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有人认为“我不是为将来而活.今天播种今天收获 一句反映了作者目光短浅.及时行乐的思想.你怎么看?答: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06.4

1、B(A“龃”和“咀”同音; C“创(伤)”和“疮”同音;D“召”和“诏”同音)

2.B (A合―和,奇―其, C搏―博, 忘―望,D吊-掉,岸-暗)

3.C(A项,“萎靡不振”指人精神不振,意志消沉;B项,“判若两人”应指同一个人。D项,“瓜田李下”比喻引起嫌疑的地方。)

4.D(A项,造成落后状况的只能是“教训”,删去“经验”;B项“修车的”有歧义;C项,“靠的是利用”句式杂糅)

5.C。文中所说的生物放大作用的完整定义应该是:污染物由于食物链而逐级传递、集聚和浓缩的过程。选项A提到重金属或有机物,以偏概全,“物质”中还应该有其他无机物;B项中的“物质”应主要指有害物质;C项与上文分析一致,正确;D项中的“逐级增加”主要指有害物质。   

6.D。文中说公路两侧的蔬菜的铅含量高,说明铅的放大途径是经过蔬菜累积放大,但铅的放大途径不仅仅是蔬菜。A项引起干扰的是“农作物的根系”一词,从原文中“蔬菜中铅含量……其次是根”“作物的根系也可吸收土壤中的镉”等推断出A项是正确的

7.B。污染物在食物链的转移中,由于生物肌体的代谢和排泄会产生损失。

8.B。古汉语中“伏见”、“伏惟”连用作为对皇帝陈述自己的想法时的敬词(例: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陈情表》)

9.C。A项前一个“以”作“用”讲,后一个“以”作“而”讲;B项前一个“而”表转折,后一个“而”表假设;C项两个“其”都是句中语气词,表祈使语气;D项前一个“为”作“对”讲,后一个作“因为”讲(亦可看作“是”)

10.B。转运使夹谷德新虽上言皇帝要求让把胡鲁复职,但皇帝并未理睬。文中第四节有“不报”为据。

11.(1)如果用船只(装载粮食)从渭水进入河道,顺着水流下行,希望可以稍微缓解百姓的劳苦。(“以”作“用”讲,“庶”作“希望“、“纾”作“缓解”讲)

   (2)现在农事将要繁忙起来,沿边地区的日常费用已来不及供给,难道可以再调十余万百姓来给这支军队运送军粮吗?(“兴”作“繁忙讲,“暇”作“空闲”讲,“饷”作“运送军粮”讲)

(3)我私下里认为现在正是朝廷用人的时候,如果让有谋略的大臣不能够施展才力,如果遇到紧急的事也许会失去机会。(“谓”作“认为”,“展力”作“施展才力”讲;“或”作“也许”讲)

12.(1)诗人举目四望,写秋色先从大处着眼,描绘出一幅静谧而略带萧瑟的背景,而后又在这背景上增加关于牧人与猎马的特写,使整个画面动起来,营造出一种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或答:诗歌由远景到近景,注意静态美与动态美的结合,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山野秋景”不施脂粉”的朴素之美)(得分点:要求答出画面由静到动的变化;能够说出整幅画面自然、朴素的总体风貌)

(2)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意对即可)

13.①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②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③挟飞仙以遨游  托遗响于悲风         ④可以知兴替   可以明得失

14.①只看到自己是“造物主”最伟大的奇迹,没看到自己是无数奇迹中的普通一员;②总以为自己无事不知无理不通;③总以为自己一贯正确,永远正确;④斤斤计较,沉迷尘世纷争。(每点2分,答到其中三点即可)

15.从自然来看,时间永是流逝,一切皆会成为“过去”;从社会人生看,“这一切都会过去”是希望,是力量,是警钟,它鼓励人们战胜困难,它告诫人们战胜自满,不断进步。

16.略(注意联系上下文,言之成理即可)

17.“笑遍世界”的含义可以有如下理解:①“笑遍世界”是一种谦逊的人生哲学。②“笑遍世界”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③“笑遍世界”是一种奋进的动力源泉。④“笑遍世界”是一种洒脱的成功观念。(每点2分,答到其中三点即可)

18. ⑤②④①⑥③(4分,错一项不得分)

19.例:选――被挑选出来的人,应该是事事走在别人前面的。

劣――平时少出力,最后总会比别人差一点。

舒――舍予即忘我,这是一种何等舒畅的境界。

值――人生要有“价值”,首先要求人要正直。

起――欲要崛“起”,就必须走自己的路。

20.(5分)示例:人可以倒下,心不言放弃;泪可以流淌,身不能后退。她没有获得冬奥会的金牌,却获得世人眼中最美丽的奖牌。壮哉,龙的传人!

(5分,充满感情,语言流畅,富有文采;没有对偶句或排比句扣2分;用语符合评委会委员身份,符合当选人物的特点即可,字数不超过70字。)

21(略)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