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9、文学名著考查。

    请根据示例就所给的篇目制作一张名著读书卡片?(篇目l.《简爱》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9、略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学习周报 语文 人教课标七年级版 2009-2010学年 第20期 总第176期 人教课标版 题型:048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前方不只有罗马

文/刘密

  麦瑞·格丽13岁的时候,想要做一名出色的医生。

  那年的圣诞节,在床头挂上袜子的时候,她许下的心愿,是拥有一套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后来,那副被处理过的骨架,被父亲带了回来。

  她总是喜欢在手里攥一块白骨揣摩,她只用了两周的时间,就可以把骨架模型完全拆卸,然后组装得毫无瑕疵。

  在被霍普金斯医学院录取时,虽然没有实际坐诊经验,但就对疾病的深入研究来说,麦瑞或许并不次于一些在医学院学习了4年的学生。

  她的特殊,让霍普金斯医学院决定破例,提前允许一个新生跟随着教授们研究课题,到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去坐诊,学习实际诊断的技术与经验。

  霍普金斯的副校长说:“为什么不呢?A既然她已经为到‘罗马’付出了那么多努力,我们不妨让她的速度更快一些。”

  在医院的一次手术中,身为助手的麦瑞发现,自己竟然晕血。当看到医师的手术刀割出剖口,鲜血涌出的时候,她的四肢冰冷,头晕目眩,没有听清医师说什么就昏了过去。

  尽管难过,麦瑞却认为自己不能就这样止步。为了洗刷耻辱,弥补缺陷,她开始私下里在实验室解剖青蛙、豚鼠。她为自己佩戴了墨镜,想通过看不到殷红色的鲜血来缓解自己的紧张。可惜还是失败了,一闻到血腥的味道,她也会出现晕血的症状。

  学校建议麦瑞专修内科,那里不需要与鲜血和手术接触。可大家都忽略了一点,内科的病号也有咳血等症状。在查房的时候麦瑞再次晕倒,导致她无法继续自己的学业。她心灰意冷,休学回到家中,常常在卧室里一待就是一天,甚至想要自杀。

  最疼爱麦瑞的祖母很是焦虑,她决定找麦瑞好好谈一谈。

  那天下午,她拿着自己精心从《国家地理》上找出的图片,来到了麦瑞的卧室。她一张张地把那些美丽的风景展示给麦瑞看。

  麦瑞不理解祖母想向自己表达什么。祖母在她看完最后一张图片后,用手抚摸着她金色的头发,柔声说道:“B孩子,这个世界上不仅仅只有‘罗马’。只要你愿意,你完全可以到达同样美丽,甚至更加美丽的地方。”

  看着祖母满是温暖的目光,麦瑞忽然哭了起来。

  眼泪,冲走了她之前关于理想的所有憧憬,无论什么原因,当自己与目标不得不擦肩而过时,她知道,强求只能是自取其辱。而方向不对,最好的方法就是毅然决然地放弃,然后重新开始。

  麦瑞重新选择了一所大学。毕业后,她在报纸上看到了关于风靡世界的芭比娃娃的讨论。那些粉丝说,芭比的身体实在是太僵硬了,能活动的关节不多,眼睛不够大,与之前人家希望她越来越像真人的期望相差甚远。

  麦瑞想起了组成人体的那些骨骼,想起了自己以前所积累的知识。她顺利进入Mixko公司,并且完成了芭比娃娃征服世界之旅的重要一步——发明了骨瓷环。她赋予了芭比娃娃更宽大的额头和更大的眼睛,让芭比更接近真人。

  麦瑞无法想象,那个曾经固执的自己如果坚持下去,现在会是什么样子。或者一事无成,或者遥遥地幻想着自己的罗马而永远无法到达。其实祖母的比喻虽然直白,却无比正确。世界上不仅仅只有一个罗马那么美丽,而前方,更不仅仅只有罗马一个目标。

(选自2009年第15期《青年文摘》)

1.请以时间为线索,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

起因:麦瑞·格丽自小立志做一名出色的医生,顺利考上医学院并被破例允许提前坐诊;正当前途一片光明时,她却发现自己晕血。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麦瑞成功地完成了芭比娃娃征服世界之旅的重要一步。

2.文题“前方不只有罗马”中的“罗马”意指________;文中AB两处加横线句中的“罗马”除了含有上述意思之外,根据语境又各自表达了不同的意思,其中A处可理解为________B处可理解为________

3.结合全文,说说使麦瑞取得巨大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选文,谈谈你对人生中的“执著”与“放弃”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06北京重点中学)阅读下文,回答1~5题。

话说海淀

  ①古时,海淀曾有大片水草丛生的浅湖水淀,故称“海淀”。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海淀区已有人类居住和活动。历史上,这里一直是中原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相互交往的重要通道,是北方民族南下和中原王朝北上的战略要地。金时,海淀成为出中都正北门,经居庸关、八达岭通往蒙古高原的第一站,距城20里,是商旅歇息的理想地点,因此“海淀”被称为“海店”。公元1267年,忽必烈下令在中都东北郊兴建大都,原来从中都北上的大道也就随之东移。因此元朝以后,“海店”就失去了它在交通上的重要地位,这一名称也就随之消失,而以水乡见称的“海淀”一名却流传了下来。

  ②海淀一带水源丰沛,湖网密布,加上西山环绕如屏,山光水色,交相辉映。到了明朝,游人众多,都下文人更是吟咏歌唱,流连忘返,像“输君匹马城西去,谁里荷花海淀还”就反映了当时的景象。海淀的秀美风光一经文人墨客的渲染,引得达官贵人也纷纷而至,修筑私家园林之风一时间兴盛起来。

  ③从清朝康熙中期起,朝廷开始在海淀大兴土木,历时百余年,终于建设成了以“三山五园”为代表的大型皇家园林群体,成为除紫禁城之外的又一政务中心。海淀镇也随着“三山五园”的兴建而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京西重镇。

  ④这时的海淀,园林密布,园内湖光粼粼,树影婆娑;园外水荡甚多,荡中风荷摇曳,田中稻花飘香,一派江南风光。“忽牵野兴到江湖,沿月扁舟入画图,几曲波光连太液,千枝灯影散蓬壶”,是清人咏未名湖前身景色的诗句;而乾隆皇帝的“万泉十里水云乡,兰若闲寻趁晓凉。两岸绿杨蝉嘒(hu@)嘒,轻舟满领稻风香”,则描绘了当时巴沟附近的水乡美景。

  ⑤底蕴深厚的园林艺术和文化遗迹解说着海淀的历史文明,记载着海淀的文化沉淀:封建帝王和达官显贵在这里修建了行宫、御苑、宅府、坛庙;文人墨客在这里赋诗属文,著名的《红楼梦》就是在西山漫山红叶的陪伴下来到世间的。近代,许多名人也在海淀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如李大钊、朱自清、齐白石等。1949年3月中共中央进驻香山,毛泽东等领导人在双清别墅筹建了新生的共和国。

  ⑥建国后,海淀逐渐成为著名的教育、文化、科技区。区内高校林立,汇集了全国最著名最具权威性的科研院所,是全国首屈一指的“智力库”。改革开放以后,因得天独厚的文化科技资源优势,高科技在海淀中关村中率先发展起来。1999年,国务院批复成立了“中关村科技园区”,2000年,占地面积52.44公顷的高科技商务中心区——“中关村西区”建设破土动工。“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规划和“中关村西区”的开发,引来了当今世界高端技术和博雅之士,为这块古老的土地增添了新的生命元素。

  ⑦生态环境关系着社会长远发展的全局,虽然昔日海淀“水光潋滟”的江南风光已不复存在,但构建“绿色家园”是海淀人永远的追求。作为北京市政府“绿树、清水、蓝天”重点工程之一的海淀“万柳工程”,已经开始动工。这一工程的顺利完成,必将大大有利于“中关村西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近年来,海淀区已改建绿地56万多平方米,新种树木30多万株,建成了万泉文化公园等近70个绿化精品项目。走进今日海淀,地绿、水清、天蓝已不再是梦想。

  ⑧青山秀水,孕育了海淀丰厚的历史文化;政策机遇,开创了海淀崭新的发展空间。未来的海淀,将是一个更加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新海淀。

  注:三山五园:一般指畅春园、圆明园和万寿山所在的清漪园(后改称颐和园)、玉泉山所在的静明园、香山所在的静宜园。

(1)选文第①段主要说明了________;对明清直至建国前夕海淀水乡美景,园林发展和文化遗迹进行介绍的是第________段到第________段。

(2)选文第④段连续引用了两首古诗,却不给人重复之感,为什么?请结合本段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3)从选文第⑥段看,改革开放后,海淀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其主要表现有哪些?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作答。

                        

(4)选文第⑦段运用了一系列的数字,是为了说明________。

(5)如果你所在的班级要开展一次“走进海淀”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根据上面选文提供的相关信息或你平时的观察思考,从不同的角度为这次活动设计两个调查或研究的专题。

示例:A.海淀文化遗迹例谈  B.外来人才选择海淀的原因调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1+1轻巧夺冠·优化训练·九年级语文下(北京课改版)·银版 北京课改版·银版 题型:048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成功的道路是目标铺出来的

  ①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10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进发。

  ②第一组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又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刚走出两三公里,就开始有人叫苦;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头,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也就越低落。

  ③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有多远,但路边没有里程碑,只能凭经验来估计行程的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想知道已经走了多远,有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继续向前走。当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的时候,大家情绪开始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有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了行进的步伐。

  ④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旁每一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快乐。行进中他们用看里程碑的快乐消除疲劳,用坚定的步伐丈量行走的路程,所以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⑤心理学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当人们的行动有了明确目标的时候,并能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进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和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人们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目标。

  ⑥这使人联想到罗斯福总统夫人与萨尔洛夫将军的一次对话。

  ⑦罗斯福总统的夫人在本宁顿学院念书的时候,打算在电讯业找一份工作,以补助生活。她的父亲为她引见了自己的一个好朋友——当时担任美国无线电公司董事长的萨尔洛夫将军。将军热情地接待了她,并认真的地问:“想做哪一份工作?”她回答说:“随便吧。”将军神情严肃地对她说:“没有任何一类工作叫‘随便’。”片刻之后,将军目光逼人,以长辈的口吻提醒她说:“成功的道路是目标铺出来的。”

  ⑧如果人生没有目标,就好比在黑暗中远征。人生要有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个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个年度的目标,一个月份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

  ⑨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明确、越直接,他进步得就越快,对社会也就越有益。

  ⑩哈佛大学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在一群智力与年龄都相近的青年人中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发现:3%的人有十分清晰的人生目标,10%的人有比较清晰的目标,60%的人只有一些模模糊糊的目标,27%的人根本没有目标。

  25年后,哈佛大学再次对他们做了跟踪调查,结果令人十分吃惊!

  那3%的人全部成了社会各界的精英,行业领袖;那10%的人都是各专业各领域的成功人士,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事业有成;那60%的人大部分生活在社会中下层,胸无大志,事业平平;那27%的人过得很不如意,工作不稳定,入不敷出,常常抱怨社会,怨天尤人。

  那27%的人在我们的周围也有,他们私下里认为自己很聪明,但他们的目标总是太空泛、太虚幻。其实他们只是满足于混日子,敷衍了事,混水摸鱼,过一天算一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浪费自己宝贵的青春、生命、大好前程。回溯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伟大的建树、每一项杰出的成就都是由那些志向高远的人创造的,不论是像爱迪生、贝尔、莱特兄弟这样的发明家,还是像马丁·路德·金以及从囚徒成为南非总统的纳尔逊·曼德拉这样的社会改革家。他们拒绝接受中庸之道,他们追求卓越,所以他们铸就历史,成为了3%的人。

  有了明确的目标,人们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以矢志不渝地努力,成就人生壮举。

  对于年轻人来说,不管现在他多么贫穷或者多么笨拙,只要他目标明确,并能够用积极进取的心态和更上一层楼的决心为目标而努力,那么任何东西都不是他前进的障碍。不管他所处的环境是多么的恶劣,也不管他面临艰难险阻,他总是能通过内心的力量驱动自己,脱颖而出,勇往直前。

  如果将心理学家的结论用哲人的语言来表达,那就是:“伟大的目标构成伟大的心灵,伟大的目标产生伟大的动力,伟大的目标形成伟大的人物。”

(1)

如果理解文章的题目“成功的道路是目标铺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

(2)

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第②、③段中第一组、第二组的人失败的原因。

第一组:________

第二组:________

(3)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明确、越直接,他进步得就越快,对社会也就越有益”是作者论述的一个重点,结合文章⑩~段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一步步论述这一点的。

________________

(4)

下列名言中,不能作为文章的道理论据的一项是

[  ]

A.

“你努力了,尽力了,即使摘不到诱人的金苹果,也同样能赢得人们的尊重,享受到人生的快乐。”

B.

“你今天站在哪个位置并不重要,但你下一步迈向哪儿却很关键。”

C.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D.

“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增加生命的宽度,目标决定了你生命的高度。”

(5)

“成功的道路是目标铺出来的”,经史悦人、诗书言志,古往今来有多少文章、作品描写的风云人物、感人故事体现了这一点,请仿照例句、参考提示续写两个句子,使之与例句构成一组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提示:《西游记》——师徒取经

《藤野先生》——鲁迅弃医从文

《送东阳马生序》——“以中有足乐者”

《海燕》——“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保尔·柯察金能够成功地抗争病魔向死亡挑战,因为他将整个鲜血和生命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作为自己的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48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鲁迅放学回来做些什么

周建人

  有一次我到宾符先生的家里去,看见有一条鲁迅写的小条幅。这是真的,鲁迅后来常常给人家写字。

  其实,鲁迅向来并不爱写字。除却书房里的“例行公事”外,也不看见他习字,也不看见他考究字帖,家里字帖本来倒是有一些的。他幼时很爱画,放学的时候我常常看见他去买画谱。他把过年时候的压岁钱等所得的钱,总去买画谱。向书坊要了目录来,看有什么可买的,如《海仙画谱》,《海上名人画谱》,《阜长画谱》,《椒石画册》等等,买了许多。当然,并不是怎样好的版本,无非木刻或石印的。买来以后,大都用绢线钉过,因为书坊店里钉的不好,往往容易脱线。并常常改换封面,封面照例用栗壳纸。看画谱的时候常常在晚上。母亲房里有一顶四仙桌,晚饭后,他揩干净桌子,搬出画谱来,一张一张翻开来看。翻时很仔细,先看指上有无墨迹或是否肮脏。他最恨翻时候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页上刮过去,使左下角翘起来,再拿住它,翻过去,因为纸面上就留有一条指甲刮过的痕迹了。他总是用指头拿书页折缝上方印有一条阔墨线处去翻,因为不会弄肮脏。我们伏在桌子旁边看,手当然不许伸开去向书上摸一摸。如果去摸一摸,或用指点一点,深怕洁白的书页上会弄污,当然是要禁止的。看后,又放在母亲眠床旁边的一只红色皮箱里去。这皮箱里并无衣服,藏的都是他的书。因为木板的书箱虫子容易进去,所以放在高口的皮箱里,虫进不去。书当然放得很整齐,大空处放大书,小空处放小书。缝里插些小包樟脑,以防蠹鱼来蛀食。

  不但看画谱,而且还喜欢画,有一时期是用荆川纸,因它薄而透明,映在画上描绘。笔用尖细的北狼毫。这样描下许多小说上的绣像之类。他有一次给我画了一个扇面,是一块石头,旁生天荷叶(俗称,书上称虎耳草),有一只蜒蚰螺(俗称鼻涕虫)在石头上爬;并有些杂草,纯用墨画的。

  还有一件课外工作,即书房以外的活动,是抄书。他也很喜欢看讲草木虫鱼等的书,如《南方草木状》、《花镜》、《兰蕙同心录》等等,也占据了他的红色皮箱里一部分位置。后来又得了一部《广群芳谱》。抄的也就是这一类,如《释草小记》、《释虫小记》等等,许多这类文字都抄下来,起初抄的都用荆川纸,画了格子衬在里面来抄。后来刻了有直行的木板,定印了许多纸,纸用竹纸,直行的条子用黑色,以后抄书就用这种纸头了。抄时只需衬上横格子,他自己抄不及,我曾经替他抄过几种,但名称现在都忘记了。他喜欢藏草木的书籍的脾气一直保存着,住在上海北四川路时候,有一天往蟫隐庐去,看见方时轩的《树蕙编》,便买了一本。但不久送给我了。他读书时,从书坊里回来,常常看《花镜》,并曾经加上许多注解。不知这册改过的《花镜》现在还存在否。

  他暇时也种花。种花的时期最长,有时亦养金鱼。有一次还养过趋织(上海叫催绩,即蟋蟀),但不大喜欢,不过偶然玩玩的。鱼较喜欢养,在大陆新村时记得还有一只玻璃水族器,养着几条小鱼。

(1)第二段中“例行公事”加引号表示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

(2)请你根据上下文推测,第二段中加粗字“蠹(d))鱼”指的是________。

(3)请你用简洁的文字概括鲁迅放学回来所做的事情: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4)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三是________;四是________写出了鲁迅翻看和收藏画谱时的________之态。

(5)引文第四段除了介绍鲁迅喜欢抄讲草木虫鱼的书外,还介绍了________和________。

(6)引文散记了鲁迅少年时期放学回家后经常做的一些事情,你从中发现了鲁迅先生的哪些个性特点?受到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作者周建人是鲁迅的三弟,你知道鲁迅的二弟是谁吗?其实周氏三兄弟都是非常著名的人物,有兴趣的你不妨查询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鲁迅放学回来做些什么

周建人

  有一次我到宾符先生的家里去,看见有一条鲁迅写的小条幅。这是真的,鲁迅后来常常给人家写字。

  其实,鲁迅向来并不爱写字。除却书房里的“例行公事”外,也不看见他习字,也不看见他考究字帖,家里字帖本来倒是有一些的。他幼时很爱画,放学的时候我常常看见他去买画谱。他把过年时候的压岁钱等所得的钱,总去买画谱。向书坊要了目录来,看有什么可买的,如《海仙画谱》,《海上名人画谱》,《阜长画谱》,《椒石画册》等等,买了许多。当然,并不是怎样好的版本,无非木刻或石印的。买来以后,大都用绢线钉过,因为书坊店里钉的不好,往往容易脱线。并常常改换封面,封面照例用栗壳纸。看画谱的时候常常在晚上。母亲房里有一顶四仙桌,晚饭后,他揩干净桌子,搬出画谱来,一张一张翻开来看。翻时很仔细,先看指上有无墨迹或是否肮脏。他最恨翻时候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页上刮过去,使左下角翘起来,再拿住它,翻过去,因为纸面上就留有一条指甲刮过的痕迹了。他总是用指头拿书页折缝上方印有一条阔墨线处去翻,因为不会弄肮脏。我们伏在桌子旁边看,手当然不许伸开去向书上摸一摸。如果去摸一摸,或用指点一点,深怕洁白的书页上会弄污,当然是要禁止的。看后,又放在母亲眠床旁边的一只红色皮箱里去。这皮箱里并无衣服,藏的都是他的书。因为木板的书箱虫子容易进去,所以放在高口的皮箱里,虫进不去。书当然放得很整齐,大空处放大书,小空处放小书。缝里插些小包樟脑,以防蠹鱼来蛀食。

  不但看画谱,而且还喜欢画,有一时期是用荆川纸,因它薄而透明,映在画上描绘。笔用尖细的北狼毫。这样描下许多小说上的绣像之类。他有一次给我画了一个扇面,是一块石头,旁生天荷叶(俗称,书上称虎耳草),有一只蜒蚰螺(俗称鼻涕虫)在石头上爬;并有些杂草,纯用墨画的。

  还有一件课外工作,即书房以外的活动,是抄书。他也很喜欢看讲草木虫鱼等的书,如《南方草木状》、《花镜》、《兰蕙同心录》等等,也占据了他的红色皮箱里一部分位置。后来又得了一部《广群芳谱》。抄的也就是这一类,如《释草小记》、《释虫小记》等等,许多这类文字都抄下来,起初抄的都用荆川纸,画了格子衬在里面来抄。后来刻了有直行的木板,定印了许多纸,纸用竹纸,直行的条子用黑色,以后抄书就用这种纸头了。抄时只需衬上横格子,他自己抄不及,我曾经替他抄过几种,但名称现在都忘记了。他喜欢藏草木的书籍的脾气一直保存着,住在上海北四川路时候,有一天往蟫隐庐去,看见方时轩的《树蕙编》,便买了一本。但不久送给我了。他读书时,从书坊里回来,常常看《花镜》,并曾经加上许多注解。不知这册改过的《花镜》现在还存在否。

  他暇时也种花。种花的时期最长,有时亦养金鱼。有一次还养过趋织(上海叫催绩,即蟋蟀),但不大喜欢,不过偶然玩玩的。鱼较喜欢养,在大陆新村时记得还有一只玻璃水族器,养着几条小鱼。

1)第二段中“例行公事”加引号表示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

2)请你根据上下文推测,第二段中加粗字“蠹(d))鱼”指的是________

3)请你用简洁的文字概括鲁迅放学回来所做的事情: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4)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三是________;四是________写出了鲁迅翻看和收藏画谱时的________之态。

5)引文第四段除了介绍鲁迅喜欢抄讲草木虫鱼的书外,还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

6)引文散记了鲁迅少年时期放学回家后经常做的一些事情,你从中发现了鲁迅先生的哪些个性特点?受到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作者周建人是鲁迅的三弟,你知道鲁迅的二弟是谁吗?其实周氏三兄弟都是非常著名的人物,有兴趣的你不妨查询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