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9、__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9、择其善者而从之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

__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州卷)语文(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18 分)
三种诸葛亮
邓拓
谈起诸葛亮,一般人对他大概都有好感。是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他呢?那也不尽然。有的人对于诸葛亮不但没有好感,反而很有恶感。比如在云南,有的少数民族同胞就很不喜欢诸葛亮。在他们那里,流传着一些民间故事,都以诸葛亮为讥嘲讽刺的对象。这是为什么呢?大概因为诸葛亮生在公元第三世纪的三国时代,不像我们现在懂得讲究民族政策,当时他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大民族主义的错误思想,得罪了一些兄弟民族。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所以我们在《三国演义》中看到的所谓“七擒孟获”的故事,在云南有的兄弟民族的民间故事中,就变成了“七擒诸葛亮”,而孟获则受到同情和赞扬。
如果从各个方面搜集各种材料,一一加以比较研究,我们将不难发现,人们所设想的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可能有多种多样的面目。例如,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描写的,算是历史家笔下的诸葛亮;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算是小说家笔下的诸葛亮。而在现时仍然流行于京剧舞台上的《借东风》等剧目中,诸葛亮的面目又是一种样子,这只能算是舞台上的诸葛亮。这些当然还是赞颂诸葛亮的居多。因为这些史籍、小说和戏剧之类,基本上都是在汉族人民群众中流行的。他们历来把诸葛亮当做先知先觉、多谋善断的伟大人物,似乎一切人的聪明智慧都无过于诸葛亮,都要以诸葛亮为代表。但是,我现在并不打算来谈论这些,而只想另外谈谈三种诸葛亮,即事前的诸葛亮、事后的诸葛亮和带汁的诸葛亮。
人所共知,传说中的诸葛亮料事如神,不论遇到什么事情,他差不多都能够预先做出种种安排。所以,一般人提到诸葛亮,总认为他有先见之明。这就是我们说的事前的诸葛亮。这种诸葛亮当然是最可贵的了。
为什么诸葛亮会有先见之明呢?是不是因为他懂得天文地理,熟悉阴阳五行,甚至于真的会呼风唤雨,驱使六丁六甲之类的天兵天将,简直像神仙一样的呢?当然不是。他之所以会有先见之明,主要还是因为他平素注意调查研究各种情况,熟悉各地山川形势、道路里程、民情风俗等等,并且有丰富的知识,对于政治、经济、历史的背景了如指掌。如果缺乏这些条件,任何先见之明就都不过是吹牛而已。
但是,诸葛亮的先见之明也不宜过分加以夸大。实际上,他并非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情都有先见之明。误用马谡以致失守街亭,这不是缺乏先见之明吗?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我们评论古人,如果提出这样的要求,也未免太苛求了吧!说一句公平话,在千变万化的新事物面前,我们也不必过分强调事前的诸葛亮,宁可多一些事后的诸葛亮,倒也不坏。问题就要看我们对于事后的诸葛亮,究竟应该如何看?常常可以听见,有些人把事后诸葛亮当做了一种讽刺。如果对于那种光在旁边说风凉话,临事毫无主张,事后就哇啦哇啦的人,讽刺是应该的。否则,就是不应该的。因为诸葛亮的先见之明,无不是从无数次事后研究各种经验教训中得来的。有许多事情,在它们没有发生的时候,根本无法预断它们是什么样子;只有当它们已经发生了,至少是已经露出了萌芽之后,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分析研究,才有可能做出某些判断,估计它们的发展前途。
因此,应该承认,在这种意义上,事后的诸葛亮还是有用处的。由事后的诸葛亮到事前的诸葛亮,这是一个正常的必经的认识过程。
只有带汁的诸葛亮是最要不得的。这个名目见于岳飞的孙子岳珂的《程史》第十五卷《郭倪自比诸葛亮》的一条记载中。据称“郭棣帅淮东,倪从焉。……议论自负,莫敢近之。一日,持扇题其上曰: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盖意以孔明自许。……后屡败,倪自度不复振,对客泣数行。时彭法传师为法曹,好谑,适在座,谓人曰,此带汁诸葛亮也。传者莫不拊掌。”
像郭倪这种带汁的诸葛亮,简直令人发笑,也令人作呕。然而,这也证明,冒充诸葛亮,假装诸葛亮是吓不住人的,总会有一天要原形毕露,被天下人所耻笑。
1962年3 月
(选自《邓拓散文选集》百花出版社,有删改)
【小题1】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一般人对诸葛亮有好感,但不是所有的人都热爱他、崇拜他。
B.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中,比较多的是以诸葛亮为讥嘲讽刺的对象。
C.知识丰富、善于调查研究,这是诸葛亮能多谋善断的条件。
D.“事后诸葛亮”如果善于反思是有可能成为“事前诸葛亮”的。
【小题2】下列的说法,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3分)
A.诸葛亮这个人物在历史学家、文学家的笔下是有区别的。
B.诸葛亮享有先见之明的美誉,是人们喜欢他而想象出来的。
C.诸葛亮不能作为智慧的化身,因为他误用马谡使街亭失守。
D.在千变万化的新事物面前,“事后诸葛亮”常因多嘴而坏事。
【小题3】下面两个句子中“诸葛亮”的意思一样吗?请解释。(4 分)
①谈起诸葛亮,一般人对他大概都有好感。
②我现在并不打算来谈论这些,而只想另外谈谈三种诸葛亮。
【小题4】文中“带汁的诸葛亮”有哪些特点?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4 分)
【小题5】有专家认为:“读书时,如果能从作者的身份、立场、角度考虑作品的观点,我们会得到更多。”请运用文中的例子,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4 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州卷)语文(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18 分)

三种诸葛亮

邓拓

谈起诸葛亮,一般人对他大概都有好感。是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他呢?那也不尽然。有的人对于诸葛亮不但没有好感,反而很有恶感。比如在云南,有的少数民族同胞就很不喜欢诸葛亮。在他们那里,流传着一些民间故事,都以诸葛亮为讥嘲讽刺的对象。这是为什么呢?大概因为诸葛亮生在公元第三世纪的三国时代,不像我们现在懂得讲究民族政策,当时他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大民族主义的错误思想,得罪了一些兄弟民族。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所以我们在《三国演义》中看到的所谓“七擒孟获”的故事,在云南有的兄弟民族的民间故事中,就变成了“七擒诸葛亮”,而孟获则受到同情和赞扬。

如果从各个方面搜集各种材料,一一加以比较研究,我们将不难发现,人们所设想的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可能有多种多样的面目。例如,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描写的,算是历史家笔下的诸葛亮;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算是小说家笔下的诸葛亮。而在现时仍然流行于京剧舞台上的《借东风》等剧目中,诸葛亮的面目又是一种样子,这只能算是舞台上的诸葛亮。这些当然还是赞颂诸葛亮的居多。因为这些史籍、小说和戏剧之类,基本上都是在汉族人民群众中流行的。他们历来把诸葛亮当做先知先觉、多谋善断的伟大人物,似乎一切人的聪明智慧都无过于诸葛亮,都要以诸葛亮为代表。但是,我现在并不打算来谈论这些,而只想另外谈谈三种诸葛亮,即事前的诸葛亮、事后的诸葛亮和带汁的诸葛亮。

人所共知,传说中的诸葛亮料事如神,不论遇到什么事情,他差不多都能够预先做出种种安排。所以,一般人提到诸葛亮,总认为他有先见之明。这就是我们说的事前的诸葛亮。这种诸葛亮当然是最可贵的了。

为什么诸葛亮会有先见之明呢?是不是因为他懂得天文地理,熟悉阴阳五行,甚至于真的会呼风唤雨,驱使六丁六甲之类的天兵天将,简直像神仙一样的呢?当然不是。他之所以会有先见之明,主要还是因为他平素注意调查研究各种情况,熟悉各地山川形势、道路里程、民情风俗等等,并且有丰富的知识,对于政治、经济、历史的背景了如指掌。如果缺乏这些条件,任何先见之明就都不过是吹牛而已。

但是,诸葛亮的先见之明也不宜过分加以夸大。实际上,他并非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情都有先见之明。误用马谡以致失守街亭,这不是缺乏先见之明吗?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我们评论古人,如果提出这样的要求,也未免太苛求了吧!说一句公平话,在千变万化的新事物面前,我们也不必过分强调事前的诸葛亮,宁可多一些事后的诸葛亮,倒也不坏。问题就要看我们对于事后的诸葛亮,究竟应该如何看?常常可以听见,有些人把事后诸葛亮当做了一种讽刺。如果对于那种光在旁边说风凉话,临事毫无主张,事后就哇啦哇啦的人,讽刺是应该的。否则,就是不应该的。因为诸葛亮的先见之明,无不是从无数次事后研究各种经验教训中得来的。有许多事情,在它们没有发生的时候,根本无法预断它们是什么样子;只有当它们已经发生了,至少是已经露出了萌芽之后,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分析研究,才有可能做出某些判断,估计它们的发展前途。

因此,应该承认,在这种意义上,事后的诸葛亮还是有用处的。由事后的诸葛亮到事前的诸葛亮,这是一个正常的必经的认识过程。

只有带汁的诸葛亮是最要不得的。这个名目见于岳飞的孙子岳珂的《程史》第十五卷《郭倪自比诸葛亮》的一条记载中。据称“郭棣帅淮东,倪从焉。……议论自负,莫敢近之。一日,持扇题其上曰: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盖意以孔明自许。……后屡败,倪自度不复振,对客泣数行。时彭法传师为法曹,好谑,适在座,谓人曰,此带汁诸葛亮也。传者莫不拊掌。”

像郭倪这种带汁的诸葛亮,简直令人发笑,也令人作呕。然而,这也证明,冒充诸葛亮,假装诸葛亮是吓不住人的,总会有一天要原形毕露,被天下人所耻笑。

1962年3 月

(选自《邓拓散文选集》百花出版社,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一般人对诸葛亮有好感,但不是所有的人都热爱他、崇拜他。

B.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中,比较多的是以诸葛亮为讥嘲讽刺的对象。

C.知识丰富、善于调查研究,这是诸葛亮能多谋善断的条件。

D.“事后诸葛亮”如果善于反思是有可能成为“事前诸葛亮”的。

2.下列的说法,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3分)

A.诸葛亮这个人物在历史学家、文学家的笔下是有区别的。

B.诸葛亮享有先见之明的美誉,是人们喜欢他而想象出来的。

C.诸葛亮不能作为智慧的化身,因为他误用马谡使街亭失守。

D.在千变万化的新事物面前,“事后诸葛亮”常因多嘴而坏事。

3.下面两个句子中“诸葛亮”的意思一样吗?请解释。(4 分)

①谈起诸葛亮,一般人对他大概都有好感。

②我现在并不打算来谈论这些,而只想另外谈谈三种诸葛亮。

4.文中“带汁的诸葛亮”有哪些特点?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4 分)

5.有专家认为:“读书时,如果能从作者的身份、立场、角度考虑作品的观点,我们会得到更多。”请运用文中的例子,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4 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18 分)
三种诸葛亮
邓拓
谈起诸葛亮,一般人对他大概都有好感。是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他呢?那也不尽然。有的人对于诸葛亮不但没有好感,反而很有恶感。比如在云南,有的少数民族同胞就很不喜欢诸葛亮。在他们那里,流传着一些民间故事,都以诸葛亮为讥嘲讽刺的对象。这是为什么呢?大概因为诸葛亮生在公元第三世纪的三国时代,不像我们现在懂得讲究民族政策,当时他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大民族主义的错误思想,得罪了一些兄弟民族。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所以我们在《三国演义》中看到的所谓“七擒孟获”的故事,在云南有的兄弟民族的民间故事中,就变成了“七擒诸葛亮”,而孟获则受到同情和赞扬。
如果从各个方面搜集各种材料,一一加以比较研究,我们将不难发现,人们所设想的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可能有多种多样的面目。例如,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描写的,算是历史家笔下的诸葛亮;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算是小说家笔下的诸葛亮。而在现时仍然流行于京剧舞台上的《借东风》等剧目中,诸葛亮的面目又是一种样子,这只能算是舞台上的诸葛亮。这些当然还是赞颂诸葛亮的居多。因为这些史籍、小说和戏剧之类,基本上都是在汉族人民群众中流行的。他们历来把诸葛亮当做先知先觉、多谋善断的伟大人物,似乎一切人的聪明智慧都无过于诸葛亮,都要以诸葛亮为代表。但是,我现在并不打算来谈论这些,而只想另外谈谈三种诸葛亮,即事前的诸葛亮、事后的诸葛亮和带汁的诸葛亮。
人所共知,传说中的诸葛亮料事如神,不论遇到什么事情,他差不多都能够预先做出种种安排。所以,一般人提到诸葛亮,总认为他有先见之明。这就是我们说的事前的诸葛亮。这种诸葛亮当然是最可贵的了。
为什么诸葛亮会有先见之明呢?是不是因为他懂得天文地理,熟悉阴阳五行,甚至于真的会呼风唤雨,驱使六丁六甲之类的天兵天将,简直像神仙一样的呢?当然不是。他之所以会有先见之明,主要还是因为他平素注意调查研究各种情况,熟悉各地山川形势、道路里程、民情风俗等等,并且有丰富的知识,对于政治、经济、历史的背景了如指掌。如果缺乏这些条件,任何先见之明就都不过是吹牛而已。
但是,诸葛亮的先见之明也不宜过分加以夸大。实际上,他并非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情都有先见之明。误用马谡以致失守街亭,这不是缺乏先见之明吗?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我们评论古人,如果提出这样的要求,也未免太苛求了吧!说一句公平话,在千变万化的新事物面前,我们也不必过分强调事前的诸葛亮,宁可多一些事后的诸葛亮,倒也不坏。问题就要看我们对于事后的诸葛亮,究竟应该如何看?常常可以听见,有些人把事后诸葛亮当做了一种讽刺。如果对于那种光在旁边说风凉话,临事毫无主张,事后就哇啦哇啦的人,讽刺是应该的。否则,就是不应该的。因为诸葛亮的先见之明,无不是从无数次事后研究各种经验教训中得来的。有许多事情,在它们没有发生的时候,根本无法预断它们是什么样子;只有当它们已经发生了,至少是已经露出了萌芽之后,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分析研究,才有可能做出某些判断,估计它们的发展前途。
因此,应该承认,在这种意义上,事后的诸葛亮还是有用处的。由事后的诸葛亮到事前的诸葛亮,这是一个正常的必经的认识过程。
只有带汁的诸葛亮是最要不得的。这个名目见于岳飞的孙子岳珂的《程史》第十五卷《郭倪自比诸葛亮》的一条记载中。据称“郭棣帅淮东,倪从焉。……议论自负,莫敢近之。一日,持扇题其上曰: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盖意以孔明自许。……后屡败,倪自度不复振,对客泣数行。时彭法传师为法曹,好谑,适在座,谓人曰,此带汁诸葛亮也。传者莫不拊掌。”
像郭倪这种带汁的诸葛亮,简直令人发笑,也令人作呕。然而,这也证明,冒充诸葛亮,假装诸葛亮是吓不住人的,总会有一天要原形毕露,被天下人所耻笑。
1962年3 月
(选自《邓拓散文选集》百花出版社,有删改)
小题1: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一般人对诸葛亮有好感,但不是所有的人都热爱他、崇拜他。
B.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中,比较多的是以诸葛亮为讥嘲讽刺的对象。
C.知识丰富、善于调查研究,这是诸葛亮能多谋善断的条件。
D.“事后诸葛亮”如果善于反思是有可能成为“事前诸葛亮”的。
小题2:下列的说法,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3分)
A.诸葛亮这个人物在历史学家、文学家的笔下是有区别的。
B.诸葛亮享有先见之明的美誉,是人们喜欢他而想象出来的。
C.诸葛亮不能作为智慧的化身,因为他误用马谡使街亭失守。
D.在千变万化的新事物面前,“事后诸葛亮”常因多嘴而坏事。
小题3:下面两个句子中“诸葛亮”的意思一样吗?请解释。(4 分)
①谈起诸葛亮,一般人对他大概都有好感。
②我现在并不打算来谈论这些,而只想另外谈谈三种诸葛亮。
小题4:文中“带汁的诸葛亮”有哪些特点?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4 分)
小题5:有专家认为:“读书时,如果能从作者的身份、立场、角度考虑作品的观点,我们会得到更多。”请运用文中的例子,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4 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专项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论语》四则
  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②孔子日:“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③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④子夏日:“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张》)
  注释:①[友谅]与诚信的人交朋友。谅,诚信。②[便辟(pián pì)]习于摆架子装样子,内心却邪恶不正。③[善柔]善于阿谀奉承,内心却无诚信。④[便佞(pián nìng)]善于花言巧语,丽言不符实。⑤[所亡]自己所没有的知识、技能,所不懂的道理等。亡,同“无”。⑥[所能]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已懂的道理等。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择其善者而之——从:_______________
(2)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
(3)可谓学也已矣——好: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
内容 主张
第①则 择师之道
第②则 交益友,拒损友
4.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第④则内容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07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048

《论语》四则

  ①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②孔子日:“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②,友善柔③,友便佞④,损矣。”(《季氏》)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④子夏日:“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

 【注释】①[友谅]与诚信的人交朋友。谅,诚信。②[便辟]习于摆架子装样子,内心却邪恶不正。③[善柔]善
于阿谀奉承,内心却无诚信。④[便佞]善于花言巧语,而言不符实。⑤[所亡]自己所没有的知识、技能,所不懂的道理等。亡,同“无”。⑥[所能]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已懂的道理等。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择其善者而从之 (2)学而不思则罔 (3)可谓好学也已矣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2)思而不学则殆。
3.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
4.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第④则内容的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期末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孔子的洒脱
       我喜欢读闲书,即使是正经书,也不妨当闲书读。譬如说《论语》,林语堂把它当作孔子的闲谈读,读出了许多幽默,这种读法就很对我的胃口。近来我也闲翻这部圣人之言,发现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洒脱的人。
       在我的印象中,儒家文化一重事功,二重人伦,是一种很入世的文化。然而,作为儒家始祖的孔子,其实对于功利的态度颇为淡泊,对于伦理的态度又颇为灵活。这两个方面,可以用两句话来代表,便是“君子不器”和“君子不仁”。
       孔子是一个读书人。一般读书人寒窗苦读,心中都悬着一个目标,就是有朝一日成器,即成为某方面的专门家,好在社会上混一个稳定的职业。说一个人不成器,就等于是说他没出息,这是很忌讳的。孔子却坦然说,一个真正的人本来就是不成器的。也确实有人讥他博学而无所专长,他听了自嘲说,那么我就以赶马车为专长罢。
       其实,孔子对于读书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纯学术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还主张读书是为了完善自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庸俗文人(“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他一再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类似于“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样的话,《论语》中至少重复了四次。
      “君子不器”这句话不仅说出了孔子的治学观,也说出了他的人生观。有一回,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聊天,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其中三人分别表示想做军事家、经济家和外交家。唯有曾点说,他的理想是暮春三月,轻装出发,约了若干大小朋友,到河里游泳,在林下乘凉,一路唱歌回来。孔子听罢,喟然叹曰:“我和曾点想的一样。”圣人的这一叹,活泼泼地叹出了他的未染的性灵,使得两千年后一位最重性灵的文论家大受感动,竟改名“圣叹”,以志纪念。人生在世,何必成个什么器、做个什么家呢,只要活得悠闲自在,岂非胜似一切?
       学界大抵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至于什么是“仁”,众说不一,但都不出伦理道德的范围。孔子重人伦是一个事实,不过他到底是一个聪明人,而一个人只要足够聪明,就决不会看不透一切伦理规范的相对性质。所以,“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这句话竟出自孔子之口,他不把“仁”看作理想人格的必备条件,也就不足怪了。有人把“仁”归结为忠恕二字,其实孔子决不主张愚忠和滥恕。他总是区别对待“邦有道”和“邦无道”两种情况,“邦无道”之时,能逃就逃(“乘桴浮于海”),逃不了则少说话为好(“言孙”),会装傻更妙 (“愚不可及”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其本义不是形容愚蠢透顶,而是孔子夸奖某人装傻装得高明极顶的话,相当于郑板桥说的“难得糊涂”)。他也不像基督那样,当你的左脸挨打时,要你把右脸也送上去。有人问他该不该“以德报怨”,他反问:那么用什么来报德呢?然后说,应该是用公正回报怨仇,用恩德回报恩德。
       孔子实在是一个非常通情达理的人,他有常识,知分寸,丝毫没有偏执狂。“信”是他亲自规定的“仁”的内涵之一,然而他明明说:“言必信,行必果”,乃是僵化小人的行径(“硁硁然小人哉”)。要害是那两个“必”字,毫无变通的余地,把这位老先生惹火了。他还反对遇事过分谨慎。我们常说“三思而后行”,这句话也出自《论语》,只是孔子并不赞成,他说再思就可以了。
       也许孔子还有不洒脱的地方,我举的只是一面。有这一面毕竟是令人高兴的。研究孔子,如果顾及他的全人,对他的哲学或许也会有些新的认识吧。
1、本文作者另辟蹊径解读孔子,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孔子的“洒脱”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真正的人本来就是不成器的。”阅读全文,根据你的理解,简述孔子所说的“真正的人”该是什么样的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是一个读书人,你也是一个读书人,对读书你也有自己的认识,简述孔子对于读书的主张。谈谈你是否赞同孔子的读书主张,并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孔子思想的核心“仁”除外,那么,孔子和他的四个弟子聊天时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种人生态度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安徽省中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文言文阅读
《论语》四则
  ①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②孔子日:“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④子夏日:“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
  注释:①友谅:与诚信的人交朋友。谅,诚信。②便辟:习于摆架子装样子,内心却邪恶不正。③善柔:善于阿谀奉承,内心却无诚信。④便佞:善于花言巧语,而言不符实。⑤所亡:自己所没有的知识、技能,所不懂的道理等。亡,同“无”。⑥所能: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已懂的道理等。
1.解释下列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
(1)择其善者而之                  从_____________
(2)学而不思则罔                     罔_____________
(3)可谓学也已矣                  好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第④则内容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细节其实无关成败   陈鲁民(15分)

    坊间有不少谈论细节重要的书籍,其中尤以《细节决定成败》最为畅销,被许多渴望成功者奉为圭臬,希望自己能通过完善细节,把握好细节,从而踏上成功之路,推开胜利之门。其实,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不是误解,便是偏见,抑或故意夸大。

    任何一项事业,一件事情,决定其成败的主要因素都是大势所趋、力量对比、主要矛盾、全局大节。至于那些边边角角的细节和花絮,最多能影响到成败的时间早晚和程度,或给成功锦上添花,或使失败雪上加霜,更多时候,则是有它不多,无它不少。

一个去应聘工作的人,如果比较注意细节,譬如衣冠整洁,举止得当,能捡起地上的碎纸,自然会给人一个好印象,但最终是否录用你,还是靠你的文凭、履历和笔试面试成绩。

一个搞设计的工程师,即便每个细节都无可挑剔,办公桌收拾得干干净净,非常礼貌地对待每个同事和老板,甚至连随手关灯、便后冲水的细节都堪称楷模,如果设计不出老板需要的东西,产品在市场上无竞争力,老板也会毫不犹豫地炒你鱿鱼。

(A)我参观过一架在朝鲜战场屡立功勋的战斗机,飞机上弹孔累累,一个补丁挨着一个补丁,可是它依然成功击落敌机后安全返航,因为这些子弹都没打中要害。这就是细节,无关大局。可如果打中油箱或击中飞行员,则肯定机毁人亡。这就是决定成败的主要矛盾。

从军国大事、历史风云来看,更是如此。

楚汉相争,最后结果取决于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指挥正误和作战决策。霸王别姬的动人细节,至今还被人传诵,令人叹息。但无论项羽别不别姬,怎么个别法,都无关大局,因为十面埋伏已经布好,四面楚歌已经响起,他的失败只是个时间问题。

(B)戊戌变法的失败,有人说是因为细节不慎而致,譬如错用了袁世凯,因为他的告密与投机而导致全盘皆输。其实,失败的关键原因在于保守派与维新派之间实力差别太大。即便不在这个细节上出错,没有袁世凯,也有张世凯、李世凯。还是谭嗣同总结得好:“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C)相传周恩来很关注细节,对许多小事都了然于胸。人们常津津乐道于他的细心和周到,但别忘了,他还有雄才大略的一面。他更关注国内外大形势、大趋势、大走向,要不然,他就不会是一个指挥若定的军事家、运筹帷幄的政治家、纵横捭阖的外交家,最多是一个细心负责的好管家。

人们常说“棋错一着,全盘皆输”,但如果能引起皆输局面,那就不叫细节了,而是大节,是关键。譬如失掉一个卒子,叫细节,无关紧要;丢了一个车,那就叫大节,事关全局。所以,我们固然需要注意细节,但千万不能夸大细节的作用。细节有时确实能影响成败的快慢,但绝不能决定成败的方向,不可能扭转乾坤,影响大局。

在日常工作中,如果过于注重细节,就会让我们变得谨小慎微,畏首畏尾,针头线脑,从而影响到我们掌控全局的大眼光、大视野、大手笔。看待历史的进程,倘若把细节抬到决定成败的高度,就会以偶然性代替必然性,最后势必陷入神秘主义、不可知论的泥潭。

    的确,细节以其生动、直观的特点显得鲜活,富有魅力,为人所喜闻乐见。但无论如何不要忘记,看历史要看大势,看形势要看主流,看人物要看大节,是永远不会过时的真理。                                                                    

11.根据语境,理解文中划线词语的含义。(4分)

圭臬:

针头线脑:

12.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3.下面一个论据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若要还原,你认为最恰当的位置应该是A、B、C三处中的(    )处,理由是       。(4分)

明亡清兴,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崇祯皇帝之死就是巨变中的细节,他究竟是上吊吊死、喝药毒死、投水淹死、自焚烧死,都无关事态进展,最多再添点戏剧性,改变不了最后覆亡的命运。

14.《斜塔上的实验》一文重点讲述了伽利略站在比萨斜塔上做自由落体实验的过程。联系本语段内容说说,你认为伽利略如果不做斜塔实验,他能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吗?你的理由是什么?(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