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1)说出压力和压强的定义.说明压强的物理意义. (2)浮力的应用和物体的浮沉条件. (3)说明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复述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4)解释连通器的原理及应用实例. 难点:(1)会灵活运用压强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2)液体压强公式并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会用液体压强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生活中的物理
“蛟龙”号─让中国人自豪的载人深潜器
通过对液体压强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人不可能在水中无限下潜.因为下潜越深,水对人的压强也就越大,而人体承受的压强是有限的.因此,人要想下潜得更深,看到海底的世界,就必须借助专业潜水设备.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中使用,对于我国开发利用深海的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国是继美、法、俄、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在全球载人潜水器中,“蛟龙”号属于第一梯队.目前全世界投入使用的各类载人潜水器约90艘,其中下潜深度超过1 000米的仅有12艘,更深的潜水器数量更少.目前拥有6 000米以上深度载人潜水器的国家包括我国、美国、日本、法国和俄罗斯.除我国外,其他四国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最大工作深度为日本深潜器的6 527米.我国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到达7 020米海底,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新的世界纪录.2012年6月27日11时47分,“蛟龙”号再次刷新“中国深度”─下潜7 062米.自6月3日,“蛟龙”号出征以来,已经连续书写了5个“中国深度”新纪录:6月15日,6 671米;6月19日,6 965米;6月22日,6 963米;6月24日,7 020米;6月27日,7 062米.下潜至7 000米,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标志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集成技术的成熟,标志着我国深海潜水器成为海洋科学考察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标志着我国海底载人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海试成功,当它到达7 020米海底时,受到海水对它的压强大小为
6.8796×107
6.8796×107
帕.(设海水密度为1.0×103千克/米3
(2)“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多次下潜,设下潜过程中海水的密度不变,下列与深潜器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D

A.在浸没之前,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小   B.在浸没之后,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小
C.受到海水的压强与深潜器自身的体积有关  D.受到海水的压强随下潜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3)更令人称奇的是,“蛟龙”号还能悬停定位,在已公开的消息中,尚未有国外深潜器具备类似功能.若“蛟龙”号自重22吨,那么它在7 000米深度处“悬停”时,受到的浮力为
2.156×105
2.156×105
牛.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短文,感知人类科学探索历程的艰辛、漫长与富有意义,回答问题.
从哥白尼创立“日心说”谈起
公元2世纪时,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确立了地球静止不动,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转动的“地心说”.这种错误的观点之所以能发展起来并统治欧洲达1400年之久,其原因是:一方面是这种“理论”符合人们对天体的粗浅观察;另一方面是因为这种“地球中心说”符合“上帝创世说”的需要,为它提供了“科学依据”.因此教会就凭借着自己的势力大肆宣扬“地心说”.但并非所有的希腊哲学家和天文学家都同意这种说法.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大地是球形的证据:月食时的黑影是地球的投影,它是个圆弧,可见地球是球体或者是近似的球体.公元前27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曾经测定太阳和月亮对地球的近似比值,同时还提出地球绕太阳运转的理论.可惜,这古代朴素的“日心说”,在那时候却没有人相信.《圣经》成了当时检验真理的标准,与《圣经》不同的观点就是“异端邪说”,就是亵渎“神灵”,就要受到宗教法庭的严厉制裁.因此,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科学真理的传播被禁锢了.
到了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大学求学时,受进步教授和古希腊“日心说”的影响,自己又长期从事天文观察,逐渐认识到托勒密的“理论”不过是骗人的鬼话.他利用工作余暇写成了《天体运行论》,书中主要论点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只是月亮公转的中心;所有的天体都以太阳为中心点绕太阳转动,所以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哥白尼完成了这部著作后,犹豫了36年,于1543年才拿出去出版.书一问世,即遭到了教会的压制和攻击,书被教会宣布为禁书,对于拥护真理支持哥白尼学说的学者,教会也大施淫威. 
1548年诞生的意大利思想家布鲁诺宣传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思想.他大胆地宣称:“宇宙是无限的,而不是一个体积有限的球.太阳是一颗恒星,而其他恒星也和太阳一样发热、发光.每个恒星的周围都有许多行星在围绕着运行.这样,无限多的恒星系就像连环画一样,作着无止境的重复.”他的言行使教会恐惧和痛恨.教会以布鲁诺反对《圣经》为罪名,将布鲁诺逮捕,严刑拷打审讯,在长期囚禁之后,1600年坚强不屈的布鲁诺被送到火刑场上活活烧死.
真理的声音是无法烧毁的,一个人倒下去了,千百个人站起来.哥白尼去世不久,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用自己改进了的仪器对天空进行了大量的观测,获得了比哥白尼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资料.第谷没有来得及把自己的资料整理成书就告别了人世,他的学生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继承了他的事业,又经过16年的苦心钻研,1609年和1618年先后发表了行星绕日运行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定律.在这些定律中,他一方面证明了太阳是行星的运行中心,另一方面也说明行星不是像哥白尼理解的那样围绕太阳在一些同心圆上转动,而是按不同的椭圆形轨道在运行,太阳的位置在椭圆形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站在威尼斯的圣马尔教堂塔楼上,第一次用望远镜观测浩瀚的天空,发现了哥白尼假设的天文事实,有4个卫星在绕木星不停地转动.伽利略也因此受到了迫害.
一方面,哥白尼学说不承认上帝的存在,受到了教会的残酷迫害,使这个学说传播得很慢;另一方面,行星成年累月地围绕太阳不停地运行,是什么力量在推动它,哥白尼无法解释.
利略发现,一个物体运动起来后,只要没有别的物体对它作用,这个物体就会沿直线一直不快不慢地运动下去--惯性定律.按照伽利略的发现,在图中地球会沿虚线所示的方向一直运动下去.后来又经过牛顿等人的努力,证明了万有引力是使行星绕日运行所需的力.在这一个又一个铁的事实面前,教会不得不在1757年解除了对哥白尼著作的禁令.最后,在1882年又被迫承认了哥白尼的学说.科学终于战胜了神权.
(1)公元2世纪时,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在不充分观察的基础上确立了思辨性的“
地心
地心
说”;公元前27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提出古代朴素的“
日心
日心
说”;到了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
哥白尼
哥白尼
,经过长期天文观察,利用工作余暇写成以“
日心
日心
说”为主要论点的
《天体运行论》
《天体运行论》
一书.
(2)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得到天体运行的数据有力地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的科学家是
A
A

A.第谷      B.开普勒     C.伽利略      D.牛顿.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短文,感知人类科学探索历程的艰辛、漫长与富有意义,回答问题.
从哥白尼创立“日心说”谈起
公元2世纪时,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确立了地球静止不动,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转动的“地心说”.这种错误的观点之所以能发展起来并统治欧洲达1400年之久,其原因是:一方面是这种“理论”符合人们对天体的粗浅观察;另一方面是因为这种“地球中心说”符合“上帝创世说”的需要,为它提供了“科学依据”.因此教会就凭借着自己的势力大肆宣扬“地心说”.但并非所有的希腊哲学家和天文学家都同意这种说法.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大地是球形的证据:月食时的黑影是地球的投影,它是个圆弧,可见地球是球体或者是近似的球体.公元前27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曾经测定太阳和月亮对地球的近似比值,同时还提出地球绕太阳运转的理论.可惜,这古代朴素的“日心说”,在那时候却没有人相信.《圣经》成了当时检验真理的标准,与《圣经》不同的观点就是“异端邪说”,就是亵渎“神灵”,就要受到宗教法庭的严厉制裁.因此,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科学真理的传播被禁锢了.
到了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大学求学时,受进步教授和古希腊“日心说”的影响,自己又长期从事天文观察,逐渐认识到托勒密的“理论”不过是骗人的鬼话.他利用工作余暇写成了《天体运行论》,书中主要论点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只是月亮公转的中心;所有的天体都以太阳为中心点绕太阳转动,所以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哥白尼完成了这部著作后,犹豫了36年,于1543年才拿出去出版.书一问世,即遭到了教会的压制和攻击,书被教会宣布为禁书,对于拥护真理支持哥白尼学说的学者,教会也大施淫威. 
1548年诞生的意大利思想家布鲁诺宣传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思想.他大胆地宣称:“宇宙是无限的,而不是一个体积有限的球.太阳是一颗恒星,而其他恒星也和太阳一样发热、发光.每个恒星的周围都有许多行星在围绕着运行.这样,无限多的恒星系就像连环画一样,作着无止境的重复.”他的言行使教会恐惧和痛恨.教会以布鲁诺反对《圣经》为罪名,将布鲁诺逮捕,严刑拷打审讯,在长期囚禁之后,1600年坚强不屈的布鲁诺被送到火刑场上活活烧死.
真理的声音是无法烧毁的,一个人倒下去了,千百个人站起来.哥白尼去世不久,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用自己改进了的仪器对天空进行了大量的观测,获得了比哥白尼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资料.第谷没有来得及把自己的资料整理成书就告别了人世,他的学生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继承了他的事业,又经过16年的苦心钻研,1609年和1618年先后发表了行星绕日运行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定律.在这些定律中,他一方面证明了太阳是行星的运行中心,另一方面也说明行星不是像哥白尼理解的那样围绕太阳在一些同心圆上转动,而是按不同的椭圆形轨道在运行,太阳的位置在椭圆形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站在威尼斯的圣马尔教堂塔楼上,第一次用望远镜观测浩瀚的天空,发现了哥白尼假设的天文事实,有4个卫星在绕木星不停地转动.伽利略也因此受到了迫害.
一方面,哥白尼学说不承认上帝的存在,受到了教会的残酷迫害,使这个学说传播得很慢;另一方面,行星成年累月地围绕太阳不停地运行,是什么力量在推动它,哥白尼无法解释.
利略发现,一个物体运动起来后,只要没有别的物体对它作用,这个物体就会沿直线一直不快不慢地运动下去--惯性定律.按照伽利略的发现,在图中地球会沿虚线所示的方向一直运动下去.后来又经过牛顿等人的努力,证明了万有引力是使行星绕日运行所需的力.在这一个又一个铁的事实面前,教会不得不在1757年解除了对哥白尼著作的禁令.最后,在1882年又被迫承认了哥白尼的学说.科学终于战胜了神权.
(1)公元2世纪时,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在不充分观察的基础上确立了思辨性的“______说”;公元前27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提出古代朴素的“______说”;到了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______,经过长期天文观察,利用工作余暇写成以“______说”为主要论点的______一书.
(2)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得到天体运行的数据有力地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的科学家是______.
A.第谷      B.开普勒     C.伽利略      D.牛顿.

查看答案和解析>>

人教版第十四章   压强和浮力 复习提纲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G?      F+G     G – F        F-G       F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3.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P=F/S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衣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G),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P=F/S)。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  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 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压强公式:

   ⑴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知道了建立理想模型法,这个方法今后还会用到,请认真体会。

   ⑵推导过程:(结合课本)

   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

   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液片受到的压强:p=F/S=ρgh。

   ⑶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

   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

   C、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D、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

5.液体对容器底的压

      

 F=G    F<G       F>G

  6.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

  一般方法:㈠首先确定压强P=ρgh;㈡其次确定压力F=PS。

  特殊情况: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 用p=F/S

  压力:①作图法;②对直柱形容器 F=G。

  7.连通器: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⑶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三、大气压

  1.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有p0表示。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体压强)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高压锅外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3.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 

  历史上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小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4.大气压的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结论: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4)说明:

  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

  B、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m。

  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D、若外界大气压为H cmHg,试写出下列各种情况下,被密封气体的压强(管中液体为水银)。

    H cmHg?  (H+h)cmHg

查看答案和解析>>

人教版第十四章   压强和浮力 复习提纲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G?      F+G     G – F        F-G       F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3.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P=F/S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衣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G),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P=F/S)。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  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 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压强公式:

   ⑴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知道了建立理想模型法,这个方法今后还会用到,请认真体会。

   ⑵推导过程:(结合课本)

   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

   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液片受到的压强:p=F/S=ρgh。

   ⑶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

   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

   C、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D、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

5.液体对容器底的压

      

 F=G    F<G       F>G

  6.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

  一般方法:㈠首先确定压强P=ρgh;㈡其次确定压力F=PS。

  特殊情况: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 用p=F/S

  压力:①作图法;②对直柱形容器 F=G。

  7.连通器: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⑶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三、大气压

  1.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有p0表示。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体压强)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高压锅外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3.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 

  历史上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小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4.大气压的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结论: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4)说明:

  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

  B、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m。

  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D、若外界大气压为H cmHg,试写出下列各种情况下,被密封气体的压强(管中液体为水银)。

    H cmHg?  (H+h)cmH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