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8、标题是对消息内容的概括,请为下面这则消息拟个标题。(20字内)

(中国淮海网消息)第三届徐州汉文化旅游节暨“梦回楚汉”文化旅游周于10月22日―26日举行,我市各景区景点精心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本届汉文化旅游节以汉文化景区为主会场,举办“楚舞汉乐、汉家祭礼、汉服部落、天子巡游、古琴茶道、百戏争辉、民间工艺、成人礼仪、大显身手、重阳祈福”等精彩活动,让广大市民与各地游客尽情感受了楚风汉韵的魅力。

 

 

 

 

 

 

 

 

 

 

 

 

 

 

 

 

 

 

 

 

8、示例:“第三届徐州汉文化旅游节活动精彩粉呈”或“第三届徐州汉文化旅游节尽显楚风汉韵魅力”。(评分基本意思对即可。只写“第三届徐州汉文化旅游节举行”没写出“活动精彩粉呈”不给分。)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

标题是对消息内容的概括,请为下面这则消息拟个标题。(20字内)

(中国淮海网消息)第三届徐州汉文化旅游节暨“梦回楚汉”文化旅游周于10月22日―26日举行,我市各景区景点精心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本届汉文化旅游节以汉文化景区为主会场,举办“楚舞汉乐、汉家祭礼、汉服部落、天子巡游、古琴茶道、百戏争辉、民间工艺、成人礼仪、大显身手、重阳祈福”等精彩活动,让广大市民与各地游客尽情感受了楚风汉韵的魅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杭州卷)语文(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从埃菲尔塔谈起 
张贺  
埃菲尔铁塔值多少钱?这是一个大众非常感兴趣的话题。近日,意大利一家商会给出的评估是四千三百三十二亿欧元。这一惊人的数字使埃菲尔铁塔成为欧洲最值钱的文化地标,其价值相当于法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是米兰全城年收入的两倍。
历史遗存之所以弥足珍贵,是因为它们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岁月的风霜雨雪在销蚀了其他同代建筑时凸显了留存下来的古迹的稀有性;人类的社会变迁赋予留存者丰富的内涵,使其具有了文化性。游客登临埃菲尔铁塔,所欣赏的绝不仅仅是高超的建筑艺术和绮丽的巴黎风光,更有附着其上的数不清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传说故事……这些才是埃菲尔铁塔的魅力所在。
新建的仿古建筑不论外观如何酷似古代的原作,都不可能具有原作天然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新建筑缺乏灵魂。这种灵魂不是说有就能有的,而是历经漫长时光、在历史的变迁中形成的。仅此一点就决定了真古迹和仿造者价值上的天差地别。
埃菲尔铁塔的“天价”也源自于法国人民尊重历史、热爱文化的态度和情感。法国人把
铁塔视为巴黎的标志、法兰西民族精神的象征,对其珍爱有加。法国人的这种态度和情感也引发外国人对埃菲尔铁塔的兴趣。否则,再珍贵的文物古迹,如果人们不加重视,随意毁弃,其价值也必然贬损。
这本是常识,但在今天的中国仍有不断强调的必要性。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国,我们拥有世界最多、最古老的历史遗存,但可惜的是,很多文物古迹没能完整地保存下来。即便是长城、故宫这样举世闻名的伟大建筑,相当一部分也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了。更为严重的是,许多古建没有毁于自然灾难和战火兵戈,却在城市房地产开发和旅游的热潮中被推土机夷为平地。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近三十年来,全国四万多处文物消失了,而其中有一半以上毁于各类建筑活动。
我们一方面拆掉了那么多真实的古迹,另一方面却热衷于搭建仿古建筑。现在只要是个旅游城市,就不难找到新建的仿古一条街。这些仿古建筑的水平如何姑且不论,人们走在其中除了能闻到浓烈的商业气息之外,还有多少文化的味道可供我们凭吊和怀思?
说到底,我们还是缺乏一种对于历史、对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敬畏。在许多人眼里,文物古迹唯一的价值是商业价值,是能吸引多少游客,能创造多少收益。但越是一心赚钱,反倒越不容易赚到钱。今天中国最吸引游客的还是故宫这样的真古迹,2011年参观故宫的游客超过了一千四百万人次。而那些仿古旅游点大多数还在亏损的陷坑里苦苦挣扎。
对历史和文化具有正确的态度和情感,就必然会把祖先的馈赠视为无价之宝而倍加珍惜,否则,哪怕是稀世珍宝,在不懂珍惜者的眼中,照样弃之如敝屣,一钱不值。(本文有删改)
【小题1】第一段埃菲尔铁塔的价值,其作用是什么?(3分)
【小题2】决定文化古迹的价值,其因素有哪些?根据文意简要回答。(4分)
【小题3】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论述是本文的写作特点,请找出两处作分析。(4分)
【小题4】概括本文中作者的思想观点。(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杭州卷)语文(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从埃菲尔塔谈起 

张贺  

埃菲尔铁塔值多少钱?这是一个大众非常感兴趣的话题。近日,意大利一家商会给出的评估是四千三百三十二亿欧元。这一惊人的数字使埃菲尔铁塔成为欧洲最值钱的文化地标,其价值相当于法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是米兰全城年收入的两倍。

历史遗存之所以弥足珍贵,是因为它们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岁月的风霜雨雪在销蚀了其他同代建筑时凸显了留存下来的古迹的稀有性;人类的社会变迁赋予留存者丰富的内涵,使其具有了文化性。游客登临埃菲尔铁塔,所欣赏的绝不仅仅是高超的建筑艺术和绮丽的巴黎风光,更有附着其上的数不清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传说故事……这些才是埃菲尔铁塔的魅力所在。

新建的仿古建筑不论外观如何酷似古代的原作,都不可能具有原作天然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新建筑缺乏灵魂。这种灵魂不是说有就能有的,而是历经漫长时光、在历史的变迁中形成的。仅此一点就决定了真古迹和仿造者价值上的天差地别。

埃菲尔铁塔的“天价”也源自于法国人民尊重历史、热爱文化的态度和情感。法国人把

铁塔视为巴黎的标志、法兰西民族精神的象征,对其珍爱有加。法国人的这种态度和情感也引发外国人对埃菲尔铁塔的兴趣。否则,再珍贵的文物古迹,如果人们不加重视,随意毁弃,其价值也必然贬损。

这本是常识,但在今天的中国仍有不断强调的必要性。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国,我们拥有世界最多、最古老的历史遗存,但可惜的是,很多文物古迹没能完整地保存下来。即便是长城、故宫这样举世闻名的伟大建筑,相当一部分也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了。更为严重的是,许多古建没有毁于自然灾难和战火兵戈,却在城市房地产开发和旅游的热潮中被推土机夷为平地。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近三十年来,全国四万多处文物消失了,而其中有一半以上毁于各类建筑活动。

我们一方面拆掉了那么多真实的古迹,另一方面却热衷于搭建仿古建筑。现在只要是个旅游城市,就不难找到新建的仿古一条街。这些仿古建筑的水平如何姑且不论,人们走在其中除了能闻到浓烈的商业气息之外,还有多少文化的味道可供我们凭吊和怀思?

说到底,我们还是缺乏一种对于历史、对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敬畏。在许多人眼里,文物古迹唯一的价值是商业价值,是能吸引多少游客,能创造多少收益。但越是一心赚钱,反倒越不容易赚到钱。今天中国最吸引游客的还是故宫这样的真古迹,2011年参观故宫的游客超过了一千四百万人次。而那些仿古旅游点大多数还在亏损的陷坑里苦苦挣扎。

对历史和文化具有正确的态度和情感,就必然会把祖先的馈赠视为无价之宝而倍加珍惜,否则,哪怕是稀世珍宝,在不懂珍惜者的眼中,照样弃之如敝屣,一钱不值。(本文有删改)

1.第一段埃菲尔铁塔的价值,其作用是什么?(3分)

2.决定文化古迹的价值,其因素有哪些?根据文意简要回答。(4分)

3.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论述是本文的写作特点,请找出两处作分析。(4分)

4.概括本文中作者的思想观点。(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浙江省中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 题
从埃菲尔塔谈起    
张贺
         埃菲尔铁塔值多少钱?这是一个大众非常感兴趣的话题。近日,意大利一家商会给出的评估是四千三百三十二亿欧元。这一惊人的数字使埃菲尔铁塔成为欧洲最值钱的文化地标,其价值相当于法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是米兰全城年收入的两倍。
         历史遗存之所以弥足珍贵,是因为它们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岁月的风霜雨雪在销蚀了其他同代建筑时凸显了留存下来的古迹的稀有性;人类的社会变迁赋予留存者丰富的内涵,使其具有了文化性。游客登临埃菲尔铁塔,所欣赏的绝不仅仅是高超的建筑艺术和绮丽的巴黎风光,更有附着其上的数不清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传说故事……这些才是埃菲尔铁塔的魅力所在。
           新建的仿古建筑不论外观如何酷似古代的原作,都不可能具有原作天然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新建筑缺乏灵魂。这种灵魂不是说有就能有的,而是历经漫长时光、在历史的变迁中形成的。仅此一点就决定了真古迹和仿造者价值上的天差地别。埃菲尔铁塔的“天价”也源自于法国人民尊重历史、热爱文化的态度和情感。法国人把铁塔视为巴黎的标志、法兰西民族精神的象征,对其珍爱有加。法国人的这种态度和情感也引发外国人对埃菲尔铁塔的兴趣。否则,再珍贵的文物古迹,如果人们不加重视,随意毁弃,其价值也必然贬损。 
         这本是常识,但在今天的中国仍有不断强调的必要性。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国,我们拥有世界最多、最古老的历史遗存,但可惜的是,很多文物古迹没能完整地保存下来。即便是长城、故宫这样举世闻名的伟大建筑,相当一部分也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了。更为严重的是,许多古建没有毁于自然灾难和战火兵戈,却在城市房地产开发和旅游的热潮中被推土机夷为平地。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近三十年来,全国四万多处文物消失了,而其中有一半以上毁于各类建筑活动。 
         我们一方面拆掉了那么多真实的古迹,另一方面却热衷于搭建仿古建筑。现在只要是个旅游城市,就不难找到新建的仿古一条街。这些仿古建筑的水平如何姑且不论,人们走在其中除了能闻到浓烈的商业气息之外,还有多少文化的味道可供我们凭吊和怀思?
          说到底,我们还是缺乏一种对于历史、对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敬畏。在许多人眼里,文物古迹唯一的价值是商业价值,是能吸引多少游客,能创造多少收益。但越是一心赚钱,反倒越不容易赚到钱。今天中国最吸引游客的还是故宫这样的真古迹,2011 年参观故宫的游客超过了一千四百万人次。而那些仿古旅游点大多数还在亏损的陷坑里苦苦挣扎。             
         对历史和文化具有正确的态度和情感,就必然会把祖先的馈赠视为无价之宝而倍加珍惜,否则,哪怕是稀世珍宝,在不懂珍惜者的眼中,照样弃之如敝屣,一钱不值。                                                                                                          (本文有删改)
15. 第一段埃菲尔铁塔的价值,其作用是什么?
                                                                                                  
16. 决定文化古迹的价值,其因素有哪些?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17. 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论述是本文的写作特点,请找出两处作分析。
                                                                                          
18. 概括本文中作者的思想观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山东省中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高山流水
  (1)那天我们是去寻山的。
  (2)我们顶着碧蓝的九月,披着金黄的九月,兴致勃勃地去寻山。那天的天气很高爽。我们的心灵跃动得很年轻,真是登峰的好日子——那座高峰,耸峙在梦境中,已经很久了。
        (3)进入群山之中,坎坷曲折,就没有一条直路。山路虽然难走,我们心里明白,要攀登那座高峰,一定得耐心地走。何况山上到处有美妙的花草,蓊郁的林木,展开一片活鲜的绿!让我们的眉眼也绿了,心灵也绿了。
  (4)生活在平地上的人,一旦爬上了高山,真不行。我们原是唱着歌来寻山的,不知什么时候,歌声已歇。山上美丽的景物,原先会引起我们一阵大叫的,不知什么时候,再没有精神去理睬。不错,山中有千般的好,可是,骄狂的人们哪,只能在马路上追遂,到山上来,就软弱得不如一只虫豸!
  (5)盘盘旋旋,升升降降,路,不必说,愈往上爬就愈苦。时间,在山上。也失去了权威,日影已过午,看看那座峰尖,却似乎越来越远了。
  (6)早晓得高峰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真不该来。
  (7)山,并没请谁来!
  (8)真的,山没有请谁来。山,威严地站在那儿,不假人以辞色,是我们自己要来寻山的。想登上绝顶,领受独立孤峰的喜悦,岂能不品尝寂寞趱路的况味?
  (9)寂寞趱路,是我们真实的写照,我们是走在寂寞中了。有一半人落了队,剩下的人一句话都懒得讲。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人的精神竟这么容易激扬而又容易消沉吗?想从记忆里找一句话鼓舞一下,看大家的脸色,我发现不是谈论哲学的时候!谈什么哲学?哲学在高山上完全没有用场。
  (10)泉水的溅溅声,从静寂之中传来,这对我们是亲切的召唤。翻过一道山坡,就看一条细细的 泉水,从那边陡峭的山坡上,蹦蹦跳跳地奔下来,在我们的脚下回旋成一道溪流,而后扩展开向下游流去。看到这一股清泉,谁能不喜悦呢?尤其是攀援在群山中正感国顿彷徨的时候,我们怎能不以近乎感激的心情欢呼起来?
  (11)那一线银丝,从峰坳里流出,忽隐忽现,简直如同幻影一般地柔弱,真不知道它靠什么力量,能在山岳中开出一条河道来。可是,壁立的山崖挡不住它,嶙峋的怪石阻不了它,终于穿过一切的障碍,奔腾而去!谁能回答,泉水,究竟是柔弱还是刚强?
  (12)我们是来寻山的,没登上峰顶却已经颓唐;我们没想寻觅泉水,泉水却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13)我们不该学学这一脉山泉吗?
  (14)不管人们怎么想,泉水只是自顾自地唱歌。如果你喜欢音乐,应该到山中来,听一听山泉之歌, 有时爽朗如银铃;有时激越如仰天吟啸;有时又轻轻地情人的私语。懂么?山泉之歌是自然的音乐啊!世间的音乐家,有谁能把这一份灵秀、晶莹、活力,谱进美妙的曲子?除了山泉,谁能? 
  (15)在这崇山峻岭间,山泉的歌唱给谁听呢?其实,我们不必顾虑山泉歌唱给谁听,我们如果不来听,也有别的来听。山爱听,谷爱听,一切大自然的家族都爱听,也许他们更能听得懂。我想,也许山泉根本就不要唱给谁听,不然它不会唱得那么悠然,唱给自己听,就不需什么理由。要说理由,也许活力无限的山泉就爱唱歌;或者说,爱唱歌的山泉才有活力吧!
  (16)山泉是活力无限的生命之泉啊!在水深处,上层虽然平滑如镜,下层仍然流动不息。在浅滩上,飞溅起雪白的珠花,冲击岩石,漱荡幽壑,向山峦要道路。山泉,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呈现着生生不已的流动。看遍种种的水,哪一种水能有山泉的生动?哪一种水又能有山泉的清澈?山泉,真像一片澄明而秀美的心灵啊!
  (17)我们徘徊在泉水旁,不忍离开。
  (18)我们不该学学这一脉的山泉吗?
  (19)那天,我们终于登上了山峰。
  (20)我们欣慰,不仅是因为到达封顶,更因为认识了高山和流泉——高山教我们以亘古的宁静,流泉教我们以永生的不息。
  (21)我们的生活中应该有歌,应该有高山流水之音的。
1.结合全文看,本文标题“高山流水”有什么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2)到(6)段内容,概括“我们”爬山的心情变化,并填写到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无精打采→  ___________。
3.第(9)段可以删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语言优美生动,请具体分析第(14)段中划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汪国真的诗《祝愿》:当你走上峰 巅/使走进了风光/也走进了风险/你要当心了/不要在这个时候晕眩/你还要警惕/悬崖裸露在前边/凤躲在后面……我的朋友/愿你/静似青山/动若波澜 与本文在写作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以“寻山”贯穿始终,你从文中“寻”到了什么?(至少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从埃菲尔塔谈起 
张贺  
埃菲尔铁塔值多少钱?这是一个大众非常感兴趣的话题。近日,意大利一家商会给出的评估是四千三百三十二亿欧元。这一惊人的数字使埃菲尔铁塔成为欧洲最值钱的文化地标,其价值相当于法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是米兰全城年收入的两倍。
历史遗存之所以弥足珍贵,是因为它们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岁月的风霜雨雪在销蚀了其他同代建筑时凸显了留存下来的古迹的稀有性;人类的社会变迁赋予留存者丰富的内涵,使其具有了文化性。游客登临埃菲尔铁塔,所欣赏的绝不仅仅是高超的建筑艺术和绮丽的巴黎风光,更有附着其上的数不清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传说故事……这些才是埃菲尔铁塔的魅力所在。
新建的仿古建筑不论外观如何酷似古代的原作,都不可能具有原作天然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新建筑缺乏灵魂。这种灵魂不是说有就能有的,而是历经漫长时光、在历史的变迁中形成的。仅此一点就决定了真古迹和仿造者价值上的天差地别。
埃菲尔铁塔的“天价”也源自于法国人民尊重历史、热爱文化的态度和情感。法国人把
铁塔视为巴黎的标志、法兰西民族精神的象征,对其珍爱有加。法国人的这种态度和情感也引发外国人对埃菲尔铁塔的兴趣。否则,再珍贵的文物古迹,如果人们不加重视,随意毁弃,其价值也必然贬损。
这本是常识,但在今天的中国仍有不断强调的必要性。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国,我们拥有世界最多、最古老的历史遗存,但可惜的是,很多文物古迹没能完整地保存下来。即便是长城、故宫这样举世闻名的伟大建筑,相当一部分也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了。更为严重的是,许多古建没有毁于自然灾难和战火兵戈,却在城市房地产开发和旅游的热潮中被推土机夷为平地。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近三十年来,全国四万多处文物消失了,而其中有一半以上毁于各类建筑活动。
我们一方面拆掉了那么多真实的古迹,另一方面却热衷于搭建仿古建筑。现在只要是个旅游城市,就不难找到新建的仿古一条街。这些仿古建筑的水平如何姑且不论,人们走在其中除了能闻到浓烈的商业气息之外,还有多少文化的味道可供我们凭吊和怀思?
说到底,我们还是缺乏一种对于历史、对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敬畏。在许多人眼里,文物古迹唯一的价值是商业价值,是能吸引多少游客,能创造多少收益。但越是一心赚钱,反倒越不容易赚到钱。今天中国最吸引游客的还是故宫这样的真古迹,2011年参观故宫的游客超过了一千四百万人次。而那些仿古旅游点大多数还在亏损的陷坑里苦苦挣扎。
对历史和文化具有正确的态度和情感,就必然会把祖先的馈赠视为无价之宝而倍加珍惜,否则,哪怕是稀世珍宝,在不懂珍惜者的眼中,照样弃之如敝屣,一钱不值。(本文有删改)
小题1:第一段埃菲尔铁塔的价值,其作用是什么?(3分)
小题2:决定文化古迹的价值,其因素有哪些?根据文意简要回答。(4分)
小题3: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论述是本文的写作特点,请找出两处作分析。(4分)
小题4:概括本文中作者的思想观点。(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学习周报 语文 人教课标七年级版 2009-2010学年 第21~26期 总第177~182期 人教课标版 题型:048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圣诞老人的礼物

文/紫衣

  美国邮政管理局每年搞一次“扮圣诞老人献爱心”活动,这项活动已经延续了82年。

  2006年的圣诞老人,花落佛罗里达州彭萨科拉的名不见经传的莱波里诺。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捐的是1000辆自行车。好奇的记者问莱波里诺为何选择自行车作为圣诞礼物时,莱波里诺老人说:“你们还记得40年前圣诞节的次日,《佛罗里达报》有篇叫做‘好人为失主自行车被盗作出补偿’的报道吗?”那篇报道说的是:

  家住彭萨科拉的莱波里诺和他的儿子相依为命,他的孩子的母亲一年前患重病撒手归天。为了满足孩子圣诞节想从圣诞老人那里得到一辆自行车的愿望,莱波里诺在圣诞节前一天,买了辆自行车,打算圣诞节带五岁的孩子到郊外游玩,结果自行车停放在公园的草坪上不见了。他贴了张告示,告诉小偷他们是多么失望。平安夜,父子俩听到一阵敲门声,开门一看,只见有一个信封,里面装了200美元。信封里有一张便条,上面写着“每有一个小偷,就有一千个圣诞老人”。

  这事儿让莱波里诺很受感动。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后来的几天,他家出乎意料地收到了好心人送来的十辆自行车,其中,有一辆正是小偷送回的。小偷附了封愧疚的信,说是看了报纸,良心发现,现在,将顺手牵羊的自行车物归原主。

  莱波里诺告诉记者:“我只留了一辆,其他车子都送给需要它的人了。”记者又问:“你为什么不给你和孩子各留一辆呢?”莱波里诺说:“我的孩子永远也不会骑车,他是个残疾人,断了一条腿。”莱波里诺沉吟良久,说:“你们也相信当时我真的丢失了一辆车?”这下子,记者们面面相觑,如坠雾里云中。莱波里诺先生说,那个小偷偷的不是他的车,因为,他根本就没有钱买车。

  原来,正如那篇报道所说的那样,莱波里诺当年家里很穷,靠领救济金度日,加之,妻子患病,用去了不少钱,圣诞节快到了,腿脚不便的五岁儿子盼望圣诞那天,和爸爸一起到郊外森林里游玩,儿子幻想着圣诞老人给他送一辆自行车。于是,儿子歪歪斜斜地给圣诞老人写信,诉说了自己和自己家的不幸,提出了想得到一辆自行车的心愿。信写好了,儿子委托爸爸到邮局代发。信发了几天,都没收到圣诞老人的回信。儿子疑惑地问莱波里诺:“爸爸,圣诞老人会收到信吗?会送给我这么珍贵的礼物吗?”

  然会的,圣诞老人最同情残疾的孩子了,你耐心地等着吧。”眼看圣诞节就到了,可是到哪里弄一辆自行车啊?莱波里诺一筹莫展。圣诞节的头一天,莱波里诺从外面心事重重地空手而归,他先发制人地对望眼欲穿的儿子说:“圣诞老人给你送来了圣诞礼物了。”儿子兴高采烈地问:“在哪?”他失魂落魄地告诉儿子:“不过,我把那辆崭新的自行车放在公园草坪上,进了趟厕所,就不翼而飞了。”儿子一下子掉进冰窟。信以为真的儿子说:“或许是哪位借去用了吧,你何不写张告示,看能不能把圣诞老人给我的礼物找回来。”儿子太想那辆子虚乌有的自行车。为了假戏真唱,莱波里诺真的写了那张告示……

  这事他没有对任何人透露,包括他的儿子,一直是他心中的痛。为了抵消内疚,莱波里诺发誓,总有一天,他会扮演圣诞老人百倍千倍地给那些像他的儿子当年一样期待自行车的孩子送去圣诞礼物。这个目标,让莱波里诺自强不息,奋斗了一生,终于在40年后得以实现。

(选自《青年文摘》)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体会文中画横线句“每有一个小偷,就有一千个圣诞老人”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面对儿子澄澈稚嫩的眼神,莱波里诺喉咙哽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儿子,莱波里诺只好假戏真唱,写了那张告示。联系文章的内容,请你发挥想象,拟写出那张告示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满足儿子纯真的梦想,莱波里诺导演了一出“骗局”,说说你是怎样看待莱波里诺的这种做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语文学习与评价八年级上册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一)

  木筏驶过河水中央,孩子们拨正筏身,继续挥臂划桨。河水不深,水流时速只有两三英里。在后来的三刻钟内,几乎谁也没有吭声。现在木筏正驶过远处的市镇,两三点微微闪烁的灯火标明了它的位置。镇子前面是一大片倒映着亮晶晶星星的茫茫水面。这镇子此刻正在酣睡,没有意识到眼下发生的这桩大事。黑衣侠盗双臂交叉,伫立筏上,“最后望一眼”这个先前使他快乐无比、后来令他痛苦不堪的地方,希望“她”能看见他乘船行驶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以无所畏惧的气魄面对危险和死亡,以唇边浮现的一丝冷笑迎接末日的来临。在遥望村子的时候,他稍许发挥了一点想像力,就把杰克逊岛搬到视线以外去了。所以他在朝村子“最后望一眼”时,心里既感到悲伤,又觉得快慰。另外两个海盗也在“最后望一眼”。他们久久凝视着,无意中几乎让急流把木筏冲得远远离开杰克逊岛。幸亏他们及时发现了这个危险,赶紧设法加以避免。凌晨两点左右,木筏在岛前部约摸两百米处的沙滩上搁了浅。他们来回涉水走了几趟,才把带来的东西运上岸。小木筏上原来有一个旧帆,他们把它拿到灌木丛中张开,当做帐篷来遮盖食物。在这样一个晴朗的夜晚,他们将睡在露天,为的是合乎海盗的做派。

  他们向幽暗的密林深处走了二三十步,紧靠着一根大木头生了一堆火,用煎锅做了一点咸肉当晚餐,又把带来的玉米面包吃掉了一半。他们觉得,能来到这样一个远离尘世、未经开发且又无人居住的荒岛,能在岛上的原始森林里尽情吃喝,真是一种愉快的消遣。他们表示再也不愿意重返文明社会了。跳荡不停的火焰照亮了他们的面孔,映红了森林圣殿中那些粗壮的树干、光润的绿叶以及彩花似的青藤。

  吃完最后一片煎得发脆的咸肉,咽下最后一口玉米面包,三个孩子惬意地伸了伸懒腰,躺在草地上。他们本来可以寻找一个凉爽些的地方,可又实在不愿舍弃如此富有浪漫情调的热烘烘的篝火。

(《汤姆·索亚历险记》)

(二)

  夜半时分,乔醒过来,唤醒那两个孩子。他们周围有一种沉闷压抑的气氛,像是变天的预兆。尽管没有一丝风的空气是那么酷热难当,令人窒息,几个孩子却依偎在火堆旁,指望从中获得一种友好亲情的慰藉。他们默默地坐在一起,急切地等待着。树林里依然笼罩着肃穆的气氛。火光之外,一切都被无边的黑暗吞噬了。忽然间,天空划过一道闪电,隐约照亮了树上的枝叶,很快又消失了。过了一会又出现一道,这回更加耀眼。紧跟着又是一闪,林中响起一阵微微叹息似的声音,孩子们只感到一股急速的气流扑面而来,一个个心惊肉跳地想像着黑夜的精灵打他们身旁经过的情景。随后是一阵短暂的平静。接下来又是一道令人毛骨悚然的闪电,将黑夜照得亮如白昼,将他们脚边一根根纤细的草叶全都照得清晰可见,同时也映出了三张惨白和惊骇的面孔。天上响起一串低沉而持续的隆隆雷声,渐远渐弱地消失了。一股凉飕飕的风儿吹来,吹得林中树叶沙沙作响,吹得火堆周围的灰烬雪片似的四散飞舞。又一道刺目的电光把树林照得透亮,旋即喀嚓一声巨雷,仿佛劈开了孩子们头顶的树梢。跟着是漆黑一片,几个孩子吓得紧紧抱成一团。几颗大雨点啪哒啪哒地打在树叶上。

  “快,哥们!快进帐篷!”汤姆喊道。

  他们跳起来跑开,黑暗中被树根和藤蔓绊得踉踉跄跄的,兀自闷头朝不同的方向奔去。一股狂风呼啸着刮过树林,四下响起呜呜的回音。炫目的闪电一道接着一道,震耳的雷鸣一阵又是一阵。滂沱大雨从天上倾泻下来,雨水沿着地面被越刮越紧的狂风吹成一片片雨幕。孩子们互相喊叫着,可是咆哮的狂风和隆隆的响雷完全淹没了他们的声音。后来他们总算狼狈地跑回营地,躲在帐篷下暂避风雨,身上发冷,心里慌张,从头到脚水淋淋的。不过在痛苦中有人陪伴毕竟还是值得庆幸的。他们无法交谈,即令没有别的嘈杂声的干扰,那顶旧帆布帐篷哗啦哗啦的响声就够厉害的了。暴风雨越来越猛,那顶帐篷终于挣脱了系住它的绳索,随风飘走了。孩子们手拉着手,跌跌绊绊地夺路而逃,身上碰破了许多地方,总算跑到河边一棵大橡树下藏身。此时,天上的激战到了白热化的程度。闪电时时用它那耀眼的蓝光,划破黑沉沉的夜空,将地上万物照得雪亮通明,连阴影都消失了。被风吹弯腰身的树,奔腾咆哮、白沫飞溅的河,一片片随风翻卷的水雾,以及河对岸悬崖峭壁的模糊轮廓,全都透过急驰的乱云和倾斜的雨帘若隐若现。每隔一会儿便有大树被摧毁,随着清脆的断裂声倒卧在小树丛中。势头经久不衰的霹雳发出震耳欲聋的剧烈爆炸声,说不出有多骇人。疯狂到极点的暴风雨显示出它无可匹敌的威力,仿佛要在须臾间把小岛撕成碎片、烧成灰烬,水淹到树顶,风把它刮跑,使岛上的所有生灵丧失听觉。对于这些离家出走、置身荒野的小家伙来说,那真是一个恐怖的夜晚。

  然而战斗终于结束了,天地间的各种力量互相恐吓埋怨着,最后还是退下阵来。大地又恢复了平静。

(《汤姆·索亚历险记》)

1.给第一个片段拟一个标题。

2.概括第二个片段的中心内容。

3.请分别用文中一个词概括汤姆他们三人对“海盗”生活的感受。

第一个片段:________;

第二个片段:________。

4.第一个片段中加粗句子说“既感到悲伤,又觉得快慰”,是不是矛盾?为什么?

5.第二个片段是描写暴风雨的,既很有层次,又显示了景物的特点。请以第一段为例,谈写景要有层次,以第三段为例,谈状物要抓住景物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学习与评价语文七年级上册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一)

  木筏驶过河水中央,孩子们拨正筏身,继续挥臂划桨。河水不深,水流时速只有两三英里。在后来的三刻钟内,几乎谁也没有吭声。现在木筏正驶过远处的市镇,两三点微微闪烁的灯火标明了它的位置。镇子前面是一大片倒映着亮晶晶星星的茫茫水面。这镇子此刻正在酣睡,没有意识到眼下发生的这桩大事。黑衣侠盗双臂交叉,伫立筏上,“最后望一眼”这个先前使他快乐无比、后来令他痛苦不堪的地方,希望“她”能看见他乘船行驶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以无所畏惧的气魄面对危险和死亡,以唇边浮现的一丝冷笑迎接末日的来临。在遥望村子的时候,他稍许发挥了一点想像力,就把杰克逊岛搬到视线以外去了。所以他在朝村子“最后望一眼”时,心里既感到悲伤,又觉得快慰。另外两个海盗也在“最后望一眼”。他们久久凝视着,无意中几乎让急流把木筏冲得远远离开杰克逊岛。幸亏他们及时发现了这个危险,赶紧设法加以避免。凌晨两点左右,木筏在岛前部约摸两百米处的沙滩上搁了浅。他们来回涉水走了几趟,才把带来的东西运上岸。小木筏上原来有一个旧帆,他们把它拿到灌木丛中张开,当做帐篷来遮盖食物。在这样一个晴朗的夜晚,他们将睡在露天,为的是合乎海盗的做派。

  他们向幽暗的密林深处走了二三十步,紧靠着一根大木头生了一堆火,用煎锅做了一点咸肉当晚餐,又把带来的玉米面包吃掉了一半。他们觉得,能来到这样一个远离尘世、未经开发且又无人居住的荒岛,能在岛上的原始森林里尽情吃喝,真是一种愉快的消遣。他们表示再也不愿意重返文明社会了。跳荡不停的火焰照亮了他们的面孔,映红了森林圣殿中那些粗壮的树干、光润的绿叶以及彩花似的青藤。

  吃完最后一片煎得发脆的咸肉,咽下最后一口玉米面包,三个孩子惬意地伸了伸懒腰,躺在草地上。他们本来可以寻找一个凉爽些的地方,可又实在不愿舍弃如此富有浪漫情调的热烘烘的篝火。

(《汤姆·索亚历险记》)

(二)

  夜半时分,乔醒过来,唤醒那两个孩子。他们周围有一种沉闷压抑的气氛,像是变天的预兆。尽管没有一丝风的空气是那么酷热难当,令人窒息,几个孩子却依偎在火堆旁,指望从中获得一种友好亲情的慰藉。他们默默地坐在一起,急切地等待着。树林里依然笼罩着肃穆的气氛。火光之外,一切都被无边的黑暗吞噬了。忽然间,天空划过一道闪电,隐约照亮了树上的枝叶,很快又消失了。过了一会又出现一道,这回更加耀眼。紧跟着又是一闪,林中响起一阵微微叹息似的声音,孩子们只感到一股急速的气流扑面而来,一个个心惊肉跳地想像着黑夜的精灵打他们身旁经过的情景。随后是一阵短暂的平静。接下来又是一道令人毛骨悚然的闪电,将黑夜照得亮如白昼,将他们脚边一根根纤细的草叶全都照得清晰可见,同时也映出了三张惨白和惊骇的面孔。天上响起一串低沉而持续的隆隆雷声,渐远渐弱地消失了。一股凉飕飕的风儿吹来,吹得林中树叶沙沙作响,吹得火堆周围的灰烬雪片似的四散飞舞。又一道刺目的电光把树林照得透亮,旋即喀嚓一声巨雷,仿佛劈开了孩子们头顶的树梢。跟着是漆黑一片,几个孩子吓得紧紧抱成一团。几颗大雨点啪哒啪哒地打在树叶上。

  “快,哥们!快进帐篷!”汤姆喊道。

  他们跳起来跑开,黑暗中被树根和藤蔓绊得踉踉跄跄的,兀自闷头朝不同的方向奔去。一股狂风呼啸着刮过树林,四下响起呜呜的回音。炫目的闪电一道接着一道,震耳的雷鸣一阵又是一阵。滂沱大雨从天上倾泻下来,雨水沿着地面被越刮越紧的狂风吹成一片片雨幕。孩子们互相喊叫着,可是咆哮的狂风和隆隆的响雷完全淹没了他们的声音。后来他们总算狼狈地跑回营地,躲在帐篷下暂避风雨,身上发冷,心里慌张,从头到脚水淋淋的。不过在痛苦中有人陪伴毕竟还是值得庆幸的。他们无法交谈,即令没有别的嘈杂声的干扰,那顶旧帆布帐篷哗啦哗啦的响声就够厉害的了。暴风雨越来越猛,那顶帐篷终于挣脱了系住它的绳索,随风飘走了。孩子们手拉着手,跌跌绊绊地夺路而逃,身上碰破了许多地方,总算跑到河边一棵大橡树下藏身。此时,天上的激战到了白热化的程度。闪电时时用它那耀眼的蓝光,划破黑沉沉的夜空,将地上万物照得雪亮通明,连阴影都消失了。被风吹弯腰身的树,奔腾咆哮、白沫飞溅的河,一片片随风翻卷的水雾,以及河对岸悬崖峭壁的模糊轮廓,全都透过急驰的乱云和倾斜的雨帘若隐若现。每隔一会儿便有大树被摧毁,随着清脆的断裂声倒卧在小树丛中。势头经久不衰的霹雳发出震耳欲聋的剧烈爆炸声,说不出有多骇人。疯狂到极点的暴风雨显示出它无可匹敌的威力,仿佛要在须臾间把小岛撕成碎片、烧成灰烬,水淹到树顶,风把它刮跑,使岛上的所有生灵丧失听觉。对于这些离家出走、置身荒野的小家伙来说,那真是一个恐怖的夜晚。

  然而战斗终于结束了,天地间的各种力量互相恐吓埋怨着,最后还是退下阵来。大地又恢复了平静。

(《汤姆·索亚历险记》)

1.给第一个片段拟一个标题。

2.概括第二个片段的中心内容。

3.请分别用文中一个词概括汤姆他们三人对“海盗”生活的感受。

第一个片段:________;

第二个片段:________。

4.第一个片段中画线句子说“既感到悲伤,又觉得快慰”,是不是矛盾?为什么?

5.第二个片段是描写暴风雨的,既很有层次,又显示了景物的特点。请以第一段为例,谈写景要有层次,以第三段为例,谈状物要抓住景物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