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22、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人弗受;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令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

          之    蹴    辩    已

2.翻译划线句“此之谓失其本心”这个句子。

3.填空:作者用“一箪食,一豆羹”来进行论证,这属于       的论证方法。文段中着重论述了“      ”比“       ”更重要,人应该保有本心的道理。

4.请任意写出文段中具有对比性的一组句子(内容)。

评卷人

得分

 

 

五、作文

 

(每空? 分,共? 分)

 

 

22、1.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天性、天良)。

2.举例  义  生 

3.“乡为身死而不受”与“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对比;

        “乡为身死而不受”与“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对比;

        “乡为身死而不受”与“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对比;

        “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对比。

    (不用原文,用自己的话叙述也可。)

五、作文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人弗受;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令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

          之    蹴    辩    已

2.翻译划线句“此之谓失其本心”这个句子。

3.填空:作者用“一箪食,一豆羹”来进行论证,这属于       的论证方法。文段中着重论述了“      ”比“       ”更重要,人应该保有本心的道理。

4.请任意写出文段中具有对比性的一组句子(内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48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如涉及通假字,必须答出该字的意思)(4分)

  (1)钟于我何加焉( )    (2)所识穷乏者我与( )

  (3)为身死而不受( )    (4)是亦不可以乎( )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3.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材料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材料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  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材料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4.阅读下面《不食嗟来之食》,完成文后问题。

  齐(齐国)大饥(饥荒)。黔敖(齐国的一位富商)为食(准备了食物)于路,以待饿者食之(给他们吃)。有饿者蒙袂(mèi)辑屦(jù)(袖子遮着脸,拖拉着鞋),贸贸然(两眼昏昏无神的样子)来。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喂)来食!”(饿者)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终不食而死。

  (选自《礼记·檀弓》

  (1)上文与《鱼我所欲也》选段中的哪些语句相对应?把它摘录在下来。

  (2)“嗟来之食”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熟知的成语;模仿《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成语“拔苗助长”的释义,试解释它的意义。

  【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公孙丑》)后来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嗟来之食】要求:答题不超出100字。故事情节须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不能全文翻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48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我与?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此之谓失其本心。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如涉及通假字,必须答出该字韵意思。)

1)万钟于我何    加:

2)所识穷乏者我与  得:

3为身死而不受    乡:

4)是亦不可以    已:

2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3  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作者的观点。(答题不得超出方格限定的字数。)

 

 

 

 

 

 

 

 

 

 

 

 

 

 

 

 

 

 

 

 

4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不食嗟来之食

(齐国)大(饥荒)。黔敖(齐国的一位富商)为食(准备了食物)于路,以待饿者食之(给他们吃)。有饿者蒙袂mèi辑屦)(袖子遮着脸,拖拉着鞋),贸贸然(两眼昏昏无神的样子)来。黔敖左(捧)食,右执饮,曰:(喂)来食!”(饿者)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终不食而死。

(选自《礼记·檀弓》)

1)上文与《鱼我所欲也》选段中的哪些语句相对应?把它摘录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嗟来之食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熟知的成语;模仿《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成语拔苗助长的释义,试解释它的意义。

【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公孙丑》)。后来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嗟来之食】(提示:答题不超出100字。故事情节须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不能全文翻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①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1)

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和意思。

(1)得之则生

(2)蹴尔而与之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4)为宫室之美

(2)

简要概括两个语段的意思。

(3)

这两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从全文看,论述的中心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万钟于我何焉 _________________

  (2)为身死而不受 _________________

  (3)今为妻妾之为之 _______________

  (4)是亦不可以乎 _________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3)

补出下面句子中括号里省略的内容。

  乡为(  )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4)

《孟子》中有这样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你认为其中的哪一句话最能说明“行道之人”和“乞人”的行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中考新题型热点题库、语文 题型:048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曾子①之妻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汝杀彘②。”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节选自《韩非子·曾子杀彘》)

注释:①曾子:曾参,孔子的学生。②彘(zh@):猪。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

(1)呼尔而之,行道之人弗受 与:________

(2)所识穷乏者我欤 得:________

(3)曾子之妻市 之:________

(4)妻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止: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

(2)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

3.古往今来,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很多,请举出两个人物,并简要概括其事例。

________________

4.从“曾子杀彘”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曾子怎样的教子思想?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广西自治区河池市2010年初中毕业暨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题型:048

文言文阅读。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①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

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

解释下列加粗词语。

(1)呼尔而与之(  )

(2)今宫室之美为之(  )

(3)所以动心忍性(  )

(4)困于心,于虑(  )

(3)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4)

选自《孟子》的两则文段,骈散结合,说理透彻,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甲文第一段告诉我们:对于人来说,生死固为重要,但________更重要。乙文第一段则讲明了________的道理。

(5)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当面对诸如“生”与“义”、“忧患”与“安乐”的选择时,如何才能做到不失“本心”?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48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在文中的意思。(如涉及通假字,必须答出该字的意思)

(1)钟于我何加焉( )    (2)所识穷乏者我与( )

(3)为身死而不受( )    (4)是亦不可以乎( )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3.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材料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材料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  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材料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4.阅读下面《不食嗟来之食》,完成文后问题。

(齐国)大饥(饥荒)。黔敖(齐国的一位富商)为食(准备了食物)于路,以待饿者食之(给他们吃)。有饿者蒙袂(mèi)辑屦(jù)(袖子遮着脸,拖拉着鞋),贸贸然(两眼昏昏无神的样子)来。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喂)来食!”(饿者)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终不食而死。

(选自《礼记·檀弓》

(1)上文与《鱼我所欲也》选段中的哪些语句相对应?把它摘录在下来。

(2)“嗟来之食”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熟知的成语;模仿《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成语“拔苗助长”的释义,试解释它的意义。

【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公孙丑》)后来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嗟来之食】提示:答题不超出100字。故事情节须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不能全文翻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届贵州省贵阳市九年级学业考试模拟卷一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后按要求答题。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令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小题1】解释文段中的词。(4分)
之   蹴   辩   已
【小题2】翻译划线句“此之谓失其本心”这个句子。(2分)
【小题3】填空:作者用“一箪食,一豆羹”来进行论证,这属于      的论证方法。文段中着
重论述了“     ”比“      ”更重要,人应该保有本心的道理。(3分)
【小题4】请任意写出文段中具有对比性的一组句子(内容)。(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1-2012学年贵州省贵阳市九年级学业考试模拟卷一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后按要求答题。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令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文段中的词。(4分)

之   蹴   辩   已

2.翻译划线句“此之谓失其本心”这个句子。(2分)

3.填空:作者用“一箪食,一豆羹”来进行论证,这属于      的论证方法。文段中着

重论述了“     ”比“      ”更重要,人应该保有本心的道理。(3分)

4.请任意写出文段中具有对比性的一组句子(内容)。(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