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16、作文。

    有一年,一支英国探险队来到了撒哈拉沙漠的某个地区,在茫茫的沙海里负重跋涉。阳光下,漫天飞舞的沙粒像炒红的铁砂一般,扑打在探险队员的脸上。大家的水都没有了,心急如焚。这时,探险队长拿出一只水壶,说:“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水壶在队员手中传递,那沉甸甸的感觉使队员们濒临绝望的脸上,又显露出坚定的神色。一壶水,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的源泉,成了求生所寄托的目标。最终,探险队顽强地走出了沙漠,摆脱死神之后,大家喜极而泣,他们用颤抖的手拧开那支撑他们精神和信念的水壶——缓缓流出来的,竟然是满满的一壶沙。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16、略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

作文。

    有一年,一支英国探险队来到了撒哈拉沙漠的某个地区,在茫茫的沙海里负重跋涉。阳光下,漫天飞舞的沙粒像炒红的铁砂一般,扑打在探险队员的脸上。大家的水都没有了,心急如焚。这时,探险队长拿出一只水壶,说:“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水壶在队员手中传递,那沉甸甸的感觉使队员们濒临绝望的脸上,又显露出坚定的神色。一壶水,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的源泉,成了求生所寄托的目标。最终,探险队顽强地走出了沙漠,摆脱死神之后,大家喜极而泣,他们用颤抖的手拧开那支撑他们精神和信念的水壶——缓缓流出来的,竟然是满满的一壶沙。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届贵州省贵阳市九年级学业考试模拟卷一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材料后按要求答题。
农民工——一个英雄的群体


在城市的建筑、制造、餐饮、服务等各个行业中,在遍及大街小巷的各个角落中,城里人不愿做而又必须有人做的苦、脏、累、险工作,几乎都由农民工承担。农民工早已融入城市的方方面面,像城市的血液和润滑剂,,维持着城市的正常运转。没有农民工,城市就会瘫痪。城市是花,农民工是水,没有农民王,城市之花就会枯萎。
两亿三千万农民工对于现代中国的贡献是什么?许多人认为,农民工最伟大的贡献,不仅是创造了城市的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当他们从相对封闭的农村走向比较开放的城市后,开阔了视野,接受了先进的思想,掌握了更多更新的生产技术,在他们四处迁徒、往返城乡的过程中,播洒了文明的种子,缩小了城乡的差别,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如果没有农民工这支队伍的艰辛付出,我们很难想象中国的改革进程会如此神速!
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他们不等不靠,完全依靠市场配置实现自身迁徒目标,他们不要求社会给他们多少东西,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有奢望过社会会给他们多少东西。他们都是英雄,都应该得到他们真正想得到的东西,包括掌声和敬礼!
2008年ll月16日,全国优秀农民工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l000名全国优秀农民工代表和100个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代表获表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农民工队伍的形成和不断壮大,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成果,也是世界工业化、城镇化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光辉范例,他们的贡献将永载史册。”
农民工为城市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有的城市市民却视他们为异类。有农民工偶尔穿着工装出现在人多的公众场所,周围也有些市民会纷纷避让和远离,甚至会有人以斜视、白眼、捂鼻、指责等不礼貌的举动相待。
我们真诚地希望:每一个城市市民从我做起,多多尊重和热情接纳为城市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农民工吧!
【小题1】(探究)联系实际谈谈:农民工为社会的发展作了哪些艰辛的付出?(4分)
【小题2】(创新)假设我们的城市将为农民工塑一组群雕,请挖掘自己的知识积累,任选一句合适的名言或格言来作为它的主题词。(不能引用上面材料中的语句。名言或格言可以不点明作者,但内容必须合适;自己创作的也可,但要有一定的哲理和文采。)(3分)
示例:他们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
【小题3】(实践)请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在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作答内容不署名,60字左右。)(5分)
(1)为了由衷地表达对农民工的感激之情,请你向他们的子女——农村留守少年写一段慰问语。
(2)为了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请你向外出务工的父母写一段发自肺腑的思亲话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1-2012学年贵州省贵阳市九年级学业考试模拟卷一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语言应用

阅读下面材料后按要求答题。

农民工——一个英雄的群体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在城市的建筑、制造、餐饮、服务等各个行业中,在遍及大街小巷的各个角落中,城里人不愿做而又必须有人做的苦、脏、累、险工作,几乎都由农民工承担。农民工早已融入城市的方方面面,像城市的血液和润滑剂,,维持着城市的正常运转。没有农民工,城市就会瘫痪。城市是花,农民工是水,没有农民王,城市之花就会枯萎。

两亿三千万农民工对于现代中国的贡献是什么?许多人认为,农民工最伟大的贡献,不仅是创造了城市的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当他们从相对封闭的农村走向比较开放的城市后,开阔了视野,接受了先进的思想,掌握了更多更新的生产技术,在他们四处迁徒、往返城乡的过程中,播洒了文明的种子,缩小了城乡的差别,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如果没有农民工这支队伍的艰辛付出,我们很难想象中国的改革进程会如此神速!

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他们不等不靠,完全依靠市场配置实现自身迁徒目标,他们不要求社会给他们多少东西,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有奢望过社会会给他们多少东西。他们都是英雄,都应该得到他们真正想得到的东西,包括掌声和敬礼!

2008年ll月16日,全国优秀农民工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l000名全国优秀农民工代表和100个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代表获表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农民工队伍的形成和不断壮大,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成果,也是世界工业化、城镇化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光辉范例,他们的贡献将永载史册。”

农民工为城市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有的城市市民却视他们为异类。有农民工偶尔穿着工装出现在人多的公众场所,周围也有些市民会纷纷避让和远离,甚至会有人以斜视、白眼、捂鼻、指责等不礼貌的举动相待。

我们真诚地希望:每一个城市市民从我做起,多多尊重和热情接纳为城市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农民工吧!

1.(探究)联系实际谈谈:农民工为社会的发展作了哪些艰辛的付出?(4分)

2.(创新)假设我们的城市将为农民工塑一组群雕,请挖掘自己的知识积累,任选一句合适的名言或格言来作为它的主题词。(不能引用上面材料中的语句。名言或格言可以不点明作者,但内容必须合适;自己创作的也可,但要有一定的哲理和文采。)(3分)

示例:他们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

3.(实践)请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在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作答内容不署名,60字左右。)(5分)

(1)为了由衷地表达对农民工的感激之情,请你向他们的子女——农村留守少年写一段慰问语。

(2)为了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请你向外出务工的父母写一段发自肺腑的思亲话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贵州省中考真题 题型:问答题

阅读下面材料后按要求答题。
农民工——一个英雄的群体
  在城市的建筑、制造、餐饮、服务等各个行业中,在遍及大街小巷的各个角落中,城里人不愿做而又必须有人做的苦、脏、累、险工作,几乎都由农民工承担。农民工早已融入城市的方方面面,像城市的血液和润滑剂,维持着城市的正常运转。没有农民工,城市就会瘫痪。城市是花,农民工是水,没有农民工,城市之花就会枯萎。
  两亿三千万农民工对于现代中国的贡献是什么?许多人认为,农民工最伟大的贡献,不仅是创造了城市的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当他们从相对封闭的农村走向比较开放的城市后,开阔了视野,接受了先进的思想,掌握了更多更新的生产技术,在他们四处迁徒、往返城乡的过程中,播洒了文明的种子,缩小了城乡的差别,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如果没有农民工这支队伍的艰辛付出,我们很难想象中国的改革进程会如此神速!
  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他们不等不靠,完全依靠市场配置实现自身迁徒目标,他们不要求社会给他们多少东西,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有奢望过社会会给他们多少东西。他们都是英雄,都应该得到他们真正想得到的东西,包括掌声和敬礼!
  2008年ll月16日,全国优秀农民工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1000名全国优秀农民工代表和100个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代表获表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农民工队伍的形成和不断壮大,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成果,也是世界工业化、城镇化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光辉范例,他们的贡献将永载史册。”
  农民工为城市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有的城市市民却视他们为异类。有农民工偶尔穿着工装出现在人多的公众场所,周围也有些市民会纷纷避让和远离,甚至会有人以斜视、白眼、捂鼻、指责等不礼貌的举动相待。
  我们真诚地希望:每一个城市市民从我做起,多多尊重和热情接纳为城市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农民工吧!
  
1.(探究)联系实际谈谈:农民工为社会的发展作了哪些艰辛的付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创新)假设我们的城市将为农民工塑一组群雕,请挖掘自己的知识积累,任选一句合适的名言或格言来作为它的主题词。(不能引用上面材料中的语句。名言或格言可以不点明作者,但内容必须合适;自己创作的也可,但要有一定的哲理和文采。)
示例:他们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践)请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在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作答内容不署名,60字左右。)
(1)为了由衷地表达对农民工的感激之情,请你向他们的子女——农村留守少年写一段慰问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请你向外出务工的父母写一段发自肺腑的思亲话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3分)

重建奇迹彰显中国奋进的力量(13分)

①位于汶川县映秀镇的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纪念馆封顶;汶川地震异地安置区首批“农家乐”开业;四川及甘肃陇南地震灾区农房基本完成重建,学生提前搬入新校园……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两周年前夕,纷至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新生,彰显着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伟大力量。

②700多天前,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场强烈地震,使8万多同胞遇难,数十万人受伤,数千万人受灾,1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满目疮痍。

③“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党中央发出了新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非战争性全国总动员令。“三年重建任务争取两年完成!”全国人民对灾区人民作出了庄严承诺。地震两年过去,遭受重创的灾区呈现崭新面貌,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一个个新村焕发活力,一条条道路穿山越水,一张张面庞重舒笑颜。草长莺飞的川西大地和陇南、陕南地区生机盎然。

④“现在,走进四川灾区,最漂亮的是农房,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一名网友的观感集中表达了人们的评价;“这些项目的集中交付,展示的是跨越千里的援建深情,给予的是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承载的是加快发展的美好希望。”一个重灾市领导在对口援建项目交付仪式上的话语代表了灾区人民的心声。

⑤这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自强不息精神的真实写照。汶川特大地震带给中华民族巨大的痛苦,也把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磨砺得分外鲜明。“汶川不哭,中国加油”“我们都是汶川人”——地震发生后响彻中华大地的呐喊,在灾后重建中化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举国援建行动。19个对口援建省市10万多名援建人员“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住板房、啃干粮,战严寒、斗酷暑,以令人惊叹的建设速度奉献出让灾区人民放心的优质工程。

⑥这是中国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灾后重建比抢险救援更为复杂艰巨。它不是物质家园的简单复制,而是要实现作为灾难补偿的历史进步,全面建设更加美好的新生活。震后不到两个月,国务院发布的恢复重建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科学”的原则。所有城镇的重建都先编制规划,再有条不紊地统筹安排、整体推进。曾经被地震蹂躏得支离破碎的映秀镇中滩堡村,如今已成为融合民族特色与现代风情的旅游小镇,不但有世界级建筑大师设计的作品,而且集中应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抗震减灾科技。所有重建地区都像这里一样,正在变成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家园。

⑦ 这是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防灾减灾的艰辛探索。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总能从灾难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国家不仅设立了防灾减灾日,而且制订、修订了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救灾条例、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政府以及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军队12分钟后就到达灾区,所有转诊伤员无一死亡,7天后灾后重建规划即启动,15天后灾区172所学校全部复课……玉树抗震救灾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再次见证了中国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

⑧中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特殊的历史境遇铸就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民族精神。汶川灾后重建奇迹再一次昭示世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第五段划线句中的“这”指代的是什么?(4分)

3.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彰显在哪些方面?(3分)

4.第七段当中加横线部分有什么作用?(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3分)
重建奇迹彰显中国奋进的力量(13分)
①位于汶川县映秀镇的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纪念馆封顶;汶川地震异地安置区首批“农家乐”开业;四川及甘肃陇南地震灾区农房基本完成重建,学生提前搬入新校园……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两周年前夕,纷至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新生,彰显着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伟大力量。
②700多天前,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场强烈地震,使8万多同胞遇难,数十万人受伤,数千万人受灾,1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满目疮痍。
③“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党中央发出了新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非战争性全国总动员令。“三年重建任务争取两年完成!”全国人民对灾区人民作出了庄严承诺。地震两年过去,遭受重创的灾区呈现崭新面貌,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一个个新村焕发活力,一条条道路穿山越水,一张张面庞重舒笑颜。草长莺飞的川西大地和陇南、陕南地区生机盎然。
④“现在,走进四川灾区,最漂亮的是农房,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一名网友的观感集中表达了人们的评价;“这些项目的集中交付,展示的是跨越千里的援建深情,给予的是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承载的是加快发展的美好希望。”一个重灾市领导在对口援建项目交付仪式上的话语代表了灾区人民的心声。
⑤这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自强不息精神的真实写照。汶川特大地震带给中华民族巨大的痛苦,也把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磨砺得分外鲜明。“汶川不哭,中国加油”“我们都是汶川人”——地震发生后响彻中华大地的呐喊,在灾后重建中化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举国援建行动。19个对口援建省市10万多名援建人员“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住板房、啃干粮,战严寒、斗酷暑,以令人惊叹的建设速度奉献出让灾区人民放心的优质工程。
⑥这是中国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灾后重建比抢险救援更为复杂艰巨。它不是物质家园的简单复制,而是要实现作为灾难补偿的历史进步,全面建设更加美好的新生活。震后不到两个月,国务院发布的恢复重建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科学”的原则。所有城镇的重建都先编制规划,再有条不紊地统筹安排、整体推进。曾经被地震蹂躏得支离破碎的映秀镇中滩堡村,如今已成为融合民族特色与现代风情的旅游小镇,不但有世界级建筑大师设计的作品,而且集中应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抗震减灾科技。所有重建地区都像这里一样,正在变成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家园。
⑦ 这是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防灾减灾的艰辛探索。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总能从灾难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国家不仅设立了防灾减灾日,而且制订、修订了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救灾条例、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政府以及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军队12分钟后就到达灾区,所有转诊伤员无一死亡,7天后灾后重建规划即启动,15天后灾区172所学校全部复课……玉树抗震救灾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再次见证了中国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
⑧中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特殊的历史境遇铸就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民族精神。汶川灾后重建奇迹再一次昭示世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小题2】第五段划线句中的“这”指代的是什么?(4分)
【小题3】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彰显在哪些方面?(3分)
【小题4】第七段当中加横线部分有什么作用?(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西省吉安地区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3分)
重建奇迹彰显中国奋进的力量(13分)
①位于汶川县映秀镇的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纪念馆封顶;汶川地震异地安置区首批“农家乐”开业;四川及甘肃陇南地震灾区农房基本完成重建,学生提前搬入新校园……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两周年前夕,纷至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新生,彰显着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伟大力量。
②700多天前,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场强烈地震,使8万多同胞遇难,数十万人受伤,数千万人受灾,1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满目疮痍。
③“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党中央发出了新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非战争性全国总动员令。“三年重建任务争取两年完成!”全国人民对灾区人民作出了庄严承诺。地震两年过去,遭受重创的灾区呈现崭新面貌,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一个个新村焕发活力,一条条道路穿山越水,一张张面庞重舒笑颜。草长莺飞的川西大地和陇南、陕南地区生机盎然。
④“现在,走进四川灾区,最漂亮的是农房,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一名网友的观感集中表达了人们的评价;“这些项目的集中交付,展示的是跨越千里的援建深情,给予的是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承载的是加快发展的美好希望。”一个重灾市领导在对口援建项目交付仪式上的话语代表了灾区人民的心声。
⑤这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自强不息精神的真实写照。汶川特大地震带给中华民族巨大的痛苦,也把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磨砺得分外鲜明。“汶川不哭,中国加油”“我们都是汶川人”——地震发生后响彻中华大地的呐喊,在灾后重建中化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举国援建行动。19个对口援建省市10万多名援建人员“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住板房、啃干粮,战严寒、斗酷暑,以令人惊叹的建设速度奉献出让灾区人民放心的优质工程。
⑥这是中国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灾后重建比抢险救援更为复杂艰巨。它不是物质家园的简单复制,而是要实现作为灾难补偿的历史进步,全面建设更加美好的新生活。震后不到两个月,国务院发布的恢复重建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科学”的原则。所有城镇的重建都先编制规划,再有条不紊地统筹安排、整体推进。曾经被地震蹂躏得支离破碎的映秀镇中滩堡村,如今已成为融合民族特色与现代风情的旅游小镇,不但有世界级建筑大师设计的作品,而且集中应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抗震减灾科技。所有重建地区都像这里一样,正在变成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家园。
⑦ 这是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防灾减灾的艰辛探索。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总能从灾难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国家不仅设立了防灾减灾日,而且制订、修订了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救灾条例、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政府以及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军队12分钟后就到达灾区,所有转诊伤员无一死亡,7天后灾后重建规划即启动,15天后灾区172所学校全部复课……玉树抗震救灾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再次见证了中国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
⑧中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特殊的历史境遇铸就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民族精神。汶川灾后重建奇迹再一次昭示世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小题2】第五段划线句中的“这”指代的是什么?(4分)
【小题3】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彰显在哪些方面?(3分)
【小题4】第七段当中加横线部分有什么作用?(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3届江西省吉安地区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3分)

重建奇迹彰显中国奋进的力量(13分)

①位于汶川县映秀镇的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纪念馆封顶;汶川地震异地安置区首批“农家乐”开业;四川及甘肃陇南地震灾区农房基本完成重建,学生提前搬入新校园……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两周年前夕,纷至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新生,彰显着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伟大力量。

②700多天前,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场强烈地震,使8万多同胞遇难,数十万人受伤,数千万人受灾,1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满目疮痍。

③“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党中央发出了新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非战争性全国总动员令。“三年重建任务争取两年完成!”全国人民对灾区人民作出了庄严承诺。地震两年过去,遭受重创的灾区呈现崭新面貌,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一个个新村焕发活力,一条条道路穿山越水,一张张面庞重舒笑颜。草长莺飞的川西大地和陇南、陕南地区生机盎然。

④“现在,走进四川灾区,最漂亮的是农房,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一名网友的观感集中表达了人们的评价;“这些项目的集中交付,展示的是跨越千里的援建深情,给予的是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承载的是加快发展的美好希望。”一个重灾市领导在对口援建项目交付仪式上的话语代表了灾区人民的心声。

⑤这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自强不息精神的真实写照。汶川特大地震带给中华民族巨大的痛苦,也把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磨砺得分外鲜明。“汶川不哭,中国加油”“我们都是汶川人”——地震发生后响彻中华大地的呐喊,在灾后重建中化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举国援建行动。19个对口援建省市10万多名援建人员“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住板房、啃干粮,战严寒、斗酷暑,以令人惊叹的建设速度奉献出让灾区人民放心的优质工程。

⑥这是中国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灾后重建比抢险救援更为复杂艰巨。它不是物质家园的简单复制,而是要实现作为灾难补偿的历史进步,全面建设更加美好的新生活。震后不到两个月,国务院发布的恢复重建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科学”的原则。所有城镇的重建都先编制规划,再有条不紊地统筹安排、整体推进。曾经被地震蹂躏得支离破碎的映秀镇中滩堡村,如今已成为融合民族特色与现代风情的旅游小镇,不但有世界级建筑大师设计的作品,而且集中应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抗震减灾科技。所有重建地区都像这里一样,正在变成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家园。

⑦ 这是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防灾减灾的艰辛探索。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总能从灾难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国家不仅设立了防灾减灾日,而且制订、修订了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救灾条例、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政府以及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军队12分钟后就到达灾区,所有转诊伤员无一死亡,7天后灾后重建规划即启动,15天后灾区172所学校全部复课……玉树抗震救灾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再次见证了中国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

⑧中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特殊的历史境遇铸就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民族精神。汶川灾后重建奇迹再一次昭示世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第五段划线句中的“这”指代的是什么?(4分)

3.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彰显在哪些方面?(3分)

4.第七段当中加横线部分有什么作用?(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3分)
重建奇迹彰显中国奋进的力量(13分)
①位于汶川县映秀镇的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纪念馆封顶;汶川地震异地安置区首批“农家乐”开业;四川及甘肃陇南地震灾区农房基本完成重建,学生提前搬入新校园……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两周年前夕,纷至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新生,彰显着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伟大力量。
②700多天前,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场强烈地震,使8万多同胞遇难,数十万人受伤,数千万人受灾,1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满目疮痍。
③“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党中央发出了新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非战争性全国总动员令。“三年重建任务争取两年完成!”全国人民对灾区人民作出了庄严承诺。地震两年过去,遭受重创的灾区呈现崭新面貌,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一个个新村焕发活力,一条条道路穿山越水,一张张面庞重舒笑颜。草长莺飞的川西大地和陇南、陕南地区生机盎然。
④“现在,走进四川灾区,最漂亮的是农房,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一名网友的观感集中表达了人们的评价;“这些项目的集中交付,展示的是跨越千里的援建深情,给予的是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承载的是加快发展的美好希望。”一个重灾市领导在对口援建项目交付仪式上的话语代表了灾区人民的心声。
⑤这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自强不息精神的真实写照。汶川特大地震带给中华民族巨大的痛苦,也把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磨砺得分外鲜明。“汶川不哭,中国加油”“我们都是汶川人”——地震发生后响彻中华大地的呐喊,在灾后重建中化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举国援建行动。19个对口援建省市10万多名援建人员“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住板房、啃干粮,战严寒、斗酷暑,以令人惊叹的建设速度奉献出让灾区人民放心的优质工程。
⑥这是中国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灾后重建比抢险救援更为复杂艰巨。它不是物质家园的简单复制,而是要实现作为灾难补偿的历史进步,全面建设更加美好的新生活。震后不到两个月,国务院发布的恢复重建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科学”的原则。所有城镇的重建都先编制规划,再有条不紊地统筹安排、整体推进。曾经被地震蹂躏得支离破碎的映秀镇中滩堡村,如今已成为融合民族特色与现代风情的旅游小镇,不但有世界级建筑大师设计的作品,而且集中应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抗震减灾科技。所有重建地区都像这里一样,正在变成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家园。
⑦ 这是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防灾减灾的艰辛探索。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总能从灾难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国家不仅设立了防灾减灾日,而且制订、修订了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救灾条例、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政府以及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军队12分钟后就到达灾区,所有转诊伤员无一死亡,7天后灾后重建规划即启动,15天后灾区172所学校全部复课……玉树抗震救灾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再次见证了中国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
⑧中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特殊的历史境遇铸就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民族精神。汶川灾后重建奇迹再一次昭示世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小题2:第五段划线句中的“这”指代的是什么?(4分)
小题3: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彰显在哪些方面?(3分)
小题4:第七段当中加横线部分有什么作用?(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09年贵州省贵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048

  阅读下面材料后按要求答题。

农民工——一个英雄的群体

  在城市的建筑、制造、餐饮、服务等各个行业中,在遍及大街小巷的各个角落中,城里人不愿做而又必须有人做的苦、脏、累、险工作,几乎都由农民工承担。农民工早已融入城市的方方面面,像城市的血液和润滑剂,维持着城市的正常运转。没有农民工,城市就会瘫痪。城市是花,农民工是水,没有农民工,城市之花就会枯萎。

  两亿三千万农民工对于现代中国的贡献是什么?许多人认为,农民工最伟大的贡献,不仅是创造了城市的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当他们从相对封闭的农村走向比较开放的城市后,开阔了视野,接受了先进的思想,掌握了更多更新的生产技术,在他们四处迁徒、往返城乡的过程中,播洒了文明的种子,缩小了城乡的差别,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如果没有农民工这支队伍的艰辛付出,我们很难想象中国的改革进程会如此神速!

  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他们不等不靠,完全依靠市场配置实现自身迁徒目标,他们不要求社会给他们多少东西,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有奢望过社会会给他们多少东西。他们都是英雄,都应该得到他们真正想得到的东西,包括掌声和敬礼!

  2008年11月16日,全国优秀农民工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1000名全国优秀农民工代表和100个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代表获表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农民工队伍的形成和不断壮大,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成果,也是世界工业化、城镇化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光辉范例,他们的贡献将永载史册。”

  农民工为城市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有的城市市民却视他们为异类。有农民工偶尔穿着工装出现在人多的公众场所,周围也有些市民会纷纷避让和远离,甚至会有人以斜视、白眼、捂鼻、指责等不礼貌的举动相待。

  我们真诚地希望:每一个城市市民从我做起,多多尊重和热情接纳为城市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农民工吧!

1.(探究)联系实际谈谈:农民工为社会的发展作了哪些艰辛的付出?

2.(创新)假设我们的城市将为农民工塑一组群雕,请挖掘自己的知识积累,任选一句合适的名言或格言来作为它的主题词。(不能引用上面材料中的语句。名言或格言可以不点明作者,但内容必须合适;自己创作的也可,但要有一定的哲理和文采。)

示例:他们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

3.(实践)请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在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作答内容不署名,60字左右。)

(1)为了由衷地表达对农民工的感激之情,请你向他们的子女——农村留守少年写一段慰问语。

(2)为了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请你向外出务工的父母写一段发自肺腑的思亲话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