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16、根据下面提示回答问题。

A.两部小说的作者都是外国的。

B.两部小说的主人公都是历经苦难。

C.其中一部小说尖锐地讽刺批判了当时社会政治的罪恶,另一部则大力讴歌了人不满足于现状的积极进取精神。

请分别写出以上两部小说的名称:《    》《    》。

16、格列佛游记  鲁滨逊漂流记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

根据下面提示回答问题。

A.两部小说的作者属同一国籍。

B.两部小说的主人公小时候都历经苦难,都是以作者本人为创作原型。

C.其中一部小说是作者在双目失明和身体瘫痪的情况下完成的。

请写出以上两部小说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

根据下面提示回答问题。

A.两部小说的作者都是外国的。

B.两部小说的主人公都是历经苦难。

C.其中一部小说尖锐地讽刺批判了当时社会政治的罪恶,另一部则大力讴歌了人不满足于现状的积极进取精神。

请分别写出以上两部小说的名称:《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15分)

均衡营养更健康

①我国5岁儿童体重不足者比率为10%-20%,生长迟缓者比率为35%,个别贫困地区高达50%以上。这是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为我们提供的一组惊人数据。专家指出,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或不均衡是导致中国人特别是青少年儿童体质普遍下降的根本原因。因此,在追求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建立科学补充营养元素的观念,已经成为改善中国人营养状况的当务之急。

②中国人究竟缺少哪些营养元素呢?

③钙、维生素B2和维生素A是中国人严重缺乏的营养元素。其中钙缺乏的严重程度排名第一。科学显示,人体每天对钙质的需求量为800毫克,而我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405毫克,仅达需求的50.6%。缺钙会导致脚抽筋、盗汗、腰酸及骨质疏松等症状。维生素B2和维生素A的每天摄入量也只达到人体需求的61.5%和59.5%。

④维生素C、锌、铁也是中国人缺乏的营养元素。据调查,全国人均每天摄入维生素C量为100.2毫克,已达到100毫克的标准。但是,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蔬菜中,中国居民饮食上习惯食用煮熟的蔬菜,致使其中大多数维生素C被破坏。有文章分析中国居民维生素C的实际摄入量仅达50毫克。另外,我国人均每天摄入锌12毫克,比需求量少20%。青少年儿童缺锌比较严重,已影响部分青少年儿童智力和身高的正常发育。中国居民食用的铁,主要来自于大米、坚果、果叶蔬菜等植物中的非原血红素铁,其利用率较低,吸收率也远远低于动物性食物中所含的铁。此外,中国人食用量最大的谷物中,含有浓度较高的植物酸。植物酸会明显抑制铁的吸收。所以,尽管摄入了一定量的铁元素,但真正被人体吸收的并不多,因此仍然有许多贫血病人。

⑤人体补充营养元素的基本原则是:把所缺的全部补齐,补缺的不能再补,使人体内各种营养元素达到均衡。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彼此关系密切,只有达到它们之间的均衡,其作用才能充分发挥,人体才可能健康。比如:钙、磷、锌、铜要成一定的比例,磷过量,钙会被耗损,通过量,锌会损失;铁促进维生素B族的代谢;锌要与维生素B1一起增加摄入量为宜。

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时,有些人认为西方国家的配方比中国的好。实际上,中西方饮食结构不同,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要求也不相同;另外,黄种人与白种人在体质上也存在着差异。例如,磷、铜、镁、维生素E、维生素B12等就属于中国人不缺的营养元素。以铜为例,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铜元素的量为2.4毫克,推荐量为2毫克。摄入过量的铜元素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且会导致锌的损失。所以中国人不要盲目补充。

⑦现行补充的误区是缺什么补什么,没有科学配比,人体内营养仍然达不到均衡。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一定要有统筹思想,在医生指导下,总体判断自己缺什么维生素和矿物质,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案。

1.理清选文的写作思路,用简洁的语言填空。(4分)

指出中国人营养元素摄入现状→                     →分析现行补充的误区并提出建议

2.第③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3.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可否去掉?为什么?(3分)

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蔬菜中,中国居民饮食上习惯食用煮熟的蔬菜,致使其中大多数维生素C被破坏。

4.下列说法与选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2分)

A.中国青少年儿童体质普遍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或不均衡。

B.中国居民人均每天维生素C的实际摄入量为50毫克。

C.因为摄入的铁元素数量不够,所以中国仍然有许多贫血病人。

D.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一定要有统筹思想,并非越多越好。

5.中国人应该如何科学地补充营养元素?请结合⑤⑥⑦段内容回答。(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15分)

均衡营养更健康

①我国5岁儿童体重不足者比率为10%-20%,生长迟缓者比率为35%,个别贫困地区高达50%以上。这是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为我们提供的一组惊人数据。专家指出,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或不均衡是导致中国人特别是青少年儿童体质普遍下降的根本原因。因此,在追求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建立科学补充营养元素的观念,已经成为改善中国人营养状况的当务之急。

②中国人究竟缺少哪些营养元素呢?

③钙、维生素B2和维生素A是中国人严重缺乏的营养元素。其中钙缺乏的严重程度排名第一。科学显示,人体每天对钙质的需求量为800毫克,而我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405毫克,仅达需求的50.6%。缺钙会导致脚抽筋、盗汗、腰酸及骨质疏松等症状。维生素B2和维生素A的每天摄入量也只达到人体需求的61.5%和59.5%。

④维生素C、锌、铁也是中国人缺乏的营养元素。据调查,全国人均每天摄入维生素C量为100.2毫克,已达到100毫克的标准。但是,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蔬菜中,中国居民饮食上习惯食用煮熟的蔬菜,致使其中大多数维生素C被破坏。有文章分析中国居民维生素C的实际摄入量仅达50毫克。另外,我国人均每天摄入锌12毫克,比需求量少20%。青少年儿童缺锌比较严重,已影响部分青少年儿童智力和身高的正常发育。中国居民食用的铁,主要来自于大米、坚果、果叶蔬菜等植物中的非原血红素铁,其利用率较低,吸收率也远远低于动物性食物中所含的铁。此外,中国人食用量最大的谷物中,含有浓度较高的植物酸。植物酸会明显抑制铁的吸收。所以,尽管摄入了一定量的铁元素,但真正被人体吸收的并不多,因此仍然有许多贫血病人。

⑤人体补充营养元素的基本原则是:把所缺的全部补齐,补缺的不能再补,使人体内各种营养元素达到均衡。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彼此关系密切,只有达到它们之间的均衡,其作用才能充分发挥,人体才可能健康。比如:钙、磷、锌、铜要成一定的比例,磷过量,钙会被耗损,通过量,锌会损失;铁促进维生素B族的代谢;锌要与维生素B1一起增加摄入量为宜。

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时,有些人认为西方国家的配方比中国的好。实际上,中西方饮食结构不同,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要求也不相同;另外,黄种人与白种人在体质上也存在着差异。例如,磷、铜、镁、维生素E、维生素B12等就属于中国人不缺的营养元素。以铜为例,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铜元素的量为2.4毫克,推荐量为2毫克。摄入过量的铜元素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且会导致锌的损失。所以中国人不要盲目补充。

⑦现行补充的误区是缺什么补什么,没有科学配比,人体内营养仍然达不到均衡。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一定要有统筹思想,在医生指导下,总体判断自己缺什么维生素和矿物质,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案。

1.理清选文的写作思路,用简洁的语言填空。(4分)

指出中国人营养元素摄入现状→                     →分析现行补充的误区并提出建议

2.第③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3.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可否去掉?为什么?(3分)

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蔬菜中,中国居民饮食上习惯食用煮熟的蔬菜,致使其中大多数维生素C被破坏。

4.下列说法与选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2分)

A.中国青少年儿童体质普遍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或不均衡。

B.中国居民人均每天维生素C的实际摄入量为50毫克。

C.因为摄入的铁元素数量不够,所以中国仍然有许多贫血病人。

D.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一定要有统筹思想,并非越多越好。

5.中国人应该如何科学地补充营养元素?请结合⑤⑥⑦段内容回答。(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15分)
均衡营养更健康
①我国5岁儿童体重不足者比率为10%-20%,生长迟缓者比率为35%,个别贫困地区高达50%以上。这是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为我们提供的一组惊人数据。专家指出,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或不均衡是导致中国人特别是青少年儿童体质普遍下降的根本原因。因此,在追求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建立科学补充营养元素的观念,已经成为改善中国人营养状况的当务之急。
②中国人究竟缺少哪些营养元素呢?
③钙、维生素B2和维生素A是中国人严重缺乏的营养元素。其中钙缺乏的严重程度排名第一。科学显示,人体每天对钙质的需求量为800毫克,而我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405毫克,仅达需求的50.6%。缺钙会导致脚抽筋、盗汗、腰酸及骨质疏松等症状。维生素B2和维生素A的每天摄入量也只达到人体需求的61.5%和59.5%。
④维生素C、锌、铁也是中国人缺乏的营养元素。据调查,全国人均每天摄入维生素C量为100.2毫克,已达到100毫克的标准。但是,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蔬菜中,中国居民饮食上习惯食用煮熟的蔬菜,致使其中大多数维生素C被破坏。有文章分析中国居民维生素C的实际摄入量仅达50毫克。另外,我国人均每天摄入锌12毫克,比需求量少20%。青少年儿童缺锌比较严重,已影响部分青少年儿童智力和身高的正常发育。中国居民食用的铁,主要来自于大米、坚果、果叶蔬菜等植物中的非原血红素铁,其利用率较低,吸收率也远远低于动物性食物中所含的铁。此外,中国人食用量最大的谷物中,含有浓度较高的植物酸。植物酸会明显抑制铁的吸收。所以,尽管摄入了一定量的铁元素,但真正被人体吸收的并不多,因此仍然有许多贫血病人。
⑤人体补充营养元素的基本原则是:把所缺的全部补齐,补缺的不能再补,使人体内各种营养元素达到均衡。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彼此关系密切,只有达到它们之间的均衡,其作用才能充分发挥,人体才可能健康。比如:钙、磷、锌、铜要成一定的比例,磷过量,钙会被耗损,通过量,锌会损失;铁促进维生素B族的代谢;锌要与维生素B1一起增加摄入量为宜。
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时,有些人认为西方国家的配方比中国的好。实际上,中西方饮食结构不同,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要求也不相同;另外,黄种人与白种人在体质上也存在着差异。例如,磷、铜、镁、维生素E、维生素B12等就属于中国人不缺的营养元素。以铜为例,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铜元素的量为2.4毫克,推荐量为2毫克。摄入过量的铜元素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且会导致锌的损失。所以中国人不要盲目补充。
⑦现行补充的误区是缺什么补什么,没有科学配比,人体内营养仍然达不到均衡。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一定要有统筹思想,在医生指导下,总体判断自己缺什么维生素和矿物质,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案。
【小题1】理清选文的写作思路,用简洁的语言填空。(4分)
指出中国人营养元素摄入现状→                     →分析现行补充的误区并提出建议
【小题2】第③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3】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可否去掉?为什么?(3分)
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蔬菜中,中国居民饮食上习惯食用煮熟的蔬菜,致使其中大多数维生素C被破坏。
【小题4】下列说法与选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青少年儿童体质普遍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或不均衡。
B.中国居民人均每天维生素C的实际摄入量为50毫克。
C.因为摄入的铁元素数量不够,所以中国仍然有许多贫血病人。
D.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一定要有统筹思想,并非越多越好。
【小题5】中国人应该如何科学地补充营养元素?请结合⑤⑥⑦段内容回答。(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届辽宁省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15分)

均衡营养更健康

①我国5岁儿童体重不足者比率为10%-20%,生长迟缓者比率为35%,个别贫困地区高达50%以上。这是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为我们提供的一组惊人数据。专家指出,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或不均衡是导致中国人特别是青少年儿童体质普遍下降的根本原因。因此,在追求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建立科学补充营养元素的观念,已经成为改善中国人营养状况的当务之急。

②中国人究竟缺少哪些营养元素呢?

③钙、维生素B2和维生素A是中国人严重缺乏的营养元素。其中钙缺乏的严重程度排名第一。科学显示,人体每天对钙质的需求量为800毫克,而我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405毫克,仅达需求的50.6%。缺钙会导致脚抽筋、盗汗、腰酸及骨质疏松等症状。维生素B2和维生素A的每天摄入量也只达到人体需求的61.5%和59.5%。

④维生素C、锌、铁也是中国人缺乏的营养元素。据调查,全国人均每天摄入维生素C量为100.2毫克,已达到100毫克的标准。但是,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蔬菜中,中国居民饮食上习惯食用煮熟的蔬菜,致使其中大多数维生素C被破坏。有文章分析中国居民维生素C的实际摄入量仅达50毫克。另外,我国人均每天摄入锌12毫克,比需求量少20%。青少年儿童缺锌比较严重,已影响部分青少年儿童智力和身高的正常发育。中国居民食用的铁,主要来自于大米、坚果、果叶蔬菜等植物中的非原血红素铁,其利用率较低,吸收率也远远低于动物性食物中所含的铁。此外,中国人食用量最大的谷物中,含有浓度较高的植物酸。植物酸会明显抑制铁的吸收。所以,尽管摄入了一定量的铁元素,但真正被人体吸收的并不多,因此仍然有许多贫血病人。

⑤人体补充营养元素的基本原则是:把所缺的全部补齐,补缺的不能再补,使人体内各种营养元素达到均衡。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彼此关系密切,只有达到它们之间的均衡,其作用才能充分发挥,人体才可能健康。比如:钙、磷、锌、铜要成一定的比例,磷过量,钙会被耗损,通过量,锌会损失;铁促进维生素B族的代谢;锌要与维生素B1一起增加摄入量为宜。

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时,有些人认为西方国家的配方比中国的好。实际上,中西方饮食结构不同,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要求也不相同;另外,黄种人与白种人在体质上也存在着差异。例如,磷、铜、镁、维生素E、维生素B12等就属于中国人不缺的营养元素。以铜为例,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铜元素的量为2.4毫克,推荐量为2毫克。摄入过量的铜元素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且会导致锌的损失。所以中国人不要盲目补充。

⑦现行补充的误区是缺什么补什么,没有科学配比,人体内营养仍然达不到均衡。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一定要有统筹思想,在医生指导下,总体判断自己缺什么维生素和矿物质,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案。

1.理清选文的写作思路,用简洁的语言填空。(4分)

指出中国人营养元素摄入现状→                     →分析现行补充的误区并提出建议

2.第③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3.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可否去掉?为什么?(3分)

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蔬菜中,中国居民饮食上习惯食用煮熟的蔬菜,致使其中大多数维生素C被破坏。

4.下列说法与选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青少年儿童体质普遍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或不均衡。

B.中国居民人均每天维生素C的实际摄入量为50毫克。

C.因为摄入的铁元素数量不够,所以中国仍然有许多贫血病人。

D.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一定要有统筹思想,并非越多越好。

5.中国人应该如何科学地补充营养元素?请结合⑤⑥⑦段内容回答。(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辽宁抚顺、铁岭卷)语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15分)

均衡营养更健康

①我国5岁儿童体重不足者比率为10%-20%,生长迟缓者比率为35%,个别贫困地区高达50%以上。这是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为我们提供的一组惊人数据。专家指出,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或不均衡是导致中国人特别是青少年儿童体质普遍下降的根本原因。因此,在追求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建立科学补充营养元素的观念,已经成为改善中国人营养状况的当务之急。

②中国人究竟缺少哪些营养元素呢?

③钙、维生素B2和维生素A是中国人严重缺乏的营养元素。其中钙缺乏的严重程度排名第一。科学显示,人体每天对钙质的需求量为800毫克,而我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405毫克,仅达需求的50.6%。缺钙会导致脚抽筋、盗汗、腰酸及骨质疏松等症状。维生素B2和维生素A的每天摄入量也只达到人体需求的61.5%和59.5%。

④维生素C、锌、铁也是中国人缺乏的营养元素。据调查,全国人均每天摄入维生素C量为100.2毫克,已达到100毫克的标准。但是,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蔬菜中,中国居民饮食上习惯食用煮熟的蔬菜,致使其中大多数维生素C被破坏。有文章分析中国居民维生素C的实际摄入量仅达50毫克。另外,我国人均每天摄入锌12毫克,比需求量少20%。青少年儿童缺锌比较严重,已影响部分青少年儿童智力和身高的正常发育。中国居民食用的铁,主要来自于大米、坚果、果叶蔬菜等植物中的非原血红素铁,其利用率较低,吸收率也远远低于动物性食物中所含的铁。此外,中国人食用量最大的谷物中,含有浓度较高的植物酸。植物酸会明显抑制铁的吸收。所以,尽管摄入了一定量的铁元素,但真正被人体吸收的并不多,因此仍然有许多贫血病人。

⑤人体补充营养元素的基本原则是:把所缺的全部补齐,补缺的不能再补,使人体内各种营养元素达到均衡。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彼此关系密切,只有达到它们之间的均衡,其作用才能充分发挥,人体才可能健康。比如:钙、磷、锌、铜要成一定的比例,磷过量,钙会被耗损,通过量,锌会损失;铁促进维生素B族的代谢;锌要与维生素B1一起增加摄入量为宜。

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时,有些人认为西方国家的配方比中国的好。实际上,中西方饮食结构不同,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要求也不相同;另外,黄种人与白种人在体质上也存在着差异。例如,磷、铜、镁、维生素E、维生素B12等就属于中国人不缺的营养元素。以铜为例,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铜元素的量为2.4毫克,推荐量为2毫克。摄入过量的铜元素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且会导致锌的损失。所以中国人不要盲目补充。

⑦现行补充的误区是缺什么补什么,没有科学配比,人体内营养仍然达不到均衡。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一定要有统筹思想,在医生指导下,总体判断自己缺什么维生素和矿物质,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案。

1.理清选文的写作思路,用简洁的语言填空。(4分)

指出中国人营养元素摄入现状→                     →分析现行补充的误区并提出建议

2.第③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3.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可否去掉?为什么?(3分)

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蔬菜中,中国居民饮食上习惯食用煮熟的蔬菜,致使其中大多数维生素C被破坏。

4.下列说法与选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青少年儿童体质普遍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或不均衡。

B.中国居民人均每天维生素C的实际摄入量为50毫克。

C.因为摄入的铁元素数量不够,所以中国仍然有许多贫血病人。

D.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一定要有统筹思想,并非越多越好。

5.中国人应该如何科学地补充营养元素?请结合⑤⑥⑦段内容回答。(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月考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陈涉世家
  [甲]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 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
  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 宫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两段文字均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
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
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1.句中加粗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今亦死 (逃亡) 天大雨(适逢,恰巧)
B.将军身坚执锐(通“披”,穿着) 皆其长吏(惩罚)
C.为天下(通“倡”,首发) 卒中往往语(处处)
D.置人所鱼腹中(用网捕) 楚人之(怜惜,可怜)
2.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文句,有误的一项是( )
A.若为佣耕,何富贵也(你给人家耕地当牛马,哪里谈得上富贵啊)
B.等死,死国可乎?(反正等下去是死,倒不如为国家而死,这样好吧?)
C.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征召穷苦的平民九百人去戍守渔阳。)
D.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天黑以后点上灯笼装鬼火,装做狐狸的声音,向士兵们喊道:“大楚复兴,陈胜为王。”)
3.下列是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中,第一段写陈胜的出身和青年时期的伟大抱负。这部分点明陈涉起义的阶级和思想基础。显示他非凡的个性 和远大的抱负。
B.“天下苦秦久矣”,暴虐的秦朝专制统治给人民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造成全社会普遍的怨愤和仇恨,道出了起义的深刻历史背景。
C.鱼腹藏书、篝火狐鸣,利用人们的迷信思想制造舆论,树立威信,为起义奠定了思想基础。从中看出陈胜的斗争才智。
D.这次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是因为自然原因误期,却要被斩首,可见秦的暴政已达 到了极点。间接原因是“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这也是起义的根本原因。
4.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①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月考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蜡烛的前世今生
  停电的夜晚越来越少,精关的工艺蜡烛却渐渐流行起来。光线和阴影在摇曳地做着游戏,令人遐思。蜡烛带给我们的别样温存,也许是任何照明方式都难以取代的。
①蜡烛的发展
  原始人的主要照明工具是纤维浸透油脂的火把,逐渐的,油脂包裹纤维的蜡烛在很多国家被独立发明出来。显然,蜡烛比火把和油灯更加便携轻巧,而且烛芯可以使它完全直立燃烧。
  人类早期制作蜡烛的原料是动物脂肪,5000年前的埃及人把芦苇插在牛羊的脂肪中点燃,这可以算是蜡烛的雏形。后来蜜蜂腹部蜡腺分泌出的蜂蜡、提炼自鲸鱼油脂的鲸蜡、从棕榈树叶和月桂果等植物中提取的蜡油,很快取代了牛羊脂蜡。不过那时民间照明用的多是油灯,只有贵族和皇室才能使得起蜡烛,因为脂蜡是可以食用的,大多还非常有营养,人们可以用它来充饥。
  蜡烛真正放下身价是在19世纪。化学家从煤焦油中分离出石蜡,商人们开始用机器大量生产石蜡蜡烛,就是我们最常见的细长白蜡。此后,曾经的“照明贵族”也就变得不那么稀罕了。作为照明方式,蜡烛迎来了属于它的辉煌时代。可惜好景不长,随后而来的电灯让这种亦真亦幻的光亮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②___________________
  “蜡炬成灰泪始干”,越烧越短的蜡烛究竟去哪了?燃烧时蜡由固态熔化成液态,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熄灭后又逐渐凝固。在这个从物理到化学再到物理变化的过程中,烛芯起着关键作用。
  燃烧的烛芯使周围的蜡升温熔化后发生“毛细现象”,蜡液沿着烛芯上升,作为燃料被消耗掉以后,露出更多的烛芯,继续供给燃烧。
  “何当共剪西窗烛”看似浪漫,实际是件很麻烦的事。最早用两根棉线搓成的烛芯无法充分燃烧,如果没有及时把炭化的末端剪掉,蜡烛就可能熄灭。直到1820年,一个法国人发明了三根棉线编成的辫状烛芯。与两根棉线搓成的烛芯相比,三根棉线编成的烛芯燃烧时能自然松开,末端完全烧掉,省去了剪烛花的麻烦。
③___________________
  被电灯取代的蜡烛,逐渐成了停电时的备用品,但是更多时候它们被用在特殊场合。
  在蜡烛发明伊始,它就被赋予了一种神秘色彩。基督教徒很早就把蜡烛视为宗教神物。在东方和西方的文化中,也都有为逝者长燃蜡烛的习俗,点燃的蜡烛象征着不灭的灵魂。
  生日宴会上,先许个愿,再一口气吹熄蜡烛,据说能够让你梦想成真。这个传统来源于古希腊,月亮女神生日时,人们在祭坛上供奉蜂蜜蛋糕,插上点燃的蜡烛,比喻月亮撒向人间的轻柔光芒。这个传统后来被用在希腊孩子们的庆生会上,逐渐在许多国家流行开来,沿用至今。
  “洞房花烛夜”时,又粗又长的红烛被称为“喜烛”。喜烛从头烧到底,是对新人白头偕老的祝福。
  如今,流行的工艺蜡有着各种色彩、形状和香味,它们是在蜡的基础上添加了颜料、精油等辅料。工艺蜡烛优雅的外形被摇曳的烛光衬托着,慢慢挥发出诱人的香味,营造出温馨而浪漫的氛围。现在,帮人减肥或戒烟的各种保健蜡也被发明出来了。看来,蜡烛的传说仍然被书写着,也许会一直延续下去。
1.根据文意,在文中②③处的横线上拟写小标题。
①蜡烛的发展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第①部分内容填空。
蜡烛的发展历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部分在介绍烛芯的发展变化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意和已有内容提示,填写下面的空缺处。
  使用环境                                           作用
①宗教、习俗  A.被视为神物;点燃的蜡烛象征灵魂不灭
②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日常生活中  D.营造浪漫气氛;具有保健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北京模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成功是成功之母
高永华
  ①只有成功了才可能赢得下一次更大的成功。他大学毕业后,被分到电视台工作。他接到的本子都是名导演挑剩下的,是二流的本子。但是,他有自己的想法,当他接到第一个本子时,他就意识到自己失败不起,如果真的失败了,就永无出头之日;只有一鸣惊人,才能叫人刮目相看。于是,他面对二流本子,给自己提出目标:“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为此,他下苦功夫去改写,去创造,拍摄中倾尽全力。就这样他硬是把二流本子拍出一流的水平,播出后观众反响强烈;再拍第二部又获成功。于是,机会接踵而来。他先后拍出《孔繁森》《天路》《成吉思汗》《大染坊》等有影响的片子,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他就是著名导演王文杰。他深有体会地说:“对于青年人来说,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②【甲】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客观上不允许你失败,一旦失败了你就会失去发展机会,失去在这一领域存在的资格,只有成功了才可能赢得下一次更大的成功。
  ③【乙】王文杰能很快脱颖而出获得成功就得益于信奉“成功是成功之母”的理念。人们一旦接受了这种理念,心态就不同了,要求自己的标准也就高了,就会给自己加压,充分调动自己的潜能和聪明才智,使自己有超水平的表现,结果必定是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早日收获成功。
  ④对于青年人来说,谁认识这个问题早,谁就会走出“从成功到成功”的路子。著名节目主持人倪萍的主持生涯是从与明星同台主持开始的。当时她应邀在“人与人”系列片中担任第三主持人,其他两个是当时的大明星:一个是李小玢,一个是方舒。面对大明星,她感到压力很大。而且每一集都由李小玢与方舒先选剧本,剩下的才轮到她。这就更增加了主持的难度。但是,她没有气馁,她意识到自己失败不起,第一次当主持如果失败了就可能被淘汰出局,永远失去在这个领域发展的机会。她暗暗为自己鼓劲,竭尽全力,试图把每一集都做得精益求精,显出风采。结果系列录像非常成功,她表现出过人之处,从而使她崭露头角。不久,被中央电视台选中,很快成为著名节目主持人,为广大观众所喜爱。
  ⑤此例再次佐证了。因此,一切有抱负的青年人,当你投身新的工作环境的时候,就要坚守,把成功当成惟一的目标,顶住各种有形的无形的压力,把工作做到极致,做到最佳,做到出类拔萃,从而为自己打开更大的发展空间。
  ⑥【丙】也许不能保证你的工作获得绝对成功,但是这种理念起码可以给你多一些成功的心理暗示,多几分成功几率。即使经过努力还是失败了,那也不妨碍你总结经验,摸索规律,从失败再到成功。
1.文章开头讲述王文杰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根据文意,将下面三个语句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
A.从某种意义上说   
B.当然,信奉“成功是成功之母”
C.此言很有几分道理
【甲】处应填:_______【乙】处应填:_______【丙】处应填:_______
3.阅读第④段,简要分析这一段所用事例为什么可以证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