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从图中可以看出.汶川及周边地区的地形特征是 .当强烈地震发生时.容易引发 . 等次生灾害.这一方面会引起更多的人员伤亡.另一方面会造成道路受阻.给救援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图回答问题。

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汶川及周边地区的地形是_______,当强烈地震发生时,容易引发_______、_______等次生灾害,这一方面会引起更多的人员伤亡,另一方面会造成道路受阻,给救援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约31°N,103.4°E),汶川地处我国龙门山构造带,是地震多发地区。汶川地震共造成多人遇难和受伤。阅读下列汶川地震的震中、震源示意图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理论,世界上的地震大多集中在岩石圈              ,呈带状分布;世界最主要的地震带是__________________地震带和____________________地震带。

(2)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汶川及周边地区的地形是_________________,当强烈地震发生时,容易引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次生灾害,这一方面会引起更多的人员伤亡,另一方面会造成道路受阻,给救援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3)地震等自然灾害具有________________特征,使人们猝不及防而殃成灾害。因此,震前的避震知识,临震时几秒钟内的反应都非常重要。假如你正好身处地震发生区,当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当你处在教室内时,你该怎么做?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汶川地震的震中、震源示意图”和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约31°N,103.4°E),汶川地处我国龙门山构造带,处地震多发地区。截止18日14时,汶川地震涉及四川西部13个市县,几十个乡镇,波及相邻省区,共造成32477人遇难,220109人受伤,殃及4000多万人口。

1.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说,世界上的地震大多集中在岩石圈板块交界处,汶川地处我国龙门山构造带,从世界上大的板块构造单元看,汶川地震时由于            板块和                  板块相互碰撞形成的。

2.地震发生时,震中区人们感到地面震动的情况是                          ,原因是                                                              

3.此次地震灾害显示出自然灾害的_  ___、             和群发性等主要特点。

4.从图中可以看出,汶川及周边地区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强烈地震发生时,容易引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次生灾害,这一方面会引起更多的人员伤亡,另一方面会造成道路受阻,给救援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5.此次汶川地区的最大地震烈度达11度(标准为: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左右,影响烈度的主要因素有震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情况等。

6.当大地震突然发生时,正确的避震做法是

A. 躲在附近没有支撑物的床上   

B. 选择躲在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C. 蹲在内墙的墙根、墙角           

D. 坚固的家具附近,甚至是桌、床下

E. 用手护住头、颈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F. 赶快进入电梯下楼

G. 躲在室外大型广告牌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汶川地震的震中、震源示意图”和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北京时间2008年

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约31°N,103.4°E),汶川地处我国龙门山构造带,处地震多发地区。截止18日14时,汶川地震涉及四川西部13个市县,几十个乡镇,波及相邻省区,共造成32477人遇难,220109人受伤,殃及4000多万人口。

1.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说,世界上的地震大多集中在岩石圈板块交界处,汶川地处我国龙门山构造带,从世界上大的板块构造单元看,汶川地震时由于    板块和    板块相互碰撞形成的。

2.地震发生时,震中区人们感到地面震动的情况是             ,原因是                               

3.此次地震灾害显示出自然灾害的_  ___        和群发性等主要特点。

4.从图中可以看出,汶川及周边地区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强烈地震发生时,容易引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次生灾害,这一方面会引起更多的人员伤亡,另一方面会造成道路受阻,给救援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5.此次汶川地区的最大地震烈度达11度(标准为: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左右,影响烈度的主要因素有震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情况等。

6.当大地震突然发生时,正确的避震做法是(  )

A. 躲在附近没有支撑物的床上 

B. 选择躲在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C. 蹲在内墙的墙根、墙角     

D. 坚固的家具附近,甚至是桌、床下

E. 用手护住头、颈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F. 赶快进入电梯下楼

G. 躲在室外大型广告牌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约31°N,103.4°E),汶川地处我国龙门山构造带,处地震多发地区。截止18日14时,汶川地震共造成32477人遇难,220109人受伤(来源:新华网)。阅读下列汶川地震的震中、震源示意图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地震是地壳中累积的构造应力集中引起地壳岩石突然破裂的结果。由上述成因所产生的地震均属于_______________地震;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论,世界上的地震大多集中在岩石圈板块交界处,呈带状分布;世界最主要的地震带是__________________地震带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震带。

2.左图中,印度板块以每年50mm的速度向______________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同时,高原物质向__________(方向)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地区沿龙门山构造产生向东挤压,这种挤压受到____________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经过长期的构造应力能量的累积,最终在汶川地区发生突然释放。

3.从右图信息可以看出,汶川及周边地区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强烈地震发生时,容易引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次生灾害,这一方面会引起更多的人员伤亡,另一方面会造成道路受阻,给救援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4.此次汶川地区的的最大地震烈度达11度(标准为: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左右,烈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烈度的主要因素有震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等。

5.地震等自然灾害具有________________特征,发生在极短的时间内,使人们猝不及防而殃成灾害。因此,震前的避震知识,临震时几秒钟内的反应都非常重要。

假如你正好身处地震发生区,当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当你处在教室内、建筑物附近和山坡地带时,你该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汶川地震发生后,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导救灾工作,他提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

在地震过去一周的时间内,减灾工作的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当前的救援工作还将面临哪些新问题?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