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7、一个人如果能像__________(国别)作家___________笔下的鲁宾逊那样在困境中积极主动、保持尊严的活着,就不仅值得,而且是足以自豪的。

7、英国     笛福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

一个人如果能像__________(国别)作家___________笔下的鲁宾逊那样在困境中积极主动、保持尊严的活着,就不仅值得,而且是足以自豪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语文课外练习第17册九年级上学期用 北京课改版 题型:048

一个环保分子的杀手童年

潘采夫

  深夜读报纸,看到广东正流行吃猫,而且有蔓延全国之势。作为环保人士,我怒不可遏。从凌迟活驴,活吃猴头,到现在又活吃猫,看来生番们离吃同胞不远了。我灯下摩拳擦掌摊纸拿笔,准备将他们上下三代一顿痛骂:大时如此,小时必好不到哪里去。

  写着写着,思路突然转个弯,冷汗在额头涔涔而下,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时光,忽然有些惊慌,既然现在环保,儿时应该不差吧!我试着将自己六到十岁与动物的交往写到纸上,不想竟写出了一部罄竹难书的动物杀手自传。

  我小时候聪明,曾经联合小伙伴将小河的一截水全部淘干,将里面的小鱼小虾一网打尽。小时候蜻蜓很多,每到雨过天晴,我就拿一把大扫帚追蜻蜓,一下就能罩住四五只,用棉线拴住尾巴,放进蚊帐里,让它吃蚊子,结果蚊子没吃着,蜻蜓自己绝食而死。秋天,大人犁地的时候曾经抓到野兔送给我,我和小叔出于没法解释的动机,将小野兔的肚子剖开,将内脏掏出来一一辨认,拿兔毛做手套。后来身手麻利些了,我爬到屋檐上去掏麻雀蛋。大些之后我晚上还跟大孩子打手电筒抓麻雀,手电一照,麻雀就动弹不得,束手就擒。大孩子用胶泥将麻雀裹住,在火上烧着吃,而我在这个过程中玩得其乐融融。

  对了,还有一次我逮到一只老鼠,不知怎么办,邻居大伯从家里拿来煤油,浇在老鼠身上,用火柴点着,老鼠像一团火球在树林里狂奔,直到变成灰烬。搜索记忆,好像只有两只动物逃脱过我的伤害:我发现一只刺猬,就用一个水缸倒盖,将刺猬罩在下面,准备腾出空来收拾它,第二天却发现它挖了一个地道跑了;另一次是邻居奶奶送我一只乌鸦,将脚用绳子拴在木棍上,在我还没想好怎么玩的时候,乌鸦求生的本能使它带着半米长的木棍困难地飞走了。

  还有那些蚂蚁、蚱蜢、蜘蛛、瓢虫等,落到我手里,下场都很悲惨……我把这些写到纸上,像一个凶手在交代罪行。天!我本来要谴责别人吃猫,没想到自己更凶残,这无法用童年无忌来解释。我的小动物虐待史中,每一项都有小朋友和大人参加,我的父母也从没有告诫我不可以虐待小动物,相反,他们总是兴致勃勃地告诉我每一个小动物的味道都各有其特殊的鲜美。我后来想到,中原有着多灾多难的历史,战争的灾害经常使这个地区变得饿殍遍野,小动物们成了先辈的衣食父母和救命之物,40年前我爷爷的叔叔生生饿死了,估计那时他连河里的蝌蚪都吃不到。经过千年反复,吃动物已经成为我们民族传统的一部分,这样悠久的传统土壤损害了我们民族心理中的同情与关怀。

  由此想开去,环保其实是富国与富人的产物,逼着负债累累的穷国与饥肠辘辘的穷人环保是矫情和无耻的。我作为从农村到城市的移民,从贫穷到富裕的转型期一代,从动物杀手到环保人士这种迅速进化,既是进步,也使我感到了愧疚与痛苦。

1.用简要的语言概述作者童年时代所做的伤害动物的事。

答:________

2.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最可贵的精神是哪一点?

答:________

3.作者在回忆的过程中,列举了自己在童年时代所做的伤害动物的事情,从而告诫人们应该善待动物的道理。作者采用的是通过事例的描述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的写法。请你仿照这样的写法,也写一段文字。(60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中学学习一本通 语文 七年级下册 人教课标 题型:048

呵,中国心(甲文)

  

  朋友,当你听到《我的中国心》这支歌的时候,难道你不陶醉在那优美、深沉的旋律里?难道你不被歌曲所抒发的那种强烈的爱国(q0ng s))________所感染?难道你不因此而联想起许许多多有一颗中国心的炎黄子孙?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在歌声中,我想起了一个四五岁的小孩,他蹲在一边看着一张图纸,我和几个伙伴在打排球。突然,球掉进了水沟里。“哎,这张纸给我擦球行吗?”“我才不呢!”我掏出一颗巧克力,说:“你把纸给我,这颗巧克力就归你。”他望望巧克力,又望望地上的那张纸——哦,这时候我才看清那是一张中国地图。他摇摇头。我故意追问了一句:“你不想吃吗?”“想。”“那你怎么不给我?”他扑闪着大眼睛,认真地说:“爷爷说不能出卖祖国。”

  热爱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共同感情。这种感情一代连着一代,(ch2n mi2n)________不断。你看,这个幼小的心灵里,不是已经注进了真挚的爱国之情了么!

  呵,中国心!中国心!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记得报纸曾经报道这样一件事,在进攻被越寇侵占的者阴山的途中,部队碰到敌人布下的雷区。因扫雷器坏掉了,无法前进。时间已非常紧迫,容不得半点迟疑!一位战士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放下枪支,从容地滚向雷区。顿时,雷声四起,火光冲天,硝烟弥漫……为了捍卫祖国的尊严,战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给部队滚出了一条通向胜利的路,自己也走完了闪光的人生之路。

  祖国——难道还有比这更为神圣的字眼吗?为了她,多少人献出了勃发的青春,多少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这些人的心里,祖国的位置永远高于一切,高于一切!

  呵,中国心,中国心!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有一位生命垂危的华侨,叫儿女们从保险柜里取出一个精制的盒子。儿女们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等父亲用颤抖的手接过去,打开来,一看,原来是一撮黄土!一个家财万贯的企业家,为什么会看重这一点分文不值的黄土?这是他离开苦难的祖国时含着热泪揣在怀里带走的。他用微弱的声音说:“当年,我为生计所迫离开了祖国,可我的心始终没有离开祖国啊!我每每望着这撮土,思念遥远的故土……终于,我的心愿得到了实现,祖国强大起来了!强大起来了……可惜我无法再为她出力了,这是我终身的(y0 h4n)________……”他立下遗嘱:将自己的骨灰撒在祖国大地上,把毕生积累下来的一笔财产献给祖国;并要求儿女们回到故土去,建设祖国……

  这是什么时候?——他快要离开人世的时候;这是什么地方?——远离祖国的地方。可他还是深深地(ju4n li4n)________着祖国、热爱着祖国!这是一颗多么火热的赤子之心啊!

  呵,中国心,中国心!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祖国(乙文)

  

  我在赤道上度过童年。儿时,常常听长辈惦念“唐山”。

  “妈妈,‘唐山’是什么地方?”有一回,我问母亲。

  母亲郑重其事地找来华语课本——从一片枫叶似的中国地图上,我第一次认识了祖国的容颜。①母亲说:“在异国,风是热的,心却凄凉!

  为了寻找那叶脉的故土山川,我和母亲惜别了美丽的南洋。

  我带给祖国的,仅仅是海外孤儿的一瓣心香;祖国给我的,却是作为主人应有的一切,包括尊严。

  回到祖国,我一下子变得富有。我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每一片云霞、每一棵小草、每一朵浪花……还有那无价的自由!

  虽然,和许多祖国同胞一样,我心的原野,也受过刀伤火创。我曾悲哀,但从没绝望;我历尽(k3n k7)________,但从未(p2ng hu2ng)________;我熟悉异邦的繁华,但不向往……

  因为,生活在祖国的土地上,我的脊梁,便有着可靠的依傍;因为,伟大中华的民族之魂,像巨星,永远在我心头闪亮。

  什么是海外赤子最大的依恋?

  那就是“祖国”这个光辉的字眼!

  ②为了这缕永恒的痴情,春往秋来,月月年年——我像一尾春蚕,默默地倾吐柔丝,去描绣祖国五彩缤纷的河山;

  我像一片绿叶,用我的青春,qi2n ch6ng)________地布置祖国的春天;我像一只杜鹃,为(#u g5)________祖国美好的未来,甘心啼血而亡……

  什么是我心中最大的骄傲?

  那便是“祖国”这个神圣的字眼!

(1)

在文中横线上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2)

细读甲文,回答问题。

(1)甲文中选取了三个典型事例,各用一句话概括。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三个事例能否颠倒,为什么?这三个事例分别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以记叙为主,中间穿插适当的议论、抒情,请找出由三个事例而引发的议论部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引用的歌词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细读乙文,回答问题。

(1)如何理解画线句①中母亲说的话:“在异国,风是热的,心却凄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②中“永恒的痴情”指什么?这个句子里用了几个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哪一句比喻用了典故?请用句中的四个字概括典故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的结构可分为三层,请用“‖”在文中标出。并各用两个字分别概括层意。

第一层: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

第三层:________

(4)

比较甲、乙两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文的体裁都是________。甲文以记叙为主,穿插抒情、议论,侧重于________;乙文则在记叙中侧重于________。

(2)甲、乙两文都用设问、________等修辞手法,其中________手法用得较多,如“我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每一片云霞、每一棵小草、每一朵浪花……”一句。

(3)甲、乙两文所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那就是________的情感。

(4)甲文中“老华侨”离开故土带走的是什么?乙文中“我和母亲”带回祖国的又是什么?这又都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比较下面的句子,看一看哪个句子的表达效果好一些,为什么?

①朋友,当你听到《我的中国心》这支歌的时候,难道你不陶醉在那优美、深沉的旋律里?

②朋友,当你听到《我的中国心》这支歌的时候,你一定会陶醉在那优美、深沉的旋律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比较下面的句子,看一看哪个句子的表达效果好一些,为什么?

①为了寻找故土山川,我和母亲离开了南洋。

②为了寻找那叶脉的故土山川,我和母亲惜别了美丽的南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百分学生作业本 七年级语文 下册 语文版 语文版 题型:048

森林医生——啄木鸟

一个医生嘴巴尖,

天天出诊到林间;

敲敲听听多仔细,

要动手术把头点。

  ①上面这个谜语猜一种动物,谜底是啄木鸟。可是起初我不但猜不出来,而且人家揭了谜底后,我还不懂为什么把啄木鸟誉为“森林医生”。后来我随一支森林科学考察队去林区调查研究,通过一位生物学家对啄木鸟的介绍,和我自己对它的观察,我才真正认识到,“森林医生”这个称号,啄木鸟是当之无愧的。

  ②啄木鸟每天都起得很早,起身后第一件事就是给树木“检查身体”。它用嘴将一棵棵树从根到梢笃笃地轻轻敲打一通,听听有没有空声。经验告诉它,敲打时如发出空声,树干里面一定有虫,就立刻“动手术”。它的嘴长而直,末端尖锐,不但能啄破树皮和腐败的树干,而且能啄开坚硬的木质部;它的舌骨很发达,包围着头骨,舌骨起着特殊的弹簧作用,能使细长的舌头伸缩自如;舌面富含粘液,能把树中昆虫的幼虫和虫卵粘住;舌端生有向后倒长的小钩,能钩取树中较大的昆虫。它的鼻孔上覆盖着保护性的刚毛,可以防止碎木屑飞入鼻孔。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操作路线也很科学,工作时总是围绕着树干作螺旋式地向上攀登,这样既可避免重复劳动,又不会有所遗漏。啄木鸟就凭着这套完备的“医疗器材”和独特的“医术”专门捕食危害树木的昆虫,保护树木健康地成长。

  ③由于长期过着树栖生活,啄木鸟的翼变得既短又钝,不适于快飞和远翔,只能在林间通道或林中旷地作短距离滑翔,但是它的足趾却特别强劲有力,趾的排列也不像一般鸟类那样三趾向前、一趾向后,而变成二趾向前、二趾向后,而且具有锐利的钩爪,因此即使攀缘在笔直的树干上也不会滑落下来。此外,它的尾羽强韧坚直,羽轴特别粗硬,有弹性,可以当做支柱顶住身体,与两条岔开的腿形成一个“三足鼎立”之势,增加了悬立时的稳固性。

  ④啄木鸟的巢筑在树洞里,巢内铺着松软的木屑,母鸟就在这里产卵育雏。刚孵化出来的雏鸟非常爱吵闹,虽然住在树洞里,但在老远的地方就能听到它们的叫声。小啄木鸟常常挤在树洞口,等候老啄木鸟给它们哺食。为了使雏鸟更快地成长,母鸟必须喂以足够的食物;而另一方面,为了产后生理上的需要,母鸟也必须进食一定数量的“补品”,所以在育雏期间,啄木鸟能消灭大量的森林害虫。

  ⑤啄木鸟有很多种,它们的主要食物大多是森林害虫。据调查:我国最大的一种啄木鸟——黑啄木鸟,每天能吃掉一千几百个虫的幼虫。解剖14只绿啄木鸟的胃,结果得知,昆虫占99.83%,其中以蚂蚁为最多,占97.79%。上海郊区能见到的斑啄木鸟,也是个除虫能手。有人在不同的季节里根据22个斑啄木鸟食性的分析结果,发现胃中50.17%是昆虫,主要有象(甲虫)、伪步行(甲虫)、金龟(甲虫)、天牛幼虫,其次是蛾、螟蛾等。在树林中过冬的害虫,95%是被啄木鸟吃掉的。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护“森林医生”——啄木鸟。

1.本文标题“森林医生——啄木鸟”中破折号的用法是什么?用原文回答把啄木鸟称做“森林医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以谜语开头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②段中找出说明啄木鸟科学的操作路线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第②~③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足鼎立”一词中“鼎”字共________笔。

6.本文最后一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介绍了啄木鸟的和________。

7.本文主要是说明啄木鸟是一种专以森林害虫为食物的益鸟,为了说明这一点全文运用了怎样的手法?采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四川省月考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大唐柳色》一文,回答问题。

 大唐柳色  

  ⑴渭城在哪儿?唐代的柳色是否还那么清新?  
       ⑵每次送别时,总想陪伴着友人走进客舍,像唐代诗人那样叫上一壶酒,点上几碟菜,在四周绿色中间“一杯一杯复一杯,二人对酌山花开”。可每次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总也无法如愿以偿。同唐人相比,我们总是少了一份旷达,一份恬淡,一份缠绵。  
       ⑶唐人的神韵,唐人的风范,犹如他们所歌颂的柳色一样,永远那么潇洒,那么清新,那么多情,也永远在唐诗里“依旧烟笼十里堤”,让我们这些后来人向往,又让我们无法企及。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又名《渭城曲》) 
     ⑷今夜,月色宜人,独坐在客舍里,看黄昏的月光给窗户镶上一道金边,一直伸向山的那一边。我的思绪又一次踏着遍地月光,沿着《渭城曲》所铺设的意境,走上了去阳关的古道。 
    ⑸去阳关的道路上,多了驼铃狼烟,多了孤独、寂寞与苍凉。然而,这一切都挡不住唐人哒哒的马蹄。不就是沙漠吗?他们就是为了沙漠而来,为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而来;为了“瀚海阑干百丈冰”的奇异而来;为了“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自信而来。 
     ⑹于是,唐诗中出现了离别,出现了折柳。  
       ⑺客舍对饮,灞桥折柳,这种习俗不知是否起于唐代,然而却被唐人挥洒得淋漓尽致,情意万千。当他们拉着马缰绳,伫立在斜阳下的驿道边,折柳相送依依惜别时,风吹动着他们青色的长衫,飘飘欲飞。  
       ⑻唐代国势强盛,读书士子人人奋袂而起,走出书斋,离家别子,仗剑远游,去河朔,去塞上,去长安,以求博取功名利禄,入世之心极重。可一旦他们发现追求必须以人格付出为筹码时,他们却惶惑了,他们沉默了,他们爆发了,最终选择义无反顾地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长揖而去,拂袖归山;然后再去寻找新的起点。  
       ⑼他们重视功名,但更重视人格;入世之心不死,道德之树常青。唐代文人的腰杆同笔杆一样,铁硬。因而,唐诗就显得洒脱,富有个性;而唐代的诗人们漂泊南北,沦落天涯,受够了颠沛流离之苦。         ⑽别,是经常的;聚,是短暂的。可唐人的感情从没被滚滚红尘所消磨。相反,由于长期漂泊在外,他们更需要友情慰藉。于是,他们更看重友情。倾盖如故,一见倾心,彼此从不因身份、地位与政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也不因生死而隔离。  
       ⑾唐人,真是太多情了。在南来北往的路上,送人的,折柳相赠;离去的,接枝挥别。“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然而,柳条一年一青,岁月却慢慢老去,唐人衣袂飘飘,迈着潇洒的步子,一步步走入历史的深处,成为一处可望而不可即的风景。  
       ⑿隔着岁月,仿佛隔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长河,“野渡无人舟自横”,让我们无论如何也渡不过去,无法进入那种境界。  
       ⒀这,大概就是现代人的悲哀了。 
1、写出与“天下谁人不识君”一样充满自信的两句唐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句中画线词语的含义。 
    “隔着岁月,仿佛隔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长河,“野渡无人舟自横”,让我们无论如何也渡不过去,无法进入那种境界。
    “那种境界”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境界(用文中句子回答),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境界(用自己的话回答,不超过10个字)  
3、分析下面句子中画线字的表达效果。  
    “看黄昏的月光给窗户上一道金边,一直伸向山的那一边。”   
     答:                                                                                                                                   ____    
4、第⑷段之前,作者引用王维的诗《渭城曲》有什么作用?  
     答:                                                                                                                                               
5、作者在文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