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4、请从下列名著中选择一部.写出其中的—个人物,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与这个人物相关的—个故事。

    《水浒》    《骆驼样子》    《钢铁悬怎样炼成的》

  所选名著: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_

  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答案示例:《水浒》鲁智深  花和尚大闹野猪林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

请从下列名著中选择一部.写出其中的—个人物,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与这个人物相关的—个故事。

    《水浒》    《骆驼样子》    《钢铁悬怎样炼成的》

  所选名著: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_

  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07年广州市花都区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题型:048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题。

感恩雨

  ①这是旱季里最热的一天,几乎连续一个月没有下雨。田里的农作物正在枯死,母牛挤不出奶,溪流已干涸。看来在这个旱季结束之前会有好几个农场宣布破产了。我的丈夫说他的兄弟们每天要费很大的劲把水弄到田里去,过了不久,我们只好

开车到附近的水站运水,可很快严厉的配给制度让每个人都取不到多少水。如果老天不下雨的话,我们很快就会失去所有的一切。

  ②正是在这大热天,我亲眼目睹了平生所遇到的一个奇迹,也真正理解到了分享的意义。当我在

厨房为丈夫和他的兄弟们做午餐时,我看到了6岁的儿子比利正向树林走去。他的样子很严肃,一点也没有平常走路时充满孩子气的横冲直撞。我只能看到他的背部,不过很显然他走得很费劲,他在努力保持平衡。进了树林几分钟后,他又朝

房子这边跑回来。我则继续做三明治,想着不管比利在做什么,他也都该做完了。

  ③然而过了一会儿,他又继续缓慢而坚定地向树林里走去。这种行为持续了一个小时,他小心翼翼地走进树林,然后往家里跑。最后,我实在忍不住了,蹑手蹑脚地走出房子跟着他。我小心翼翼,不想被他发现,因为很明显,他“身负重大使命”,而且也不需要妈妈的过问。

  ④只见他把手掬成杯状,小手里捧着大约两至三汤匙的水,小心翼翼地走着,以免洒了手中的水。在进林子后我偷偷地*近他。树枝和荆棘划过他的小脸,可他并没有避开。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当我倾身窥伺时,我看到了一幕不可思议的画面。

  ⑤几只硕大的鹿赫然耸立在他面前,而比利直接向它们走去,我吓得几乎大叫让他躲开,其中一只有锋利鹿角的大公鹿离他特别近。但这只公鹿并没有吓着比利,甚至在比利跪下时它也一动不动。我看到一只小鹿趴在地上,很明显它正承受着脱水和中暑的痛苦,它费劲地抬起头舔着盛在我那

可爱孩子手中的水。

  ⑥等到水被喝干后,比利站了起来,转身向房子跑去。我跟着他回到家,来到我们的储水罐前,比利尽力拧开

水龙头,只见一小滴水开始流下来。他跪在那儿,让水慢慢地滴在他那临时的“杯子”中,阳光直刺在他的背上。突然间我明白了比利为什么不叫我帮忙的原因——上星期他因为玩弄水管而遭到处罚,得到了不能浪费水的教训。大约20分钟后,他的手里盛满了水。

  ⑦当比利站起来准备往林子里走时,我拦住了他。他泪眼汪汪地说:“我没有浪费水。”说完就朝树林走去。我也从厨房拿来一小壶水,加入了他的行列。我让他独自照顾小鹿,自己没有插手。这是比利自己的事。

  ⑧我站在树林边,望着我所见过的最美丽的心灵努力营救另一个生命。泪水顺着我的脸庞掉在地上。然后,我突然间发现一滴、两滴,接着越来越多的水滴掉了下来。我仰头望天,甘霖从天而降。

  ⑨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一个巧合,并没有真正的奇迹,毕竟雨总是要下的。而我要说的是:那场雨救了我们的农场,就像那天我的儿子救了那只小鹿一样。

(《智慧》2006年第6期)

1.文章的开头描写农场天气的干旱有何作用?

2.文中“正是在这大热天,我亲眼目睹了平生所遇到的一个奇迹,也真正理解到了分享的意义。”这句话中的“奇迹”指什么,“分享的意义”又指什么?

3.根据文意,回答下面两道题。

(1)第③自然段为什么说小比利向树林里走去时“缓慢而坚定呢?

(2)请说出“他‘身负重大使命’,而且也不需要妈妈的过问。”这句话的含意。

4.请从下面两题中选择一条作答。

(1)这篇文章的主角是比利还是比利的母亲呢?请联系本文中心思想谈谈你的看法。

(2)根据文中的内容谈谈你对比利母亲的看法。

5.拓展阅读:

(1)我们从下面的名人名著的片断也可感受到动物有如人般的

感情:

我们都吓了一跳,仔细一看,这团狼狈不堪的东西快活而亲切地用身体在我们的腿上蹭着,这正是那只被送掉的小阿虎(注:作者家里的小猫)。

第二天,我们听到了关于它的故事:它刚到劳乐

博士家里,就被锁在一间卧室里。当它发现自己已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做了囚犯时,它就发狂一般地乱跳。一会儿跳到家俱上,一会儿跳到壁炉架上,撞着玻璃窗,似乎要把每一样东西都撞坏。劳乐夫人被这个小疯子吓坏了,赶紧打开窗子,于是它就从口里跳了出来。几分钟之后,它就回到了原来的家。这可不是容易的事啊,它几乎是从村庄的一端奔到另一端,它必须经过许多错综复杂的街道,其间可能遭遇到几千次的危险,或是碰到顽皮的孩子,或是碰到凶恶的狗,还有好几座桥,我们的猫不愿意绕着圈子去过桥,它决定拣取一条最短的路径,于是它就勇敢地跳入水中——他那湿透了的毛告诉了我们一切。

请回答:文段选自________著作的《  》

(2)读文中第⑤段,联系下面一则

新闻,谈谈你对人和动物应如何相处的看法。

2007年2月23日,

昆明圆通山动物园内,一名6岁女孩看完老虎表演后,与老虎合演,被兽性大发的老虎咬伤,经抢救无效后身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广东省中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题

感恩雨

  ①这是旱季里最热的一天,几乎连续一个月没有下雨。田里的农作物正在枯死,母牛挤不出奶,溪流已干涸。看来在这个旱季结束之前会有好几个农场宣布破产了。我的丈夫说他的兄弟们每天要费很大的劲把水弄到田里去,过了不久,我们只好开车到附近的水站运水,可很快严厉的配给制度让每个人都取不到多少水。如果老天不下雨的话,我们很快就会失去所有的一切。
  ②正是在这大热天,我亲眼目睹了平生所遇到的一个奇迹,也真正理解到了分享的意义。当我在厨房为丈夫和他的兄弟们做午餐时,我看到了6岁的儿子比利正向树林走去。他的样子很严肃,一点也没有平常走路时充满孩子气的横冲直撞。我只能看到他的背部,不过很显然他走得很费劲,他在努力保持平衡。进了树林几分钟后,他又朝房子这边跑回来。我则继续做三明治,想着不管比利在做什么,他也都该做完了。
  ③然而过了一会儿,他又继续缓慢而坚定地向树林里走去。这种行为持续了一个小时,他小心翼翼地走进树林,然后往家里跑。最后,我实在忍不住了,蹑手蹑脚地走出房子跟着他。我小心翼翼,不想被他发现,因为很明显,他“身负重大使命”,而且也不需要妈妈的过问。
  ④只见他把手掬成杯状,小手里捧着大约两至三汤匙的水,小心翼翼地走着,以免洒了手中的水。在进林子后我偷偷地*近他。树枝和荆棘划过他的小脸,可他并没有避开。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当我倾身窥伺时,我看到了一幕不可思议的画面。
  ⑤几只硕大的鹿赫然耸立在他面前,而比利直接向它们走去,我吓得几乎大叫让他躲开,其中一只有锋利鹿角的大公鹿离他特别近。但这只公鹿并没有吓着比利,甚至在比利跪下时它也一动不动。我看到一只小鹿趴在地上,很明显它正承受着脱水和中暑的痛苦,它费劲地抬起头舔着盛在我那可爱孩子手中的水。
  ⑥等到水被喝干后,比利站了起来,转身向房子跑去。我跟着他回到家,来到我们的储水罐前,比利尽力拧开水龙头,只见一小滴水开始流下来。他跪在那儿,让水慢慢地滴在他那临时的“杯子”中,阳光直刺在他的背上。突然间我明白了比利为什么不叫我帮忙的原因——上星期他因为玩弄水管而遭到处罚,得到了不能浪费水的教训。大约20分钟后,他的手里盛满了水。
  ⑦当比利站起来准备往林子里走时,我拦住了他。他泪眼汪汪地说:“我没有浪费水。”说完就朝树林走去。我也从厨房拿来一小壶水,加入了他的行列。我让他独自照顾小鹿,自己没有插手。这是比利自己的事。
  ⑧我站在树林边,望着我所见过的最美丽的心灵努力营救另一个生命。泪水顺着我的脸庞掉在地上。然后,我突然间发现一滴、两滴,接着越来越多的水滴掉了下来。我仰头望天,甘霖从天而降。
  ⑨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一个巧合,并没有真正的奇迹,毕竟雨总是要下的。而我要说的是:那场雨救了我们的农场,就像那天我的儿子救了那只小鹿一样。(《智慧》2006年第6期)
1.文章的开头描写农场天气的干旱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正是在这大热天,我亲眼目睹了平生所遇到的一个奇迹,也真正理解到了分享的意义。”这句话中的“奇迹”指什么,“分享的意义”又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意,回答下面两道题。
(1)第③自然段为什么说小比利向树林里走去时“缓慢而坚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说出“他‘身负重大使命’,而且也不需要妈妈的过问。”这句话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下面两题中选择一条作答。
(1)这篇文章的主角是比利还是比利的母亲呢?请联系本文中心思想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中的内容谈谈你对比利母亲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拓展阅读:
(1)我们从下面的名人名著的片断也可感受到动物有如人般的感情:
  我们都吓了一跳,仔细一看,这团狼狈不堪的东西快活而亲切地用身体在我们的腿上蹭着,这正是那只被送掉的小阿虎(注:作者家里的小猫)。
  第二天,我们听到了关于它的故事:它刚到劳乐博士家里,就被锁在一间卧室里。当它发现自己已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做了囚犯时,它就发狂一般地乱跳。一会儿跳到家俱上,一会儿跳到壁炉架上,撞着玻璃窗,似乎要把每一样东西都撞坏。劳乐夫人被这个小疯子吓坏了,赶紧打开窗子,于是它就从口里跳了出来。几分钟之后,它就回到了原来的家。这可不是容易的事啊,它几乎是从村庄的一端奔到另一端,它必须经过许多错综复杂的街道,其间可能遭遇到几千次的危险,或是碰到顽皮的孩子,或是碰到凶恶的狗,还有好几座桥,我们的猫不愿意绕着圈子去过桥,它决定拣取一条最短的路径,于是它就勇敢地跳入水中——他那湿透了的毛告诉了我们一切。
请回答:文段选自著作的《____________》
(2)读文中第⑤段,联系下面一则新闻,谈谈你对人和动物应如何相处的看法。
  2007年2月23日,昆明圆通山动物园内,一名6岁女孩看完老虎表演后,与老虎合演,被兽性大发的老虎咬伤,经抢救无效后身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大自然的文字 伊林① (16分)
①文字真是好东西。认识了文字,就可以读完很厚的书,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事情了。
②但是也有另一套文字,这是每个想成为真正有学识的人应该知道的。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它总共有成千上万个字。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脚下的每一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
③让我们仰望天空。对于不认识这一套文字的人来说,所有的星全是一样的。而有些人却认得许多星的名字,并且可以说出它跟别的星的分别。就像书里的话语是用字组成的一样,天上的星也组成星座。从古以来,当水手们需要在海上寻找道路的时候,他们就去看那星星写成的书。你知道,在水面上船只是不会留痕迹的,那里也没有写着“由此往北”的有箭头的指路牌。但是水手们并不需要这样的指路牌。他们有带磁针的罗盘,磁针永远指着北边。   他们没有罗盘,他们   照样迷不了路。他们朝天望望,在许多星座当中找到了小熊星座,在小熊星座当中找到了北极星。有北极星的那边就是北方。
④云,也是天空大书的字。它   讲现在的事情,   讲将来的事情。在天气最好的时候,根据云可以预测出雷雨或者淫雨。
⑤天空的使者——鸟,也会教给那些留心观察它们的人许多本领。假如燕子在空中飞得
很高,看去很小很小,那就会有好天气。白嘴鸦飞来说,春天已经来到大门口了。
⑥太阳光还是很热的,是个平静、晴朗的日子。这时候从远方传来奇怪的不安的声音,好像有人在高空互相呼应着。声音越来越高,越来越近。凝视天空终于可以勉强分辨出一张模糊的蜘蛛网,就像给风吹着似的。蜘蛛网飞近了,抬起头来,已经瞧出,这不是什么蜘蛛网,而是许多长脖子的鸟。它们呈人字形飞着,排成整齐的队形朝着阳光照耀着的森林飞行。但是很快又分辨不出一只只的鸟来了,又像是张蜘蛛网了。一转眼功夫,连蜘蛛网也无影无踪了,它们好像融化在天空里一样。只有那声音还从远方传来,好像在说:“再见!再见!明年春天见!”
                                                               。现在,在建筑工地上,挖土工人的铁锹碰到了灰色的石头。在你看来这不过是普通的石头,可是懂得大自然文字的人看来,它并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石灰石。它是从碎贝壳变化而成的,贝类是海洋里的居民。可见,在很古的时代,这个现在是城市的地方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
⑧有时候,你在森林里走,忽然看到树林当中躺着一块很大的花岗石块,上面披着青苔,就像披着毛皮一般。它是怎样到这儿来的呢?谁有这样大的力气把这么大块的石头搬到森林里来呢?而且,它又是怎样穿过茂密的森林的呢?原来这叫做漂砾,它不是人搬来的,而是冰搬来的。这些冰川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沿路把岩石砸碎,并且把砸下来的碎石块带着一起走。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当时这儿还根本没有森林。漂砾周围的森林是后来才长的。
⑨要学会大自然的文字,应当从小就常常到森林里或者田野上去走走,去注意观察一切东西。假如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应当到书里去寻找解释。还应该经常去请教有学识的人:这是什么石头?这是什么树?这只鸟叫什么名字?雪地上面是什么东西的足迹?这样,等将来你长大了,你再看到大自然的书时一定会像那印在纸上的书一样清楚明白。
【注】①伊林:俄国著名科普作家。曾为青少年创作了《黑白》《十万个为什么》等几十部脍炙人口的科学文艺著作。②漂砾:冰川消融后沉积下来的巨大石块,上面常有冰川擦痕。砾,碎石。
【小题1】认真阅读全文,联系上下文,在文章第⑦段段首填写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3分)
【小题2】文章第③段中画线句运用了举例子、                  的说明方法,请从你所填写中说明方法中选择一种说说其表达作用。(4分)
对于不认识这一套文字的人来说,所有的星全是一样的。而有些人却认得许多星的名字,并且可以说出它跟别的星的分别。就像书里的话语是用字组成的一样,天上的星也组成星座。
【小题3】如果把第⑧段画曲线的句子删掉,上下文会更衔接,请说说作者保留的原因。(3分)
【小题4】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作者巧妙地将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比作“文字”,并举出实例引领读者去探索隐藏在这些独特“文字”后面的学问和奥秘。
B.本文采用总分结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条理清晰。
C.第③④段“”处可以填入的关联词分别是“即使……也……”“不但……而且……”。
D.本文将文学和科学的语言结合起来,语言浅易生动,活泼有趣。
【小题5】请你仿照示例续写一个句子,根据你平时细心观察所得,写出一种你所发现的“大自然的文字”。(文章中已列举的不可用)(3分)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云山变得像铁砧,雷雨就要来到。
              ,这也是大自然的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大自然的文字 伊林① (16分)
①文字真是好东西。认识了文字,就可以读完很厚的书,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事情了。
②但是也有另一套文字,这是每个想成为真正有学识的人应该知道的。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它总共有成千上万个字。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脚下的每一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
③让我们仰望天空。对于不认识这一套文字的人来说,所有的星全是一样的。而有些人却认得许多星的名字,并且可以说出它跟别的星的分别。就像书里的话语是用字组成的一样,天上的星也组成星座。从古以来,当水手们需要在海上寻找道路的时候,他们就去看那星星写成的书。你知道,在水面上船只是不会留痕迹的,那里也没有写着“由此往北”的有箭头的指路牌。但是水手们并不需要这样的指路牌。他们有带磁针的罗盘,磁针永远指着北边。   他们没有罗盘,他们   照样迷不了路。他们朝天望望,在许多星座当中找到了小熊星座,在小熊星座当中找到了北极星。有北极星的那边就是北方。
④云,也是天空大书的字。它   讲现在的事情,   讲将来的事情。在天气最好的时候,根据云可以预测出雷雨或者淫雨。
⑤天空的使者——鸟,也会教给那些留心观察它们的人许多本领。假如燕子在空中飞得
很高,看去很小很小,那就会有好天气。白嘴鸦飞来说,春天已经来到大门口了。
⑥太阳光还是很热的,是个平静、晴朗的日子。这时候从远方传来奇怪的不安的声音,好像有人在高空互相呼应着。声音越来越高,越来越近。凝视天空终于可以勉强分辨出一张模糊的蜘蛛网,就像给风吹着似的。蜘蛛网飞近了,抬起头来,已经瞧出,这不是什么蜘蛛网,而是许多长脖子的鸟。它们呈人字形飞着,排成整齐的队形朝着阳光照耀着的森林飞行。但是很快又分辨不出一只只的鸟来了,又像是张蜘蛛网了。一转眼功夫,连蜘蛛网也无影无踪了,它们好像融化在天空里一样。只有那声音还从远方传来,好像在说:“再见!再见!明年春天见!”
                                                               。现在,在建筑工地上,挖土工人的铁锹碰到了灰色的石头。在你看来这不过是普通的石头,可是懂得大自然文字的人看来,它并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石灰石。它是从碎贝壳变化而成的,贝类是海洋里的居民。可见,在很古的时代,这个现在是城市的地方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
⑧有时候,你在森林里走,忽然看到树林当中躺着一块很大的花岗石块,上面披着青苔,就像披着毛皮一般。它是怎样到这儿来的呢?谁有这样大的力气把这么大块的石头搬到森林里来呢?而且,它又是怎样穿过茂密的森林的呢?原来这叫做漂砾,它不是人搬来的,而是冰搬来的。这些冰川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沿路把岩石砸碎,并且把砸下来的碎石块带着一起走。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当时这儿还根本没有森林。漂砾周围的森林是后来才长的。
⑨要学会大自然的文字,应当从小就常常到森林里或者田野上去走走,去注意观察一切东西。假如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应当到书里去寻找解释。还应该经常去请教有学识的人:这是什么石头?这是什么树?这只鸟叫什么名字?雪地上面是什么东西的足迹?这样,等将来你长大了,你再看到大自然的书时一定会像那印在纸上的书一样清楚明白。
【注】①伊林:俄国著名科普作家。曾为青少年创作了《黑白》《十万个为什么》等几十部脍炙人口的科学文艺著作。②漂砾:冰川消融后沉积下来的巨大石块,上面常有冰川擦痕。砾,碎石。
小题1:认真阅读全文,联系上下文,在文章第⑦段段首填写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3分)
小题2:文章第③段中画线句运用了举例子、                  的说明方法,请从你所填写中说明方法中选择一种说说其表达作用。(4分)
对于不认识这一套文字的人来说,所有的星全是一样的。而有些人却认得许多星的名字,并且可以说出它跟别的星的分别。就像书里的话语是用字组成的一样,天上的星也组成星座。
小题3:如果把第⑧段画曲线的句子删掉,上下文会更衔接,请说说作者保留的原因。(3分)
小题4: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作者巧妙地将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比作“文字”,并举出实例引领读者去探索隐藏在这些独特“文字”后面的学问和奥秘。
B.本文采用总分结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条理清晰。
C.第③④段“”处可以填入的关联词分别是“即使……也……”“不但……而且……”。
D.本文将文学和科学的语言结合起来,语言浅易生动,活泼有趣。
小题5:请你仿照示例续写一个句子,根据你平时细心观察所得,写出一种你所发现的“大自然的文字”。(文章中已列举的不可用)(3分)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云山变得像铁砧,雷雨就要来到。
              ,这也是大自然的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择死与择生》,完成17—20题。(12分) 

 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地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亦或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五千年积淀的,绝非只是出土的竹简,而是这中国式的生命。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与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不惜带辱而活?这个问题从儿时就牵襻着我。

后世一直将屈原定位为“爱国诗人”,值得商榷。我以为,这忽视了他作为“政治家”的一面。这个偏差或许是些故意?后人出于不平,以为楚国那样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忠于和报效?焉知“政治”也是一种理想。政治家与政客不同,正是由于前者的献身是别无选择的,后者却是投机的。屈原身为三闾大夫,是楚国的决策大臣,他不能承受楚国蒙受亡国的事实。仅作为一个诗人,即令“国破山河在”,亦不必去死。诗人以“诗”爱国和救国。他可行吟,可以留下作品“薪火传人”。但三闾大夫必须沉江。屈原的这种“相始终”的精神,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失败时惟一的坚持。他是把对政治的责任放在“诗人”之上的。这才是屈原对自己的定位。

诗人的事业,可以不与某一个具体的朝廷和君王相联系,相始终。屈原的这种始终精神,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不可挽救的狂澜的惟一坚持。“人生自古谁无死?”“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之于生死,中国自古已有确认之标志。虽然“哀莫哀生别离,乐莫乐心相知”,已将生乐死苦、留恋人世的滋味体会尽致,但是,主动迎接死亡,“在不可选择中进行选择”的精神依然确立。中国的志士仁人,在求生不能的时候,很重视死之权利,倘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信仰完整地活下去,不如选择死亡,将死看作一种意志与尊严的使命。屈原即是著名的范例。他是不会等到敌国军队进入,被俘受辱而死的。他认为羞辱他就是羞辱楚国,他要选择死,一种自由的、高尚独立的死。头戴巍峨之冠,身着兰草香服,时而悲吟,时而高歌,徜徉在汩罗江畔,饱览他所挚爱的山河大地,从容赴死。

屈原之死,死的原因是不是“诗人”的,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政治家只要死得其所和旗帜鲜明,诗人却要死得美,死得如其所吟,死得浪漫。我们何不理解为:屈原是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紧紧拥抱着诗的理想而去的。这死亦是一种决裂,与以往从事的“政治”的决裂,与终生所爱的诗章同归。这是历代美的理想之追求者的最好结局。

死,可以明志;生,却可践志。当死临到司马迁头上时。他选择生。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令自己与亲友都极度痛苦的生——接受宫刑。司马迁出于公心,为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假如就为此而死亦不失为真谏烈臣;但司马迁认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却不是仅此。他要以一介布衣的身分完成千古史记,为中国撰写第一部大型纪传体史书。

既有了帝王家的史官,却执意要做民间第一史家。当时虽没有明文不准平民“写史”,但司马迁此举引起了当朝的临视与怀恨。他选择受刑忍辱,弃政从文,从匍匐于地的殿臣中直起身子做人。这是令世俗瞠目的叛逆之举,这是勇敢与崇高的跨越。他不愧为敢于在朝堂上和禁锢人臣的君臣伦理观念决裂的杰出代表!弃一帝而得天下千秋,伟哉司马迁!

屈原择死,史迁择生,都是崇高的。他们择死与生的思考世代延传;这种思考,构成了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隆起的脊梁。

17.第1段,“这中国式的生命”在文章中有特定的意义,请用简明的语言加以解释。(2分)

                                                                                  

                                                                                 

18.仔细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请结合每句话的内容与表达特点具体说明它们之间的联系。“这个偏差或许是有些故意?后人出于不平,以为楚国那样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忠于和报效?焉知“政治”也是一种理想。(2分)

                                                                                

                                                                                  

19.解释下列语句的含义(4分)

(1)(屈原之死)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

                                                                               

(2)(司马迁)从匍匐于地的殿臣中直起身子做人。

                                                                                

20.有条理地陈述“屈原择生”与“司马迁择死”的崇高意义。(4分)

   (1)屈原择死:   (2)司马迁择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期中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笨拙的梦想
羽毛
       前不久,单位举办了一次“迎国庆、展风采”的职工演讲比赛,我也去当听众。
       一共20人参赛,每人演讲不超过5分钟,题目内容自拟。男选手们西装革履,女选手们小立领配A字裙,表情庄肃,严阵以待。上得台来,个个都是口若悬河,手势丰富,不是歌颂改革开放30年的大好业绩,就是畅谈精彩的北京奥运,热情勾画着人生美好蓝图……看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真有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气概。
       第16个人上台了,是个肤色白净的女孩,穿着普通的套头毛衣,牛仔裤,还没开口,脸就红透了。她鞠了一躬,说:“各位老师好!同事好!我来自出版社的编辑部,还是小学三年级参加过一次诗歌朗诵,普通话不过关,还请大家多原谅!”
       不少人笑了,报以鼓励的掌声。
       对比其他的演讲者的镇定自若,她有些紧张,表情不太自然,耳朵根都羞红了。整个演讲过程,她的双手都紧紧抓着桌沿,仔细看看,右手还在微微颤抖……他们部门能说会道的大有人在,为什么选送了有点害羞的她?
       她的演讲主题也不是气势恢宏的,讲了自己如何从小镇女孩成长为京城白领,从风和日丽的南方来到风大干燥的北方如何生活。
       她工作两年了,最初的岁月是孤独艰难的。人生地不熟,约稿也很艰难,常常吃闭门羹。头一个月,她毫无业绩。“那天回家时,我十分沮丧,故意仰着头,怕眼泪掉出来。那一仰头,恰好看见铁灰色高楼背后的一角晚霞。多么美丽热烈的光芒啊--从落魄的失意,到浪漫的诗意,有时,只需要仰起头生活”。
       瞧,她仍有初涉人世的浪漫。那种微笑,浅浅拂过我的心房。刚参加工作时,我不是也如此乐观积极吗?
       最后一段,女孩谈到了自己的梦想时,稍微自然了些。
      “我喜欢纪伯伦的一句话:生命的确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激励;一切的激励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一切的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梦想……我的梦想,是成为京城一名出色的编辑,和一流作家为友,编辑一流的经典好书。我也相信,只要有梦,就走在通往幸福的路上。最后,谢谢大家!”
        她的手依旧紧抓着桌子,诚恳地再次鞠躬,然后,飞快地跑下了台。我的视线不由跟随着她,她低着头,脸红得像朵玫瑰花,用手捂着仍在怦怦跳的小心脏——多么可爱的玫瑰岁月啊,即使害羞也能无所忌惮地畅谈梦想!
       谁不曾做过梦呢?包括我,然而……最终大多数人只能成为世俗的平庸者。
       比赛完毕,当场宣布结果。一等奖归属于一位声情并茂的男生,不出大家所料。二等奖两名,居然有那名女孩——细想一下,也是众望所归,大家都在热烈鼓掌。
       之后的环节,是大赛评委对获奖选手进行简短点评。其中一位评委,是出版行业威名赫赫的人物,谈到这位女孩时不由笑了:“这位选手一上台就脸红,让人印象深刻。的确,她欠缺一些演讲姿态,在选手中显得有些紧张,甚至笨拙,但是她的眼神和言辞,充满丰沛真实的情感。”
       这就是她的获奖理由?
       评委又补充道:“今天,我们为这位有梦想的女孩颁奖,也是鼓励大家做梦,永远有梦。在无法拥有从容优雅的姿态之前,这样真诚、老实的姿态也能打动你的裁判,甚至,今后能打动你自己的命运之神!”
        这句话,如同一道雷电霹雳,闪过我麻木低沉的心空。
        工作六年,我已经陷入职业低谷:遭遇事业瓶颈,薪水一再降低。激情和精力消退,懈怠和疲倦日甚……在同班同学位居高位、买高档车、出国旅游的时候,我仍然是一名小小的码字工。没有活得优雅的权利。
        我奢谈梦想,徘徊在灰色地带。我也淡忘了真诚、老实的姿态,浮躁度日……
        看一眼那玫瑰花般的女孩,竟有些什么重新在我心中流转鲜活。不应该像她一样吗?执著地向梦想高地出发,将失意变成诗意,哪怕姿态笨拙,也要精神优雅。
1.结合文章内容,你认为女孩的“笨拙”具体表现在哪里?她获得二等奖的原因是什么?        
     答:                                                                                 
2.联系语境,说说你对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的理解。
(1)二等奖两名,居然有那名女孩。细想一下,也是众望所归,大家都在热烈鼓掌。
      答:                                                                                 
(2)工作6年,我已经陷入职业低谷:遭遇事业瓶颈……
      答:                                                                                  
3.在塑造人物方面,本文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情等描写方法,请选择一处你认为描写人物最精彩的语句,指出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精彩语句:                                                                  
(2)描写方法及作用:                                                      
4.你是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的?
     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江苏省模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问题。
植物生长方向之谜
  ①植物对周围环境的反应,最奇妙的莫过于它的生长方向。从一粒小小的种子萌发开始,它就知道根应该往地下生长,茎干则伸向天空。这是一个极为普通的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植物是怎样懂得“上”和“下”的概念呢?是什么力量促使它选择根朝下、茎朝上的生长方向呢?怎样解释这种生理机制?
  ②科学家们首先想到的是重力,他们从物理学想到,地球引力一定是影响植物生长方向的重要因素。当时,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进化论鼻祖达尔文曾观察到,植物的芽和根在改变生长方向时,各部分细胞的生长速度不同。这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达尔文无法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③1926年,美国植物生理学家弗里茨·温特,做了一个颇能说明问题的实验。他使植物的胚芽鞘一面受光照,另一面对着无光的黑暗处。结果,胚芽鞘的生长发生了有趣的变化,渐渐地朝着有光的方向弯曲。后来,温特从胚芽鞘中分离出一种化合物——植物生长素,它有促使植物生长的功能。胚牙鞘遮荫部分生长加快,受光部分则由于缺少生长素而生长较慢,导致弯曲发生。于是,温特认为,植物的茎或叶片的弯曲,是由于生长素在组织内的不对称分布造成的。当植物受到“策略刺激”时,植物组织下部的生长素含量会大大增加,从而使植物根朝下、茎朝上生长。
  ④自从温特发现植物生长素的秘密后,很多科学家投入到这一研究领域。他们发现,植物根总是朝着地心引力的方向生长,这同样是通过生长调节剂在根细胞里不同的分布来实现的。于是,他们提出,也许有一种被称为“平衡面”的“策略感应物”流向根细胞的底部,从而影响生长调节剂在细胞中的分布。水平放置的根,其上面比下面生长快,致使根向下生长。可是,这种“平衡面”究竟属于何物?又是如何起作用的呢?学者们一时无法知晓。
  ⑤不久前,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植物学家迈克尔·埃文斯和他的同事,提出了一个崭新的理论:无机钙对于植物的生长方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发现,在植物弯曲生长过程中,无论是根冠下侧部位还是芽的上侧部位,都存在着高含量的无机钙。那么,无机钙又是如何使植物辨别方向的呢?埃文斯解释说,因为根冠有着极为丰富的含淀粉体的细胞,而淀粉体会把其内部的钙送到根冠下侧。如果用特殊的实验手段去阻止钙的移动,植物就不按正常的方式去生长。同样,植物的芽虽然没有冠部,但也含有丰富的淀粉体,淀粉体也能将其内部的无机钙送到上侧的细胞中。这显然说明,无机钙对植物生长方向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⑥既然淀粉体内有许多无机钙,而无机钙又能在植物体内来去自如,除了重力之外,还有什么力量呢?最近,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斯坦利·鲁发现,这是由于细胞上、下端之间的电荷不同,两端电荷的不一致引起细胞极化。结果,为数众多被极化的细胞排列在一起,总电荷就强得足够吸引任何相反电荷的钙原子,驱使它们在体内移动。于是,斯坦利·鲁提出:细胞的极性带动钙的移动,导致植物总是根朝下、茎朝上生长。
  ⑦对植物生长方向之谜的研究,已日趋深入。神奇的力量取决于什么,是植物生长素还是无机钙,是细胞的极性还是数者兼有之?目前依然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探索。
1.请依次列举科学家们对于“植物生长方向之谜”的三个研究结果。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①节连续用了四个疑问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节中的加粗词“也许”,不能删去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以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来说明科学家的研究,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本文第③④两节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温特的研究是以达尔文的发现为基础的,而许多科学家又承传发展了温特的研究成果。
B.温特找到了“植物各部分细胞生长速度不同”的原因,而后人则发现了“植物根朝下茎干朝上”的生长秘密。
C.从结构上看,这两节都以表示时间的词句领起,和上下文关联,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D.“平衡面”是否存在,是否影响植物的生长方向,依然需要科学家进一步探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中华题王 语文 八年级上(苏教版) 苏教版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警惕!“基因恶魔”将要杀出

  ①据英国医学协会日前发布的《生物工程技术——生物武器》专题报告预测,基因武器的问世将不会晚于2010年。

  ②基因武器就是运用遗传工程技术按人们的需要,在一些致病细菌或病毒中,接入能对抗普通疫苗或药物的基因,产生具有显著抗药性的致病菌;或者在一些本来不会致病的微生物体内接入致病基因,而制造出新生物剂。一句话,就是用DNA重组技术改变细菌或病毒,使不致病的成为能致病的,可用疫苗或药的预防和救治的疾病变得难于预防和治疗。

  ③人类不同种群的遗传基因是不一样的,将基因表现的不同产物当作攻击目标是完全可行的。诱发艾滋病的HIV,不同人种的易感性就有很大区别,而理论上基因武器的特异识别能力要比HIV高得多。

  ④基因武器可以根据人类的基因特征选择某一种族群体作为杀伤对象。因此,科学家们也把这种“只对敌方具有残酷杀伤力,而对己方毫无影响”的新型生物武器称为“种族武器”。按照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的报告,由多国联手开展的人类基因组计划,预计于2005年完成,届时将可能排列组成人类染色体的30亿个DNA序列,揭开生命与疾病之谜。一旦不同种群的DNA被排列出来,就可能产生出针对不同人类种群的基因武器。

  ⑤与造价昂贵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比,杀人不见血的基因武器有着许多无可比拟的优势。一是成本低、杀伤能力强。有人估算,用5000万美元建造一个基因武器库,其杀伤效能将远远超过50亿美元建造的核武器库。英格兰北部布拉德大学马尔科姆·丹多教授在《生物技术武器与人类》一书中说,只要把100千克的炭疽芽孢散播在一个大城市,300万市民就会立即感染毙命。据称,美国曾利用细胞中的脱氧核糖核酸的生物催化作用,把一种病毒的DNA分离出来,再与另一病毒的DNA结合,接成一种具有剧毒的基因毒剂,用其万分之一毫克就能毒死100只猫,倘用其20克,就可使全球60亿人死于一旦。

  ⑥另一方面,基因武器的使用方法非常简单,而且难以防治。只要将病毒放在一个普通的密码箱中,就可轻易通过海关检查;只要将基因细菌或病毒喷洒在空气中或倒入饮用水里,就可让成千上万的人毙死。经过改造的病毒和病菌基因就像一把特制的锁,只有研制者才知道它的密码,即使清楚敌人使用了基因武器,要查清其来源与属性也需要很长的时间。1995年,当美国西南部流行一种名为hantavirus的病毒时,美国科学家动用了世界最先进的研究手段,用了5天时间才查明病毒属性,找出抗病方法。

  ⑦其实,人们早就认识到了遗传基因工程有被滥用的可能。1972年联合国即通过“禁止试制、生产及销毁细菌(生物)和毒剂武器公约”,1975年联合国再次通过决议,“禁止使用生物化学武器”。但少数国家发展生物武器的步伐却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在人类跨入新世纪的转折关头,人们应扪心自问:我们是要给予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和平的世纪,还是一个黑暗恐怖的世纪。

(选自《军事展望》2002年第2期,略有删节)

(1)

请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简析文章标题的特点。

(2)

下列说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不同种族群体的DNA状况是制造基因武器的关键所在。

B.

基因武器有极大的杀伤力,文中所提到的炭疽芽孢、hantavirus病毒就曾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C.

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比,基因武器有成本低、制造快、杀伤力强、杀人不见血、便于藏匿运输,使用简单方便,难于防治等优势。

D.

对基因武器的危害,人类已有清醒的认识,因此,各个国家对遗传基因工程的研究或禁止或限制。联合国也两次通过决议:谁要发展基因武器,谁就是人类共同的敌人。

(3)

请简要分析文章的第⑤、⑥两段画线处使用的说明方法。

(4)

根据文章,读写下面的读书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内蒙古巴彦淖尔卷)语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漫话对联》,完成7-12题。(16分)
漫话对联
金虎
(1)对联大家都不陌生。中华大地妙联佳对俯拾即是:“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是镌刻在岳阳楼上的名联;“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是古代劝学的佳对;“虽然毫末技术,却是顶上功夫”是理发店的妙联……可见,生活处处有对联。
(2)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一般由上联和下联构成。若有横批应对对联内容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对联通常粘贴或悬挂在门上或壁间的廊柱上。
(3)根据内容和用途来划分,常见的对联有节日喜庆联、婚丧嫁娶联,名胜古迹联、自勉联、题赠联等。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改写的“贵有恒,何须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是很有名的   联。鲁迅先生写给瞿秋白的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则是充满革命情谊的   联。
(4)对联源于何时?可远溯先秦。 A那时人们在大门上挂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认为能压邪。这种桃木板便叫“桃符”。 B相传五代后蜀君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题词“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谓之“题桃符”,即最早的春联,亦即最初的对联。 C 宋代在门上张贴对联成为一种风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这一民俗的形象反映。 D 到了元代,对联较之前朝显得冷落了些,流传下来的也很少。 E 晚清还出现了一些对联知识专著,如《楹联丛语》等。进入20世纪,对联日益呈现出勃发繁荣的景象。
(5)对联的内容丰富多彩,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那么如何撰写对联呢?
(6)首先,要根据对象和场合,选择清新流畅的语言,表达有意义的内容。例如:“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志育才一代功”可以送给辛勤的园丁;“枝头喜鹊歌新曲,雪里梅花报早春”适合春节传达喜气;“皓月描写双燕影,寒霜映出并头梅”经常出现在结婚喜庆时。
(7)其次,撰写上下联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必须相连,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两联字数须相同,相同位置词语的词性应相同或相近,但不能出现“四海”对“五湖”之类的词义雷同情况,更不宜有“石”对“石”这样的同字相对;句式结构形式要相同,彼此对称;字音声调平仄相对,使对联念起来有一种音乐美。
(8)对联还有一些特殊的写法,在此仅举两种。一是从古今诗词曲赋中取两句组成,如“夕阳无限好,高外不胜寒”,上联出自李商隐诗,下联出自苏轼词,这叫“集句”。二是“摘句”,就是把诗中的对偶句直接拿来使用,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的颈联。
(9)对联不仅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而且是世界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和许多汉字学家的涌现,外国人也逐渐学会了用汉字来写对联。据历史记载,光绪皇帝结婚时,英国女王送了一座自鸣钟,上面就刻有一副对联:“日月同明,报十二吉祥如意;天地合德,庆亿万富贵康宁”。小小的对联还真的融合了大文化呢!它展现出汉民族语言得天独厚的优势。让我们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这朵奇葩奉献给世界,使其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
【小题1】.本文主要说明了对联的定义、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意义与影响。(3分)
【小题2】.区别下列对联的类型。(3分)
①“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属于             联。
②“贵有恒,何须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是很有名的       联。
③“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则是充满革命友谊的        联。
【小题3】.“对联的真正鼎盛是在明清两代,到了康乾盛世,对联艺术日臻完善,涌现出纪晓岚、袁枚等对联高手。”这一句话是从第(4)自然段中抽出来的,放在A、B、C、D、E哪处最合适?为什么(3分)
【小题4】.第(5)自然段在层次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分)
【小题5】.第(8)自然段的划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小题6】.学校艺术节要出一期“美文、名画赏析”壁报,主题为一副对联,上联是“品美文若饮甘露”,请拟写恰当的下联。(3分)
上联:品美文如饮甘露
下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