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4、《论语》中提出好的学习方法应该将学习和思考有机结合才会有所获,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

《论语》中提出好的学习方法应该将学习和思考有机结合才会有所获,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完成13—16题。(12分)

①我常常接到这样的信,信上说:“我很想学语文,希望你来封信说说怎样学。”

意思是,去一封回信,他一看,就能学好语文了。又常常有这样的请求,要我谈谈写作的方法。我谈了,谈了三个钟头。有的人在散会的时候说:“今天听到的很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哪有这么容易?哪有这么快?希望快,希望马上学到手,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学习不可能速成,不可能画一道符,吞下去就会了。学习是急不来的。为什么?学习语文目的在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凡是习惯都不是几天工夫能够养成的。比方学游泳。先看看讲游泳的书,什么蛙式,自由式,都知道了。可是光看书不下水不行,得下水。初下水的时候很勉强,一次勉强,两次勉强,勉强浮起来了,一个不当心又沉了下去。要等勉强阶段过去了,不用再想手该怎么样,脚该怎么样,自然而然能浮在水面上了,能往前游了,这才叫养成了游泳习惯。学语文也是这样,也要养成习惯才行。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全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写完一句话要加个句号,谁都知道,一年级小学生也知道。但是偏偏有人就不这么办。知道是知道,就是没养成习惯。

②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导实践的作用。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好习惯,才能真正学到本领。

③有人说,某人「一目十行」,眼睛一扫就是十行。有人说,某人“倚马万言”,靠在马旁边拿起笔来一下子就写了一万字。读得快,写得快,都了不起。一目十行是说读书很熟练,不是说读书马马虎虎;倚马万言是说写得又快又好,不是说乱写一气,胡诌不通的文章。这两种本领都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④要学好语文就得下功夫。开头不免有点勉强,不断练,练的功夫到家了,才能得心应手,心里明白,手头纯熟。离开多练,想得到什么秘诀,一下子把语文学好,是办不到的。想靠看一封回信,听一回演讲,就解决问题,是办不到的。

⑤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譬如现在学校里不少学生写错别字,学校提出要纠正错别字,要消灭错别字。错别字怎么来的呢?不会写正确的形体吗?不见得。有的人写错别字成了习惯,别人告诉他写错了,他也知道错,可是下次一提笔还是错了。最好是开头就不要错,错了经别人指出,就勉强一下自己,硬要注意改正。比方“自己”的“己”和“已经”的“已”搞不清楚,那就下点儿功夫记它一记,随时警惕,直到不留心也不会错才罢休。

13.这篇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4.请根据选文第①段的论证思路,填写出相应的内容。(6分)

选文第①段先针对           的现象,提出中心论点;接着以           为例,论证了            的观点。

15.选文第④段中,作者反复说“是办不到的”,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16.举出你学习语文的一个好习惯(或坏习惯),并谈谈这一习惯对你的影响。(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期末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踩生》,完成下面问题。
踩生

  20年前,一个湿漉漉的端午节的早晨,我正在村边麦地里用露水洗脸(据说这样可以使人一年都神清气爽),母亲在地头喊我,让我去周大嫂家借把镰刀。
  “一大早借镰刀干啥?”我疑惑地问。母亲微笑地望着我,在湿润的晨光中,脸上溢满神秘而幸福的光彩。母亲说:“让你去你就去嘛,别问那么多。”
  我一路小跑来到周大嫂家,刚一迈进外屋门槛,就听里屋传出一阵婴儿清脆的啼哭。“生了,生了!”屋里的人们低声欢呼着。周大嫂的婆婆周大娘从里屋出来,满面笑容地摸着我的头说:“贵人踩生,这孩子的命不错……”
  我终于明白母亲为什么急急忙忙一大早就让我来借镰刀了。按照我们那里的风俗,婴儿落地时,谁正巧无意中跨进门槛,听到孩子的第一声啼哭,谁就是这个孩子的踩生人,而由谁来踩生,往往能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踩生人是位“贵人”,孩子将来也必定能成为“贵人”;踩生人为“贱人”,孩子将来也定成为“贱人”。因此,谁家的媳妇将要临产时,是不欢迎散乱杂人随便登门的。显然,我的这次“踩生”,有着极大的“预谋”成分。同时我也很清楚,村里人是把我当“贵人”看待的,因为那时我正在县城读重点高中。让我去踩生这似乎应该是一件值得我自豪的事。
  可是这事非但让我高兴不起来,反而感到一种沉重的压力,让我在小小的年纪里,就有了一种无法推卸的责任感。从此我身上不仅凝聚着全村人希望的目光,而且我的命运还决定着另一个幼小生命的命运。
  我更加勤奋、刻苦了。
  终于没有辜负人们的期望,我如愿以偿,考入一所师范大学。毕业后,被分到外地,做了一名中学教师。
  生命的轨迹按照其固有的方式在不停地运转。娶妻、生子,转眼便人到中年。为人师、为人夫、为人父,琐碎的生活,忙碌的身心,几乎让我把踩生的事忘却了。
  前不久,妻下班回家,兴冲冲地告诉我,她已给我联系好一家广告公司,月薪千余元。这和我当教师的那点可怜的工资相比,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何况那可怜的工资还常常不能按时发放呢。)
  我的心开始动摇了。
  一个月圆的夜晚,我站在窗前,望着遍地清辉,突然想起了20年前的那个早晨,仿佛又听到了那声清脆的啼哭。那是一个新生命对这个世界的第一声宣言,清脆、透明而又激越。继而,这声音又幻化成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
  我舍不得这个清纯的世界。我又不忍辜负妻子的那片热心。也许,为了让我踩生的那个生命活得更好,我应该去接受那千余元的月薪?
  就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意外地接到一封署名“端端”的信。
  信中写道:“我就是20年前被您踩生的那个女孩,因为我生在端午节,母亲便唤我为‘端端’。现在,家乡踩生的习俗已不多见了,但我永远也忘不了您。我是在妈妈的话语里长大的,妈妈的话语里经常有您的名字。您是我们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现在,村里人每当提起您,仍是赞不绝口。虽然‘踩生’一说有着很浓的迷信色彩,但我一直把您当成成长的楷模。我从小就立志,将来要像您一样当一名教师,不怕清贫,耐住寂寞,用文化知识的雨露阳光,为千千万万的孩子们‘踩生’……今年我就要从师范毕业了,我已申请回故乡教书。衷心感谢您,20年前,您为我踩生……”
  端端还随信寄来一张照片,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孩,像20年前的那声啼哭一样清纯动人。
  我的心震颤了。
  月光下,我把“踩生”的故事讲给妻,又让妻看端端的信与照片。妻沉默了,眼里闪动着月亮似的泪光。
  很快,我给端端回了信。信中说,20年前那个端午节的早晨,我为一个女孩“踩生”,可我没有想到,20年后,一个长大了的女孩,又来为未老先衰的我“踩生”了。我多么希望能有一天回到故乡的早晨,再用故乡麦田里的露水洗把脸啊……
  把信投进绿色的邮筒,我的心就像走进了绿色的春天,豁然开朗了。
1、概括写出本文叙述的两件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我”师范大学毕业后,做了一名中学教师;文中的端端也将从师范毕业成为一名教师,这两件事有什么内在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你对题目“踩生”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并没有直接表明,“我”在广告公司和教师工作之间做出了怎样的选择,但你可以得出结论。说说你得出了怎样的结论,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①语文的学习方法固然很多,但我以为最基本的也是最简单的办法之一就是背书。

②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更是如此。要达到一般阅读、书写水平,你总得记住几千个汉字;要进一步使文字自然、流畅、华丽、优美,你就得记住许多精词妙句;如要再进一步使文章严谨、生动、清晰、新奇,你就得记住许多体式、结构。正像跳舞要掌握基本舞步一样,只有肚子了滚瓜烂熟地装上几十篇范文,才能循规为圆,依据成方,进而方圆自如,为其所用。至于文章内容的深浅,风格的高下,那其他方面的修养,又当别论。

③当然,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便于记忆,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要尽量讲清字、词、文章的含义。但遗憾的是人脑的生理规律正好相反,年轻时长于记忆,稍长时间长于理解,如果一切等理解之后再记便会“失之东隅”。因此有必要少时先背诵记一些优秀诗文,以后再慢慢加深理解。普希金的诗歌,让学生背诵。这种知识的积累方法,好比先贮存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前不久,我在娘子关看瀑布,那飞泉后的半壁山上长满青苔葛藤,密密麻麻,随风摆动。我观察良久,总难对眼前景物加以描绘。猛然想起柳宗元《小石潭记》里“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描写何其传神!当初对柳文只是记住了,理解得并不深,现在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印证,便立即融会贯通。这有点像老牛吃草,先吃后嚼,慢慢吸收。但是假如牛事先不吃进草去。它闲卧在树下,就是把自己的胃囊全翻出来,也是不会反刍出新养分的。

④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文章之“炊”,就是由字、词、句之“米”组成的。要使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便要有足够的后备词句来供选择,这就要记、要背。比如那鸟的动作吧,小时作文只须一个“飞”字,就全部解决。后来背的诗多了,脑子里记下许多“燕剪春风、鹰击长空、雁横烟渚、莺穿柳浪“等,以后再遇到写鸟时,就很少以一“飞”字搪塞了。可现在也常遇到这种情况,那笔握再手里,却晃来晃去,半晌落不下去,好象笔干得流不出墨一样,其实是脑子里干得想不出恰当的词。这是就更恨当初记得少。

⑤强调背和记,决不是限制创选,文学是继承性很强的,只有记住了前人的东西,才可能进一步创新。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名句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作。宋词人秦观“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就是从那个暴君隋炀帝杨广“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的诗中化来;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则脱于瘐信的“落霞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就是毛泽东诗词中也不少如“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取于古人的句子。试想王勃肚子里如果不装有前人的那么多佳词丽句,决不可能即席挥就那篇《滕王阁序》。高明的文学家在熟读前人文章的基础上,不但能向前人借词、借句,还能在不断帝学习、创造、再学习;再创造。你看,人们现在不是都记住了秦、王等后人的名篇佳句,倒忘了杨、庾等人的旧作吗?这正说明文学在继承中前进。我们应该多记多背最新最美的诗文。好去提高语文的水平,到时也会压倒秦观、王勃。 (作者:梁衡)

1.找出下列词语中表现“飞”的意思的字。(2分)

①燕剪春风:      ②鹰击长空:       ③雁横烟渚:       ④莺穿柳浪:

2.第②段指出语文学习可分三步,请用简洁语句加以概括。每步不超过8个字。(3分)

3.第③段中“贮存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句中的“干柴”“火种”和“会着”,在文中分别具体比喻的是什么?(3分)

4.本文提出背书对写作有三种好处,请用简洁语言概括出来,每条不超10字。(3分)

5.本文分别运用了对比和比喻认证方法,请从文中各找出一个例子来。(2分)

6.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背书与理解”或“背书与创新”的看法,50字左右。(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①语文的学习方法固然很多,但我以为最基本的也是最简单的办法之一就是背书。
②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更是如此。要达到一般阅读、书写水平,你总得记住几千个汉字;要进一步使文字自然、流畅、华丽、优美,你就得记住许多精词妙句;如要再进一步使文章严谨、生动、清晰、新奇,你就得记住许多体式、结构。正像跳舞要掌握基本舞步一样,只有肚子了滚瓜烂熟地装上几十篇范文,才能循规为圆,依据成方,进而方圆自如,为其所用。至于文章内容的深浅,风格的高下,那其他方面的修养,又当别论。
③当然,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便于记忆,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要尽量讲清字、词、文章的含义。但遗憾的是人脑的生理规律正好相反,年轻时长于记忆,稍长时间长于理解,如果一切等理解之后再记便会“失之东隅”。因此有必要少时先背诵记一些优秀诗文,以后再慢慢加深理解。普希金的诗歌,让学生背诵。这种知识的积累方法,好比先贮存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前不久,我在娘子关看瀑布,那飞泉后的半壁山上长满青苔葛藤,密密麻麻,随风摆动。我观察良久,总难对眼前景物加以描绘。猛然想起柳宗元《小石潭记》里“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描写何其传神!当初对柳文只是记住了,理解得并不深,现在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印证,便立即融会贯通。这有点像老牛吃草,先吃后嚼,慢慢吸收。但是假如牛事先不吃进草去。它闲卧在树下,就是把自己的胃囊全翻出来,也是不会反刍出新养分的。
④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文章之“炊”,就是由字、词、句之“米”组成的。要使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便要有足够的后备词句来供选择,这就要记、要背。比如那鸟的动作吧,小时作文只须一个“飞”字,就全部解决。后来背的诗多了,脑子里记下许多“燕剪春风、鹰击长空、雁横烟渚、莺穿柳浪“等,以后再遇到写鸟时,就很少以一“飞”字搪塞了。可现在也常遇到这种情况,那笔握再手里,却晃来晃去,半晌落不下去,好象笔干得流不出墨一样,其实是脑子里干得想不出恰当的词。这是就更恨当初记得少。
⑤强调背和记,决不是限制创选,文学是继承性很强的,只有记住了前人的东西,才可能进一步创新。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名句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作。宋词人秦观“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就是从那个暴君隋炀帝杨广“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的诗中化来;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则脱于瘐信的“落霞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就是毛泽东诗词中也不少如“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取于古人的句子。试想王勃肚子里如果不装有前人的那么多佳词丽句,决不可能即席挥就那篇《滕王阁序》。高明的文学家在熟读前人文章的基础上,不但能向前人借词、借句,还能在不断帝学习、创造、再学习;再创造。你看,人们现在不是都记住了秦、王等后人的名篇佳句,倒忘了杨、庾等人的旧作吗?这正说明文学在继承中前进。我们应该多记多背最新最美的诗文。好去提高语文的水平,到时也会压倒秦观、王勃。 (作者:梁衡)
【小题1】找出下列词语中表现“飞”的意思的字。(2分)
①燕剪春风:      ②鹰击长空:       ③雁横烟渚:       ④莺穿柳浪:
【小题2】第②段指出语文学习可分三步,请用简洁语句加以概括。每步不超过8个字。(3分)
【小题3】第③段中“贮存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句中的“干柴”“火种”和“会着”,在文中分别具体比喻的是什么?(3分)
【小题4】本文提出背书对写作有三种好处,请用简洁语言概括出来,每条不超10字。(3分)
【小题5】本文分别运用了对比和比喻认证方法,请从文中各找出一个例子来。(2分)
【小题6】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背书与理解”或“背书与创新”的看法,50字左右。(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泰安市肥城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①语文的学习方法固然很多,但我以为最基本的也是最简单的办法之一就是背书。
②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更是如此。要达到一般阅读、书写水平,你总得记住几千个汉字;要进一步使文字自然、流畅、华丽、优美,你就得记住许多精词妙句;如要再进一步使文章严谨、生动、清晰、新奇,你就得记住许多体式、结构。正像跳舞要掌握基本舞步一样,只有肚子了滚瓜烂熟地装上几十篇范文,才能循规为圆,依据成方,进而方圆自如,为其所用。至于文章内容的深浅,风格的高下,那其他方面的修养,又当别论。
③当然,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便于记忆,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要尽量讲清字、词、文章的含义。但遗憾的是人脑的生理规律正好相反,年轻时长于记忆,稍长时间长于理解,如果一切等理解之后再记便会“失之东隅”。因此有必要少时先背诵记一些优秀诗文,以后再慢慢加深理解。普希金的诗歌,让学生背诵。这种知识的积累方法,好比先贮存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前不久,我在娘子关看瀑布,那飞泉后的半壁山上长满青苔葛藤,密密麻麻,随风摆动。我观察良久,总难对眼前景物加以描绘。猛然想起柳宗元《小石潭记》里“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描写何其传神!当初对柳文只是记住了,理解得并不深,现在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印证,便立即融会贯通。这有点像老牛吃草,先吃后嚼,慢慢吸收。但是假如牛事先不吃进草去。它闲卧在树下,就是把自己的胃囊全翻出来,也是不会反刍出新养分的。
④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文章之“炊”,就是由字、词、句之“米”组成的。要使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便要有足够的后备词句来供选择,这就要记、要背。比如那鸟的动作吧,小时作文只须一个“飞”字,就全部解决。后来背的诗多了,脑子里记下许多“燕剪春风、鹰击长空、雁横烟渚、莺穿柳浪“等,以后再遇到写鸟时,就很少以一“飞”字搪塞了。可现在也常遇到这种情况,那笔握再手里,却晃来晃去,半晌落不下去,好象笔干得流不出墨一样,其实是脑子里干得想不出恰当的词。这是就更恨当初记得少。
⑤强调背和记,决不是限制创选,文学是继承性很强的,只有记住了前人的东西,才可能进一步创新。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名句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作。宋词人秦观“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就是从那个暴君隋炀帝杨广“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的诗中化来;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则脱于瘐信的“落霞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就是毛泽东诗词中也不少如“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取于古人的句子。试想王勃肚子里如果不装有前人的那么多佳词丽句,决不可能即席挥就那篇《滕王阁序》。高明的文学家在熟读前人文章的基础上,不但能向前人借词、借句,还能在不断帝学习、创造、再学习;再创造。你看,人们现在不是都记住了秦、王等后人的名篇佳句,倒忘了杨、庾等人的旧作吗?这正说明文学在继承中前进。我们应该多记多背最新最美的诗文。好去提高语文的水平,到时也会压倒秦观、王勃。 (作者:梁衡)
【小题1】找出下列词语中表现“飞”的意思的字。(2分)
①燕剪春风:      ②鹰击长空:       ③雁横烟渚:       ④莺穿柳浪:
【小题2】第②段指出语文学习可分三步,请用简洁语句加以概括。每步不超过8个字。(3分)
【小题3】第③段中“贮存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句中的“干柴”“火种”和“会着”,在文中分别具体比喻的是什么?(3分)
【小题4】本文提出背书对写作有三种好处,请用简洁语言概括出来,每条不超10字。(3分)
【小题5】本文分别运用了对比和比喻认证方法,请从文中各找出一个例子来。(2分)
【小题6】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背书与理解”或“背书与创新”的看法,50字左右。(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届山东泰安市九年级下学期模拟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①语文的学习方法固然很多,但我以为最基本的也是最简单的办法之一就是背书。

②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更是如此。要达到一般阅读、书写水平,你总得记住几千个汉字;要进一步使文字自然、流畅、华丽、优美,你就得记住许多精词妙句;如要再进一步使文章严谨、生动、清晰、新奇,你就得记住许多体式、结构。正像跳舞要掌握基本舞步一样,只有肚子了滚瓜烂熟地装上几十篇范文,才能循规为圆,依据成方,进而方圆自如,为其所用。至于文章内容的深浅,风格的高下,那其他方面的修养,又当别论。

③当然,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便于记忆,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要尽量讲清字、词、文章的含义。但遗憾的是人脑的生理规律正好相反,年轻时长于记忆,稍长时间长于理解,如果一切等理解之后再记便会“失之东隅”。因此有必要少时先背诵记一些优秀诗文,以后再慢慢加深理解。普希金的诗歌,让学生背诵。这种知识的积累方法,好比先贮存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前不久,我在娘子关看瀑布,那飞泉后的半壁山上长满青苔葛藤,密密麻麻,随风摆动。我观察良久,总难对眼前景物加以描绘。猛然想起柳宗元《小石潭记》里“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描写何其传神!当初对柳文只是记住了,理解得并不深,现在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印证,便立即融会贯通。这有点像老牛吃草,先吃后嚼,慢慢吸收。但是假如牛事先不吃进草去。它闲卧在树下,就是把自己的胃囊全翻出来,也是不会反刍出新养分的。

④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文章之“炊”,就是由字、词、句之“米”组成的。要使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便要有足够的后备词句来供选择,这就要记、要背。比如那鸟的动作吧,小时作文只须一个“飞”字,就全部解决。后来背的诗多了,脑子里记下许多“燕剪春风、鹰击长空、雁横烟渚、莺穿柳浪“等,以后再遇到写鸟时,就很少以一“飞”字搪塞了。可现在也常遇到这种情况,那笔握再手里,却晃来晃去,半晌落不下去,好象笔干得流不出墨一样,其实是脑子里干得想不出恰当的词。这是就更恨当初记得少。

⑤强调背和记,决不是限制创选,文学是继承性很强的,只有记住了前人的东西,才可能进一步创新。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名句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作。宋词人秦观“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就是从那个暴君隋炀帝杨广“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的诗中化来;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则脱于瘐信的“落霞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就是毛泽东诗词中也不少如“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取于古人的句子。试想王勃肚子里如果不装有前人的那么多佳词丽句,决不可能即席挥就那篇《滕王阁序》。高明的文学家在熟读前人文章的基础上,不但能向前人借词、借句,还能在不断帝学习、创造、再学习;再创造。你看,人们现在不是都记住了秦、王等后人的名篇佳句,倒忘了杨、庾等人的旧作吗?这正说明文学在继承中前进。我们应该多记多背最新最美的诗文。好去提高语文的水平,到时也会压倒秦观、王勃。 (作者:梁衡)

1.找出下列词语中表现“飞”的意思的字。(2分)

①燕剪春风:      ②鹰击长空:       ③雁横烟渚:       ④莺穿柳浪:

2.第②段指出语文学习可分三步,请用简洁语句加以概括。每步不超过8个字。(3分)

3.第③段中“贮存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句中的“干柴”“火种”和“会着”,在文中分别具体比喻的是什么?(3分)

4.本文提出背书对写作有三种好处,请用简洁语言概括出来,每条不超10字。(3分)

5.本文分别运用了对比和比喻认证方法,请从文中各找出一个例子来。(2分)

6.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背书与理解”或“背书与创新”的看法,50字左右。(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