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2、写出两个有关“柳”的古诗文句子。

A.                        ,                             。

B.                        ,                             。

2、示例:渭城朝雨澄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

写出两个有关“柳”的古诗文句子。

A.                        ,                             。

B.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

四季中,人们最喜爱的是春天。生机勃发繁花似锦的大好春色,自然成了诗人热情吟诵的对象。而这些千古华章,又成了人们了解我国春天气候特点的极好材料。

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宋代白玉蟾的《立春》中说:“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宋代李时则在《十二月立春》中写下这样的诗句:“盘装荞菜迎春饼,瓶插梅花带雪枝。”诗中的东风,即春风。可见,虽然春天急迫地降临人间,但是大地仍然雪初化,冰未融,瞧这春季来得有多快!这类诗句中最精彩的,还是唐代贺知章在长安写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前两天看柳,枝上还是光秃秃的,可是今天却看见嫩叶已经从芽苞中绽出。原来,这是因为北方春季升温快,物候变化迅速。2001年3月20日至21日,我在北京紫竹院公园也看到了柳树两天内发叶时情况。正是因为柳树春季发叶如此迅速,诗人才会用剪刀这类令人联想到动作快速的词汇来描写。唐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比喻人们能够普遮接受,也就说明我们生活中确有植物在春天迅速开花的事实。

我国南北春季到来有早有晚。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传诵的佳句。我在这里引用它的目的是想说明,华夏大地五湖四海并非都同时被春风吹绿。如果把连续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准,那么北纬280的长沙3月10日入春,北纬300的武汉3月巧日春到,而北纬320的南京则要到3月25日春天才姗姗来迟。可见春天的今步是有先后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东北大地仍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而广东已经告别春天进入绿阴深深的夏季了。实际上,古代诗人早已发现南北春季到来的时间不同。例如唐代张敬忠在《边词》中说:“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现代气象资料表明,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而纬度较高的内蒙古五原,春天到来的脚步则要晚到4月20日左右。所以,当五原,河冰刚融化时,皇都长安则早已蛇紫嫣红过去,时近暮春了。

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宋代诗人吴涛的《绝句》中讲了这样一件怪事:“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天气暖热得人们已经穿起单衣,桃花落尽,野梅结籽,田野里已经响起蛙声,可是突然间,蛙声却没有了:这在气象学中叫作“倒春寒”。宋代的萧立在《春寒叹》中形象地描写了“倒春寒”造成的灾害。“今年有田谁力种?恃牛如命牛亦冻。君不见邻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夜黑更深,寒风呼啸,赖以生存的耕牛已经冻死,风中夹杂着八十老翁凄惨的哭声,令人心碎。为什么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呢?因为我国春季还经常有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寒冷空气。如果前期冷空气少,春暖快,长期积聚的北方强冷空气一旦南下,便会发生强烈的季节逆转,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

古代诗人对我国春季的认识是十分丰富的,他们描写华夏春天的诗词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1)

阅读全文,概括我国春天气候的三个特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二段中为什么要写作者在北京紫竹院公园看到的情况?

(3)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见春天的脚步是有先后的”,句中的“脚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春天的到来,语言生动。

B.“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句中的“大约”表明西安每年进人春天的具体时间并不固定,粉合客观事实,语言准确。

C.“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句中的“又”字说明了“倒春寒”的特点,强调了“倒”的意思。

D.“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句中的“而且”说明了古诗词的文学价值远远超过了科学价值。

[  ]

(4)

第四段中两处引用了古诗来说明我国春天的气候特点。作者为什么先引用吴涛的《绝句》,后引用萧立的《春寒叹》》?

(5)

我国的气候非常复杂。除了本文的介绍外,你从下列诗句中还能发现我国春天其它的什么特点?请选择一首,写出你的发现。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我选择第( )首,我的发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48

阅读下面诗文,回答问题。

春之怀古

张晓风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当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噗的一声,将冷脸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浑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的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件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压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吃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汗,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时猛然感到的飞腾,一双患风湿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活,千千万万双在溪畔,在塘畔,在江畔浣纱的手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量来为这季节伞——“春”。

  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点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遥远年代中的春天。

(1)给加粗字注音。

(  )

(  )

(  )

花残(  )

(  )

旗(  )

诚(  )

纱(  )

踯躅(  )(  )

   

(2)第①至第③段分别描写了春天或春天时大地的哪些特点?(每句限8字以内)

①第1段写春天带给大地的________________;

②第2段写春天________________;

③第3段写春天________________。

(3)对第④段描述的内容,分析概括最为贴切的一项是

[  ]

A.想像我们的先人在春天到来时的生活情景。

B.揣摩我们的先人感受着春天和造出“春”字的情形。

C.交代我们的先人是如何发出“春”字的字音的。

D.讲述古人关于春的故事,交待“春”字的来历。

(4)第5、6两段描述了春来时“鸟”、“蝴蝶”、“蜜蜂”的活动,主要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技巧?借此表现了春来时大地上的什么特点?

(5)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三项是

[  ]

A.第2段中说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表现了作者对春天又爱又恨的矛盾心理。

B.第4段中“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句,用排比句法,由远及近,既突出时代之久远,更突现了我们的先人爱春的优良传统。

C.末段中“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喻指现代工业社会,文中多次用了“春天曾经是这样”,意味着如今的春天已经不是这样了。

D.本文构思奇巧,独辟蹊径,从怀古的角度,写出了新意。

E.本文语言活泼生动,新颖别致,在细致传神的描写之中,也不乏幽默之笔,亦庄亦谐,令人回味无穷。

F.本文对我们祖先怎样感受春天,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写得声色并现,淋漓尽致,充满情趣。

(6)文题“春之怀古”有什么含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阅读下面诗文,回答问题。

春之怀古

张晓风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当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噗的一声,将冷脸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浑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的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件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压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吃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汗,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时猛然感到的飞腾,一双患风湿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活,千千万万双在溪畔,在塘畔,在江畔浣纱的手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量来为这季节伞——“春”。

  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点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遥远年代中的春天。

1)给加粗字注音。

(  )

(  )

(  )

花残(  )

(  )

旗(  )

诚(  )

纱(  )

踯躅(  )(  )

   

2)第①至第③段分别描写了春天或春天时大地的哪些特点?(每句限8字以内)

①第1段写春天带给大地的________________

②第2段写春天________________

③第3段写春天________________

3)对第④段描述的内容,分析概括最为贴切的一项是

[  ]

A.想像我们的先人在春天到来时的生活情景。

B.揣摩我们的先人感受着春天和造出“春”字的情形。

C.交代我们的先人是如何发出“春”字的字音的。

D.讲述古人关于春的故事,交待“春”字的来历。

4)第56两段描述了春来时“鸟”、“蝴蝶”、“蜜蜂”的活动,主要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技巧?借此表现了春来时大地上的什么特点?

5)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三项是

[  ]

A.第2段中说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表现了作者对春天又爱又恨的矛盾心理。

B.第4段中“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句,用排比句法,由远及近,既突出时代之久远,更突现了我们的先人爱春的优良传统。

C.末段中“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喻指现代工业社会,文中多次用了“春天曾经是这样”,意味着如今的春天已经不是这样了。

D.本文构思奇巧,独辟蹊径,从怀古的角度,写出了新意。

E.本文语言活泼生动,新颖别致,在细致传神的描写之中,也不乏幽默之笔,亦庄亦谐,令人回味无穷。

F.本文对我们祖先怎样感受春天,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写得声色并现,淋漓尽致,充满情趣。

6)文题“春之怀古”有什么含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期末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

  四季中,人们最喜爱的是春天。生机勃发繁花似锦的大好春色,自然成了诗人热情吟诵的对象。而这些千古华章,又成了人们了解我国春天气候特点的极好材料。
  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宋代白玉蟾的《立春》中说:“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宋代李时则在《十二月立春》中写下这样的诗句:“盘装荠菜迎春饼,瓶插梅花带雪枝。”诗中的东风,即春风。可见,虽然春天急迫地降临人间,但是大地仍然雪初化,冰未融,瞧这春季来得有多快!这类诗句中最精彩的,还是唐代贺之章在长安写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人前两天看柳,枝上还是光秃秃的,可是今天却看见嫩叶已经从芽苞中绽出。原来,这是因为北方春季升温快,物候变化迅速。2001年3月20日至21日,我在北京紫竹院公园也看到了柳树两天内发叶的情况。正是因为柳树春季发叶如此迅速,诗人才会用剪刀这类令人联想到动作的词汇来描写。唐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比喻人们能够普遍接受,也就说明我们生活中确有植物在春天迅速开花的事实。
  我国南北春季有早有晚。北宋王安石《泊船瓜州》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传诵的佳句。我在这里引用它的目的是想说明,华夏大地五湖四海并非都同时被春风吹绿。如果把连续五天平均气温定在10℃以上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准,那么北纬28℃的长沙3月10日入春,北纬30℃的武汉3月15日春到,而北纬32℃的南京则要到3月25日春天才姗姗来迟。可见,春天的脚步是有先有后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东北大地仍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而广东已经告别了春天进入绿阴深深的夏季了。实际上,古代诗人早已发现南北春季到来的时间不同。例如唐代张敬忠在《边词》中说:“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现代气象资料表明,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而纬度较高的内蒙古五原,春天到来的脚步则要晚到4月20日左右。所以,当五原河冰刚融化时,皇都长安则早已姹紫嫣红过去,时近暮春了。
  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宋代诗人吴涛的《绝句》中讲了这样一件怪事:“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歌,又作东风十日寒。”天气暖热得人们已经穿起单衣,桃花落尽,野梅结籽,田野里已经响起蛙声,可是突然间,蛙声却没有了:这在气象学中叫作“倒春寒”。宋代的萧立在《春寒叹》中形象地描写了“倒春寒”造成的灾害。“今年有田谁力种?恃牛如命牛亦冻。君不见邻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夜黑更深,寒风呼啸,赖以生存的耕牛已经冻死,风中夹杂着八十老翁凄惨的哭声,令人心碎。为什么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呢?因为我国春季还经常有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寒冷空气。如果前期冷空气少,春暖快,长期积聚的北方强冷空气一旦南下,便会发生强烈的季节逆转,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
  古代诗人对我国春季的认识是十分丰富的,他们描写华夏春天的诗词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有改动)
1.阅读全文,概括我国春天气候的三大特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为什么要写作者在北京北京紫竹院公园看到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下列句中加粗词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见,春天的脚步是有先有后的”,句中的“脚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春天的到来,语言生动。
B.“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句中的“大约”表明西安每年进入春天的具体时间并不固定,符合客观事实,语言准确。
C.“春天里会出现严寒的天气”句中的“又”字说明了“倒春寒”的特点,强调了“倒”的意思。
D.“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句中的“而且”说明了古诗词的文学价值远远超过了科学价值。
4.第四段中两处引用了古诗词来说明我国春天的气候特点。作者为什么先引用吴涛的《绝句》,后引用萧立的《春寒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的气候非常复杂。除了本文的介绍外,你从下列诗句中还能发现我国春天其它的什么特点?请选择一首,写出你的发现。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我选择(  )首,我的发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江苏中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

  四季中,人们最喜爱的是春天。生机勃发繁花似锦的大好春色,自然成了诗人热情吟诵的对象。而这些千古华章,又成了人们了解我国春天气候特点的极好材料。
  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宋代白玉蟾的《立春》中说:“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宋代李时则在《十二月立春》中写下这样的诗句:“盘装荠菜迎春饼,瓶插梅花带雪枝。”诗中的东风,即春风。可见,虽然春天急迫地降临人间,但是大地仍然雪初化,冰未融,瞧这春季来得有多快!这类诗句中最精彩的,还是唐代贺之章在长安写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人前两天看柳,枝上还是光秃秃的,可是今天却看见嫩叶已经从芽苞中绽出。原来,这是因为北方春季升温快,物候变化迅速。2001年3月20日至21日,我在北京紫竹院公园也看到了柳树两天内发叶的情况。正是因为柳树春季发叶如此迅速,诗人才会用剪刀这类令人联想到动作的词汇来描写。唐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比喻人们能够普遍接受,也就说明我们生活中确有植物在春天迅速开花的事实。
  我国南北春季有早有晚。北宋王安石《泊船瓜州》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传诵的佳句。我在这里引用它的目的是想说明,华夏大地五湖四海并非都同时被春风吹绿。如果把连续五天平均气温定在10℃以上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准,那么北纬28℃的长沙3月10日入春,北纬30℃的武汉3月15日春到,而北纬32℃的南京则要到3月25日春天才姗姗来迟。可见,春天的脚步是有先有后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东北大地仍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而广东已经告别了春天进入绿阴深深的夏季了。实际上,古代诗人早已发现南北春季到来的时间不同。例如唐代张敬忠在《边词》中说:“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现代气象资料表明,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而纬度较高的内蒙古五原,春天到来的脚步则要晚到4月20日左右。所以,当五原河冰刚融化时,皇都长安则早已姹紫嫣红过去,时近暮春了。
  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宋代诗人吴涛的《绝句》中讲了这样一件怪事:“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歌,又作东风十日寒。”天气暖热得人们已经穿起单衣,桃花落尽,野梅结籽,田野里已经响起蛙声,可是突然间,蛙声却没有了:这在气象学中叫作“倒春寒”。宋代的萧立在《春寒叹》中形象地描写了“倒春寒”造成的灾害。“今年有田谁力种?恃牛如命牛亦冻。君不见邻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夜黑更深,寒风呼啸,赖以生存的耕牛已经冻死,风中夹杂着八十老翁凄惨的哭声,令人心碎。为什么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呢?因为我国春季还经常有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寒冷空气。如果前期冷空气少,春暖快,长期积聚的北方强冷空气一旦南下,便会发生强烈的季节逆转,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
  古代诗人对我国春季的认识是十分丰富的,他们描写华夏春天的诗词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有改动)
1.阅读全文,概括我国春天气候的三大特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为什么要写作者在北京北京紫竹院公园看到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下列句中加粗词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见,春天的脚步是有先有后的”,句中的“脚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春天的到来,语言生动。
B.“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句中的“大约”表明西安每年进入春天的具体时间并不固定,符合客观事实,语言准确。
C.“春天里会出现严寒的天气”句中的“又”字说明了“倒春寒”的特点,强调了“倒”的意思。
D.“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句中的“而且”说明了古诗词的文学价值远远超过了科学价值。
4.第四段中两处引用了古诗词来说明我国春天的气候特点。作者为什么先引用吴涛的《绝句》,后引用萧立的《春寒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的气候非常复杂。除了本文的介绍外,你从下列诗句中还能发现我国春天其它的什么特点?请选择一首,写出你的发现。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我选择(  )首,我的发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