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8、根据下面的示例,请另选一组事物,运用联想和对比,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某种认识,不超过40字。

    示例:积雪虽然洁白,但经不起阳光照射;溪水看似寻常,但却能洗尽世间污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示例:鲜花虽然娇艳,但经不起风吹雨打;小草看似渺小,但却能承受酷暑严寒。(符合仿写要求,酌情给分)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

根据下面的示例,请另选一组事物,运用联想和对比,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某种认识,不超过40字。

    示例:积雪虽然洁白,但经不起阳光照射;溪水看似寻常,但却能洗尽世间污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08年中考重点校语文预测试卷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语段,回答下题。

偶然的发现

  1803年,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为解释化学实验的现象,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原子论,认为“元素是由更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一理论立刻传扬开来。

  但是,原子论最大的问题是无法验证,毕竟粒子并不能用人的肉眼直接看到。当时还没有出现能够目睹粒子的工具,化学家只能从一些线索去推测粒子的状况。连伟大的迈可·法拉第都认为,在没有更好的理论之前,只能把原子论当成一个魅力十足的假说。

  1827年,苏格兰植物学家罗伯特·布朗在研究山字草时,碰巧看到浮在水面上的花粉动个不停。布朗起初以为花粉在水面上晃动是因为它是活的,是花粉在游动。可是,并不只有花粉会在水面上晃动,普通灰尘浮在水面上也是一样。布朗偶然发现的这种现象,后来被人称做“布朗运动”。

  布朗认为,这个现象可能和某种物理定律有关。可是,他始终找不出理由来解释这种运动。后来,其他学者也不断提出过种种解释,但总是难以令人信服。

  直到1863年,才出现了一个能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水面上的花粉运动是粒子冲撞花粉造成的。根据原子论,水的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它们总是不停地运动,所以会和花粉产生冲突。它们撞到花粉的旁边时,就会把花粉往反方向推,再撞到花粉的另一边时,就又把花粉推回来。这样的情况不断发生,花粉也就不断在水面上晃动。

  比方说,现在体育馆的地上放着一个篮球,你和一些同学围着这篮球,和它相距几米远,而且你们手上都有一袋网球。你一发出信号,大家就不断拿网球往篮球上扔。这时会发生什么事呢?篮球是不是在地上滚动?你们扔的球有时击中篮球的这一边,有时则击中另一边,于是篮球总是滚来滚去。

  你知道你们正在扔网球,所以不会觉得篮球在地上滚动有什么好奇怪的。可是,如果是以下的情况呢?首先,在篮球上涂上荧光剂,再关掉体育馆内的光源,然后把网球扔向这个发亮的篮球,这时你只看到一个发亮的球在黑暗中滚动。布朗和其他学者刚开始探讨浮在水面上晃动的花粉时,状况就和这种情形差不多。他们只看到花粉在动,却想不出原因,后来终于从它的动作领会到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撞击它,进而认识到用分子彼此的冲突来解释这个现象是最贴切的。

  这样,“布朗运动”成为一个契机,使许多学者明白了道尔顿的原子论是正确的。

(节选自纽特《世界的种子》)

1.文中有一句话点明了全文的说明中心,请把它摘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描述同学用网球击篮球的情形,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句用了“差不多”,而没用“一个样”,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是从文中筛选的信息,由此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化学家提出“原子论”,得到验证却与植物学家的发现有关,和某种物理定律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花粉在水面晃动这一偶然发现,使学者获得启发,解决了科学难题。你能由此联想到科学史上其他类似的事例吗?请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48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文后问题。

莲花自洁之谜

雷 波

  自古以来,莲花园其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而备受人们的喜爱,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莲花之所以清纯洁净,蕴含着植物学秘密。莲是豆科的一属——百脉根属,约有一百种,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及北美的温带地区。

  莲是几种不同植物的统称。古希腊所说的莲是鼠李科的枣莲,为丛生灌木;埃及所说的莲是睡莲,一种叫做蓝睡莲的莲花在埃及艺术中占有主要地位;印度教的圣莲是水生的开白花或粉红花的莲,即荷花。

  对古埃及人来说,莲花是再生的载体;我国和印度的佛教密宗认为僧人莲华生,就诞生于莲花之中。莲花在我国各地被广泛种植,从莲子到莲藕都是饮食和传统药典中的重要成分。

  威廉·巴特洛特是德国波恩大学植物研究所的所长,化学界的巨擘,拥有庞大的生产瓦、油漆、涂料和覆盖材料的工厂。他领导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莲花的洁净中隐藏着一个秘密,并由此发明了一项新技术,生产出表面完全防水并且具备自洁功能的材料。

  这是一项用途广泛的新技术,它使人们不再为建筑物顶和表面的清洁问题发愁,也不必再为汽车、飞机和各种运输工具的清洁问题大伤脑筋。

  从上世纪70年代起,从事植物分类研究的巴特洛特及其领导的小组通过电子显微镜对一万多种植物的表面结构进行了研究,他们为此搜集了数量庞大的样品。

  这项工作最终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莲花叶面上倒几滴胶水,胶水不会粘连在叶面上,而是滚落下去并且不留痕迹,而表面覆盖着一层极薄蜡晶体的叶子却干干净净,这正是防水叶面的特点。这一现象引起巴特洛特的好奇心,并作出这样的假设:在防水性和抗污性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事实上,在拥有“蜡质”的叶面上,污物的粒子只是勉强立足,难以扎根,少量水就可以将其冲走。在这些最初结果的鼓舞下,波恩大学的植物学家们组织了一场各类植物的抗污比赛。

  他们从340种植物中选出防水性最佳的植物,置于含有大量石英粉尘、二氧化硫和复印机墨粉的污染物中,然后再将这些植物,置于雨水中,或用人工喷雾器喷雾,检验在直径为0.5毫米的水中其自洁机能的效果。

  在高倍电子显微镜的帮助下,他们测量了水滴和叶面之间接触的角度,该角度越大,清洁所需的水量就越小。莲花叶面与水滴的接触平均为160°,最接近180°的极限值。

  叶面的防水性不仅使水滴带走污物,清洁了植物,还可以避免孢子类寄生物的栖息,因为没有潮湿的环境,这类寄生物就无法生存。微小的蜡晶体使植物叶面变得粗糙,这是植物具有抗污机理的关键所在,人类可仿制出这种蜡晶体并将其应用于任何表面涂覆物上。

  “莲花效应”的故事从此进入德国一些大企业的研究与开发部。1999年3月,ISPO公司生产的Lotusan油漆,它能够自己去除表面的污物颗粒,使建筑外表保持干净。另一家公司将向市场投放运用类似原理制成的压缩黏土瓦,当雨水落在瓦上时水滴会带走污物。

  还有的企业则正在开发塑料涂层,这样,在不久的将来,太阳能板、道路交通标识牌、花园中的座椅和苫布等覆盖材料都只需用少量的水就可冲洗干净。

  起初,很多人都对莲花效应持怀疑态度,许多研究粘连性的物理学家可能对此感到意外,因为他们对光滑的表面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研究,而对复杂的凸出的表面结构却完全缺乏数据测算。

  目前德国及阿联酋的一万多座建筑物的表面涂层使用的就是利用这一原理生产的新材料。巴特洛特因这项科学研究获得了菲利普·莫里斯奖,并为新产品和这项技术申请了专利,植物学家的好奇心带来了一次小小的革命。

(1)莲花自洁是因为莲花有什么样的特性?

(2)请举例说明人类是如何利用莲花自洁这一特点的。

(3)本篇说明文运用哪些说明方法,各有何作用?

(4)请举例说明这篇短文语言有哪些特点。

(5)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是如何评价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的?

(6)本文以“莲花自洁之谜”为题有何作用?

(7)发挥你的想像,你觉得“莲花效应”还可以应用在哪些领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文后问题。

莲花自洁之谜

雷 波

  自古以来,莲花园其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而备受人们的喜爱,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莲花之所以清纯洁净,蕴含着植物学秘密。莲是豆科的一属——百脉根属,约有一百种,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及北美的温带地区。

  莲是几种不同植物的统称。古希腊所说的莲是鼠李科的枣莲,为丛生灌木;埃及所说的莲是睡莲,一种叫做蓝睡莲的莲花在埃及艺术中占有主要地位;印度教的圣莲是水生的开白花或粉红花的莲,即荷花。

  对古埃及人来说,莲花是再生的载体;我国和印度的佛教密宗认为僧人莲华生,就诞生于莲花之中。莲花在我国各地被广泛种植,从莲子到莲藕都是饮食和传统药典中的重要成分。

  威廉·巴特洛特是德国波恩大学植物研究所的所长,化学界的巨擘,拥有庞大的生产瓦、油漆、涂料和覆盖材料的工厂。他领导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莲花的洁净中隐藏着一个秘密,并由此发明了一项新技术,生产出表面完全防水并且具备自洁功能的材料。

  这是一项用途广泛的新技术,它使人们不再为建筑物顶和表面的清洁问题发愁,也不必再为汽车、飞机和各种运输工具的清洁问题大伤脑筋。

  从上世纪70年代起,从事植物分类研究的巴特洛特及其领导的小组通过电子显微镜对一万多种植物的表面结构进行了研究,他们为此搜集了数量庞大的样品。

  这项工作最终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莲花叶面上倒几滴胶水,胶水不会粘连在叶面上,而是滚落下去并且不留痕迹,而表面覆盖着一层极薄蜡晶体的叶子却干干净净,这正是防水叶面的特点。这一现象引起巴特洛特的好奇心,并作出这样的假设:在防水性和抗污性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事实上,在拥有“蜡质”的叶面上,污物的粒子只是勉强立足,难以扎根,少量水就可以将其冲走。在这些最初结果的鼓舞下,波恩大学的植物学家们组织了一场各类植物的抗污比赛。

  他们从340种植物中选出防水性最佳的植物,置于含有大量石英粉尘、二氧化硫和复印机墨粉的污染物中,然后再将这些植物,置于雨水中,或用人工喷雾器喷雾,检验在直径为0.5毫米的水中其自洁机能的效果。

  在高倍电子显微镜的帮助下,他们测量了水滴和叶面之间接触的角度,该角度越大,清洁所需的水量就越小。莲花叶面与水滴的接触平均为160°,最接近180°的极限值。

  叶面的防水性不仅使水滴带走污物,清洁了植物,还可以避免孢子类寄生物的栖息,因为没有潮湿的环境,这类寄生物就无法生存。微小的蜡晶体使植物叶面变得粗糙,这是植物具有抗污机理的关键所在,人类可仿制出这种蜡晶体并将其应用于任何表面涂覆物上。

  “莲花效应”的故事从此进入德国一些大企业的研究与开发部。19993月,ISPO公司生产的Lotusan油漆,它能够自己去除表面的污物颗粒,使建筑外表保持干净。另一家公司将向市场投放运用类似原理制成的压缩黏土瓦,当雨水落在瓦上时水滴会带走污物。

  还有的企业则正在开发塑料涂层,这样,在不久的将来,太阳能板、道路交通标识牌、花园中的座椅和苫布等覆盖材料都只需用少量的水就可冲洗干净。

  起初,很多人都对莲花效应持怀疑态度,许多研究粘连性的物理学家可能对此感到意外,因为他们对光滑的表面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研究,而对复杂的凸出的表面结构却完全缺乏数据测算。

  目前德国及阿联酋的一万多座建筑物的表面涂层使用的就是利用这一原理生产的新材料。巴特洛特因这项科学研究获得了菲利普·莫里斯奖,并为新产品和这项技术申请了专利,植物学家的好奇心带来了一次小小的革命。

1)莲花自洁是因为莲花有什么样的特性?

2)请举例说明人类是如何利用莲花自洁这一特点的。

3)本篇说明文运用哪些说明方法,各有何作用?

4)请举例说明这篇短文语言有哪些特点。

5)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是如何评价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的?

6)本文以“莲花自洁之谜”为题有何作用?

7)发挥你的想像,你觉得“莲花效应”还可以应用在哪些领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