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11、知者乐水,__________(《论语》)

11、仁者乐山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

知者乐水,__________(《论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  愠:生气  发怒       B 为人谋而不乎? 忠:忠诚

C温故而知    新:新的体验和感悟   D 粗食饮水   饭;吃饭

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学时习之     B  温故知新   C 学不思则罔   D 其不善者改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方面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孔子编写的,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并成为“四书”。

B原文中向我们讲述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做人修身的道理,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就是如何学习的方法。

C“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珍惜时间。

D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其核心思想是“礼”与“仁”,他与孟子合称“孔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19题。(11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①屋舍俨然      ②便还家      ③其丈夫担粪灌园      ④余而慕之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3..【甲】【乙】结合文中内容说说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的共同之处。(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19题。(11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①屋舍俨然      ②便还家      ③其丈夫担粪灌园      ④余而慕之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小题3】.【甲】【乙】结合文中内容说说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的共同之处。(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海盐县实验学校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素质检测语文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19题。(11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①屋舍俨然      ②便还家      ③其丈夫担粪灌园      ④余而慕之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小题3】.【甲】【乙】结合文中内容说说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的共同之处。(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带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现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义。(4分)
(1) 阡陌交通    阡陌:               (2)便还家   要:               
(3) 余人各复其家  延:             (4) 便向路   扶: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B.忘路之远近渔人甚异之
C.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D.遂与外人间寻向所志,遂迷
【小题3】请将文中画线句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小题4】本文通过虚拟的桃花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1-2012学年安徽省安庆市十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2分)
(1)甚                       (2)答之                    
【小题2】辨析下列词义的古今差异。(4分)
(1)交通:古义:                 今义:                   
(2)妻子:古义:                 今义:                   
(3)绝境:古义:                 今义:                   
(4)无论:古义:                 今义: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后遂无问津者。
【小题4】第二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进行了描写?(3分)
【小题5】你对文中“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如何理解?(2分)
【小题6】作者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可是作者描绘出了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请想一想并写出作者写作的意图。(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省临清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桃花源记》(节选)(14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小题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4分)
①渔人甚之(       )   ②欲其林(       )
③不为外人道也(       )④后遂无问者(       )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小题3】选出划线词词义不相的一项( )(2分)

A.绝:率妻子邑人来此境佛印类弥勒
B.乃:大惊不知有汉
C.复:前行不出焉
D.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神情与苏黄不
【小题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联系上下文,想想“此人” 说了些什么 ,试概括为三点。(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根据以上选文,请写出两个出自本文的成语(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省临清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桃花源记》(节选)(14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4分)

①渔人甚之(       )   ②欲其林(       )

③不为外人道也(       )④后遂无问者(       )

2.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3.选出划线词词义不相的一项( )(2分)

A.绝:率妻子邑人来此境佛印类弥勒

B.乃:大惊不知有汉

C.复:前行不出焉

D.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神情与苏黄不

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联系上下文,想想“此人” 说了些什么 ,试概括为三点。(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以上选文,请写出两个出自本文的成语(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1-2012学年安徽省安庆市十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2分)

(1)甚                       (2)答之                    

2.辨析下列词义的古今差异。(4分)

(1)交通:古义:                 今义:                   

(2)妻子:古义:                 今义:                   

(3)绝境:古义:                 今义:                   

(4)无论:古义:                 今义:                   

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后遂无问津者。

4.第二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进行了描写?(3分)

5.你对文中“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如何理解?(2分)

6.作者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可是作者描绘出了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请想一想并写出作者写作的意图。(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