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流程设计:认识椭圆→画椭圆→定义椭圆→推导椭圆方程→椭圆方程知识讲解→椭圆方程知识运用→本课小结→作业布置 教 学 环 节 教学程序 设计意图 认 识 椭 圆 图片展示:椭圆就在我们身边. (1).从学生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引入.使学生了解数学来源于实际. (2).展示图片.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椭圆形状.更直观.形象地了解后面要学的内容, 画 椭 圆 1.画一画 : (1).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硬纸板.细线.铅笔.同桌一起合作画椭圆. (2). 3.椭圆画法:画椭圆.(可叫四位同学一组.自备细绳.现场画图,教师展示课件:椭圆的形成.) 课件动态演示椭圆的形成过程: 接着指出: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一类新的封闭曲线--椭圆. (1).通过画图给学生提供一个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多媒体演示向学生说明椭圆的具体画法.更直观形象. 定 义 椭 圆 2.议一议 (1).由学生画图及教师演示椭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归纳定义. 定义:在平面内.到两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2a(2a>∣F1F2 |)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 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记∣F1F2 |=2c. (2).椭圆定义的再认识. 问题:为什么要满足2a>2c呢?(1)当2a=2c时.轨迹是什么?(2)当2a<2c时.轨迹又是什么? 结论:(1).当2a>|F1F2|时.是椭圆, (2).当2a=|F1F2|时.是线段, (3).当2a<|F1F2|轨迹不存在. 让学生通过反思画图.归纳定义.理解定义.利用动画演示.深刻地理解椭圆定义条件.突破了重点. 推 导 椭 圆 方 程 3.求一求: 设问1: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样? 设问2:本题中可以怎样建立直角坐标系?(让学生根据自已的经验来确定) 方案1:以F1.F2所在的直线为轴.F1F2的中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 方案2:以F1.F2所在的直线为轴. F1F2的中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 图1 图2 方程:和 请学生观察归纳二个方程的特征.从而区别焦点在不同坐标轴上的椭圆标方程,令要渗透数学对称美教学. 说明:①, ②(要区别与习惯思维下的勾股定理), 让学生自己去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给学生较多的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变“被动 为“主动 .变“灌输 为“发现 .教师结合猜想加以引导. 问 题 点 拨 4.问一问: 问题1:在探索中得到了椭圆方程:但不会化简. 问题2:化简后得到的方程好象没有猜想简洁.漂亮.与课本上的标准方程也有一点距离. 设问:①教师问:化简含有根号的式子时.我们通常有什么方法?学生回答:可以两边平方. ②教师问:对于本式是直接平方好呢.还是恰当整理后再平方?学生通过实践.发现对于这个方程.直接平方不利于化简.而整理后再平方.最后能得到圆满的结果. 通过精心设问突破了椭圆方程推导的难点.深化了学生的探索活动.允许和鼓励学生提问.让学生从“不问 到“敢问.善问 是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一环. 椭 圆 方 程 知 识 讲 解 5.用一用 例1:判断下列各椭圆的焦点位置.并说出焦点坐标.焦距. (1) (2) (3) (4) 例2: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标准方程 (1)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为.椭圆上一点P到两焦点距离的和等于10 (2)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为.并且椭圆经过点 (1).掌握椭圆方程中a,b,c三者之间的关系 (2).掌握运用椭圆定义法.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运用定义法时要强化根式化简计算,运用待定系数法时强调“二定 即定位定量,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椭 圆 方 程 知 识 运 用 6.练一练 1.已知F1.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过F1的直线交椭圆于M.N两点.则的周长为 . 2.平面内两定点距离之和等于8.一个动点到这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10.建立适当坐标系写出动点的轨迹方程. 通过课堂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运用知识 小 结 小结 : 1. 一个定义:. 2. 二类方程:(焦点分别在轴.轴的上的两个标准方程). 3. 二种方法:(去根号的方法.待定系数系法) 4. 三个意识:(求美意识.求简意识.猜想意识) 归纳小结.突出重点.巩固新知.形成知识网络. 作 业 布 置 1.写出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标准方程: (1)a=4,b=1,焦点在x轴上.(2)a=4,c=3, 2.运用椭圆的定义 3.研究性题: 反思画图.观察椭圆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最大最小的点是哪个点?并用数学方法加以证明. (1).巩固知识发现和弥补教学中的不足. (2).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运用新知识的熟练程度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世界睡眠日”定在每年的3月21日,2009年的世界睡眠日主题是“科学管理睡眠”.为提高公众对健康睡眠的科学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某网站于3月13日起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在线调查,共有200人参与.现将数据整理分组如表所示.
(1)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2)调查对象中睡眠时间少于8的频率是多少?
(3)为了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计算,算法流程如图所示.求输出的S的值,并说明S的统计意义.
序号i 分组睡眠时间(小时) 组中值(m1 频数(人数) 频率(f1
1 [4,5) 4.5 8 0.04
2 [5,6) 5.5 52 0.26
3 [6,7) 6.5 60 0.30
4 [7,8) 7.5 56 0.28
5 [8,9) 8.5 20 0.10
6 [9,10) 9.5 4 0.02

查看答案和解析>>

(1)某学校为了了解高一年级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打算从高一年级500名学生中抽取50名进行调查,除了用简单随机抽样获取样本外,你能否设计其他抽取样本的方法??

(2)请归纳系统抽样的定义和步骤.

(3)系统抽样有什么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课外研究题:将一块圆心角为,半径为20厘米的扇形铁片裁成一块矩形,请你设计裁法,使裁得矩形的面积最大?并说明理由.

教学建议:这是一个研究性学习内容,可让学生在课外两人一组合作完成,写成研究报告,在习题课上让学生交流研究结果,老师可适当进行点评。

参考答案:这是一个如何下料的问题,一般有如图(1)、图(2)的两种裁法:即让矩形一边在扇形的一条半径上,或让矩形一边与弦平行。从图形的特点来看,涉及到线段的长度和角度,将这些量放置在三角形中,通过解三角形求出矩形的边长,再计算出两种方案所得矩形的最大面积,加以比较,就可以得出问题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世界睡眠日”定在每年的3月21日,2009年的世界睡眠日主题是“科学管理睡眠”.为提高公众对健康睡眠的科学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某网站于3月13日起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在线调查,共有200人参与.现将数据整理分组如表所示.
(1)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2)调查对象中睡眠时间少于8的频率是多少?
(3)为了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计算,算法流程如图所示.求输出的S的值,并说明S的统计意义.
序号i分组睡眠时间(小时)组中值(m1频数(人数)频率(f1
1[4,5)4.580.04
2[5,6)5.5520.26
3[6,7)6.5600.30
4[7,8)7.5560.28
5[8,9)8.5200.10
6[9,10)9.540.02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世界睡眠日”定在每年的3月21日,2009年的世界睡眠日主题是“科学管理睡眠”.为提高公众对健康睡眠的科学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某网站于3月13日起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在线调查,共有200人参与.现将数据整理分组如表所示.
(1)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2)调查对象中睡眠时间少于8的频率是多少?
(3)为了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计算,算法流程如图所示.求输出的S的值,并说明S的统计意义.
序号i分组睡眠时间(小时)组中值(m1频数(人数)频率(f1
1[4,5)4.580.04
2[5,6)5.5520.26
3[6,7)6.5600.30
4[7,8)7.5560.28
5[8,9)8.5200.10
6[9,10)9.540.0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