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4、请写出一句古人有关立志方面的名言警句。(课内外均可)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长风破浪会有时,只挂云帆济沧海。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

请写出一句古人有关立志方面的名言警句。(课内外均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06年山东省济宁市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022

请写出一句古人有关立志方面的名言警句。(课内外皆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济南的冬天》练习卷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并回答文后的问题。

塞外怀古

[1]没有到过河西走廊的人总以为河西走廊这个地方怎样的荒凉,怎样的寒苦。到了河西走廊之后,便知道所谓荒凉寒苦并不如传闻之甚。但到了河西走廊靠近西域的酒泉以后,景象有点两样了,黄沙白草,风日惨淡,始有塞外之感。往北一望,荒野大漠,遥天无际。南天可不同了,祁连山像一道高墙,自东而西,连绵不断;不分冬夏,顶上常是积雪皑皑。人说西王母的家就在那里。远远望去,也真像有琼楼玉宇在其中隐约闪现。沿着公路的南边,可以看见无数的土堆子,有的延长好几里,有的是一个大墩子旁边连上几个小墩子。这种土堆子沿着酒泉以北的额济纳河往南,跟着疏勒河向西,以至于敦煌的南湖和西湖,几乎随处都是。这就是汉唐时代的边城和烽燧的遗址,有名的汉唐西部长城,就在这些地方。

[2]我最近旅行戈壁的时候,曾在酒泉一座破败的墩子上了望。已经傍晚了。太阳在西边的地平线上还有簸箕那么大。血红带黄的光芒四面放射,周围的云彩都映成了橙黄色。一个人在墩子上朝着西面和北面遥远的天际看着看着,就随人冥想[注中去了。俨然如在汉唐当年,墩子下面那些土堆子都是一座一座的房子,也许是人家,也许是戍边将士的营房,房顶上正炊烟袅袅。放在外边的马群和羊群先后回来了。鸡鸣犬吠以及小儿喧笑的声音,嚷成一片。那座墩子也楼柱完好,雉堞无恙;几个烽哨正在上面聚精会神的望着西边和北边,希望有平安消息到来。一天一天的过去,一年一年的过去。这些人从少年转到中年,老年,也许就死在那里,埋在附近。但是他们从来不颓丧,也从来不堕入幻想。只凭着他们的结实的身体,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敌人和自然作生存的斗争。敌人和自然败了,他们胜了,他们的西陲也固若金汤了。两千年,一千年的历史,像电光石火般一转眼过去了。这些人依然长埋地下,烽燧城堡也放弃了,荒废了;我也仍然清醒明白的站在废墩上面。西边的太阳还有一半在地平线上。但是这些废毁的烽燧城堡,照旧很英勇的迎着落日,放出黄色的光辉;西北风呼呼的怒吼,而它们依然静默无言,屹立不动。这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想到这里,我禁不住流下泪了。

注:①酒泉:与玉门、阳光、敦煌相邻,均在甘肃省的河西走廊一带。②冥想:深沉的思考。

1.(3分)第[2]段中,作者站在墩子上“看着看着,就堕入冥想中去了。”作者“冥想”到了些什么?请用一两句话概括作者“冥想”的内容。

2.(3分)作者在第[2]段文末说,“想到这里,我禁不住流下泪了。”是什么引起作者如此深的感触而流下了眼泪?

3.(3分)作者写作这篇文章运用到了象征手法,作者是怎样运用象征手法的?

4.(10分)当看到酒泉这地方“随处都是”汉唐时期的烽燧、废城等遗址时,有人突发奇想,觉得这都具有旅游开发价值,尤其是在今天西部大开发的古丝绸路上。于是就在这里建起了酒泉汉唐历史文化遗址景区。

现在,请你依据《塞外怀古》一文中相关的材料,为新建景区写一份“景区简介”,以供景区对外宣传和游客参观用。200-300字。

提示:可以z适当融合、补入文章以外的和你想象的相关内容。

酒泉汉唐历史文化遗址景区简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引得春风度玉关一左宗棠之死》节选

 (一)

     1849年秋天,民族英雄林则徐途经长沙,指名要见当时在老家隐居读书的左宗棠。……

     林则徐在虎门点燃抗英的烈火,被道光皇帝“发往伊犁效力赎罪”。一晃几年,大漠的风沙没有消磨他一心为国的壮志。这次朝廷下了赦令,批准他由新疆回归故里,沿途各地把他当作凯旋的英雄。现在,林则徐见了左宗棠,眼睛顿时一亮,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可以托付大事的人找到了。他将自己在新疆整理的资料和绘制的地图全部交给左宗棠,说:“吾老矣,空有御俄之志,终无成就之日。数年来留心人才,欲将此重任托付!”

      年逾花甲的林则徐是用滴血的心说这段话的,好比临终托孤。临别,林则徐以一联相赠:苟利国家生死以,                                             

      左宗棠本就是经天纬地之才,从小就效仿民族英雄,曾以“再世诸葛”自喻,他当然知道这两句话的分量,从此毕生当作座右铭。他说:“每遇艰危困难之日,时或一萌退志,实在愧对林公,愧对知己。”

      林则徐回福建后,身染重病,知道来日不多,命次子聪彝代写遗书,向咸丰皇帝推荐左宗棠,称其为“绝世奇才”。

      左宗棠的名字引起了京城的注意。

(二)

      左宗棠是一个孤独的人,正所谓“世人皆醉我独醒”。一个王朝的开始,总是群英聚会,大气磅礴。到后来,没有了征战,没有了拼杀,没有了锐气,皇宫渐渐滋生享乐和荒淫,最终走向腐败。在后宫女人怀里长大的爱新觉罗子孙,志短才薄,一副弱骨,哪里谈得上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他们正在重复前朝衰败的历史。

      但左宗棠却怀着补天之志,他要抗争,他要阻止国破家亡的悲剧发生。怀着这种心态, 他接受湖南巡抚张亮基的邀请,出山辅政,入巡抚衙门主幕戎机。这一年,左宗棠44岁。咸丰九年腊月,翰林院侍读学士潘祖荫向咸丰帝写了一道奏疏,其中说:“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即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也。”

     潘祖荫是吴县才子,后来官至刑部尚书。此时,左宗棠不过是新任湖南巡抚骆秉章的 幕僚。潘将一个无官无职的幕僚说得这么重要,身系国家安危,这两句话,让左宗棠的名字一夜传遍全国,成了大众心目中的英雄!

  咸丰帝终于心动。已是暮气沉沉的朝廷,多么希望有一点阳刚之气!

(三)

      新疆告急!

同治六年(1867年),新疆匪首阿吉柏自封为王,立国号为哲德沙尔汗国,宣布脱离清廷。俄国乘机占据伊犁,英国也虎视眈眈,意图瓜分西北。160万平方公里的新疆,有从大清版图上消失的危险。

十年后的一日早朝,权倾朝野的重臣李鸿章向慈禧太后奏道:“新疆乃化外之地,

  护民族尊严的战争,征战的将士们情绪高昂;这是为祖国的统一和完整而战,于是冷血沸

  腾,怯懦者变成了红眼的怒狮。湖湘子弟在血雨腥风中冲锋陷阵,实际上也是在熏塑民族

  的精神。

      一年后,新疆全境收复。这是近代史上最扬眉吐气的一件大事,是晚清夕照图中最光

  彩的一笔,左宗棠藉此进入了中国历史上伟大民族英雄的序列。

(四)

      综观左宗棠的一生,最辉煌的是收复六分之一的国土。这是他个人的荣耀和骄傲,更

  是国家之福。浙江巡抚、左宗棠的老友杨昌浚在清廷恢复新疆建省后到西域,所到之处,

  杨柳成阴,鸟鸣枝头,人来车往,百业兴旺,当即吟出一首《恭诵左公西行甘棠》: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与唐代诗人王之涣慷慨悲凉的“春风不度玉门关”正相映照。我上小学时就读过

  这首诗,小小心田,对英雄无畏景仰。后来我去新疆,只见棵棵柳树绿满天山南北,人们

  说,这是左公当时所栽,叫“左公柳”,那矗立的柳树有如左公风范长存。

      我知道,左宗棠自从请缨西征,白发戍边,就没有打算还乡。他在给家人的信中抒发

了这样的抱负:“天下事总要有人干,国家不可无陕甘,陕甘不可无总督,一介书生,数年任兼折,岂可避难就易哉!”他早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纵然是万丈深渊,也百折不回,宁愿马革裹尸。一个人一旦将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连在一起,他就荣辱皆忘,名利皆忘,他的人格就伟大了。左宗棠激动人心的业绩,揭示了生命的大义,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    (注:选自《新课堂语文课外阅读》九年级上册,有改动。)

1.通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林则徐、潘祖荫、李鸿章、石达开四人?

                                                                   

2.根据自己的积累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①众里寻他于百度,                                              。  

②苟利国家生死以,                                                

    ③                          ,春风不度玉门关a

    ④文中画曲线的句子可以用孟子的“                              ”这句话来概括。

3.有人说左宗棠是刽子手,因为他参与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有人说他是民族英雄,因为他收复了新疆,维护了祖国领土完整。你对此怎么看?请有理有据说说自己的观点。

                                                                       

4.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左宗棠当之无愧名列其中。请你认真阅读全文,为左宗棠写一段事迹简介,要求突出人物特点,语言富有文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3题。(18分)

我见犹怜诸葛亮

马伯庸

(1)读史时,得出一个有趣的结论:许多我们自以为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如果细细究其本源,完全不是我们想的那么回事。

(2)比如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个成语,乍一看,很好理解:城门着火了,大家纷纷去池塘里打水救火,结果把池塘的水舀光了,水里的鱼全干死了。比喻遭受了无妄之灾。

(3)可如果翻开汉朝人应劭写的《风俗通》“辨惑”一章,里面却明明白白写道:“城门失火,祸及池鱼。俗说司门尉姓池名鱼,城门火,救之,烧死,故云然耳。” 闹了半天,池鱼不是池塘里的鱼,而是个大活人,负责看城门,因公殉职。

(4)再比如说,“我见犹怜,何况老奴”这个故事,也是人人皆知的典故:说东晋名臣桓温娶了一个小妾,桓温老婆听说以后大为恼怒,前去兴师问罪。可他老婆一看到那小妾,就大发感慨,说你这姑娘长得真好看,我看了都忍不住要怜惜,何况那个老东西。遂接纳她入家门。

(5)这故事太著名了,以至于“我见犹怜”从此成了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惹人喜爱的一句成语,就连学贯中西的李敖都曾经感慨,说夫人妒心之下,不忘审美,实在是古今第一个美学家云云。

(6)可这个故事,最初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我见犹怜”典出《世说新语》“贤媛篇”,主角确实是桓温。但他娶的小妾,是成汉末代国主李势的妹妹。当初桓温伐蜀,李势出降,这个妹妹也作为战利品之一献了上去。桓温娶她,其实带了点政治婚姻的味道,为的是安抚降人,收取蜀中人心,绝不是“老来纳妾”这么简单。

(7)而桓温的夫人,是晋明帝之女南康长公主,心气高,脾气躁,听说自己老公娶妾,立刻拔刀带着婢女杀奔而来。咱们熟知的场景,是这位李姑娘泪光盈盈,夫人一见她楚楚可怜,审美之心大起,立刻心软。而实际情况呢?“正值李梳头,发委藉地,肤色玉曜,不为动容,徐徐曰:‘国破家亡,无心至此,今日若能见杀,乃是本怀。’” 南康长公主一听,把刀一扔,把她搀扶起来说:“阿姊见汝,不能不怜。”

(8)可见桓夫人之怜,并非是可怜她的漂亮,而是可怜她的身世,整件事与审美没什么关系。后世传颂的“我见犹怜”,根本是会错夫人之意了。那不是对美学的鉴赏,实在只是同情心旺盛而已啊。

(9)顺便说一句,在这个故事发生前一百多年,发生过一件很类似的事。不过那个故事中没有女人,而是一群男人;故事也不感人,因为那几乎可以当做一个笑话。其中有一个主角,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另外一个主角是大学者谯(qiáo)周。

(10)刘禅刚登基的时候,川中百废待兴。于是诸葛亮就任命谯周为劝学从事,掌管教化之职。谯周这个人学问很大,但口才很差,去跟诸葛亮汇报工作的时候,笨嘴拙舌,惹得周围的人一阵讪笑。等他离开以后,有人看不下去了,跟诸葛亮请示说那些笑的人太失礼了,要不要治个罪?

(11)没想到一贯严肃的诸葛亮却摆了摆手:“我自己都忍不住,何况那些人,算了罢……(孤尚不能忍,何况左右)”,与桓夫人有异曲同工之妙。陈寿在《三国志》里说他这位老师“无造次辩论之才”,显然是想替他遮丑文饰。你想啊,在办公室上班时间,能把诸葛亮这么严肃的人逗乐,这辩论之才得“无”到什么程度啊……

(12)读史至此,不禁掩卷长叹:“诸葛亮啊诸葛亮,想不到你这一脸苦大仇深的,也有这么不厚道的时候哇。”

19.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0.联系文章内容,简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个历史典故的原意。(4分)

                                                                    

                                                                     

21.请分析第9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3分)

                                                                     

                                                                    

22.文章最后一段中,为什么说诸葛亮“一脸苦大仇深”?又为什么说他“不厚道”?请联系文章内容进行分析。(4分)

                                                                    

                                                                    

23.纵观全文,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起到怎样的效果。(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新课程·新理念·新思维》语文同步训练篇(九年级)上册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从香菱学诗谈起

  ①《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细读起来,颇受教益。

  ②香菱本来不懂诗,她随薛宝钗住进大观园后,见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苦志学诗”,她“天一亮就忙忙碌碌梳了头,去找黛玉改诗”。学习有了一点心得,就立即谈出来,向别人求教,听取指点帮助。众姐妹们称她为“诗魔”,拿她取笑,她行之若素。经多次请教,几易其稿,“精血诚聚”,终于写成了一首“新巧而又有意趣的吟月好诗”。

  ③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虚心好学。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要不耻不知。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的《资本论》的写作,正是从对政治经济学的“不知”开始的。1842年至1843年间,马克思和他的论敌发生了关于经济问题的论战。因为马克思当时还没有对经济进行深刻的研究,曾一度使他“陷入困难的境地”。他下决心研究它,终于战胜了论敌,并积累了大量材料,写成了《资本论》。马克思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⑥要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载:“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要不耻于向地位或学问比自己差的人学习。这就是成语典故“不耻下问”的由来。自古以来,有成就的读书人讲起经验,受过挫折的人谈到教训,往往都会谈到“不耻下问”。我国南北朝时杰出的农业学家贾思勰,一生孜孜不倦,刻苦攻读,知识渊博。他的《齐民要术》闻名于世。但是,这样一位有学识的科学家,还向当时被一些人认为最低贱的农夫求教。一些人知道了这件事,就冷嘲热讽地说:“赫赫有名的贾思勰,怎么还向羊倌求教,岂不太失体面了吗?”但贾思勰毫不在意,坚持像小学生那样,拜能者为师。

  ⑦要不耻相师。古人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意思是说,【甲】老师并不一定样样都比弟子高明,弟子也不一定不如老师。【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为只有样样胜过自己的人才可以拜他为师,是大可不必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个人要想真有长进,并有所深造,不仅需要梅“逊雪三分白”的________,而且还要有雪“输梅一段香”的________,放下架子,不耻相师。我国清代的张曜,因仅有战功而不大识字,在朝上受了些气。他的妻子是个读书人,他决心跟妻子学字。一天他穿了朝服,三拜九叩,拜妻子为师。从此他老老实实、恭恭敬敬地向妻子求教,知识一天天丰富起来,到他任巡抚的时候,有人说他“目不识丁”,他便上奏皇上面试,结果使一些抱有成见的人瞠目结舌,个个叹服。

  ⑧以上谈到的虚心好学的三个方面,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从“不耻”开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一些知识,学到一些本领。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论证了这一论点。

2.根据你的理解,在第④段横线处写一句话,使文章结构完整。

第④段横线处应写的一句话是:________

3.本文运用最多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

4.阅读第⑦段,回答问题。

①说说“不耻相师”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第⑦段两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第⑦段两处横线上应填写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

③“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它应在文中甲、乙哪一处?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三点一测丛书  九年级语文(上)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不要秘诀的秘诀

马南邨

  以前在书店里常常可以看见有所谓《读书秘诀》《作文秘诀》之类的小册子,内容毫无价值,目的只是骗人。但是,有些读者贪图省力,不肯下苦工夫,一见有这些秘诀,满心欢喜,结果就不免上当。现在这类秘诀大概已经无人问津了吧!然而,我觉得还有人仍然抱着找秘诀的心情,而不肯立志用功。因此,向他们敲一下警钟还是必要的。

  历来真正做学问有成就的学者,都不懂得什么秘诀,你即便问他,他实在也说不出。明代的学者吴梦祥自己定了一份学规,上面写道:

  “古人读书,皆须专心致志,不出门户。如此痛下工夫,庶可立些根本,可以向上。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

  看来这个学规中,除了“不出门户”的关门读书的态度不值得提倡以外,一般都是很好的见解。事实的确是这样。不管你学习和研究什么东西,只要专心致志,痛下工夫,坚持不断地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最怕的是不能坚持学习和研究,抓一阵子又放松了,这就是“或作或辍,一暴十寒”的状态,必须注意克服。吴梦祥的这个学规对我们今天仍然有一些用处。

  这种学规早在宋代就十分流行,特别是朱熹等理学家总喜欢搞这一套。但是其中也有的不是学规,而是一些经验谈。如陈善的《扪虱新话》一书写道:

  “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用现在的眼光读这一段文字,也许觉得他的见解很平常。然而,我们要知道,陈善是南宋淳熙年间,即公元12世纪后半期的人。在那个时候他就能够提出这样鲜明的主张,也算是难能可贵的了。他主张要读活书而不要读死书,就是说要知入知出;要体会古人著作的精神和实质而不要死背一些字句,就是说要体会古人用心处而不可死在言下。不但这样,他还反对为读书而读书的倾向。他主张读书要求实际运用,并且要用得灵活,即所谓“透脱”。你看他的这些主张,难道不是一种反教条主义的主张吗?他的这个主张,过去很少有人注意,因为他的声名远不如朱熹等人,但是他根据自己读书的经验而提出了这种主张,我想这还是值得推荐的。

  宋儒理学的代表人物中,如陆九渊的读书经验也有可取之处。《陆象山语录》有一则写道:“如今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接着,他又举出下面的一首诗: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这就是所谓“读书不求甚解”的意思。本来说不求甚解也并非真的不要求把书读懂,而是主张对于难懂的地方先放它过去,不要死扣住不放。也许看完上下文之后,对于难懂的部分也就懂得了;如果仍然不懂,只好等日后,再求解释。这个意思对于我们现在的青年读者似乎特别有用。

  至于我们现在提倡读书要用批判的眼光,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个主张古代的读书人却没有胆量提出。古代只有一个没有机会读书的木匠,曾经有过类似这种思想的萌芽。这个人就是齐国的轮扁。据《庄子》《天道篇》记载:“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何言耶?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接着,轮扁还介绍了他自己进行生产劳动的经验。他的话虽然不免有很大的片面性,他不该把一切所谓“圣人”之言全部否定了;但是,他反对读古人的糟粕,强调要从生产劳动中去体会,这一点却有独到的见地。

  我们现在读书的态度和方法,从根本上说,也不过如此。而这些又算得是什么秘诀呢?!如果一定要说秘诀,那么,不要秘诀也就是秘诀了。

1.阅读全文,简答以下问题。

(1)为什么有人总想找秘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代学者吴梦祥在“学规”中提出了什么主张?(用概括的语句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南宋陈善的《扪虱新话》提出了什么主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陆九渊的《陆象山语录》提出了什么主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齐国轮扁的话有什么独到见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观全文,作者谈了哪几点读书的态度和方法?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不超过5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题目“不要秘诀的秘诀”是什么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下面各句中代词所指代的内容。

(1)事实的确是这样

“这样”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但这样,他还反对为读书而读书的倾向。

“这样”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只有一个没有机会读书的木匠,曾经有过类似这种思想的萌芽。

“这种思想”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现在读书的态度和方法,从根本上说也不过如此

“如此”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三点一测丛书  九年级语文(上)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从香菱学诗谈起

  ①《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细读起来,颇受教益。

  ②香菱本来不懂诗,她随薛宝钗住进大观园后,见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苦志学诗”,她“天一亮就忙忙碌碌梳了头,去找黛玉改诗”。学习有了一点心得,就立即谈出来,向别人求教,听取指点帮助。众姐妹们称她为“诗魔”,拿她取笑,她行之若素。经多次请教,几易其稿,“精血诚聚”,终于写成了一首“新巧而又有意趣的吟月好诗”。

  ③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虚心好学。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要不耻不知。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的《资本论》的写作,正是从对政治经济学的“不知”开始的。1842年至1843年间,马克思和他的论敌发生了关于经济问题的论战。因为马克思当时还没有对经济进行深刻的研究,曾一度使他“陷入困难的境地”。他下决心研究它,终于战胜了论敌,并积累了大量材料,写成了《资本论》。马克思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⑥要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载:“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要不耻于向地位或学问比自己差的人学习。这就是成语典故“不耻下问”的由来。自古以来,有成就的读书人讲起经验,受过挫折的人谈到教训,往往都会谈到“不耻下问”。我国南北朝时杰出的农业学家贾思勰,一生孜孜不倦,刻苦攻读,知识渊博。他的《齐民要术》闻名于世。但是,这样一位有学识的科学家,还向当时被一些人认为最低贱的农夫求教。一些人知道了这件事,就冷嘲热讽地说:“赫赫有名的贾思勰,怎么还向羊倌求教,岂不太失体面了吗?”但贾思勰毫不在意,坚持像小学生那样,拜能者为师。

  ⑦要不耻相师。古人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意思是说,[甲]老师并不一定样样都比弟子高明,弟子也不一定不如老师。[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为只有样样胜过自己的人才可以拜他为师,是大可不必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个人要想真有长进,并有所深造,不仅需要梅“逊雪三分白”的________,而且还要有雪“输梅一段香”的________,放下架子,不耻相师。我国清代的张曜,因仅有战功而不大识字,在朝上受了些气。他的妻子是个读书人,他决心跟妻子学字。一天他穿了朝服,三拜九叩,拜妻子为师。从此他老老实实、恭恭敬敬地向妻子求教,知识一天天丰富起来,到他任巡抚的时候,有人说他“目不识丁”,他便上奏皇上面试,结果使一些抱有成见的人瞠目结舌,个个叹服。

  ⑧以上谈到的虚心好学的三个方面,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从“不耻”开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一些知识,学到一些本领。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论证了这一论点。

2.根据你的理解,在第④段横线处写一句话,使文章结构完整。

第④段横线处应写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⑦段,回答问题。

(1)说说“不耻相师”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⑦段两处横线上应填写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它应在文中甲、乙哪一处?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设计九年级上语文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从香菱学诗谈起

  ①《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细读起来,颇受教益。

  ②香菱本来不懂诗,她随薛宝钗住进大观园后,见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苦志学诗”,她“天一亮就忙忙碌碌梳了头,去找黛玉改诗”。学习有了一点心得,就立即谈出来,向别人求教,听取指点帮助。众姐妹们称她为“诗魔”,拿她取笑,她行之若素。经多次请教,几易其稿,“精血诚聚”,终于写成了一首“新巧而又有意趣的吟月好诗”。

  ③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虚心好学。

  ④________

  ⑤要不耻不知。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的《资本论》的写作,正是从对政治经济学的“不知”开始的。1842年至1843年间,马克思和他的论敌发生了关于经济问题的论战。因为马克思当时还没有对经济进行深刻的研究,曾一度使他“陷入困难的境地”。他下决心研究它,终于战胜了论敌,并积累了大量材料,写成了《资本论》。马克思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⑥要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载:“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要不耻于向地位或学问比自己差的人学习。这就是成语典故“不耻下问”的由来。自古以来,有成就的读书人讲起经验,受过挫折的人谈到教训,往往都会谈到“不耻下问”。我国南北朝时杰出的农业学家贾思勰,一生孜孜不倦,刻苦攻读,知识渊博。他的《齐民要术》闻名于世。但是,这样一位有学识的科学家,还向当时被一些人认为最低贱的农夫求教。一些人知道了这件事,就冷嘲热讽地说:“赫赫有名的贾思勰,怎么还向羊倌求教,岂不太失体面了吗?”但贾思勰毫不在意,坚持像小学生那样,拜能者为师。

  ⑦要不耻相师。古人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意思是说,[甲]老师并不一定样样都比弟子高明,弟子也不一定不如老师。[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为只有样样胜过自己的人才可以拜他为师,是大可不必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个人要想真有长进,并有所深造,不仅需要梅“逊雪三分白”的,而且还要有雪“输梅一段香”的________,放下架子,不耻相师。我国清代的张曜,因仅有战功而不大识字,在朝上受了些气。他的妻子是个读书人,他决心跟妻子学字。一天他穿了朝服,三拜九叩,拜妻子为师。从此他老老实实、恭恭敬敬地向妻子求教,知识一天天丰富起来,到他任巡抚的时候,有人说他“目不识丁”,他便上奏皇上面试,结果使一些抱有成见的人瞠目结舌,个个叹服。

  ⑧以上谈到的虚心好学的三个方面,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从“不耻”开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一些知识,学到一些本领。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作者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这一论点。

2.根据你的理解,在第④段横线处写一句话,使文章结构完整。

3.阅读第⑦段,回答问题。

(1)说说“不耻相师”的含义。

(2)在第⑦段两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话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它应在文中甲、乙哪一处?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认真阅读下面的选文,思考并回答问题。

异国秋思

庐隐

  自从我们搬到郊外以来,天气渐渐清凉了。那短篱边牵延着的毛豆叶子,已露出枯黄的颜色来,白色的小野菊,一丛丛由草堆里钻出头来,还有小朵的黄花在凉劲的秋风中抖颤,这一些景象,最容易勾起人们的秋思,况且身在异国呢!低声吟着“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之句,这个小小的灵宫,是弥漫了怅惘的情绪。

  书房里格外显得清寂,那窗外蔚蓝如碧海似的青天,和淡金色的阳光。还有挟着桂花香的阵风,都含了极强烈的,挑拨人类心弦的力量,在这种刺激之下,我们不能继续那死板的读书工作了,在那一天午饭后,波便提议到附近吉祥寺去看秋景,三点多钟我们乘了市外电车前去,——这路程太近了,我们的身体刚刚坐稳便到了。走出长甬道的车站,绕过火车轨道,就看见一座高耸的木牌坊,在横额上有几个汉字写着“井之头恩赐公园”。我们走进牌坊,便见马路两旁树木葱茏,绿阴匝地,一种幽妙的意趣,萦缭脑际,我们怔怔地站在树影下,好像身入深山古林了。在那枝柯掩映中,一道金黄色的柔光正荡漾着。使我想象到一个披着金绿柔发的仙女,正赤着足,踏着白云,从这里经过的情景。再向西方看,一抹彩霞,正横在那迭翠的峰峦上,如黑点的飞鸦,穿林翩翻,我一缕的愁心真不知如何安派,我要吩咐征鸿把它带回故国吧!无奈它是那样不着迹的去了。

  我们徘徊在这浓绿深翠的帷幔下,竟忘记前进了。一个身穿和服的中年男人,脚上穿着木屐,“提塔提塔”的来了。他向我们打量着,我们为避免他的觑视,只好加快脚步走向前去,经过这一带森林。前面有一条鹅卵石堆成的斜坡路,两旁种着整齐的冬青树,只有肩膀高,一阵阵的青草香,从微风里荡过来,我们慢步的走着,陡觉神气清爽,一尘不染。下了斜坡,面前立着一所小巧的东洋式的茶馆,里面设了几张小矮几和坐褥,两旁列着柜台,红的蜜桔,青的苹果,五色的杂糖,错杂地罗列着。

  “呀,好眼熟的地方!”我不禁失声地喊了出来。于是潜藏在心底的印象,陡然一幕幕地重映出来,唉!我的心有些抖颤了,我是被一种感怀已往的情绪所激动,我的双眼怔住,胸隔间充塞着悲凉,心弦凄紧地搏动着。自然是回忆到那些曾被流年蹂躏过的往事:

  “唉!往事,只是不堪回首的往事呢!”我悄悄地独自叹息着。但是我目前仍然有一副逼真的图画在现出来……

  一群骄傲于幸福的少女们,她们孕育着玫瑰色的希望,当她们将由学校毕业的那一年,曾随了她们德高望重的教师,带着欢乐的心情,渡过日本海来访蓬莱的名胜。在她们登岸的时候,正是暮春三月樱花乱飞的天气。那些缀锦点翠的花树,都是使她们乐游忘倦。她们从天色才黎明,便由东京的旅舍出发,先到上野公园看过樱花的残装后;又换车到井之头公园来。这时疲倦袭击着她们,非立刻找个地点休息不可。最后她们发现了这个位置清幽的茶馆;便立刻决定进去吃些东西。大家团团围着矮凳坐下,点了两壶龙井茶,和一些奇甜的东洋点心,她们吃着喝着,高声谈笑着,她们真像是才出谷的雏鹰:只觉眼前的东西,件件新鲜,处处都富有生趣。当然她们是被接在幸福之神的怀抱里了。青春的爱娇,活泼快乐的心情,她们是多么可艳羡的人生呢!

  但是流年把一切都毁坏了!谁能相信今天在这里低徊追怀往事的我,也正是当年幸福者之一呢!哦!流年,残刻的流年呵!它带走了人间的爱娇,它蹂躏着英雄的壮志,使我站在这似曾相识的树下,只有咽泪,我有什么方法,使年光倒流呢!

  唉!这仅仅是九年后的今天。呀,这短短的九年中,我走的是崎岖的世路,我攀缘过陡削的崖壁,我由死的绝谷里逃命,使我尝着忍受由心头淌血的痛苦,命运要我喝干自己的血汁,如同喝玫瑰酒一般……

  唉!这一切的刺心回忆,我忍不住流下辛酸的泪滴,连忙离开这容易激动感情的地方吧!我们便向前面野草漫径的小路上走去,忽然听见一阵悲恻的稀嘘声,我仿佛看见张着灰色翅翼的秋神,正躲在那厚密枝叶背后。立时那些枝叶都“悉悉索索”地颤抖起来。草底下的秋虫,发出连续的唧唧声,我的心感到一阵阵的凄冷;不敢向前去,找到路旁一张长木凳坐下。我用滞呆的眼光,向那一片阴阴森森的丛林里睁视,当微风分开枝柯时,我望见那小河里潺湲碧水了。水上绉起一层波纹,一只小划于,从波纹上溜过。两个少女摇着桨,低声唱着歌儿。我看到这里,又无端感触起来,觉得喉头梗塞,不知不觉叹道:

  “故国不堪回首”,同时那北海的红漪清波浮现眼前,那些手携情侣的男男女女,恐怕也正摇着画桨,指点着眼前清丽秋景,低语款款吧!况且又是菊茂蟹肥时候,料想长安市上,车水马龙,正不少欢乐的宴聚,这飘泊异国,秋思凄凉的我们当然是无人想起的。不过,我们却深深地眷怀着祖国,渴望得些好消息呢!况且我们又是神经过敏的,揣想到树叶凋落的北平,凄风吹着,冷雨洒着的这些穷苦的同胞,也许正向茫茫的苍天悲诉呢!唉,破碎紊乱的祖国呵!北海的风光不能粉饰你的寒伧!今雨轩的灯红酒绿,不能安慰忧患的人生,深深眷念祖国的我们,这一颗热望而颤抖的心,最后是被秋风吹冷了。

             (选目《东京小品》,北新书局1937年版)

  (1)本文记述了作者和丈夫在日本井之头恩赐公园里的一次秋游,把我们带进一种秋景、秋情、秋思的氛围之中。文章几乎没有虚构之处,完全是作者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请你仔细阅读这篇精美之作,感受这位女作家细腻的感情。

  (2)“这一些景象,最容易勾起人们的秋思,况且身在异国呢!”这句话中的“这一些景象”指什么?作者的“秋思”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指出下面诗句的出处、作者,并说一说作者在文中引用这些诗句的用意。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出处__???___作者_____________

  “故国不堪回首”:出处???????作者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那座东洋式的小茶馆里,作者回忆起了一件什么往事?“望见那小河里潺湲碧水”作者又联想到了什么?请你概括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段文字中,哪些语句直接抒写了作者对灾难深重的祖国和人民的关切之情,请用横线在原文中画出来。

  (6)“我要吩咐征鸿把带回故国吧!”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希望那翩翩的飞鸿将她的愁心带回日夜不能忘怀的祖国。请你揣摩本文的语言风格,代作者抒写一段深情的话语给亲爱的祖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