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17、今我何功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刈麦》)

17、曾不事农桑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

今我何功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刈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

今我何功德,             。吏禄三百石,              。(白居易《观刈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2010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022

今我何功德,________。吏禄三百石,________。(白居易《观刈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今我何功德,          。(白居易《观刈麦》)

(2)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诸葛亮《出师表》)

(4)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                              ”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5)默写温庭筠的《望江南》一词。

梳洗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期末题 题型:填空题

  背诵大量的优美诗词、文章,将会陶冶你的性情,增强你的人格魅力。考考你会背多少诗文,按课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_,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______________。(白居易《观刈麦》)
(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浣溪沙》)
(3)《过故人庄》中,描写作者进村时见到的美丽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赤壁》无比感叹历史兴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以警句形式道出统治者剥削人民,压迫人民本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

补写出下列名句。(只选做三小题)(3分)

⑴士不可以不弘毅,                    ,不亦重乎?(《论语》十则)

⑵望西都,意踌躇。                           。(张养浩《山坡羊》)

⑶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白居易《观刈麦》)

⑷求之不得,           。悠哉悠哉,            。(《诗经·关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发散思维大课堂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 苏教版 题型:048

阅读《观刈麦》,完成下题。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观刈麦》这首诗描绘了两幅画面。试概述这两幅画面。

(1)第一幅画面:________________。

(2)第二幅画面: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描绘这两幅画面是想揭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由此想到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中的“其”指代的是“贫妇人”还是正在劳动的农民?“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中的“其”指代的又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新华东师大版一课一练七年级语文(S版)第一学期(上海) 题型:048

  

观刈①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②箪食③,童稚④携壶浆。相随饷田⑤去,丁壮⑥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⑦,左臂悬敝筐⑧。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⑨,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⑩。吏禄(11)三百石,岁晏(12)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注释]

  ①[刈(y@))割。②[荷(h8)]扛、挑。③[箪(d1n)食]用圆竹器盛的食物。④[童稚]小孩。⑤[饷(xi3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⑥[丁壮]青壮年男子。⑦[遗穗]收割后遗落在田里的麦穗。⑧[敝筐]破篮子。⑨[家田输税尽](因缴纳租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输,原意为运送,这里引申为缴纳。⑩[曾不事农桑]从没做过种地和养蚕的活。(11)[吏禄]做官的俸禄。(12)[岁晏]年底、年终。

1  与《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样,这首诗中也有表现人物矛盾心理的句子:“________”。

2  想一想,《观刈麦》在思想内容上与同样是白居易写的《卖炭翁》有何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阅读诗文,回答问题。

观刈①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②箪食③,童稚④携壶浆。相随饷田⑤去,丁壮⑥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⑦,左臂悬敝筐⑧。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⑨,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⑩。吏禄(11)三百石,岁晏(12)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注释]

  ①[刈(y@))割。②[荷(h8)]扛、挑。③[箪(d1n)食]用圆竹器盛的食物。④[童稚]小孩。⑤[饷(xi3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⑥[丁壮]青壮年男子。⑦[遗穗]收割后遗落在田里的麦穗。⑧[敝筐]破篮子。⑨[家田输税尽](因缴纳租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输,原意为运送,这里引申为缴纳。⑩[曾不事农桑]从没做过种地和养蚕的活。(11)[吏禄]做官的俸禄。(12)[岁晏]年底、年终。

(1)与《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样,这首诗中也有表现人物矛盾心理的句子:“________”。

(2)想一想,《观刈麦》在思想内容上与同样是白居易写的《卖炭翁》有何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1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试题 题型:048

古诗文阅读

  [甲]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节选自柳宗元《捕蛇者说》)

  [乙]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桨。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白居易《观刈麦》)

(1)

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弛然而卧

(2)苛政猛

(3)为之说

(4)惜夏日长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君将哀而生之乎?

(2)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乎?

(3)

用“/”画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乡 邻 之 生 日 蹙

(4)

阅读上面诗文材料,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  ]

A.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种近乎变态的矛盾心理写出了刈麦者的痛苦生活与不幸遭遇。

B.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中“是农桑”指的是从事农业劳动。

C.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写出了一个古代贪官的形象。

D.

蒋氏自陈心曲的核心内容是“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5)

比较《捕蛇者说》和《观刈麦》在写作手法或内容上的相同之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