各月降水量与气温图,试判断其气候类型并描述其气候特点。

(2)

根据图中左图及材料二,试判断该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并描述该地貌条件下形成土壤的特征。

(3)

图中所示地区为我国某能源重要输出地,该能源主要来自R河,试分析R河能源丰富的原因。

(4)

“春雨贵如油,夏雨遍地流”指的是

[  ]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珠江三角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能源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能源问题不仅仅是能源本身问题,而且还是一个生态保护的问题,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问题,是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发展,如何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读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示意的是该区域       (一月或七月)等温线分布状况。图中P点与Q点的距离约为          千米,沿线的自然植被以                         为主。

(2)P点至Q点的地形剖面与甲、乙两示意图中的哪一幅基本相符?简要说明理由。

(3)该区域所在国家丰富的能源资源外运选择的主要运输方式是               ,比较这种运输方式与铁路运输相比的优势。

材料一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关于使用“石油”的记载。唐代段成式(?_863)《酉阳杂俎》云:“高奴县出脂水,水腻浮水上,如漆,采以膏车,燃灯极明。”沈括(1031--1095)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廓、延境内(今陕西)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以为墨,墨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

   (4)根据材料一,指出石油在唐宋时期已经有哪些应用?

(5)建国以来,中国大力发展能源建设,石油工业取得了突出成就。请列出中国改革开放前石油工业的巨大成就,并说明其重大历史意义。

(6)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以后石油“大行于世”的原因。指出石油的广泛使用对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及增速图

  材料三  中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的世界排位表:

土地面积

耕地面积

草地面积

森林面积

淡水面积

45种矿产资源

110位

126位

76位

107位

55位

80位

中国资源利用情况:

能源利用率

每吨煤实

现GDP

矿产资源

回收率

单位产值能耗

机动车耗油

工业用水

重复利率

比发达国家低10%

世界平均水

平的30%

比国外先进

水平低20%

世界平均

水平的两倍

比欧洲高25%

比日本高20%

比国外低

15%—25%

材料四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按照中央要求,2007年节能降耗减排目标仍然是单位GDP能耗降低4%,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2%。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

   (7)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什么经济问题?

(8)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合理利用资源和节约资源?

(9)根据材料四,从国家职能的角度,说明国家在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中应该发挥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