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3、读下面诗歌后,请从文学欣赏的一两个角度谈谈自己的欣赏感受。

我不想是否能够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然选择了远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便只顾风雨兼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然钟情于玫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要热爱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切,都在意料这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略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

读下面诗歌后,请从文学欣赏的一两个角度谈谈自己的欣赏感受。

我不想是否能够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然选择了远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便只顾风雨兼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然钟情于玫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要热爱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切,都在意料这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10分)

境与象 袁行霈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在西方文论里恐怕还难以找到一个与它相当的概念和术语。人或以为“意境”一词创自王国维,其实不然。早在王国维提倡意境说之前,已经有人使用意境一词,并对诗歌的意境作过论述。研究意境固然不能抛开王国维的意境说,但也不可为它所困。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实践出发,联系古代文艺理论,我们可以在广阔的范围内总结古代诗人创造意境的艺术经验,探索古典诗歌表现意境的艺术规律,为今天的诗歌创作和诗歌评论提供有益的借鉴。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但是,所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交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情景交融,这四个字本没有什么不好,也许因为用滥了,反给人以肤浅的感觉。我所说的“主观情意”,不只是“情”,而是包括了思想、感情、志趣、个性等许多因素。所以我有时索性用“情志”这个提法。我所谓“物境”也不等于“景”,“景”只是“物境”的一种,这是常识:无须赘言。至于意境相加则是一种很肤浅的说法,任何一部辞典,也不会把“交融”解释为“相加”。意与境交融之后所生成的这个“意境”是一个新的生命,不明白这一点,就很难讨论关于意境的其他问题了。

这里还有一个境和象的关系问题。刘禹锡所谓“境生于象外”常被人引用和发挥。然而,只要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作概念的演绎),联系自己欣赏诗歌的心理活动来考察这个问题,就不难发现,境和象的关系并不这样简单,对刘禹锡这句话的发挥也未必符合他的原意。若论境与象的关系,首先应当承认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刘禹锡虽然说“境生于象外”,但也不否认这一点。细读其《董氏武陵集纪》全文,其中有一段话称赞董铤的诗:“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锻炼元本,雕砻(lóng磨)群形,纠纷舛(chuǎn错误,错乱)错,逐意奔走。”可见刘禹锡也十分重视象的摄取与加工。

可是,境生于象只说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境超乎象。由象生成的境,并不是一个个象的和,而是一种新的质。意境超出于具体的象之上,也就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而有了更大的自由,更多的想象余地。由象到境,犹如从地面飞升到天空。人站在地上,被周围的东西包围着、壅塞着,所看到的是一些具体的景物。一旦翱翔于广袤的天空,就能看到超越于具体景物的一片气象。杜甫登上高高的慈恩寺塔,“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借用这两句诗可以说明超乎象而进入境的情况。没有大地就没有飞升的起点,但不飞离地面也不能进入意境。善于读诗和鉴赏诗的人都有类似的体验,读诗进入意境的时候,自己的心好像长上了翅膀,自由地飞翔于一个超越时空的无涯无涘的世界之中。

所谓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确,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多指那些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松、菊、香草、美人,庶几近之。但中国一向对意象的理解却不限于此,那种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意象也不很普遍。只要是熟悉中国诗歌的人都知道,意境的形成不一定要靠比喻、象征和暗示。诸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以上这些最见意境的诗句都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把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硬搬过来套在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上,总显得不那么合身。

总之,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                  。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云是由水珠聚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聚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

1..下列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

A.诗歌的意境不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简单组合,而是两者交融后所形成的能让读者陶醉其中的新的审美境界。

B.谈论境和象的关系,必须承认“境生于象”;而刘禹锡所说的“境生于象外”,是否认了“没有象就没有境”这个关系。

C.大凡善于读诗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诗歌的意境,恰如广袤无垠的世界,读者的心就如长了翅膀,自由翱翔其间。

D.生硬地搬用英美意象派的“意象”理论来解释和欣赏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显然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

2..对文中材料的使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引用“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逐意奔走”,意在证明长期以来人们对刘禹锡“境生于象外”的理解和发挥是正确的。

B.借用杜甫“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这两句诗,意在形象地阐述“境生于象又超乎象”这一诗歌意境鉴赏理论。

C.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最见意境的诗句,是为了说明中国古典诗歌在意境创造方面的资源是丰富多样的。

D.用“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这一比喻是为了形象描述诗歌意象审美活动时的心理体验。

3..文中画线处填上最恰当的句子是(      )(2分)

A.境生于象外

B.境超乎象

C.境生于象而超乎象

D.一个个象的和即境

4..作者在文中对哪些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请分点列出这些观点。(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小题。(16分)                         

“文化快餐”不宜多吃

    ①当你走上街头,麦当劳、肯德基类的高价快餐、经济小吃类的低价快餐会不时地映入你的眼帘。这些快餐着实给广大市民提供了便利,受到了普遍的欢迎。

    ②时下,这股快餐之风也吹到了文化生活圈内,人们把此类“快餐”称为“文化快餐”。欣赏电视剧《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代替了对原著的阅读;大部头的中外名著的缩写本就在身边;二十四史可以直接看现成的译文;学习古诗词,只需熟读其中的“名句”;说,可以显文雅,写,可以彰文采;了解明清史实,去看看影视剧的戏说、演绎……诸类“文化快餐”很有市场,书店里名著缩写本供不应求,影视VCD畅销不衰。

③客观地说,眼前社会,时间就是金钱,人们想在极短的时间内浏览名篇佳作是可以理解的。但若以“文化快餐”的形式来代替必要的阅读,那就大可不必提倡。

④翻开文化史,那些划时代的扛鼎之作,无不是艺术家们耗尽了毕生精力而著。试想:A一部“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就能仅靠三十六集电视剧“一目了然”了吗?B一套二十四史浩如烟海,富似金库,仅靠一家之言的译文就能“明志”吗?C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仅靠其中一两句诗句就能把握诗的“灵秀”吗?D古人为了写诗著文,“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二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后人岂能浮光掠影,“快”速浏览,浅尝辄止?“文化快餐”如此“吃”下去,定是囫囵吞枣、食而不化、营养不良。

    ⑤某著名女演员在《火烧阿房宫》中扮演了铸剑大师徐夫人,引起史学界一片哗然。殊不知,徐夫人是战国时期一位七尺须眉男儿。台湾某女歌星得知《满江红》的词作者是岳飞,喜不自禁,决定日后要找岳飞写歌词,令众多歌迷大失所望。某省电视台一女主持人听到一嘉宾回答“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作者是“苏东坡”时,忙纠正道“回答错误,正确答案应是‘苏轼’”。

    ⑥如此常识性错误的笑话,不一而足,这说明了什么呢?一言以蔽之,书读少了,就会捉襟见肘,贻笑大方。其实,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不久前,台湾学者高希均提出了“新读书主义”:自己再累也要读书;工作再忙也要读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这话应该是对我们每一个人说的。在知识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文化素养要提高,必须靠读书来“充电”。要挤出时间与书结缘,精读深思,“探赜(zé)索隐,钩深致远”(《周易》),绝不能一味地凭借“文化快餐”去解“渴”充“饥”。“文化快餐”实在不宜多吃。

1.、用原文句子作答:作者在本文反对的是                              

主张的是                                                。(2分)

2.、“文化快餐”为什么不宜多吃?(2分)

3.、第⑤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4.、结合第④段划线部分完成问题。

(1)任选一句改为陈述句。(2分)

选(   )改为:                                                          

(2)试从修辞的角度说说表达的效果。(4分)

5.、“国学热”是今年两会代表热议的话题,温家宝总理也在2011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提出“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传统更具感召力和凝聚力”,号召我们强化“国学”的学习,发扬祖国文化传统。请结合温总理的话,谈谈你对“新读书主义”的看法。(40~50字,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小题。(16分)               
“文化快餐”不宜多吃
①当你走上街头,麦当劳、肯德基类的高价快餐、经济小吃类的低价快餐会不时地映入你的眼帘。这些快餐着实给广大市民提供了便利,受到了普遍的欢迎。
②时下,这股快餐之风也吹到了文化生活圈内,人们把此类“快餐”称为“文化快餐”。欣赏电视剧《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代替了对原著的阅读;大部头的中外名著的缩写本就在身边;二十四史可以直接看现成的译文;学习古诗词,只需熟读其中的“名句”;说,可以显文雅,写,可以彰文采;了解明清史实,去看看影视剧的戏说、演绎……诸类“文化快餐”很有市场,书店里名著缩写本供不应求,影视VCD畅销不衰。
③客观地说,眼前社会,时间就是金钱,人们想在极短的时间内浏览名篇佳作是可以理解的。但若以“文化快餐”的形式来代替必要的阅读,那就大可不必提倡。
④翻开文化史,那些划时代的扛鼎之作,无不是艺术家们耗尽了毕生精力而著。试想:A一部“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就能仅靠三十六集电视剧“一目了然”了吗?B一套二十四史浩如烟海,富似金库,仅靠一家之言的译文就能“明志”吗?C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仅靠其中一两句诗句就能把握诗的“灵秀”吗?D古人为了写诗著文,“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二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后人岂能浮光掠影,“快”速浏览,浅尝辄止?“文化快餐”如此“吃”下去,定是囫囵吞枣、食而不化、营养不良。
⑤某著名女演员在《火烧阿房宫》中扮演了铸剑大师徐夫人,引起史学界一片哗然。殊不知,徐夫人是战国时期一位七尺须眉男儿。台湾某女歌星得知《满江红》的词作者是岳飞,喜不自禁,决定日后要找岳飞写歌词,令众多歌迷大失所望。某省电视台一女主持人听到一嘉宾回答“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作者是“苏东坡”时,忙纠正道“回答错误,正确答案应是‘苏轼’”。
⑥如此常识性错误的笑话,不一而足,这说明了什么呢?一言以蔽之,书读少了,就会捉襟见肘,贻笑大方。其实,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不久前,台湾学者高希均提出了“新读书主义”:自己再累也要读书;工作再忙也要读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这话应该是对我们每一个人说的。在知识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文化素养要提高,必须靠读书来“充电”。要挤出时间与书结缘,精读深思,“探赜(zé)索隐,钩深致远”(《周易》),绝不能一味地凭借“文化快餐”去解“渴”充“饥”。“文化快餐”实在不宜多吃。
【小题1】、用原文句子作答:作者在本文反对的是                              
主张的是                                                。(2分)
【小题2】、“文化快餐”为什么不宜多吃?(2分)
【小题3】、第⑤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4】、结合第④段划线部分完成问题。
(1)任选一句改为陈述句。(2分)
选(  )改为:                                                          
(2)试从修辞的角度说说表达的效果。(4分)
【小题5】、“国学热”是今年两会代表热议的话题,温家宝总理也在2011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提出“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传统更具感召力和凝聚力”,号召我们强化“国学”的学习,发扬祖国文化传统。请结合温总理的话,谈谈你对“新读书主义”的看法。(40~50字,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10分)
境与象 袁行霈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在西方文论里恐怕还难以找到一个与它相当的概念和术语。人或以为“意境”一词创自王国维,其实不然。早在王国维提倡意境说之前,已经有人使用意境一词,并对诗歌的意境作过论述。研究意境固然不能抛开王国维的意境说,但也不可为它所困。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实践出发,联系古代文艺理论,我们可以在广阔的范围内总结古代诗人创造意境的艺术经验,探索古典诗歌表现意境的艺术规律,为今天的诗歌创作和诗歌评论提供有益的借鉴。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但是,所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交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情景交融,这四个字本没有什么不好,也许因为用滥了,反给人以肤浅的感觉。我所说的“主观情意”,不只是“情”,而是包括了思想、感情、志趣、个性等许多因素。所以我有时索性用“情志”这个提法。我所谓“物境”也不等于“景”,“景”只是“物境”的一种,这是常识:无须赘言。至于意境相加则是一种很肤浅的说法,任何一部辞典,也不会把“交融”解释为“相加”。意与境交融之后所生成的这个“意境”是一个新的生命,不明白这一点,就很难讨论关于意境的其他问题了。
这里还有一个境和象的关系问题。刘禹锡所谓“境生于象外”常被人引用和发挥。然而,只要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作概念的演绎),联系自己欣赏诗歌的心理活动来考察这个问题,就不难发现,境和象的关系并不这样简单,对刘禹锡这句话的发挥也未必符合他的原意。若论境与象的关系,首先应当承认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刘禹锡虽然说“境生于象外”,但也不否认这一点。细读其《董氏武陵集纪》全文,其中有一段话称赞董铤的诗:“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锻炼元本,雕砻(lóng磨)群形,纠纷舛(chuǎn错误,错乱)错,逐意奔走。”可见刘禹锡也十分重视象的摄取与加工。
可是,境生于象只说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境超乎象。由象生成的境,并不是一个个象的和,而是一种新的质。意境超出于具体的象之上,也就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而有了更大的自由,更多的想象余地。由象到境,犹如从地面飞升到天空。人站在地上,被周围的东西包围着、壅塞着,所看到的是一些具体的景物。一旦翱翔于广袤的天空,就能看到超越于具体景物的一片气象。杜甫登上高高的慈恩寺塔,“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借用这两句诗可以说明超乎象而进入境的情况。没有大地就没有飞升的起点,但不飞离地面也不能进入意境。善于读诗和鉴赏诗的人都有类似的体验,读诗进入意境的时候,自己的心好像长上了翅膀,自由地飞翔于一个超越时空的无涯无涘的世界之中。
所谓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确,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多指那些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松、菊、香草、美人,庶几近之。但中国一向对意象的理解却不限于此,那种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意象也不很普遍。只要是熟悉中国诗歌的人都知道,意境的形成不一定要靠比喻、象征和暗示。诸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以上这些最见意境的诗句都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把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硬搬过来套在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上,总显得不那么合身。
总之,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                  。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云是由水珠聚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聚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
【小题1】.下列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
A.诗歌的意境不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简单组合,而是两者交融后所形成的能让读者陶醉其中的新的审美境界。
B.谈论境和象的关系,必须承认“境生于象”;而刘禹锡所说的“境生于象外”,是否认了“没有象就没有境”这个关系。
C.大凡善于读诗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诗歌的意境,恰如广袤无垠的世界,读者的心就如长了翅膀,自由翱翔其间。
D.生硬地搬用英美意象派的“意象”理论来解释和欣赏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显然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
【小题2】.对文中材料的使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引用“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逐意奔走”,意在证明长期以来人们对刘禹锡“境生于象外”的理解和发挥是正确的。
B.借用杜甫“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这两句诗,意在形象地阐述“境生于象又超乎象”这一诗歌意境鉴赏理论。
C.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最见意境的诗句,是为了说明中国古典诗歌在意境创造方面的资源是丰富多样的。
D.用“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这一比喻是为了形象描述诗歌意象审美活动时的心理体验。
【小题3】.文中画线处填上最恰当的句子是(      )(2分)
A.境生于象外B.境超乎象
C.境生于象而超乎象D.一个个象的和即境
【小题4】.作者在文中对哪些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请分点列出这些观点。(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2013学年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小题(22分)
他是一片温暖的湖泊   (张守仁)
①我和汪老曾有较多的接触,时间最长的一次是1991年4月红塔山笔会期间,俩人共住一室达半个月之久,我面对面地向他学到了许多东西,终身难忘。
②汪老对我说:写作就是写语言。一篇作品的语言,好比河中的流水,切不断,割不开,互相融合,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他年轻时写的作品都能背出来,因为作品的语言有内在的节奏和韵律。记得《沙家浜》剧本在传阅过程中,有一场戏的稿子丢失了,团里领导和打字员急得团团转。汪老安慰他们,叫他们放心,不要着急。然后,他坐在打字机旁,将这场戏从第一个字一直背到了最后一个字。
③汪老说:要随时随地注意用文学语言描写你所见到的生活现象。他下放到张家口劳动住羊舍时,外面有一带树墙,夜班火车驶过时,车窗里的灯光一一照射在树墙上。怎样描述这种现象呢?他在《羊舍一夕》中是这样写的:“车窗蜜黄的灯光,一一照在树墙上,一方块,一方块,川流不息地追赶着……你总觉得刮下满地枝叶来似的……”“刮”字,表示火车灯光的力度和速度。
④汪曾祺到美国做访问学者时,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演讲的题目就是《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由此可见他对文学语言的重视。
⑤我喜欢写散文,利用深夜长谈的机会,向汪老请教写散文的经验。他告诉我:写散文应克制,要像画画似的留白。有的散文家的作品像一团火,熊熊燃烧,但看完觉得空空洞洞,留不下什么印象。写散文需要阅历,没有坎坷,没有痛苦,便写不出好文章。散文不能落入俗套,切忌拿腔拿调。所以,他一直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易自然,写得平淡一点,像家常话,亲切、朴素;当然也可以工笔、繁密,如何其芳的《画梦录》,别有风采,像一丛秾丽的花,“但这样的散文,我写不出来。”
⑥有一次我对汪老说:“我不是京剧迷,但对您执笔写的《沙家浜?智斗》中阿庆嫂的那段唱词特别欣赏,即:‘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汪老手里夹了一支烟,凑到嘴边猛吸一口,笑道:“你对这段唱词别太认真,我在那里搞了一组数字游戏。‘铜壶煮三江’,是受到苏东坡诗词的启发。‘人一走,茶就凉’,也是数字概念,它表示零。”
⑦我说:“没有诗词修养,古文功底,是写不出这段唱词的。”于是,他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他的祖父汪嘉勋是清朝末年的拔贡,从小就督促他握笔描红,背古文。到了小学五年级,祖父亲自给他讲《论语》,叫他多练毛笔字。祖父说:“你要耐心,把基础打好了,够你受用一辈子。”汪老说:“我13岁那年写了一篇八股文,祖父见了叹息道,‘如果在清朝,你完全可以中一个秀才。’祖父见我有了长进,就送我几本名贵的碑帖和一方紫色端砚。”
⑧在南国的那些春夜里,汪老跟我畅谈西南联大。谈在张家口时农科所叫他画土豆和马铃薯花,画成了一部《中国马铃薯图谱》,可惜没有像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样留传下来。那部《画谱》的原稿在“文革”中被毁掉了,他十分遗憾。
⑨有一天到了大理,我们在下关市游了洱海,参观了蝴蝶泉,晚上看了大理白族歌舞团演出的三道茶歌舞晚会。回到宾馆就寝,汪老把头靠在床栏上,颇为得意地对我说:“小张,你知道吗,我之所以写这几篇论述烹饪的文章,是因为我是《中国烹饪》杂志的特约撰稿人。要当一个名厨,必须有丰富的想象力,不能墨守成规,要不断创新,创造出新菜、新味来。照着菜谱做菜,绝没有出息。”
⑩汪老是美食家。一路上他坐到哪一桌吃饭,大家便众星捧月似的围着他,跟到哪一桌;他爱吃什么菜,大家跟着吃,很快那盆菜就吃得精光。
?经过那次笔会,我和汪老互相熟悉了起来,他把出版的《蒲桥集》签上名送给我,还写了一首七言诗,叫我去拿。记得前两句是“独有慧心分品格,不随俗眼看文章”。
?汪老的诗好,画好,文好。他不仅古诗写得好,白话诗也极有味道。但就是因为一首新诗《早春》,给他带来了灾难。
?1992年春天,我和《哥德巴赫猜想》的作者徐迟,还有王元化先生,在深圳西湖度假。一日,徐迟到我的房间小坐,见桌上放着一本《汪曾祺作品自选集》,拿起来翻了翻,突然用书掩住脸,怀着歉疚的心情说:“是我害了他。”我吃了一惊,问他何出此言?他说:“1957年6月,我在《诗刊》编辑部工作,看到汪曾祺寄来的一组新诗《早春》。第一首是《彩旗》,只有两句:‘当风的彩旗,像一片被缚住的波浪’,我很欣赏,给他发表在《诗刊》上,这就惹了祸。‘反右’运动以后,《早春》和《彩旗》受到了无情批判,说作者诬蔑红旗是不自由的、被束缚的。他因此被划成了右派,下放张家口劳动。如果我不发他这组诗,也许他就没有这样的遭遇了。”
?汪老遭遇重重坎坷,却始终淡定、幽默、乐观地笑对人生,是许多人的良师益友;他虽未曾高居要职,却以自己的文学才华和人格魅力影响了几代读者——汪曾祺,是一片温暖的湖泊。                             (原文有改动)
【小题1】解释下列加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一路上他坐到哪一桌吃饭,大家便众星捧月似的围着他,跟他到哪一桌。
【小题2】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对“一篇作品的语言,好比河中的流水,切不断,割不开,互相融合,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句话的表达效果进行评析。(3分)
【小题3】第⑤段中汪老教给作者哪些写散文的经验?(3分)
【小题4】第⑦段中作者插叙了汪老童年时的哪几件事?叙述这几件事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5分)
【小题5】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说说第?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小题6】第③段叙述汪老对作者写作方面的指导时,汪老的“用文学语言描写你所见到的生活现象”的写作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请结合你的观察与体验,用文学语言写出生活中的某一情景。(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1-2012学年温州育英实验学校初二实验班秋季9月月考语文试卷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10分)
境与象 袁行霈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在西方文论里恐怕还难以找到一个与它相当的概念和术语。人或以为“意境”一词创自王国维,其实不然。早在王国维提倡意境说之前,已经有人使用意境一词,并对诗歌的意境作过论述。研究意境固然不能抛开王国维的意境说,但也不可为它所困。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实践出发,联系古代文艺理论,我们可以在广阔的范围内总结古代诗人创造意境的艺术经验,探索古典诗歌表现意境的艺术规律,为今天的诗歌创作和诗歌评论提供有益的借鉴。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但是,所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交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情景交融,这四个字本没有什么不好,也许因为用滥了,反给人以肤浅的感觉。我所说的“主观情意”,不只是“情”,而是包括了思想、感情、志趣、个性等许多因素。所以我有时索性用“情志”这个提法。我所谓“物境”也不等于“景”,“景”只是“物境”的一种,这是常识:无须赘言。至于意境相加则是一种很肤浅的说法,任何一部辞典,也不会把“交融”解释为“相加”。意与境交融之后所生成的这个“意境”是一个新的生命,不明白这一点,就很难讨论关于意境的其他问题了。
这里还有一个境和象的关系问题。刘禹锡所谓“境生于象外”常被人引用和发挥。然而,只要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作概念的演绎),联系自己欣赏诗歌的心理活动来考察这个问题,就不难发现,境和象的关系并不这样简单,对刘禹锡这句话的发挥也未必符合他的原意。若论境与象的关系,首先应当承认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刘禹锡虽然说“境生于象外”,但也不否认这一点。细读其《董氏武陵集纪》全文,其中有一段话称赞董铤的诗:“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锻炼元本,雕砻(lóng磨)群形,纠纷舛(chuǎn错误,错乱)错,逐意奔走。”可见刘禹锡也十分重视象的摄取与加工。
可是,境生于象只说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境超乎象。由象生成的境,并不是一个个象的和,而是一种新的质。意境超出于具体的象之上,也就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而有了更大的自由,更多的想象余地。由象到境,犹如从地面飞升到天空。人站在地上,被周围的东西包围着、壅塞着,所看到的是一些具体的景物。一旦翱翔于广袤的天空,就能看到超越于具体景物的一片气象。杜甫登上高高的慈恩寺塔,“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借用这两句诗可以说明超乎象而进入境的情况。没有大地就没有飞升的起点,但不飞离地面也不能进入意境。善于读诗和鉴赏诗的人都有类似的体验,读诗进入意境的时候,自己的心好像长上了翅膀,自由地飞翔于一个超越时空的无涯无涘的世界之中。
所谓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确,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多指那些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松、菊、香草、美人,庶几近之。但中国一向对意象的理解却不限于此,那种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意象也不很普遍。只要是熟悉中国诗歌的人都知道,意境的形成不一定要靠比喻、象征和暗示。诸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以上这些最见意境的诗句都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把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硬搬过来套在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上,总显得不那么合身。
总之,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                  。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云是由水珠聚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聚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
【小题1】.下列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

A.诗歌的意境不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简单组合,而是两者交融后所形成的能让读者陶醉其中的新的审美境界。
B.谈论境和象的关系,必须承认“境生于象”;而刘禹锡所说的“境生于象外”,是否认了“没有象就没有境”这个关系。
C.大凡善于读诗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诗歌的意境,恰如广袤无垠的世界,读者的心就如长了翅膀,自由翱翔其间。
D.生硬地搬用英美意象派的“意象”理论来解释和欣赏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显然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
【小题2】.对文中材料的使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引用“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逐意奔走”,意在证明长期以来人们对刘禹锡“境生于象外”的理解和发挥是正确的。
B.借用杜甫“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这两句诗,意在形象地阐述“境生于象又超乎象”这一诗歌意境鉴赏理论。
C.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最见意境的诗句,是为了说明中国古典诗歌在意境创造方面的资源是丰富多样的。
D.用“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这一比喻是为了形象描述诗歌意象审美活动时的心理体验。
【小题3】.文中画线处填上最恰当的句子是(      )(2分)
A.境生于象外B.境超乎象
C.境生于象而超乎象D.一个个象的和即境
【小题4】.作者在文中对哪些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请分点列出这些观点。(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建湖县实验初级中学教育集团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小题。(16分)
“文化快餐”不宜多吃
①当你走上街头,麦当劳、肯德基类的高价快餐、经济小吃类的低价快餐会不时地映入你的眼帘。这些快餐着实给广大市民提供了便利,受到了普遍的欢迎。
②时下,这股快餐之风也吹到了文化生活圈内,人们把此类“快餐”称为“文化快餐”。欣赏电视剧《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代替了对原著的阅读;大部头的中外名著的缩写本就在身边;二十四史可以直接看现成的译文;学习古诗词,只需熟读其中的“名句”;说,可以显文雅,写,可以彰文采;了解明清史实,去看看影视剧的戏说、演绎……诸类“文化快餐”很有市场,书店里名著缩写本供不应求,影视VCD畅销不衰。
③客观地说,眼前社会,时间就是金钱,人们想在极短的时间内浏览名篇佳作是可以理解的。但若以“文化快餐”的形式来代替必要的阅读,那就大可不必提倡。
④翻开文化史,那些划时代的扛鼎之作,无不是艺术家们耗尽了毕生精力而著。试想:A一部“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就能仅靠三十六集电视剧“一目了然”了吗?B一套二十四史浩如烟海,富似金库,仅靠一家之言的译文就能“明志”吗?C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仅靠其中一两句诗句就能把握诗的“灵秀”吗?D古人为了写诗著文,“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二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后人岂能浮光掠影,“快”速浏览,浅尝辄止?“文化快餐”如此“吃”下去,定是囫囵吞枣、食而不化、营养不良。
⑤某著名女演员在《火烧阿房宫》中扮演了铸剑大师徐夫人,引起史学界一片哗然。殊不知,徐夫人是战国时期一位七尺须眉男儿。台湾某女歌星得知《满江红》的词作者是岳飞,喜不自禁,决定日后要找岳飞写歌词,令众多歌迷大失所望。某省电视台一女主持人听到一嘉宾回答“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作者是“苏东坡”时,忙纠正道“回答错误,正确答案应是‘苏轼’”。
⑥如此常识性错误的笑话,不一而足,这说明了什么呢?一言以蔽之,书读少了,就会捉襟见肘,贻笑大方。其实,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不久前,台湾学者高希均提出了“新读书主义”:自己再累也要读书;工作再忙也要读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这话应该是对我们每一个人说的。在知识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文化素养要提高,必须靠读书来“充电”。要挤出时间与书结缘,精读深思,“探赜(zé)索隐,钩深致远”(《周易》),绝不能一味地凭借“文化快餐”去解“渴”充“饥”。“文化快餐”实在不宜多吃。
【小题1】、用原文句子作答:作者在本文反对的是                              
主张的是                                                。(2分)
【小题2】、“文化快餐”为什么不宜多吃?(2分)
【小题3】、第⑤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4】、结合第④段划线部分完成问题。
(1)任选一句改为陈述句。(2分)
选(  )改为:                                                          
(2)试从修辞的角度说说表达的效果。(4分)
【小题5】、“国学热”是今年两会代表热议的话题,温家宝总理也在2011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提出“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传统更具感召力和凝聚力”,号召我们强化“国学”的学习,发扬祖国文化传统。请结合温总理的话,谈谈你对“新读书主义”的看法。(40~50字,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珠海市唐家湾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题目。
湛江的气度
①人们说城市是有个性、有魅力的,就像人一样。如果说广州是个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深圳是个时尚的摇滚乐手,那么湛江就是一个男中音歌手。他虽然没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不引领潮流,不具有时尚的风情,但他从容、谦和,有文化底蕴,举止投足中体现着一种独特的气度。
②湛江的气度来自天然气势。面向南海,依托大港,拥有特呈、南三、硇州、东海等大小海岛和富饶美丽的海湾,上天赋予湛江海的性格,海的胸怀,也赋予湛江海的气魄海的度量。可以说,在中国,在世界,繁华的都市不少,他们或许有铁路,有机场,或许有码头有港口,也或许有更发达的工商业,但象湛江这样同时拥有这样众多的岛屿,这样延绵几百里的海岸线,这样的深水良港,这样丰富的海产以及这样蓬勃的海洋产业确实不多。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形成和造就了湛江拥抱海洋,拥抱世界八方,拥抱美好未来的气势。
③湛江的气度来自文化品位。积淀厚重的雷高文化如一条历史长河滋润着这片土地,又如一位慈祥的母亲哺育着这片土地。其实,湛江的文化并不仅仅体现在一首雷歌,一尊石狗,一座祠庙上;也不仅仅体现在几所省内外有名气的高校、一张老牌的报纸、一个有影响力的网站……更重要的是,它已经上升为湛江人对文化的崇尚和追求。在文化艺术领域,湛江有一批有影响力的艺术人才,有闻名海内外的民间艺术。
④湛江的气度来自包容和涵养。漫步湛江街头,你就会惊奇地发现,湛江的饮食包罗全国,什么北方水饺、云南米线、兰州拉面……当然这些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缩影,包容其实还有更深更宽广的意义。这里不说别的,先说湛江市区的人口构成。有人说10个人中,有一个港务局人,一个南油人,一个部队人(当然包括家属),一个高校人,还有一个是农垦人。如果说港务局、农垦早期为湛江的发展注入了时代的生机,那么部队、南油和高校就是源源不断地为湛江的文化、观念和精神输入新鲜的养分。未来的湛江还会有石化人和钢铁人,他们将为湛江带来新的科技和文化元素。有包容就有涵养。不说别的,就说普通话的普及和流行,湛江就比相邻的很多城市要好得多。
⑤湛江的气度来自优悠和从容的生活态度。多少人走一趟深圳和珠海回湛江就唉声叹气,妄自菲薄,这是不必要的。其实我们看到的只是别人的客厅,而未看到他们的犄角旯旮。前不久前香港一个旅游团来湛江观光,他们对湛江的清新空气和蓝天情有独钟,那种羡慕与贪婪的欣赏真让我骄傲。更没想到的是,其中一位竟然在一天内决定购房以日后养老,那利索和豪爽,分明让人读懂了她对湛江的神往。民以食为天。湛江人吃得天然,活得自然与滋润。尤其对海鲜,湛江人对吃得科学,也吃出了传统,吃出了文化,“中国海鲜美食之都”名符其实。清晨的茶楼,黄昏的公园,假日的海滩……处处可看出热闹而不拥挤,有活力而不浮澡,几分淡定、几分优悠与从容。
⑥湛江的气度来自进取和不甘落后的精神。湛江人把海湾当作城市建设的主轴,描绘了“一湾两岸”的城市建设蓝图:围绕海湾形成一个片区、四个组团----西岸形成赤坎至霞山片区以及麻章、临港工业基地两个组团;东岸形成坡头组团;南岸形成东海岛组团。这幅蓝图标志着港城的发展方向:工业南移,城市东扩,港城由带状向块状发展。这幅蓝图是绿色的,它充分展示了城市的海滨特色和生态宜居的魅力。这幅蓝图是宏大的,它充分展现了大都市的气魄和不甘落后的精神风貌。
⑦如果说历史文化名城是厚重的史诗,年轻城市是一本色彩斑斓的画册,那么湛江应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他令人难忘,耐人寻味;又如果说历史文化名城是陈年老酒,年轻城市是时尚的易拉罐,那么湛江就是一壶酽茶。就让我们细细地品味和享受湛江的醇厚,湛江的甘芳吧。
【小题1】作者说湛江是一个有气度的城市,文章从哪些方面来论证这一观点的?(5分)
【小题2】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这幅蓝图是绿色的,它充分展示了城市的海滨特色和生态宜居的魅力。
【小题3】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举例简析文章末段语言运用的表达效果。(5分)
【小题4】湛江的气度来自海洋,但是现在社会对大海的污染十分严重,请你根据平时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两点关于防止海水污染的建议。(4分)
(1)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1-2012学年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13分)
北方的雪
高源
①下雪了。
②这是北方的雪,下得很大,寿命很长,长得像长白山的梦,长得让兴安岭的大
森林开几个月的梨花。
③铺天盖地的大雪,瞬间便染白了北方的一切,给南方人的口头文学丰富了许多
传说,许多神话,北方成了寒冷和洁白的代名词。
④雪无声无息地飘落着……给小河捎来一面光滑透亮的镜子,给橡树林围起了一
条温暖似棉花似羊毛织成的大头巾。森林里的音乐家远走高飞了;几个猎人从雪
地上走过,悄手悄脚,只留下两行沉默的脚印。
⑤雪是天公送给北方冬季不可或缺的礼物。雪本来并不是来粉饰这世界这生活的,
可雪毕竟掩藏了许多陷阱许多沟壑许多垃圾,好似这世界永不存在任何暗算、任何
污浊、任何朽败。
⑥雪的出身洁白无瑕,白得耀眼,洁得令人陶醉。生活的辩证法既是相辅相成,又
是相反相成,越是洁白的东西越容易显现出被沾染的黑污,越是容易被黑污沾染。
⑦雪是诚实的,却也充满着欺骗,或许是由于人们受现象蒙蔽而自欺欺人。你看雪
多像鹅毛多像棉絮,给人们目光的感觉是无比温暖的。可是你不能去触摸,它欺骗不
了手感,雪给手指的信号是寒冷是冰冻是战栗。
⑧雪的形象和生命往往存在于瞬间,当三月的阳光投射到北方的大地,雪渐渐地化
为一池一池的春水。可是雪对自己的死亡一点也不遗憾,它用灵魂和另一种生命去灌
溉土地,去滋润五谷,去换取丰收。所以,雪也是无私的,雪是奉献者。
【小题1】第②节作者写北方的雪下得大而且时间长,用了一个新奇的比喻:_________
以“_____”作比,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2分)
【小题2】“长得让兴安岭的大森林开几个月的梨花。”,唐代诗人______以“梨花”代雪,在诗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出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小题3】文章第⑤至⑦节从三个方面评价雪的是非功过,请分别加以概括。(3分)
(1)第⑤节从主观和客观的关系,评论雪的错误在于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⑥节从矛盾转化规律的角度,评论雪的缺点在于_______________
(3)第⑦节从现象和本质的关系,说明雪的品行缺陷就在于___________    
【小题4】鲁迅《雪》一文的结尾这样写道:“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
是雨的精魂。”请你结合本文的结尾一段,说说两位作者仅仅是为了写雪吗?文
章中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小题5】你最欣赏本文中的那些语句,说说为什么?(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